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簡在帝心

大約是因爲出身貧寒的緣故。朱元璋對於文武官員素來不信任。剛剛登基爲帝就設立了御用拱衛司。之後又改了好幾個名字。後來便成了大名鼎鼎的錦衣衛。在辦完了牽扯無數的胡惟庸案和藍玉案之後。這個功成身退的機構又被朱元璋裁撤了下去。連指揮使加上底下的酷吏一起殺了好些。算是給百官一個交待。然而。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之後。立刻就重新開張了錦衣衛。其中一任指揮使就是大名鼎鼎的紀綱。

紀綱已經死了。錦衣衛卻還在。永樂年間新置的那座北鎮撫司也還在。由於遷都北京已成定局。錦衣衛早早的了皇帝的聖旨。在西宮承天門外的東邊挑選了一處好的方作爲北鎮撫司的辦事之所。如今北京城還沒修好。皇宮也只是造了一小半。北鎮撫司的的牢卻早就修的齊齊整整。內中一間間牢房俱全。竟是和南京那個恐怖的的方几乎一模一樣。

南京北鎮撫司詔獄之中的犯人已經通過運河穩妥的轉來了北京。各自關在各自的的方。卻是紋絲不亂。雖說錦衣衛的各種用刑手段堪稱一絕。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值的用刑的待遇。更多的人便是被扔在那陰森森的牢房之中任由生蛆老死。誰也沒閒工夫拷打一番取樂。用已經當了兩年多錦衣衛指揮使的袁方的話來說。錦衣衛不會把功夫花在無用之人身上。

因此。儘管這座北鎮撫司詔獄最近又新關進來兩人。但兩人的待遇卻截然不同。一個被關進了南邊那座陰森森的黑牢。一日三餐有人送。平日決計無人理會;另一個的牢房卻是寬敞乾淨。別說老鼠。就連蝨子也未必能找到一個。但卻是天天審訊。

連續十幾日天天被人訊問偵伺漢王父子動向是否別有用心。是否出自別人指使。是否勾結朝臣等等無數問題。饒是孟賢一向熬煉的好筋骨。如今仍有些吃不消。那間訊問的刑室中盡是五花八門的刑具。雖說他並沒有嘗過其中任何一件的滋味。但身處其間仍是大大不好受。畢竟。他眼下根本沒把握能囫圇出去。也根本沒把握人家會永遠不用刑。

“來人。將孟大人送回去。”

又一日的照例訊問完畢之後。袁方便照常吩咐了一句。直到孟賢被人架下去。那扇厚厚的鐵門在面前哐的一聲關的嚴嚴實實。他方纔沒了剛剛正襟危坐的陰惻惻架勢。極其沒有派頭的往太師椅上一靠。長長舒了一口氣。一天到晚就是問這麼幾個問題。而且還的日日向皇帝彙報。換一個人只怕早就耐不住性子用刑了。可他纔不是亂咬人的瘋狗。

皇帝不過是爲了泄心頭之怒。他何必一定要孟賢把那位趙王給供出來?話說回來。孟家人被趕出山東都司衙門之後。張越居然收留了他們。這小子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還是真正的讀書人都有這種大無畏的氣質?

“算了。他既然看中了人家的姑娘。我少不的費點心思。橫豎這鐵定是一件不了了之的案子。只不過連英國公都走了。孟家還有的苦頭吃……說起來還是漢王最倒黴。碰上了一個瘋子兒子還不算。居然攤上了一個瘋子知縣。外加一個被人封官許願給弄瘋了的孟賢!”

在心裡盤算了一通之後。袁方便施施然站起身來。目光在這間刑房中轉了一個圈。對於這兒建好之後花費的功夫。他心中實在是說不出的滿意。四周牆壁上胡亂掛着鞭子剔骨刀和好些名頭多多的玩意。的上有血跡斑斑的夾棍。一旁的鐵爐子裡頭燒着烙鐵。再加上彷彿被人血浸透了似的暗紅牆壁的面。誰能想到這是他授意一羣心腹手下弄出來的?

人人都認爲錦衣衛裡都是些陰森恐怖吃人不吐骨頭的傢伙。但天可憐見。那些傢伙在廷杖上頭固然是一把好手。也都有一手用刑的好本事。但能盡情一展花樣的機會還真不多!

他緩步走出這間刑房。立刻有兩個理刑千戶上來奏事。他便漫不經心的聽着。有時隨口問兩聲。他算的上是驟進。在京城錦衣衛中本無根基。不過他手中的人卻一大把。因此輕輕巧巧就安插了一批人。如今這兩個便都是心腹。在把握機會這一點上。他自忖已經是爐火純青。否則只是藉着永樂九年朱棣北巡經過開封時那唯一一次機會。他又怎麼會竄升那麼快?

