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借刀殺人

爲皇子不易。爲太子更不易。爲監國太子則愈加是十萬炮心川

不過,儘管朱摶是一個強勢到無以復加的天子,但如今到了晚年,僅有的三個兒子中,兩個都鬧出了莫大的逆謀,唯有一直死死緊盯着的太子朱高熾還算是循良。於是,這一兩年來,除了原本就多爲太子料理的政務國事,就連官員除授的事宜他也漸漸放了手,唯獨軍中事務仍舊死攥着不放。然而,這次來勢洶洶的風寒卻讓他臥牀不起,於是朱高熾順理成章地接過了此次的軍務。

文華殿中不單單隻有趙艦李慶以及楊榮金幼技,同在此次的還有陽武侯薛祿和安遠侯柳升,此外便是時不時插一句話的左都御史劉觀。

這文臣武將齊聚一堂,四個文官激烈爭論,一個也不知道是煽風點火還是冷眼旁觀,剩餘的兩位勳貴卻都是沉默不語。薛祿起自卒伍,雖然貴重之後讀過幾本書,但連半吊子的本事也算不上,此時覺得那幾個人滿口文縐縐都是廢話;而安遠侯柳升則是因爲之前張越的事心懷警懼。他畢竟掌管着最要緊的京師三大營,絕不想因爲說錯話把自己搭進去。

趙班四人都是精通兵事的老行家了可楊榮金幼孜名爲近臣,賞費恩寵等等甚至郗超過尚書,但列位卻遠在其下。因此趙租李慶力稱北邊乃是教靶虛張聲勢,不需要爲阿魯臺一喪家之犬多費功夫,楊榮金幼放卻認爲即使無需勞師遠征,守禦卻仍需增派兵力,但前兩者聲勢卻遠超後兩者哪怕平日有姐梧有不合有猜忌,關鍵時刻,兩個兵部尚書自不會窩裡鬥。而劉觀雖說許久纔會透出一句話來,態度卻是含糊不清。

瞧見座上的朱高熾面露難決之色,楊榮不禁有些後悔。早知道如此,他就不該想着萬一有大事而內閣無人麻煩,再加上楊士奇本就得太子信任,於是把人留着坐鎮內閣值房。別說是楊士奇,就是在兵事上稍遜一籌的杜損在,至少在人數上還能勝過。因此,性子稍急的他不由得加重了語氣。

“別說大邊次邊之間尚有不少無人守的去處,勒虜若要入寇絕對有機可趁,就說興和乃是塞外一大堅城。上一次還不是險些爲阿魯臺率兵所陷?宣府萬全興和開平如今都有重兵駐紮,可勒虜要是憑藉騎兵厲害繞過這些守備森嚴之處入寇?哪怕是教子虛張聲勢,但若是窺邊境武備鬆弛真的入寇,到頭來又如何?”

聽到李慶和趙虹又爭執說去年錢糧消耗巨大,再調兵馬則必將疲民諸如此類云云,朱高熾只覺得說不出的頭痛。他儘管在當世子的時候曾經在北京一呆就是將近二十年。但對於這裡卻沒有什麼好感。一是因爲成夭面對的就是層出不窮的軍報。蒙元若有風吹草動,這裡就一定要迅速做出應對,簡直是風聲鶴唳;二是這裡的一切都嚴嚴實實操控在朱林手中,就好比剛剛兩邊爭執不休,張口閉口卻都是皇帝陛下如何如何。

若是皇帝在,十有八九會怒髮衝冠喝令他們住嘴,然後拍案而起再次出兵!他那位父親已經打仗打上癮了,古往今來,有哪位天子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御駕親征?

在肚子裡冷哼了一聲,朱高熾就看向了一旁彷彿在坐山觀虎鬥的兩個勳貴,因問道:“陽武侯,安遠侯,你們覺着此事何如?”

陽武侯薛祿一直在旁邊努力琢磨着文臣們的那些言語,心想自己什麼時候也能這麼文縐縐的,也好讓朱摶環菩歡喜,冷不丁聽到朱高熾發問。他不由得愣了一愣,隨即才上前一步躬身說:“太子殿下,阿魯臺如果真的是四月大敗於瓦刺脫歡,那麼如今肯定是實力不足,就是要南下,也頂多是零碎雜魚騷擾邊境,大軍下來的可能性不大;只不過,這賊廝最是狡猾,天知道是不是耍什麼別的詭計!”

