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

自宋元以來,東南沿海逐漸繁華,上海鎮更是和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這海上貿易就不曾斷過。大明建國之後太祖皇帝朱元璋下了禁海令,大海商就漸漸在天下絕跡,靠海爲生的人們也沒了衣食活路。基於生計蕭條,不少人家只能冒禁帶貨出海,儘管這是九死一生的勾當,但由於其中的巨大利潤,背後總能看到不少豪門大戶的影子。至於豪門大戶背後還有什麼,尋常人就不得而知了。

毗鄰定海兩個衛所的烈港在寒風中恰是一片熱鬧喧天的景象。儘管有着不許片板下海的森嚴海禁,但這兒竟能夠看到好幾艘鼓起風帆預備南下的大船。大約是由於在海上漂泊多年,這些船身上都有各式各樣修補的痕跡。幾個水手大聲吆喝着,一羣只穿坎肩的苦力們揮汗如雨,扛着重重的箱子往船上搬。而小小的碼頭一角,兩個裹着厚衣服的人正在低聲說話。

“這回恰好下西洋的寶船回來,海上的風險比往日就小多了。十一月開船,明年五六月回來,只要把這幾船瓷器絲綢賣了,換回來真金白銀,到時候老爺子也無話可說。”

“二少爺放心,這趟路我是老走了,海圖水手不比朝廷的寶船差,決計出不了差錯。只不過,這次傳來的風聲究竟是真是假,朝廷真的要開海禁?若是那樣以後風險就少了,畢竟咱們乾的是掉腦袋的勾當。”

“愚蠢!物以稀爲貴你懂不懂?若是所有大戶人家都弄上船出海貿易,咱們的利潤要被攤薄多少?朝廷的寶船畢竟和咱們不一樣,咱們開的價都是說一不二,以後那批人若是用其他手段,再壓壓價,咱們還有多少財路?家裡的三分之二的收入都是靠這條海路得來的。冬天下西洋,夏天上朝鮮和倭國,怎能讓別人染指?”

儘管老黑在海上賣命幹走私的營生已經有二十餘年,爲這一家效命也已經有好些年頭,但還是第一次看見中年人露出那麼兇狠的表情,忍不住打了個寒顫。然而,他如今妻兒老小都是靠對方贍養,到手的錢更是足夠他花幾輩子,要想離開決計不可能,只好一條路走到黑。正當他想要開口說什麼的時候,卻忽然瞥見不遠處有人走過來,忙閉上了嘴。

“兩位在這兒商量此次出海?這一次可是手筆不小啊,五條船上頭都裝滿了,連船舷都沉下去老多,這來回一趟的利錢果然是非同小可。只不過,原本說是價值五千兩銀子的貨,我粗略覈算了一下卻覺得不止。哪怕按照一百箱瓷器和五百匹繭綢算,似乎少說也得折一萬五千兩銀子吧?這一來一去的差額,就比你們先前所說差遠了!”

一聽這話,老黑和那個身穿青絹大襖的中年人頓時面色大變。對於這海上的營生他們都是精熟,這趟船上的貨究竟值多少錢他們又怎麼會不知道。往常那位在背後撐着的主兒不過隨便派一個人前來看看,本想着這趟的管事也不會內行到哪裡去,誰知道對方在碼頭上看了這麼一會兒,竟然能估算得**不離十!

於是,中年人連忙笑着解釋道:“方管事,您實在是高看咱們了,五千兩銀子的貨就讓咱們極其吃緊了,怎麼可能值一萬五千兩那麼多?這其中有幾家推不開的大人們捎帶的一些私貨,不值幾個錢。”他一面說一面在袖子裡摸索着,最後掏出了一個鼓鼓囊囊的錦囊,滿臉堆笑地遞了過去,“您這幾天忙忙碌碌也辛苦了,些許心意不成敬意……”

然而,讓他沒料到的是,面前這人卻不同於往日那些輕易就能打發的傢伙,竟是看也不看那滿是金子的錦囊,根本就沒有伸手去接的意思,反而皮笑肉不笑地說:“有道是飲水思源,若不是主人爲你們擋着,這兩個衛所就駐紮在定海,你們每趟出海會那麼容易?主人不過是抽兩成的利,你們居然在這裡頭動手腳,這膽子也實在太大了!”

“方管事,你聽我解釋……”

“我也不爲難你們。這趟的貨運到南洋,路上折損三成,回來之後就算計十倍的利,侯爺至少得兩萬兩,就算不按官價按市價折成黃金,也得幾千兩金子。若到時送來的東西少於這個數目,你們自己看着辦!”

