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

術捷到了開平!後就傳救說,中外庶務悉付太子外決,障7,韋則由五府六部商議妥當,然後報太子後決斷,所有事宜都不必上奏行在,但這話誰敢當真?於是,儘管監國早就是熟門熟路的勾當,但皇太子朱高熾卻仍是忙得焦頭爛額。

這北征之事明面上不用他管。但軍糧調運牽涉太大,一個個尚書侍郎幾乎都兼着運糧的差事,他能用的人根本沒剩下幾個。而且,彷彿是老夭爺也要變着法子做對,這幾個月來他就幾乎不曾順心過五月初,廣東廣州等府颶風暴雨潮水氾濫,溺死三百六十餘人,房屋倒塌一千兩百餘間,倉庫存糧兩萬五千餘石都泡了湯,於是仙不得不使戶部派人撫問;五月中,派使節不遠千里送去蔬果進呈父皇,結果遭來好一頓斥;六月裡,因父皇的諭示,庶民有罪者悉送軍前戴罪立功。而官員有罪者則令督運軍糧;然後就是修孝陵宮殿及拜偈太廟,又是周王妃去世,又是占城西沙等地遣使貢物,又是南北直隸山東河南發大鬆,眼看自己的千秋節漸近,他卻根本沒了過生日的興致,對於呂震令百官入賀的提議更是大爲惱怒。

“你是禮部尚書,不要只記得我的千秋節!雖說你不管軍糧之事,但如今兵部尚書趙班、工部尚書李慶、都御史王彰不是在督運就是在督餉。你除了禮部之外更奉旨兼兵部戶部事,總得盡心盡力!軍糧還有缺口,民夫驢馬還要再調配一些,眼看就要入秋,幾個萬軍民全都在塞外,稍有延遲就會有無數人凍餓而死,你就能安心?其他事情你不用理會,把戶部和兵部事宜處置好,那就是天大的功德。否則若是有人揪着你前頭的事,也枉費我一番苦心!”

太子向來言語溫和,這一次少有的嚴厲自是讓呂震大爲惶恐,當庭應下之後,等出了端敬殿,他心裡就狐疑了起來。之前女婿戶部主事張鶴朝參失儀,結果他苦苦求了太子,這才按下了鴻驢寺彈劾。如今聽太子那口氣,莫非是此事有人不滿?他這些年在朝爲官,也不知道的罪了多少人,看來以後得小心爲妙。

“呂尚書。

聽到這一聲喚,正在沉思中的呂震妾時回過了神,看見朝自己打招呼的乃是都御史劉觀,他便笑容可掬地點了點頭。他正打算寒暄幾句便回衙門料理自己的事,劉觀卻忽然走上前來,低聲提醒道:“最近都察院有不少人都打算彈劾呂尚書,我都給暫時按下了。方賓死了,夏原吉吳中都給囚了,呂尚書凡事可得小心一些,不要給人留下了話柄。

對了,之前的軍報你聽說了沒有?皇上此次征伐兀良哈大捷,估摸着就要回來了,”

劉觀嘮嘮叨叨說了一堆,呂震卻知道這老兒故弄玄虛的脾氣,明白重要的就只有那麼一兩條,一切都得自己慢慢領會。等到劉觀笑吟吟拱了拱手,上臺階往端敬殿內行去,他便鄙夷地冷。當了一聲。昔日陳璞雖嚴酷,但卻比這個無恥的傢伙強。身爲都察院御史,平素飲宴常常出條子召官妓,上粱不正下樑歪,都察院就沒幾個挑得出來的御史!

不過,和這種人打交道也弈便。只要能分勻足夠的好處,劉觀可不會講什麼原則。人家既然說給他按下了御史的彈劾,那麼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回頭他照應一下其子劉輻就行了。

朱高熾原本就不是精力充沛的人,如今朱林不在,他這個太子需得日日卯時不到就主持朝會,隨即又要見人批示奏摺,幾個月下來縱使鐵打的人也吃不消。而內閣只餘下了一個楊士奇,千頭萬緒的事務更是料理不完,因此到了下午,他自去午睡。卻由太子妃張氏整理內閣送上的奏疏,按照輕重緩急分類。其中不要緊的就由東宮範弘幾個太監照楊士奇的票擬批示,要緊的則張氏親自看過然後擬個草稿,他午睡之後一併批閱。

張氏卻是精力充沛的女人,這一日不過兩斤。時辰便把這些料理齊全。才吩咐人把所有毒折整理擺好,一向辦理東宮內務的鐘懷便急匆匆地進了門,行過禮後卻沒有說話。情知恐怕有事,她就打起簾子到了內間,鍾懷自是緊隨其後。

“大營那邊傳來消息,說是先頭京師有密報送到了御前,皇上看了雷霆大怒,那時候只有張越在場。因御帳裡頭水潑不進,只有一個在外頭的聽到了隻言片語,彷彿是皇上,,皇上問皇太子皇太孫誰更可堪繼承大位“皇上竟然問這個?”張氏眉頭一挑,仔細問了張越的回答,鍾懷卻搖頭說沒打聽出來,她不禁擰起了眉頭,但很快就舒展了開來。先頭張越去德州迎接的時候,她倒是見過張越給朱瞻基代筆寫家書,分明是一個沉穩的年輕人,按理不會在這種話題上出岔子。沉吟了一會,她又問道:“對了,皇上是爲何發怒?”

