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天子釋疑?更生風波

時值臘月,惜薪司早就開始按例供應各宮柴炭,仁壽宮自然是頭一份。朱棣昔日爲燕王時就住慣了北平,倒是不覺天氣寒冷,因此得報王貴妃病了,他便下令裁了仁壽宮的一半銀霜炭送去秀春館。儘管這不合規矩,但誰都知道這位天子最不在乎的就是規矩,因此這等小事自然無人進諫。然而,王貴妃這一病便意味着朱棣面前沒人規勸,於是無論趙王還是皇孫公主駙馬,來探病的時候最希望的便是他拒之不見,這就只要在外叩頭就能回去了。

仁壽宮東暖閣內此時正暖意融融,朱棣高臥榻上,卻看也不看旁邊高几上堆得老高的奏摺文書,只是一味望着屋頂出神。一個宮女正跪在榻下爲他揉捏着膝蓋和小腿,忙活得滿頭大汗卻不敢吭聲,周遭侍立的幾個太監則是屏氣息聲,唯恐遭了池魚之殃。

此時此刻,人人心裡都在埋怨遠在江南的張越——要不是因爲他折斷了天子劍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皇帝何至於不見外臣,卻衝着他們這些底下人發火?

就在屋裡一片寂靜的時候,外頭卻響起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不多時,暖閣前頭那厚厚一層大紅織金孔雀紋夾簾子忽然被人打起,旋即便有一個人閃進了屋子。幾個小太監沒料到這當口還會有人撞進來,扭頭瞧見是司禮監太監黃儼,這才鬆了一口氣。

“皇上。”

回過神的朱棣一皺眉頭正要發火,瞧見是黃儼彎腰控背站在榻前,火氣便稍稍消解了一些,語氣卻仍是不耐煩:“朕不是都說過了麼,除非蒙元打過來那種軍國大事,其他的就由行在六部和楊榮金幼孜他們幾個斟酌着辦,京師還有皇太子監國,不用什麼事都來煩朕!”

若是別人聽了這聲色俱厲的訓斥,早就嚇得慌忙告退了,但黃儼終究是服侍了幾十年的人,此時滿臉堆笑絲毫沒有懼色:“皇上容稟,雖說不是什麼大事,但也是好事。和寧王阿魯臺之前不是出兵瓦剌大敗太平部麼?如今他已經派使節賀正旦,並貢名馬二十匹。”

“不過是狗咬狗而已,此等跳樑小醜時歸時叛,如今這進貢歸順也不過權宜之計罷了,算什麼好事?”

“皇上所言極是,但若不是皇上先後兩次北征大敗蒙元,如何能有如今的歸順?”

儘管這是赤裸裸的奉承,但從自己用了多年的黃儼口中說出來,朱棣少不得欣然一笑,當下就吩咐黃儼與禮部官合議正旦使節覲見等事宜。然而這一些話交待完之後,黃儼卻沒有告退的意思,他不禁眉頭一挑:“還有什麼事非得這個時候報上?”

黃儼彷彿不經意地掃了一眼四周,見幾個小太監都是泥雕木塑一般垂手肅立,那個宮女仍是低頭忙着按摩,並無閒雜人等,這才笑說道:“老奴剛剛去了一趟通政司,結果發現江南那邊送來了奏疏,所以記檔之後就立刻送過來了。這外頭的流言不可信,小張大人自個寫來的摺子總歸不敢矇騙皇上。”

“奏疏?他先前的奏事摺子早就到了,行在六部和內閣衆人還沒拿出處置的條陳來?”

見黃儼搖頭,朱棣不禁有些不耐煩了:“那些人就知道揣摩聖心!張越在松江府殺倭和善後的時候倒是心硬,這會兒卻心軟了。開海禁是開海禁,之前走私的又是另一回事,按律那些膽敢走私的商人全都該死……算了,比起那些通倭賊黨來說,這些人還有可恕之道,況且初開海禁殺了商人終究不祥。這樣吧,只殺首惡,家屬不問,餘者從輕論處,不過僅此一回,不爲永例。至於那些裡通倭寇的賊子,也不用殺了,讓他們戴五十斤重枷在市舶司門口永遠枷號,至死爲止!回頭你去傳話,就說是朕的旨意!”