薛祿既然頭一個說了,柳升看見朱高熾又看向了自己,便哂然一笑道:“臣覺得阿魯臺已經給打怕了,未必有再來騷擾的膽量,這邊鎮整飭兵馬嚴加防範也就行了,增兵未免小題大做。再說了,如今有英國公張輔坐鎮大寧,兀良哈人就不敢動了。從興和到開平再到大寧連成一線。阿魯臺決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個降人必定是道聽途說,不足爲信!”

朱高熾雖說不曾領兵在外,卻曾有過戰時留守北京的髏歷,因此這會兒猶豫了一陣,便打算穩妥起見下令邊境嚴加備禦。正當他要開口說話的時候,外間忽有宦官通傳說楊士奇俯張越求見。雖覺得意外,但他素來習慣了聽楊士奇的建議,略一思忖便示意宣進。

隨楊士奇入殿的張越看到薛祿和柳升尚在一旁,不禁想起了往日朱橡議決軍國大事的情形。皇帝在出兵不出兵上頭往往是乾綱獨斷,別人怎麼說不過是參考召六部議糧餉。召五府都督議行軍路線及轉運事宜。召內閣學士則是被軍情諮議。但一般而言,朱橡鮮有把所有人都叫到一塊。只是這會兒不是想這些的時候,他參禮之後,朱高熾就問起了降者之事。

雖說很是懷疑古納臺此行的居心,但張越在奏報的時候仍是隻敘事情不敘其他,畢竟,這會兒文武大臣濟濟一堂,還不到他貿然評述的時候。事情說完退到一邊,他聽朱高熾向楊士奇等人詢問,便眼觀鼻鼻觀心地站在那裡思量了開來。

楊士奇老成持重,此次卻是贊同楊榮金幼救不能掉以輕心的看法,認爲應當調派勳貴數人領兵巡戈塞上,以備不測。見兩邊又是旗鼓相當。朱高熾再次躊躇了起來”一面尋思自己若是處置不合朱妝心意。難免又是麻煩;一面尋思若是做足了準備阿魯臺不來卻又如何,猶豫了好一會兒,他忽地看見了張越,於是眉頭一皺就想到了主意。。

“張越。你既然去盤問過古納臺,覺得此人可是真心歸降?。

文華殿的鼎爐中焚的恰是百合香。只是如今天乾物燥,張越這幾天還在忙着職方司諜者的勾當,原本就是焦躁得嘴角生了一溜水泡,此時更覺得口中幹址。那水泡燎得生低頭數着地上的青磚。但只見這些口”六滑可鑑,用的卻彷彿不是三大殿和乾清宮中的御製大金磚,想來也不會那麼死硬,也幸好如今的皇帝還不那麼愛磕頭蟲,

於是,乍聽得朱高熾的問題,原本心不在焉的他自是回過了神,略一思忖就答道:“回稟太子殿下,此人一口咬定阿魯臺必定犯邊,卻閉口不談瓦刺今夏曾經大敗阿魯臺之事,足可見居心不善。臣與他交談期間,他甚至還以名利相誘,甚至一再許諾願爲前鋒。臣覺得此人不像是單純道聽途說以此邀功,更像是想借朝廷的刀除去阿魯臺。倘若真是如此。那麼他不是瓦刺的人,就是瓦刺和鞋靶之間小有實力的其他部落,想要藉機擴充實力。”

聽得此言,文華殿上的衆人便是各自表情不同。借刀殺人的戲碼他們自然心中有數當初瓦刺馬哈木用過,那一個和教靶阿魯臺爭鬥不休,屢次上表說阿魯臺逆謀,再加上丘福大敗,於是有了第一次北征;教勒阿魯臺之後也用過,這一個把自己和部衆弄得十萬分悽慘的模樣。於是第二次北征就變成了對付羽翼豐滿的馬哈木”如今難不成又換了一個?

