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舉手之勞,君子之交

直到從崇國寺出來,朱瞻基帶着人揚鞭回宮,張越方纔鬆了一口氣。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皇帝心中梗了一根拔不去的刺,如今朱瞻基既然明明白白撂下這話,那麼孟家今後便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了,就是保定侯也不至於被牽累。想到大姐張晴如今又是身懷六甲,二妹張怡嫁給孫翰,婚後也是兒女俱全頗爲美滿,他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

“張世兄,張世兄?”

回頭見是楊稷探頭探腦往那馬蹄盡處的煙塵張望,張越便衝他點了點頭。既然皇帝說不要聲張,他也不好私底下對楊稷透露隱情,心裡一盤算就低聲說道:“剛剛見着朱大公子的事,回去不要對楊閣老提起,畢竟,這是皇上對陳留郡主的特恩,滿朝文武都不知情,要是傳開了就不好了。”

楊稷瞅着那前呼後擁的排場,心底也有些發怵,暗自尋思這莫非是周王世子,再聽張越這麼一說,他更是以爲自己猜測的有幾分道理,於是忙不迭地拍胸脯答應:“張世兄放心,我絕不會泄露出去,就是這小廝也是我親自挑選出來的伶俐人,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兩人又閒話了幾句,眼見張越就要走,楊稷想起昨天父親的那一頓教訓,終於忍不住了,上前一手牽着張越的繮繩,苦着臉說:“張世兄,今天可巧撞上你,我倒是想求你幫個忙。不知道是家裡哪個該死的傢伙嘴上沒個把門的,竟是把我和萬世兄那產業的事情告訴了父親,結果父親把我叫去就是一番教訓,還勒令我立刻關了那兩家小飯館。你說我一個白身,讀書不成其他也不成,在京城就這麼遊手好閒麼?”

張越瞥了一眼楊稷,見他臉上盡是懊喪和不滿,倒有些同情他。楊士奇仕宦三十餘年,楊稷卻一直丟在老家,讀書無成也並不奇怪。以楊稷的性子,要是沒點事情做,必定不會成天憋在家裡,到時候呼朋喚友幹出什麼事情都有份。於是,沉吟片刻,他就點點頭說:“這樣吧,找個機會我登門拜訪,少不得勸解兩句。”

楊稷本是存着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思,並不指望張越真能答應,沒想到他真能點頭,頓時喜不自勝,慌忙在馬上拱手道:“那就多謝了!”

“只是,楊閣老爲人方正,這些營生小打小鬧也就罷了,若是鬧大了,他必定要斥爲與民爭利。所以,楊世兄若是有結餘的銀錢,京裡的鋪面等等還是先不要沾手,不如在京城外頭陸續添置些小田莊,以後留給孩子也好。”

做生意這種事情需要的不單單是精熟人情世故和有頭腦,還得是鋪好一層層的關係網絡,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因此,知道楊士奇能夠容忍楊稷小打小鬧,卻容不得他大展拳腳,再加上某人也沒有那樣的機敏,張越自然不得不勸這番話。見得楊稷連連點頭答應,又說只是爲了消遣外加補貼家用,他也就不再多說,約定了來日拜訪的時辰就匆匆離去。

儘管張越回兵部衙門的時候晚了一刻鐘,但由於起初來請的那人亮的是錦衣衛的腰牌,上下官員誰都沒有太在意他的晚歸。尚書張本還特意把張越叫了過去,商量了一會之後廷議的兩件大事。其一自然仍是麓川軍務,其二則是皇帝巡邊一事。這都是朝中久議不下的大事,因此一個尚書兩個侍郎足足說了一個時辰,這才各自回房處理公務。

在京城百姓交口稱讚天子寬恤政令的時候,北鎮撫司詔獄的門也難得敞開了。足足被關了半年多的于謙蹣跚從裡頭走出,擡頭看太陽的時候不知不覺眯上了眼。那一日皇帝親臨北鎮撫司,他不過是一個微末小官,並沒有多少人在意,但這並不妨礙他看和聽。他痛惜戴綸的死,憤怒皇帝對御史的指責,但那傳看大臣的東西也在他手中過了一圈,那上頭的東西卻讓他深深震驚了。直到被重新押回監房之後,他仍是一度失神,在獄中也和林長懋不無交流。