即便是黃儼這等漠視人命的性子,此時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廷杖下頭固然也是能打死人的,但那畢竟是短痛,這枷號死人卻是長痛。他不由自主地感到脖子上發涼,答應一聲後就畢恭畢敬呈上了手頭的奏摺。

朱棣決定了這件事,此時長長舒了一口氣,隨即接過黃儼手中的奏摺瞧看。大明朝並沒有密摺制度,除了張越之前不用走正經路子的札記以及錦衣衛的例行呈報之外,一應奏疏都由通政司分揀呈遞,因此他也知道這樣一份東西一定被許多人仔仔細細看過琢磨過。他原本只是一目十行掃過去,但看了幾行字之後,那漫不經心的表情就沒了。

“倭寇從倭國遠道而來,必趁東北風,然一年東北風盛行之季不過數月,緣何倭寇來犯卻不分月份?昔日太祖皇帝將沿海諸島百姓撤至內陸,此堅壁清野之術,奈何仍有庶民勾結倭寇乃至於貨賣補給,使沿海各島皆爲倭寇海盜盤踞。而東番大島,更是爲彼等樂土。今陛下以大軍沿海捕倭,正當剷除此等禍根,今後可常保沿海靖寧。”

對於這樣的正事,朱棣自然極爲上心,沉吟片刻便決定召廷臣商議再定。看到下文寫的都是商人云集市舶司的境況,他漸漸露出了笑容,直到看見最後一段,他原本已經舒展的眉頭方纔再次緊緊皺起。

“前時臣與提督寧波市舶司太監汪大榮偶遇,遂同行遊萬人市,不意竟遇刺客。彼以暗器重傷範氏女致死,諸護衛死戰力敵,遂驚退刺客。然因微臣不慎,爲一身手高絕刺客所趁,以至於一箭之下佩劍斷折。臣傳令以賦役黃冊大索全城,得刺客與各色人等數十人。此等人並非遊商流民,身份不能自圓其說,又無路引憑證,殊可疑也!坊間或雲斷者爲天子劍,臣殊爲驚異。蓋因陛下賜臣寶劍一口,知其爲天子佩劍者有幾人?知其曾隨陛下征戰沙場者又有幾人?臣不欲置辯,異日回京之日,必定親佩此劍,以報聖恩。臣張越頓首。”

看到這裡,朱棣不禁輕輕用手彈了彈那奏疏,莞爾笑道:“他居然說不想置辯,到時候佩了劍回來讓那些傢伙統統閉嘴!好,好,那些流言儘管去傳,錦衣衛也不是吃乾飯的!”

儘管如今的太監多半不識字,但黃儼卻是例外,這一路上反反覆覆早就看了這奏摺無數遍。可饒是他想到張越這份奏摺能打消皇帝心頭疑慮,聽到朱棣這番話,他不禁心中不快。就算自己的心腹汪大榮此次並沒有受到牽連,但由着張越和陸豐出風頭卻並非他所願。

想到這裡,他便微微躬下了身子,笑容可掬地說:“小張大人這主意實在是不錯,用事實讓那些人閉嘴,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只不過,這奏摺通政司必定會流傳給其他人,保不準那些羅嗦的官員生出其他想法,到時候免不了流言愈演愈烈。他們興許會認爲這天子劍分明已經斷折,皇上袒護小張大人,任憑他李代桃僵矇混過關,那時候……”

“放屁!”朱棣此時頓時沉下了臉,一蹬腳就坐了起來,一字一句地說,“那把佩劍陪着朕南征北戰,上頭每一處缺口每一處損傷朕都記得清清楚楚,他回來之後朕就要收回,怎容他欺君!唔,回頭等張越到了京師,讓他把朕先前賜給他的全套行頭一起穿戴回來,麒麟服紫貂皮大氅天子劍,一樣都不許少!”

“老奴記下了!”

恭聲答應之後,黃儼心中頓時志得意滿。就算天子劍真的不曾斷折,但如果他打聽的沒錯,張越的紫貂皮大氅卻是早就沒了。張輗那個蠢貨被王夫人一番措置給嚇住了,他可沒有那麼蠢笨。總而言之,紫貂皮大氅加上天子劍,這兩樁裡頭少說也得應上一樁。

多虧了那位不甘心的漢王,多虧了他那些撒在北京城的眼線傳的滿城流言!紫貂皮只有關外出產,例爲貢品,其他公侯大臣自然不會輕易出借,如此趙王便能賣上張越一個天大的人情,當然這也是天大的把柄。

三日後乃是王夫人生辰,恰巧又是兒子滿月,她少不得請了各家女眷誥命熱熱鬧鬧地操辦了一回,結果英國公府門前的清水巷子險些給堵得水泄不通,竟是連病中的王貴妃也命人送來了賞賜。宴請過後,後院又搭起戲臺唱戲,女眷們各自在早就裝設好的暖棚中坐着。因張越奏摺的事情早就傳了開來,張家衆人心事盡去,自是好一番歡樂景象。

保定侯夫人呂氏來得稍晚一些,但她畢竟是張家姻親,因此引路的媳婦徑直把她帶到了居中的棚子。一一廝見之後,她就在王夫人左側坐了下來,瞅見旁邊都是張家自己人,她這才低聲將孟俊剛剛傳回來的消息一一說了。

“皇上做事素來雷厲風行討厭拖沓,因此召集尚書大臣廷議了一回之後,今日就明發了詔令下去,卻是準了越哥兒的摺子,讓張總兵率軍到福建長樂休整補給之後直撲東番。除此之外,奏摺最後還加了一條,讓越哥兒回北京的時候穿戴整齊,麒麟服紫貂皮大氅和天子劍一樣都不許少,徑直入宮覲見。”

王夫人原本笑容滿面,一聽到最後一句卻是心中一震。好在這會兒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呂夫人身上,並沒有留心她,但知根知底的惜玉卻是明白那樁公案的,連忙在旁邊岔開了話題,繼而又和王夫人交換了一個眼色。

堂堂天子日理萬機,決計不會記得這種小事,究竟是誰挑唆了天子?