皺了皺眉之後,朱高熾忽然覺的胸口有些疼痛,不露痕跡地用右手輕輕揉了揉,又深深吸了幾口氣,那種難言的刺痛感漸漸緩解了下去。就在他打算開口下定論的時候,外頭忽然傳來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緊跟着,張謙就急匆匆地跨過門檻。

“太子殿下,皇上自覺精神稍好。宣召兵部趙尚書李尚書,還有劉總憲大人!皇上還吩咐,請內閣諸位學士速回值房,以免耽誤了其他要緊政務!安遠侯陽武侯,皇上說府務繁忙,兩位趕緊回去整飭操練兵馬,勿要耽誤了

這番話無疑打破了剛纔文華殿上彼此互不相讓的氣氛,一時間,衆官紛紛向太子朱高熾告退,最後一個退出的張越眼看朱高熾孤零零站在那高高的太子寶座前,忍不住嘆了一口氣。然而,他纔剛下了臺階。就看見陸豐正站在下頭,眼睛卻在看着另一個方向。

“陸公公?”

“嘿小張大人。正好咱家也要出宮,和你一塊走

陸豐示意張越上前和自己並肩而行,這才笑眯眯地說:“你的事情咱家聽說了,這無論是奉旨出使西洋還是西域抑或是朝鮮,都是好差事,可瓦刺卻是頭等危險地方。

上回咱家被人排擠了出去,多虧了你幫忙,所以這回咱家也給你使了幾分力氣。想必你知道了,這瓦刺你是不用去了。”

張越早從岳父杜禎那裡得知過此事的隱情,因此明知道陸豐這是有意把功勞往身上攬,他也不去捅破,只含笑道了謝。果然,緊跟着,那要緊的戲肉也就隨之而來。

“咱家也是網從乾清宮出來,皇上讓咱家去查軍中沸沸揚揚的謠言。話說回來,你可有什麼仇家麼?要是有的話,咱家直接藉着這事情除了他,是哪位唯恐天下不亂的尚書。還是哪位貪怨成性的總憲,抑或是內閣哪個家境豪富的學士?”

說這話的時候,陸豐忍不住舔了舔嘴脣。要想富先抄家,朝中幾個大佬的家產他已經眼紅很久了。然而,旁邊的張越卻沒有任何喜意。他自然很樂意借刀殺人,問題是也要那把刀足夠快足夠聰明。劉觀不比永樂初年那個不夠聰明的都御史陳模,最善於左右逢源,要不是擔心陸豐火候不到反而連累了自己,他還會等到今天?

“這事情連皇上都知道了?”

“那是自然,袁方瞧着精明。竟然連這件事也一直沒發覺,真是人老了馬虎了!要不是咱家底平還養着幾個人物,恐怕事情鬧大的時候就來不及了!”見張越打算改道走右順門,陸豐便一把攔住了他說,“走午門幹什麼,咱們一塊走東華門!嘿。當初多虧了你教咱家的那一手,咱家總算是像皇太孫殿下交了心。以前的那些事就都算走過去了,再也不用擔心有人拿着把柄要挾。所以。你別以爲咱家只是還你人情,人情之外還有公事!”

張越心想皇卑這夫動干戈,效果更可能是適得其反,心裡不禁直嘆氣。好在他原本就沒打算一舉扳轉那種不利局面,要知道,有時候壞了聲名未必是壞事,只要關鍵人物心裡有數就成,因此他只是小小鬱悶了一眸子。畢竟,他這個勳貴之家出身的文官已經夠顯眼了。

雖說和陸豐只是盟友,但此時此刻見對方躊躇滿志的模樣,他仍是出言提醒道;“陸公公,朝中沒什麼人和我有那等深仇大恨,仇家更算不上。這是在京師,無論尚書總憲抑或是學士,都是皇上信賴有加的大臣,輕視不得。”

這要是別人敢這麼說,陸豐頂多回一句冷哼,可既然是張越,他就少不得費神多思量思量。這身在宮中自然得記性好,他沒費多大功夫就想起了朱高熾啞巴吃黃連的那件往事,立刻心中一凜:“唔”你說得倒是有道理,咱家省得了。大的吃不下就吃小的。哼,咱家非得啃幾塊硬骨頭下來不可,都察院的御史竟然比咱們東廠錦衣衛的人還有錢,沒夭理,”

張越早習慣了這一個的都囔。也沒往心裡去。畢竟,陸豐這貪財已經到了骨子裡,費神多勸不過是徒勞。被強拉着走東華門東安門出宮後。他總算是和這個東廠廠公分道揚鐮。眼看人走了,他想起兵部衙門就在大明門外,如今卻要繞着皇城根兒再靠兩條腿走回去,他不得不苦笑陸豐這完全是幫倒忙。

這種小事上頭幫到忙也就算了,怕就怕這傢伙在大事上頭也失了手!