看到這身穿蓮青色抹絨大氅的年輕人二話不說地轉身離去,老黑的臉上頓時露出了森然兇光:“二少爺,這小子初來乍到就敢指手畫腳,太不懂規矩了!就是那位主兒,這次得那麼多銀子,也早就該餵飽了!橫豎是在海上,到時候弄個翻船,保管他這話傳不出去!”

“算了算了,別節外生枝!”見老黑又流露出了當初海盜頭子的本色,中年人不由得皺了皺眉,旋即嘆了一口氣,“朝廷那邊的章程如今還不清楚,若是再得罪了那位主兒就更麻煩了。此人年輕氣盛,我先請了他到家裡去,酒色財氣,只要下了水磨功夫,我就不信他真的油鹽不入。海上的事情都交給你了,千萬小心!”

老黑嘿嘿一笑,退後一步拱了拱手:“那我也在這兒預祝二少爺馬到功成,一舉奪下家主的位子!大少爺實在是太沒膽子了,好好一條生財之道非要捨棄,卻不想想這麼多人怎麼辦。咱們這些兄弟自然全都是聽二少爺您的,什麼長幼禮法,咱們這些海上掙命的人只知道一個道理,誰的勢力大,頭一把交椅就是誰的!”

中年人對於這回答絲毫不奇怪,含笑點了點頭,目送人離開之後,他立刻轉身走了幾步,到一塊礁石邊和兩個精幹的隨從會合之後,他便一路來到了另一邊一個更簡陋的碼頭。看到了自己那條不起眼的小船,他微微眯起了眼睛就招來了一個水手。

“準備起帆,今天就回去。”

三艘大船揚帆南下的時候,一艘小船也從烈港的另一邊悄無聲息地滑入了海中。靠近船頭的一處船艙中,中年人脫去身上那件厚厚的青絹大襖,換上了貼身的潞綢小襖和狐皮袍子,手中捧着暖爐坐在牀上沉思了起來。

松江府楊氏自唐朝傳到現在,分支不可計算,甚至連一向標榜乃是正支嫡系的老爺子,其實也知道他們這一支未必就真的根正苗紅。相比整個元朝都不曾出仕卻依舊名聲顯赫的吳家,相比清貴的沈家,相比風評極好的杏林世家何家,乃至於原本還及不上他們的杜家,如今的楊氏不過就是有幾個錢而已。大哥楊進德一如其名,只想着結交士人圖一個名聲,卻不想想楊家若是沒了錢,鄉間還有誰看得起?

想到這裡,楊進纔不禁冷笑了一聲。妹妹楊琳和妹夫方青恰恰趕在這時候回來探親,說得好聽是惦記老爺子,或者是調停他們兄弟倆的紛爭,但背地裡的目的誰說得清楚?聽說方家拖欠多年的鹽引陸陸續續拿到了不少,既然有了底氣,難保不會看上自家的財路。若是再拖着不分家,天知道那些家產和財路到頭來會落在誰手裡!

話說回來,此次那個方管事姓方名銳,竟是和妹夫同姓,他怎麼盡招惹些方家人?

船在海上航行了兩天兩夜,楊進才倒是使盡渾身解數和方銳搭訕,奈何一直摸不準對方路數。這天夜裡,一陣咚咚咚的敲門聲將他從這些思量算計中驚醒了過來,緊跟着就是一個低沉的聲音:“二少爺,咱們還是和當初一樣,從川沙堡和寶山所中間的地帶放小舢板上岸,接應的人想必都已經在那兒等了。橫豎沒夾帶東西,就算遇上巡兵也不至於出事。”

“好,照老規矩辦。上岸之後還是把船開到橫沙去藏好,有什麼事情我自然會讓人通知你們。”

漆黑的夜裡,兩條小舢板先後抵達了海塘邊上。隨着船上七八個人先後跳下來,那兩條船又重新尋來路劃了回去。上岸之後,領頭的一個人嫺熟地點起了手中的一盞油燈,那昏黃的燈光在人們身後拖上了一條條長長的影子。衆人魚貫上了海塘,很快摸到了附近的一個漁村。不到半個時辰之後,兩輛結實的馬車就駛上了大路。

一路上雖說遇上了兩撥巡檢司的巡丁,但由於車伕應付得好,出手又大方,再加上巡丁挑開車簾看到只有人沒有東西,也就輕輕巧巧放了過去,絲毫不知道松江府楊家的二少爺正在馬車上。直到天矇矇亮的時候,兩輛馬車方纔在楊府後門停了下來。

儘管楊進才並沒有聲張,但大宅門中素來沒有秘密,各處主人須臾便得知了這一消息。被妻子楊琳從睡夢中推醒的方青得知二舅哥已經回來,微微皺了皺眉頭,旋即方纔向妻子問道:“去南京的信使出發幾天了?”