第641章 見微知着,有備無患第817章 廷議第70章 國子監和錦衣衛第873章 推諉苦差,醫匠難爲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278章 千古艱難唯一死?千古艱難唯求存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257章 興衰榮辱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598章 校場龍旗下第870章 火光迷影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492章 一射成名,一燒成名第414章 出息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68章 信物第704章 天底下最惡的買賣第889章 利之所在,殊不動心?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531章 功過誰評述,御史筆如刀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889章 利之所在,殊不動心?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321章 草民趨利,堵不如疏第556章 驚一乍的刺激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641章 見微知着,有備無患第58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372章 蛇鼠一窩第881章 虎父無犬子第180章 辦案公正錦衣衛?第782章 慧女報恩第878章 宗藩際會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58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388章 聞訊第780章 東風壓西風,西風不願鬆第598章 校場龍旗下第466章 不是狗韃子?第96章 提問和回答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211章 豪賭搏一把第244章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第242章 鳩佔鵲巢第482章 這興和丟不了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63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75章 京師無大事第639章 死有何難,生又何易?第409章 銳意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603章 脅迫手段不如恩義情意第509章 苦思謀勇的英國公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150章 你裝病吧第909章 家事難淨第25章 扮孩子累,扮好人更累第564章 女婿,連襟第796章 “妄言”國本,上門堵截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642章 平靜中的肅殺第817章 廷議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81章 更大的疑問第321章 草民趨利,堵不如疏第214章 微服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854章 侯門盛衰,洞悉真相第197章 罪證確鑿?第487章 小張大人神射!第159章 隨從第534章 喜形於色爲哪般第653章 命運攸關的抉擇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683章 君示之以恩,臣該當何爲?第780章 東風壓西風,西風不願鬆第544章 欽點,喜驚第201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605章 不可救藥第586章 世家名門第461章 探監和狹路相逢第687章 在路上第274章 蜜桃天上來,偏心幾何多第704章 天底下最惡的買賣第534章 喜形於色爲哪般第741章 心異第211章 豪賭搏一把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227章 你也有求我的時候第741章 心異第529章 騷亂
第641章 見微知着,有備無患第817章 廷議第70章 國子監和錦衣衛第873章 推諉苦差,醫匠難爲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278章 千古艱難唯一死?千古艱難唯求存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257章 興衰榮辱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598章 校場龍旗下第870章 火光迷影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492章 一射成名,一燒成名第414章 出息第792章 天子難恣意,豪門亦藏憂第68章 信物第704章 天底下最惡的買賣第889章 利之所在,殊不動心?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531章 功過誰評述,御史筆如刀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889章 利之所在,殊不動心?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321章 草民趨利,堵不如疏第556章 驚一乍的刺激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641章 見微知着,有備無患第58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372章 蛇鼠一窩第881章 虎父無犬子第180章 辦案公正錦衣衛?第782章 慧女報恩第878章 宗藩際會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58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388章 聞訊第780章 東風壓西風,西風不願鬆第598章 校場龍旗下第466章 不是狗韃子?第96章 提問和回答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211章 豪賭搏一把第244章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第242章 鳩佔鵲巢第482章 這興和丟不了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63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75章 京師無大事第639章 死有何難,生又何易?第409章 銳意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603章 脅迫手段不如恩義情意第509章 苦思謀勇的英國公第680章 雨中祭陵,喜驚接踵第150章 你裝病吧第909章 家事難淨第25章 扮孩子累,扮好人更累第564章 女婿,連襟第796章 “妄言”國本,上門堵截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642章 平靜中的肅殺第817章 廷議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81章 更大的疑問第321章 草民趨利,堵不如疏第214章 微服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854章 侯門盛衰,洞悉真相第197章 罪證確鑿?第487章 小張大人神射!第159章 隨從第534章 喜形於色爲哪般第653章 命運攸關的抉擇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683章 君示之以恩,臣該當何爲?第780章 東風壓西風,西風不願鬆第544章 欽點,喜驚第201章 壞消息和好消息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605章 不可救藥第586章 世家名門第461章 探監和狹路相逢第687章 在路上第274章 蜜桃天上來,偏心幾何多第704章 天底下最惡的買賣第534章 喜形於色爲哪般第741章 心異第211章 豪賭搏一把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227章 你也有求我的時候第741章 心異第529章 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