比:大家愚人節快樂,只不過俺木有想到好的愚人點子。這個月可能要出遠門,可能去的是沒網絡的地方,而且一去至少十天,估計還沒空碼字,所以我只能存稿存稿。只能萬分抱歉地少更了, 。

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204章 佳人相伴過除夕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72章 機緣第247章 天子釋疑?更生風波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882章 終是兄弟第13章 何謂天之驕子第261章 君臣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259章 文武之間第514章 吾兒不如他婿第787章 驚聞驚見第496章 升遷賞賜也可以是這樣的第544章 欽點,喜驚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563章 何謂盟友,何謂親友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823章 只羨讀書郎,無須耕織忙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435章 沒完沒了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560章 家主母第436章 暴雨如注,天子雷霆第373章 痛斥第381章 煊赫的代價第872章 大變之後的廷議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677章 英雄和姦雄的剋星第141章 隱藏的鋒芒第762章 十萬火急第592章 等,兵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688章 萬般設計空歡喜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428章 弄璋弄瓦?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71章 鬥氣第710章 爲虎作倀,痛心疾首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63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60章 膳單奧妙,兒子傳話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274章 蜜桃天上來,偏心幾何多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756章 心願終得償第21章 突如其來的危機第266章 朋友,兄弟,嫡庶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766章 文武憂思第382章 驚變,統軍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415章 冷麪熱心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81章 更大的疑問第756章 心願終得償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900章 光風霽月第575章 以德報德,將心比心第607章 暗影憧憧,千金一諾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834章 事有緩急,先斬後奏第521章 姐夫的報復,意外的收穫第319章 圍爐溫酒說名門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920章 夕陽殘照,未雨綢繆第274章 蜜桃天上來,偏心幾何多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68章 信物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743章 小人物的廝殺第238章 官與賊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19章 喜新厭舊是要不得的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884章 燈市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394章 就這點小樣還想謀反第425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03章 遊園驚豔第279章 權錢第245章 決斷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578章 府軍前衛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871章 棄子第393章 皇帝的外孫不值錢第140章 難以抑制的憂心第751章 清白和問心無愧第579章 其情可憫,其人可交
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204章 佳人相伴過除夕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72章 機緣第247章 天子釋疑?更生風波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882章 終是兄弟第13章 何謂天之驕子第261章 君臣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259章 文武之間第514章 吾兒不如他婿第787章 驚聞驚見第496章 升遷賞賜也可以是這樣的第544章 欽點,喜驚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563章 何謂盟友,何謂親友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823章 只羨讀書郎,無須耕織忙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435章 沒完沒了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560章 家主母第436章 暴雨如注,天子雷霆第373章 痛斥第381章 煊赫的代價第872章 大變之後的廷議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677章 英雄和姦雄的剋星第141章 隱藏的鋒芒第762章 十萬火急第592章 等,兵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688章 萬般設計空歡喜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428章 弄璋弄瓦?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71章 鬥氣第710章 爲虎作倀,痛心疾首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63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60章 膳單奧妙,兒子傳話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274章 蜜桃天上來,偏心幾何多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756章 心願終得償第21章 突如其來的危機第266章 朋友,兄弟,嫡庶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766章 文武憂思第382章 驚變,統軍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415章 冷麪熱心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81章 更大的疑問第756章 心願終得償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900章 光風霽月第575章 以德報德,將心比心第607章 暗影憧憧,千金一諾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834章 事有緩急,先斬後奏第521章 姐夫的報復,意外的收穫第319章 圍爐溫酒說名門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920章 夕陽殘照,未雨綢繆第274章 蜜桃天上來,偏心幾何多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68章 信物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743章 小人物的廝殺第238章 官與賊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19章 喜新厭舊是要不得的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884章 燈市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394章 就這點小樣還想謀反第425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03章 遊園驚豔第279章 權錢第245章 決斷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第578章 府軍前衛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871章 棄子第393章 皇帝的外孫不值錢第140章 難以抑制的憂心第751章 清白和問心無愧第579章 其情可憫,其人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