林長懋那時候也是嘆息連連:“太宗皇帝曾定下規矩,貪贓千貫以上便是死罪,可嚴刑峻法也一樣治不了貪贓。再者,唐宋士大夫多有職田和其他年節補貼,我朝俸祿卻是微薄,哪怕多蓄莊田,也多是爲了子孫後人,於法難容,於情可原……唉,只不過如此揭出來,那就顏面盡失了。”

於法難容,於情可原,顏面盡失……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儘管心裡鬱積着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但在獄中這些天和林長懋多有攀談,對於這位長者的學問人品,于謙還是欽佩的,此刻臨走,見房陵送了一襲乾淨的青布直裰給他,他忍不住問道:“請問房大人,林先生何時能開釋?”

由於錦衣衛指揮使王節之前被髮配軍前,至今指揮使之位仍是空缺,因此非但是錦衣衛系統內的大小軍官都是心懷期盼,就是那些勳貴子弟也有不少巴望着這個位子。然而,在這種時候,房陵反而是躲得遠遠的,成日裡除了北鎮撫司,也不往外頭亂走,請託等等更是根本不理會,倒是在詔獄裡頭巡視得愈發盡心。這天奉旨來放人,他倒是親自陪了一路,此時聽到于謙張口就問了這麼一個問題,他不禁躊躇了片刻。

“他和你不一樣,你上書雖用詞大膽,但畢竟是一片公心,再說,你本就是言官,皇上也不想以言治罪,而且又有人舉薦你擔負重任。”

儘管房陵的話說得有些含糊,但于謙也已經明白了,林長懋只怕是還得被關上一陣,至少得等皇帝消了怨氣。只不過,這些天他下在監中,終究是不瞭解外界發生的事情,這舉薦兩個字就有些費解了。但房陵能透露先前這些就已經是很講人情,他也不想再多問讓人爲難,拱了拱手就大步出了院子。

自從永樂年間建立北鎮撫司,從來都是從這兒押進去的人多,從這兒放出來的人少,而且能放出來的往往都是立馬就會受到重用的高官,往往是門前早有家人門生等候。然而,于謙無疑是例外,當後頭那扇大門砰然關上的時候,他不禁發現,小衚衕裡只有他孤零零一個。

直到他走出衚衕,方纔有一個青衣小帽的中年人快步走上前來,躬了躬身問道:“可是於廷益於侍御?”

“是我,你是……”

“於侍御,我家閣老在前頭等您。”

此時已經是夕陽西下,街頭全都是往家裡趕的人,于謙本以爲是哪個和自己有些交情的同年或同鄉正好路過,一聽到閣老兩個字,他頓時吃了一驚。跟着那中年隨從拐過街角,他就看到那裡停了一輛不甚起眼的青布黑油車。那青色的布幔子一打開,他就看清了裡頭的人。

“老師,都憲大人!”

車上的楊士奇對於謙點了點頭,顧佐也示意他上車。待到于謙上了車來放下布簾,楊士奇方纔打量了一番這個親自推薦給顧佐的學生,再想起他入仕以來的遭遇,心裡不禁暗歎一口氣。顧佐更是面色複雜,眼神中頗有憐惜。

“雖說你經歷的磨折多些,但這段經歷對你也是磨礪,細細想想未必就不是好事。”

“老師,都憲大人,我並沒有怨尤之心。”說最初沒有怨氣是假的,但在獄中這半年又是讀書,又是經歷了這一系列事情,于謙的性子比從前更沉穩了許多,此時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經此一事,我只是覺得從前有些事情太想當然了。但是,身爲御史就當有風骨,這一點無論如何我都不願意丟了。”

顧佐欣然點頭道:“經歷了這一場磨折還能有這樣的心,我果然沒看錯人。”

