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雙重危機

由於大明向來有鑿山伐石之禁,因此用煤向來不如用炭多,宮中和達官顯貴更是如此。宮中所用柴炭品種最多,專供御用的乃是出自易州的紅蘿炭,御膳房使用的是馬口柴,東宮皇太孫宮及東西六宮妃嬪等所用的乃是銀霜炭,也就是俗稱的白炭。至於文武百官等等也都是各自採辦過冬柴炭,而北鎮撫司錦衣衛詔獄中的犯人們是否能有柴炭過冬,這就要看上頭的心情和家裡是否殷實塞得起錢了。

這天袁方親自去詔獄中巡視了一圈,發現除了某些要緊犯官有薪炭供給,好些官員頂多只能要些熱水灌湯婆子,出北鎮撫司的時候就有些躊躇。想起自打北邊的準信傳來之後,皇帝的心情就相當不錯,他不免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盤,當下就轉道往宮中去。從東華門入宮,經過端本宮後頭的時候,他恰巧撞上了朱瞻基一行迎面行來,連忙退避道旁行禮。而朱瞻基此時心中有事,壓根沒有注意到,就要徑直走過去的時候,旁邊的房陵卻提醒了一聲。

“皇太孫殿下,那是錦衣衛袁指揮使。”

“唔?”朱瞻基側頭一瞧,這才認出是袁方,遂轉身走上前去。吩咐了免禮,他就若有所思地問道,“聽說錦衣衛要給宣府衛所換人?”

這位皇太孫的耳報神怎麼這麼快?袁方想起陸豐捎回來的話,不禁存了幾分小心,遂賠笑道:“回稟皇太孫殿下,因韃靼諜者乃是從宣府過境,這宣府衛所又在查訪中沒發現絲毫端倪,所以臣打算從京師調幾個精兵強將過去。畢竟皇上北征必然是打宣府出發,若是有什麼危險人物潛伏身側,到那時候再大動干戈就晚了。”

“你倒是未雨綢繆。”

朱瞻基微微一笑,隨即就轉身離開。等進了自己的皇太孫宮,屏退了隨從和尋常太監宮人,他方纔召來了老太監黃潤,直截了當地問道:“劉永誠算是什麼意思?王冠乃是欽命鎮守中官,張越如今巡撫宣府軍務,好端端的怎麼會找他的茬?張越的脾氣我瞭解得很,決不是作威作福的人。除非王冠真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否則何懼之有?”

黃潤髮覺朱瞻基這口氣不.對,差點想直接把事情推在劉永誠身上,最後還是臨機轉了話頭。使勁嚥了一口唾沫,他就賠笑道:“殿下,御馬監劉公公海公公原本在十二監裡頭排得不前不後,這些年因爲執掌親軍方纔往外頭拉攏些人。他們一直都是傾向於東宮的,王冠又算是投靠了他們的人,所以有什麼事找上了東宮也不奇怪。這下人難道不該找主人撐腰?”

“你的意思是他們恐怕還找過父親?”

見黃潤訕訕的不敢回答,朱瞻基.不禁大爲惱火,當下就冷哼了一聲:“以後這種事情你少牽線搭橋!黃儼那個老貨死有餘辜,劉永誠和海壽那會兒保住了王冠,但是也別像護犢子那樣護着他一輩子!這種見風使舵騎牆頭的貨色,就算用也得防着!”

“是是是,小的回頭一定向劉公公好好說說……”

而袁方此時此刻已經等在了.乾清門。雖說他是錦衣衛指揮使,但這會兒得知裡頭楊榮正在奏事,他就阻止了要派人往裡頭通報的孫翰,呆在門前等了起來。這乾清門正好是在風地裡,入宮又不許戴暖帽,文武都是烏紗帽,因此不一會兒他就忍不住緊了緊身上的狐皮大氅,只是不敢輕易跺腳,又趁着這機會很是思量了一下最近層出不窮的事情。

“袁大人,小楊學士剛剛奏完了事,我已經讓人進去.通報,您且等一等。”

直到聽見孫翰的提醒,袁方纔擡起了頭,恰好瞧見.身披重裘的楊榮從臺階上下來。那天閣臣廷議的經過他想方設法打聽到了,自然知道張越的賞賜是出自楊榮手筆,只可惜他在明面上和張越沒有半點交情,否則他還真想代替張越他爹好好感謝一下這位小楊學士。那樣的難題能解決得那樣自如,不愧在閣臣中寵眷第一。