“這個實在是打聽不出來說這話的時候,鍾懷頗覺得蹊蹺。

連皇帝問張越的話都能偷聽到,卻不知道張越如何回答,更不知道天子緣何發火?見張氏再次眉頭緊鎖,他連忙開口說道,“但重要的是另外一件事,不知道怎麼回事,三日之中,楊榮金幼孜兩人都不曾離開御帳半步。而且,據說皇上已經把張越打發回來了,只誰也不知道人到了何處。”

儘管鍾懷說得隱晦,但張氏的心裡卻冒出了一個無法抑制的念莫非是皇帝有什麼不妥?她雖說深得皇帝之心,太子亦是敬重,但這些年來曲意調和這一對至高無上的父子倆,實在是有些身心俱疲。

然而,一想到天子或可有失,她仍是感到一股莫名戰慄。又問了鍾懷幾句。她算算時辰朱高熾應當午睡得差不多了,索性帶着人往端本宮西頭的涼殿行去。然而,到了那門口,卻有太監滿臉爲難地攔住了她。

“太子妃殿下恕罪,太子正在見楊閣老和杜學士。”

“杜學士?”

張氏微微一愣,隨即便帶了鍾懷到一旁的偏殿等候,心中卻是止不住的驚疑。

年。朱高熾每日午睡乃是雷打不動的聳慣。如今時辰柬引,漢身見人,這是極其產有的情形。

杜禎出獄後復翰林侍講學士,卻是奉旨在家“休養”今日來是太子召見,還是楊士奇引見?她想得腦袋都痛了,旁邊的鐘懷忽然插了一話。

“太子妃殿下,小的還忘了一件事。陸豐已經十幾天沒去東廠視事了。這就算是中暑,也不該一下子就是十幾天,要知道如今差不多要入秋了。他當初是御用監張公公帶出來的!是不是讓張公公去瞧瞧?他雖說聲稱心向東宮,但這種事情畢竟沒準舉一反三原本就是皇家人必備的素質,因此鍾懷建議了這麼一條,太子妃張氏不但請了張謙去探視“中暑不起。的陸豐,同時又請示了太子。派出中使去撫慰忙碌了一夏的官員。若有嫁娶者,則各助鈔二十鎖。表裡兩端,勳貴之家加倍。緊挨着的武安侯府和陽武伯府也都得了賞賜,只是比起其他官員勳貴,因兩家主人一家出鎮一家隨軍北征,賞賜還豐厚了一些。親自前來的張謙特意探視了顧氏,又打着太子妃的名義見了杜綰。

捱過了最初那段吐得天昏地暗的難熬時光,杜綰如今總算是精神好了些,但行動卻是越來越不方便。雖說張謙乃是宦官,但此時此剪單獨相處,她仍是覺愕這實在是反常得很,一面小心翼翼應對每一句話,一面她還不得不猜測人家特意點了名見自己是什麼意思。

忽東忽西說了好一會兒話,張謙便端起那碗茶喝了一口,隨即便擡起頭說:“網網那都是我不得不問的。畢竟回去了得要交代。不過我倒想問杜宜人一句,最近你可接着小張大人的信,知不知道他幾時回來?。

因這一問着實突兀,杜綰此時愈發覺得這一回張謙是衝着張越來的。然而,自從張越趕赴開平,所有消息就幾乎都斷絕了,僅有的隻言片語最多也只是後軍都督府那邊透過來的,只知道人平安無事,別的一無所知。此時此玄,她索性據實答了,然後直截了當地問道:“張公公既然問這個,可否告知他眼下如何?”

“據我所知,小小張大人眼下應該不在中軍大營,多半是正在往回起,至於到了哪裡,誰也不知道,聽說那是奉了聖命。”見杜綰若有所思地蹙起了眉頭,張謙便低聲說道。“杜宜人,我得提醒你一聲,要真是小張大人悄悄回來見你,你可得對他說一說。若真是北邊有變,事急從權,他不可一味拘泥誤了大事這輕輕巧巧的有變兩個字卻蘊含着不可測的危機,杜綰嘴上雖答應着。心裡卻是莫名緊張了起來。此次不同於永樂八年和永樂十二年北征。大軍固然是所向披靡,但皇帝卻已經老了。若真是張越回來,恐怕不止張謙背後的東宮,更有無數人都想要知道皇帝情形究竟如何。

畢竟,一旦山陵崩,這天下就要換主人了!