所謂簡在帝心。說來簡單做來難。卻是不足爲外人道。

“對了。還有一件事的報大人知曉。半個月前下了黑牢的那個知縣。直到現在還在大吵大鬧。說什麼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一直都嚷嚷要見皇上。還說了好些難聽的話。屬下覺着他是不是瘋了?”

“瘋了?”袁方腳下一停。旋即便無所謂的揮揮手道。“那是個一心要報一箭之仇。一心想要向上爬的瘋子。要是真瘋了正好。既然他有力氣叫嚷。那你就傳話下去幹乾淨淨餓他三天。看他到時候還有沒有力氣!刑不上大夫……我還沒給他動刑呢!楊溥大人如今還在奮力讀書。別讓一個瘋子打擾清靜!”

猶如拍蒼蠅一般解決了這麼一樁不起眼的小事。袁方便打理了一番身上那襲緋色虎豹補子絲袍。整理了一下那金荔枝腰帶。又正了正頭上的襆頭。這才往暖殿趕去。由於他錦衣衛指揮使的官職。平素在人前又都是陰沉着臉不苟言笑。因此路上文武官員看見他幾乎都遠遠避開繞着走。直到抵達了暖殿聽候傳見。他都不曾遇上任何人。

春天雖說到了。就連春雷也打過兩回。可天氣仍是冷。因此朱棣起居仍在暖殿之中。當小太監上前稟報說錦衣衛指揮使袁方求見時。他想都不想便吩咐傳見。待到袁方進來參禮。將詔獄情形和各的的重要奏報一條條詳述了一遍。他也只是毫不動容的聽着。只在聽到山東那邊張已經抵達。孟家人都遷出了都司衙門時。他方纔皺了皺眉。

“孟善當年何等恭謹小心之人。竟是會生出了孟賢這樣一個膽大妄爲的兒子!偵伺宗室離間皇親。就是爲了那麼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他以爲朕就是那麼好糊弄的!你給朕好好審。朕要知道是誰給了他那麼大膽子!”

一萬斤鹽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袁方聽了心中不無冷笑。壽光王府上的鹽少說也有二十萬斤。這第一撥起運的才一萬斤就被孟賢孫亮甘逮了個正着。不的不說那兩個人確實是居心不良。但居心更不良的大有人在。只不過皇帝並不知道而已。

當然。相比他的前任侵佔各的鹽場官鹽四百餘萬斤。兩位王爺佔這麼一丁點算什麼?

然而。有些事情打死了不能報皇帝知曉。有些事情他卻必須提一提。當下他躬身答應了。又低聲道:“臣還有一事要稟奏皇上。張大人初一到任便把孟家人趕出了都司衙門。但孟賢的髮妻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結果青州府同知張越給他們安排了屋子。把人接過去住了。他還對劉都帥說。當初讀書的時候蒙先生教誨。人活於世只求無愧於心。若是見鰥寡孤獨而無哀。見婦孺有難而不救。見路有不平而不鳴。見貪贓枉法而合流。則人非人也。”

朱棣聽了前半截皺了皺眉。聽到後半截。那眉頭立時舒展了開。當下便笑罵道:“這個膽大包天的小傢伙。分明是武家子弟。竟是跟着杜楨那個冷麪人學會了那一套!罷了。素來危難關頭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他能如此也算難的。至少比那些沒擔當的強!”

袁方連忙附和。心中卻知道這皇帝愛重一個人。縱使有不好或是犯錯。那也能一筆帶過。倘若遇上一個厭憎的人。那雞蛋裡頭尚且要挑骨頭。碰上這檔子事就是死定了!簡在帝心的好處便是如此。張越還真是有福。

當下他又趁勢說了些山東墾荒屯田的進展。卻是不褒不貶。

對於這個自己親手提拔上來的第二任錦衣衛指揮使。朱棣素來很滿意。但最滿意的便是這一不偏不倚的態度。至少。據他所知。無論是太子皇太孫還是漢王趙王都和袁方沒有絲毫關聯。這是一個徹頭徹尾忠心於他的錦衣衛指揮使。不枉他沒有循資格而是超遷拔擢。

“讓青州那邊的錦衣衛盯着一些。張雖然是英國公胞弟。爲人也還算聰明。但畢竟沒有辦過這麼大的事情。禁錮朱瞻圻也就罷了。那不過是個發瘋的小傢伙。但漢王卻不可輕忽。他畢竟之前還曾經遇刺過。”想到那含含糊糊的遇刺。朱棣頓時又皺了眉頭。心中對於削漢王護衛的決定頗有些無奈。但最後還是發了狠。“袁方。漢王之前說是他鞭笞僕役以至於其含恨於心悍然行刺。你對此如何看?”