楊榮過去不多久,就有小太監前來宣召,袁方連.忙整理了一下心情。進了乾清宮正殿,領路的小太監又換了一個,而即使沒人帶路,老馬識途的他只從那方向就知道皇帝一如既往在東暖閣接見。到了地頭,從那垂着紅羅的門進去,低頭俯身叩首之後,他就退立到了一旁,先提起預備往宣府調人的事。

“陸豐既然上書.要調人過去,你就選幾個精幹的給他,省得他又和朕說什麼無人可用。順帶告訴他,他既然是掌東廠的督公,就該雷厲風行一些,當地衛所要真是那麼不中用,直接革除不用,天下想當錦衣衛的人難道還少了?”朱棣最恨的就是下屬陽奉陰違,於是連帶袁方也訓斥了幾句,繼而才問道,“就爲了這麼一點芝麻大小的事情也來請見,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婆婆媽媽了!”

“此事臣只是想附帶奏一奏,其實還另外有事。”

瞧見朱棣揚了揚下巴示意直說,袁方便躬身道:“北方酷寒,到底和南方不同。如今已經快要臘月了,今年天氣寒冷非常,錦衣衛詔獄並未有薪炭供應,臣想請示皇上,能否給年老體弱者每日供炭盆……”

聽到這麼一句話,朱棣頓時沉下了臉。然而,往日很會察言觀色的袁方卻只是低着頭繼續說道:“詔獄中的不少人都勤於讀書,書稿每天收集起來都有一大摞,都是些用心的人。臣因爲擔心皇上要看,所以一直都吩咐存放在一間屋子裡。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們雖都是重犯,不在大赦之列,若是得沐君恩,他們自己不說,就是家人也一定對皇上感恩戴德。”

朱棣原本極其不悅,但袁方口口聲聲君恩,他不禁想起了當初一氣之下關進去的那幾個大臣。夏原吉吳中也就罷了,他們竟然違逆他的心意,留下性命就已經是法外施恩,但杜楨……想到之前給張越發去的旨意,他的臉色漸漸緩和了一些。

且看看張越如何表現再說!

“既如此,年五十以上者日供柴炭一斤,六十以上者日供柴炭兩斤,其餘的若是家裡人有願意送的,就讓他們自己送,大牢裡頭不是享福的地方!”

儘管沒有擡頭,但袁方這會兒卻能夠想象皇帝面上的表情,連忙稱是謝恩。待到又奏了幾件別的事後告退辭出去,到了沒人注意的地方,他就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讓皇帝想起夏原吉吳中杜楨那幾個大臣是一條,另外一條卻不可對人說。皇帝真正看不順眼的人早就殺了,不會擱在錦衣衛大牢裡頭髮黴,那裡頭如今不是些一時觸怒了聖意的倒黴蛋,就是真正的東宮黨。皇太子是遲早要登基的,與人方便與己方便,那時候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也就該到頭了,不趁機結一點善緣預備着,難道以後還得讓張越養着?

希望張越運氣好些,趁早再建幾樁功勞,早些把老岳父撈出來。除此之外,他也得好好下手查一查——竟然有人說杜楨當初曾經向建文帝彈劾過燕王,事不成則受命辭官歸隱,昔日在開封還曾和周王朱橚有勾連。這建文帝都“死”了多少年,告周王朱橚謀反的人也海了去了,告密的人是不是瘋了?

帶着幾個隨從往回趕,到了北鎮撫司的時候,他忽然瞧見對面的牆壁上畫了一個白色的圓圈,旁邊還有些彷彿小孩子塗鴉似的玩意,不由得愣了一愣。他記得清清楚楚,這個記號只告訴了張倬,而且那會兒是在南京時約定的,而沐寧林沙乃至於張越都是用的其他方式聯絡。況且,錦衣衛出沒的地方,哪來的調皮頑童?一瞬間,他只覺得心裡頭翻起了驚濤駭浪。張倬分明還是在南京當着那個閒得發慌的應天府治中,怎麼可能跑到這裡來?

他倒是聽說過張家那位老太太身體很不好,莫非是張倬回來探望?不對啊,倘若如此,他不會連一點風聲都沒聽到過……究竟怎麼回事?

懷揣這亂七八糟的心事,打起精神到北鎮撫司中吩咐了皇帝的旨意,他卻是到簽押房坐了一會,出來之後就再次死死盯着那圓圈,好一陣子方纔深深吸了一口氣,隨便找了個藉口徑直回了家。一個時辰後,改頭換面的他就出現在了一處酒樓的包廂中。當認出了對面那個人,他不禁氣不打一處來。

“你這是瘋了麼?”