“七八天了,一點消息都沒有。”

“那就應該是有什麼變故。”方青披着衣服坐了起來,掐起手指算了一算,臉色漸漸凝重了下來,“從松江府到南京,路上頂多兩天,這點時間足夠打兩個來回。依照小張大人的性子,絕不會是有意不理,更不會扣人。究竟南京那邊出了什麼事?”

就在他滿心疑惑的時候,外間忽然傳來了一個丫頭的稟報聲:“姑爺,大門上有人投了柬帖,說是少爺您的故交好友。”

“故交好友?”方青聞言大爲訝異,連忙問道,“把帖子拿進來給我看!”

第606章 不好對付的老大人們第899章 信任,押解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552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337章 食盒與東番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423章 溜號,借人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143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733章 亂紛紛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324章 細聽私隱情,他鄉遇故知第164章 渡口起紛爭第808章 深夜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591章 不可無膽,不可無謀第554章 何謂如意第103章 遊園驚豔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341章 天子劍斷了?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894章 不利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336章 別有用心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784章 京城欽使,天子口信第252章 人心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743章 小人物的廝殺第256章 衣錦還鄉和相互提攜第900章 光風霽月第143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528章 憂中有喜的小年第923章 衣錦還鄉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379章 不甘第324章 英國公的隱憂第360章 嫡庶長幼的奧妙,天子的託付和信賴第596章 春懷,關切第22章 日益壯大的逃難行列第902章 殷殷長輩語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204章 佳人相伴過除夕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870章 火光迷影第737章 脣槍舌劍,明槍暗箭第299章 用人不疑?用人必疑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861章 愛子,要挾第491章 雪夜裡的火光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15章 茶聯第503章 大戲的開場第787章 驚聞驚見第501章 你我等着做連襟好了第414章 出息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453章 吃硬不吃軟第102章 作客保定侯府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349章 家人第692章 血濺宮廷,君子之道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166章 接風,鴻門第187章 無冕欽差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187章 無冕欽差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121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72章 機緣第551章 好事成雙仍不夠,使君可得丈人眼第98章 挑撥和鬧事第656章 不送行的人和送行的人第60章 重逢日的追問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851章 心疾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686章 崩第735章 水下激流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373章 痛斥第597章 攔駕者何人第252章 人心第519章 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第276章 人爭一口氣,不過爲麪皮第465章 臨行第476章 最原始的刺刀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648章 惡訊第58章 國事家事算計多第813章 闔家齊力第674章 巋然不動,弄子之樂第148章 名次和發榜第732章 鴻門宴第629章 自己人就得自己護着!
第606章 不好對付的老大人們第899章 信任,押解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552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337章 食盒與東番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423章 溜號,借人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143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733章 亂紛紛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324章 細聽私隱情,他鄉遇故知第164章 渡口起紛爭第808章 深夜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591章 不可無膽,不可無謀第554章 何謂如意第103章 遊園驚豔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341章 天子劍斷了?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894章 不利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336章 別有用心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784章 京城欽使,天子口信第252章 人心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743章 小人物的廝殺第256章 衣錦還鄉和相互提攜第900章 光風霽月第143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528章 憂中有喜的小年第923章 衣錦還鄉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379章 不甘第324章 英國公的隱憂第360章 嫡庶長幼的奧妙,天子的託付和信賴第596章 春懷,關切第22章 日益壯大的逃難行列第902章 殷殷長輩語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204章 佳人相伴過除夕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870章 火光迷影第737章 脣槍舌劍,明槍暗箭第299章 用人不疑?用人必疑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861章 愛子,要挾第491章 雪夜裡的火光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15章 茶聯第503章 大戲的開場第787章 驚聞驚見第501章 你我等着做連襟好了第414章 出息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453章 吃硬不吃軟第102章 作客保定侯府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349章 家人第692章 血濺宮廷,君子之道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166章 接風,鴻門第187章 無冕欽差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187章 無冕欽差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121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72章 機緣第551章 好事成雙仍不夠,使君可得丈人眼第98章 挑撥和鬧事第656章 不送行的人和送行的人第60章 重逢日的追問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851章 心疾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686章 崩第735章 水下激流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373章 痛斥第597章 攔駕者何人第252章 人心第519章 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第276章 人爭一口氣,不過爲麪皮第465章 臨行第476章 最原始的刺刀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648章 惡訊第58章 國事家事算計多第813章 闔家齊力第674章 巋然不動,弄子之樂第148章 名次和發榜第732章 鴻門宴第629章 自己人就得自己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