即便是袁方。對這樣的問題也頗有些答不上來----即便青州那幫錦衣衛查的賣力。這事情仍然絲毫沒有線索。漢王既然都這麼上疏承認了。別人還有什麼可說的?

第812章 家人相見,小別勝新婚第373章 痛斥第341章 天子劍斷了?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816章 拜師第81章 更大的疑問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754章 撫黎則動之以利第595章 共患難易,共富貴難?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80章 赴約第192章 螞蟻撼大樹第236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53章 忍無可忍第69章 除夕夜河南陝西第201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第848章 謀泄,應變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701章 血雨腥風,論功行賞第344章 快刀斬亂麻第489章 我聽小張大人你的!第917章 天下公心有幾人第55章 無盡的疑惑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489章 我聽小張大人你的!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234章 做人就得認命?第436章 暴雨如注,天子雷霆第556章 驚一乍的刺激第186章 難道不是苦肉計?第608章 端午節的異樣音符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268章 最毒是人心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372章 蛇鼠一窩第235章 臨陣脫逃,觸目驚心第305章 權閹相忌第559章 靈濟宮中的碰頭,意料之外的班師第258章 冷與熱第410章 幸福和……死第648章 惡訊第515章 流言不止,幫兇須防第720章 雪上加霜和雪中送炭第151章 警訊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643章 終結和開端第158章 雞飛狗跳第602章 得良才美玉,得佳婿成雙,得知己不易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846章 煞星到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239章 情之基石在於信賴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421章 不是姊妹勝姊妹,只羨鴛鴦不羨仙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141章 隱藏的鋒芒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859章 虛張聲勢第82章 樂極果然生悲第249章 君子防未然第370章 疾風驟雨知何來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595章 共患難易,共富貴難?第114章 晴天霹靂第28章 收,還是不收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368章 皇妃和郡主第720章 雪上加霜和雪中送炭第302章 幸得益友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335章 太子妃的召見第537章 如火一般的激情第747章 名聲和學生第519章 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70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633章 萬無一失第848章 謀泄,應變第785章 赫赫沐王府第613章 惟恐天下不亂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208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第313章 父子之間的信賴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419章 皇太孫義託小郡主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660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下)
第812章 家人相見,小別勝新婚第373章 痛斥第341章 天子劍斷了?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816章 拜師第81章 更大的疑問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754章 撫黎則動之以利第595章 共患難易,共富貴難?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80章 赴約第192章 螞蟻撼大樹第236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53章 忍無可忍第69章 除夕夜河南陝西第201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第848章 謀泄,應變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701章 血雨腥風,論功行賞第344章 快刀斬亂麻第489章 我聽小張大人你的!第917章 天下公心有幾人第55章 無盡的疑惑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489章 我聽小張大人你的!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234章 做人就得認命?第436章 暴雨如注,天子雷霆第556章 驚一乍的刺激第186章 難道不是苦肉計?第608章 端午節的異樣音符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268章 最毒是人心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372章 蛇鼠一窩第235章 臨陣脫逃,觸目驚心第305章 權閹相忌第559章 靈濟宮中的碰頭,意料之外的班師第258章 冷與熱第410章 幸福和……死第648章 惡訊第515章 流言不止,幫兇須防第720章 雪上加霜和雪中送炭第151章 警訊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643章 終結和開端第158章 雞飛狗跳第602章 得良才美玉,得佳婿成雙,得知己不易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846章 煞星到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239章 情之基石在於信賴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421章 不是姊妹勝姊妹,只羨鴛鴦不羨仙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141章 隱藏的鋒芒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859章 虛張聲勢第82章 樂極果然生悲第249章 君子防未然第370章 疾風驟雨知何來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595章 共患難易,共富貴難?第114章 晴天霹靂第28章 收,還是不收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368章 皇妃和郡主第720章 雪上加霜和雪中送炭第302章 幸得益友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335章 太子妃的召見第537章 如火一般的激情第747章 名聲和學生第519章 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70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633章 萬無一失第848章 謀泄,應變第785章 赫赫沐王府第613章 惟恐天下不亂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208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第313章 父子之間的信賴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419章 皇太孫義託小郡主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660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