楊士奇也欣慰地頷首微笑,這才把這些天來發生的事情解說了一遍,見於謙低着頭彷彿在努力這些事實,他就又開口說道:“你如今官復原職,原本定的還是去都察院,但如今天下釐定田畝已經開始,張元節舉薦你去主持蘇鬆兩府的清查田畝。”

此話一出,于謙頓時大吃一驚。他和張越在廣州雖說也共事過,但除了公務,幾乎沒有私下的往來,但他對人家是真正欽服的。他如今雖放了出來,可旨意上頭仍有極其嚴厲的申飭,張越居然還舉薦他!相比之下,楊士奇乃是他的座師,顧佐是賞識他的上司,若是換成他們舉薦,那才應該是正理。想到這兒,他不禁問道:“張大人只舉薦了我一個?”

“就是你一個,因爲這個,不少人都大吃一驚。都察院先頭上書直言的那些人都被貶斥到地方去了,再加上我又遭了奸吏構陷,原本正在風雨飄搖之際,但皇上准奏用了你,這愈演愈烈的風聲就平靜了許多,再加上還有士奇公相助,總算是穩住了陣腳。”

顧佐當過應天府尹,也當過順天府尹,最是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然而,真正執掌都察院,他才明白這不畏權貴四個字真正要施行起來有多困難。皇帝之前分明是惡了都察院,但隨即斬首嚴皚,起用於謙,這一殺一用之間,方纔盡顯明君氣魄,也讓他高懸的心落了實處。

“清查蘇鬆兩州的田畝……蘇鬆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財賦重地,皇上既然信賴,我自當盡心竭力,絕不會有絲毫徇私,也絕不會因爲是誰薦我而心存偏袒。”

聽於謙只是躊躇了一會兒就說出這話,楊顧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感到這一回真是挑中了一個最好的人選。年紀輕輕便能有這樣的鐵骨,不愧是于謙;而同樣年紀輕輕卻能夠在關鍵時刻舉薦這麼一個人,張越已是頗有名臣風範。儘管深信自己取中的這個門生必然不負重望,但蘇鬆重地,楊士奇仍是不免多吩咐了幾句。他都如此,顧佐自也不例外。

而被三人頻頻提起的某人這一日也是難得準點回家。得知父親出門母親去了武安侯府,張越便徑直回了自己的院子,一進正房見着杜綰,他就苦笑道:“今天還真是趕得巧,皇上剛在楊稷面前裝成是周王嫡支子弟,居然會在那裡撞上你們。”

“咱們也全都嚇了一跳,等你們走了,我們又重新進去,寧姐姐對敏妹妹吩咐了好一番話。她還讓我問你一句,皇上可有說什麼?”

“皇上總算給人吃了一顆定心丸,說不看在我,也看在郡主的面子上,不會再追究孟家當初那點罪過,也就是說,這事情應該真算是揭過去了。”

“謝天謝地!”

杜綰這才鬆了一口氣,想起那時候在門口撞上皇帝的情景,幾乎給人皇帝是跟着後頭到的那種錯覺。好在把皇帝送走之後,孟敏和翠墨主僕鎮定,孟家其他人也沒覺察到什麼,事情輕輕巧巧就遮掩了過去。想到此次上門的另外一樁事,她就對張越說道:“還有件事要對你說,孟繁的婚期已經定了十一月,到時候會設法調回來。”

張越還是頭一次聽說此事,聞言連忙細細追問,等得知孟繁的婚事是保定侯夫人牽的線,對方是左軍都督府轄下一個指揮使的長女,杜綰還受託去瞧過一眼,人很是嫺靜溫婉,他便笑着點點頭說:“那好,回頭備一份好禮賀他……等等……”

陡然想起今日皇帝提到的巡邊,張越一下子把話一頓,隨即纔對杜綰說:“皇上今日提到要親率大軍巡邊,看這路程,多半是又要去大寧,前兩年不是一直在修大寧故城嗎?孟韜孟繁如今已經積功升遷,這當口要是回來完婚,興許會錯過機會。”

“巡邊?這麼說你又要隨行?”