“我沒瘋。”

張倬的臉色異常憔悴,直截了當地解釋道:“因爲之前越兒在興和被困,成國公就以我家老太太病重爲由嚮應天府尹替我請了假,再加上臨近歲末還有空閒,所以我就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匆匆先趕了回來,還好他福大命大。不過我不單單是爲了他和老太太來的。當初你我在開封的時候誰都沒想到會有今天,所以並不算太隱秘,也曾經被人看到過,你還記得我那個大舅哥麼?我當初好容易做戲嚇住了他,結果他之前到南京向我打秋風時,說起有人在開封問過九年前開封發大水時錦衣衛出動的舊事。”

第491章 雪夜裡的火光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564章 女婿,連襟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423章 溜號,借人第908章 人情世故,親情冷暖第43章 禮物的奧妙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368章 皇妃和郡主第826章 激變和彈壓對策第389章 事泄第90章 先生家的一頓飯第549章 萬劫不復,黑雲重重第706章 爭與不爭第247章 天子釋疑?更生風波第458章 燙手的封賞第741章 心異第804章 應變第538章 相濡以沫的愛人,知心知意的家人第254章 哪怕是爲了終生大事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294章 情義第378章 又聞喪報第666章 誰也不是軟柿子第310章 東宮的殺機第353章 真正的長輩第760章 規矩和人才第718章 驚雷一聲龍舟水第314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916章 世事多有不足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661章 上行政令下叫苦第733章 亂紛紛第213章 始動第37章 發榜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551章 好事成雙仍不夠,使君可得丈人眼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1章 第二次的人生第796章 “妄言”國本,上門堵截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76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第917章 天下公心有幾人第442章 人死了就死了第217章 富貴也需穩中求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611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459章 時不我與,時不我予第343章 算無遺策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877章 大醉容易,終有酒醒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502章 緩兵之計不是隻有你纔會用第519章 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第824章 家事關乎將來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733章 亂紛紛第598章 校場龍旗下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793章 重文輕武之見,親疏遠近之分第785章 赫赫沐王府第569章 夜深人靜處,榮辱未定時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815章 舉手之勞,君子之交第274章 蜜桃天上來,偏心幾何多第307章 麒麟服和天子劍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843章 秋風不是那麼好打的第868章 磨刀霍霍第586章 世家名門第690章 不甘心!第801章 制無可制第656章 不送行的人和送行的人第910章 義,利第905章 殺一儆百,賊心不死第404章 小五第467章 惜壯士第642章 平靜中的肅殺第600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611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338章 因勢利導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20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31章 狠辣的殺意第385章 何苦來由第173章 服軟求饒,冷麪攆人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第607章 暗影憧憧,千金一諾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
第491章 雪夜裡的火光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564章 女婿,連襟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423章 溜號,借人第908章 人情世故,親情冷暖第43章 禮物的奧妙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368章 皇妃和郡主第826章 激變和彈壓對策第389章 事泄第90章 先生家的一頓飯第549章 萬劫不復,黑雲重重第706章 爭與不爭第247章 天子釋疑?更生風波第458章 燙手的封賞第741章 心異第804章 應變第538章 相濡以沫的愛人,知心知意的家人第254章 哪怕是爲了終生大事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294章 情義第378章 又聞喪報第666章 誰也不是軟柿子第310章 東宮的殺機第353章 真正的長輩第760章 規矩和人才第718章 驚雷一聲龍舟水第314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916章 世事多有不足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661章 上行政令下叫苦第733章 亂紛紛第213章 始動第37章 發榜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551章 好事成雙仍不夠,使君可得丈人眼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1章 第二次的人生第796章 “妄言”國本,上門堵截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76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第917章 天下公心有幾人第442章 人死了就死了第217章 富貴也需穩中求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611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459章 時不我與,時不我予第343章 算無遺策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877章 大醉容易,終有酒醒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502章 緩兵之計不是隻有你纔會用第519章 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第824章 家事關乎將來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733章 亂紛紛第598章 校場龍旗下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793章 重文輕武之見,親疏遠近之分第785章 赫赫沐王府第569章 夜深人靜處,榮辱未定時第283章 老祖宗的求親第815章 舉手之勞,君子之交第274章 蜜桃天上來,偏心幾何多第307章 麒麟服和天子劍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843章 秋風不是那麼好打的第868章 磨刀霍霍第586章 世家名門第690章 不甘心!第801章 制無可制第656章 不送行的人和送行的人第910章 義,利第905章 殺一儆百,賊心不死第404章 小五第467章 惜壯士第642章 平靜中的肅殺第600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611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678章 賜物和悶棍第338章 因勢利導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20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31章 狠辣的殺意第385章 何苦來由第173章 服軟求饒,冷麪攆人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第607章 暗影憧憧,千金一諾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