見張越默然,杜綰的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張越下過江南抗倭,守過興和孤城,隨扈過北征,之後又從永樂皇帝朱棣北巡,去過交阯參贊軍務,幾乎就沒有一次是太平的。雖說她還不至於悔教夫婿覓封侯,可每逢張越往外,她這心裡就是說不出的擔憂。

此時此刻,張越忍不住上前把妻子攬在了懷裡,隨即低聲說:“放心,這次不同以往,只是巡邊不是打仗,重在整飭邊防軍備。不是每次巡邊都會有事的,皇上畢竟春秋鼎盛,北地的戰亂也只是小打小鬧罷了。再說,是否真要我隨行,這還未必可知。”

第813章 闔家齊力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710章 爲虎作倀,痛心疾首第555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450章 親長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23章 這世上最多的就是趁火打劫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408章 趁機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263章 婚事非私事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575章 以德報德,將心比心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875章 京師無大事第670章 連登黃榜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618章 多事之秋第924章 平生有幸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119章 佳人贈箴言第174章 燙手的山芋甩不脫第421章 不是姊妹勝姊妹,只羨鴛鴦不羨仙第817章 廷議第759章 剪綵舞獅喜慶喧天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827章 刺客第744章 釜底抽薪第366章 恩威第227章 你也有求我的時候第58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840章 小書院第358章 師生翁婿情第778章 將門隱憂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645章 憂喜參半第643章 終結和開端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382章 驚變,統軍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94章 桃花林中的紛爭第259章 文武之間第720章 雪上加霜和雪中送炭第374章 大變第545章 老牛舐犢,執手託付第292章 迎娶第403章 混賬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189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183章 果然出大事了!第109章 決定和疑雲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695章 該殺就殺該撫就撫,不用手軟第642章 平靜中的肅殺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257章 興衰榮辱第884章 燈市第168章 窮進士變身貴公子第723章 溫潤如玉,繩愆糾繆第26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84章 取捨得失第77章 家產第537章 如火一般的激情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263章 婚事非私事第752章 詞嚴義正,千帆蔽日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90章 進退維谷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467章 惜壯士第895章 隱憂須除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42章 恰是雙雙衣錦還鄉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59章 新環境,新起點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後記下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44章 死不悔改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88章 老實的妙人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828章 震怒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133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816章 拜師
第813章 闔家齊力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710章 爲虎作倀,痛心疾首第555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450章 親長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23章 這世上最多的就是趁火打劫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408章 趁機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263章 婚事非私事第426章 只求凡事如本心第575章 以德報德,將心比心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875章 京師無大事第670章 連登黃榜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470章 心照不宣,宣府一絕第618章 多事之秋第924章 平生有幸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119章 佳人贈箴言第174章 燙手的山芋甩不脫第421章 不是姊妹勝姊妹,只羨鴛鴦不羨仙第817章 廷議第759章 剪綵舞獅喜慶喧天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827章 刺客第744章 釜底抽薪第366章 恩威第227章 你也有求我的時候第58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840章 小書院第358章 師生翁婿情第778章 將門隱憂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645章 憂喜參半第643章 終結和開端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382章 驚變,統軍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94章 桃花林中的紛爭第259章 文武之間第720章 雪上加霜和雪中送炭第374章 大變第545章 老牛舐犢,執手託付第292章 迎娶第403章 混賬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189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183章 果然出大事了!第109章 決定和疑雲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695章 該殺就殺該撫就撫,不用手軟第642章 平靜中的肅殺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257章 興衰榮辱第884章 燈市第168章 窮進士變身貴公子第723章 溫潤如玉,繩愆糾繆第26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84章 取捨得失第77章 家產第537章 如火一般的激情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263章 婚事非私事第752章 詞嚴義正,千帆蔽日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90章 進退維谷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467章 惜壯士第895章 隱憂須除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42章 恰是雙雙衣錦還鄉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59章 新環境,新起點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後記下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44章 死不悔改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88章 老實的妙人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828章 震怒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133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816章 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