送走了張謙,杜綰有心想叫趙虎問個究竟,奈何內外有別,她挺着個大肚子更沒有出二門的藉口,到頭來老太太知道了,少不得又是雞飛狗跳,但不問她又實在是不放心。躊躇了好一會兒,就在她下定決心準備往外頭走一趟的時候,卻只見那道湘妃竹簾子劇烈晃動了幾下。緊跟着,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傢伙就跌跌撞撞走了進來。

“娘,,娘!”

發現是自己的兒子,杜綰那一絲怔仲立刻被衝得一乾二淨。在旁邊伺候的琥珀連忙伸手將小傢伙抱了起來,笑吟吟地放在了坑上。這時候,靈犀緊隨其後進了屋子,見靜官抓着杜綰的胳膊咯吱咯吱地笑個不停,她自也是滿臉笑意。

“自打抓週之後,靜官彷彿變了個人似的,活絡了不少。原本不願意學走路,如今卻是滿地亂走;原本只愛睡覺,如今偏是一醒就愛膩着人帶他出去玩。網網奴婢只是放了他下地,袖就自己跑了進來。少奶奶如今是不用擔心了,這孩子果然是大一歲就不一樣的。”

感到兒子軟乎乎的小手抓着自己的肩膀,杜綰不由得輕輕把人拽了過來,見那黑亮亮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自己,她便捏了捏那胖嘟嘟的小胳膊小手,結果小傢伙一開口又是叫了一聲娘。雖說已經不是頭一回聽到他叫人,但她還是滿面歡喜。抱着兒子逗弄了好一會。這時候,手捧一個小茶盤的秋痕也從外頭進了屋子,瞧見靜官在炮上亂爬,她也笑了,便將茶盤擱在了一邊的高几乎上,然後把茶盅捧給了杜綰,又抹了抹手從懷裡掏出了一封信來。

“少奶奶,這是門上纔剛收到送進來的,說是陳留郡主打開封捎的信。”

原本還惦記着張越那一頭的杜綰一聽到這話,連忙伸手接了過來,但才拆開了封口,她就想起自打從宣府回來之後再未見過朱寧。五月的時候應媽媽還來過一次,但之後馮王妃去世,她雖使了人去弔祭,帶回來的話卻只有隻言片語。這一回朱寧卻只送了一封信,其餘的什麼都沒有,這就奇怪得很了。

展開信箋從頭到尾瀏覽了一遍,就只見裡頭都是絮絮叨叨說些瑣事。她越發覺得摸不着頭腦,等末了看到翠墨兩斤小字的時候,她這才留上了心。過年她去宣府之前,曾經跟着朱寧去過孟家一趟,結果朱寧對翠墨彷彿很是親厚,曾經額外囑咐了一些話。那時候聽着似乎尋常。莫非是還有什麼要緊的勾當麼?既然如此,她哪怕去不了,恐怕也要想個辦法把人接來見一見。

旺:發現各地的小年夜差別實在是大,北有多半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上海偏偏是臘月二十九,昨天忘記祝北方的朋友們小年夜快樂了,今天一併送上,祝大家團圓夜齊歡喜!嗯,本月更新少。也不太好意思求月票啥的,如果願意就留下您的寶貴月票,沒有的送上一兩票推薦當作年禮也行

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671章 問心無愧第284章 取捨得失第154章 奇文共欣賞第540章 搬救兵,討主意第115章 再一次的臨危受命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330章 大捷和善後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644章 父子君臣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611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710章 爲虎作倀,痛心疾首第690章 不甘心!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170章 下馬威就是殺威棒第794章 太平天子的怨怒第704章 天底下最惡的買賣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164章 渡口起紛爭第314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176章 雨日共傘緣,佛母贈薑湯第487章 小張大人神射!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488章 皇上萬歲萬萬歲和爲了活着拼了第7章 師道尊嚴,學道低劣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123章 出乎意料的告密第47章 強撐之下的軟弱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492章 一射成名,一燒成名第787章 驚聞驚見第670章 連登黃榜第148章 名次和發榜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173章 服軟求饒,冷麪攆人第263章 婚事非私事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371章 親族第235章 臨陣脫逃,觸目驚心第482章 這興和丟不了第321章 草民趨利,堵不如疏第516章 既往不咎和絕不放過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683章 君示之以恩,臣該當何爲?第246章 殺字方爲王道第236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6章 天塌了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後記上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666章 誰也不是軟柿子第872章 大變之後的廷議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6章 學堂首日第551章 好事成雙仍不夠,使君可得丈人眼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763章 永寧宮明示暗語,仁壽宮脣槍舌劍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529章 騷亂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799章 下獄和上任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849章 夜驚心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323章 屠夫的惡名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49章 家族第519章 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314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707章 速決第386章 至親和陌路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664章 只一個等字第639章 死有何難,生又何易?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781章 錦被美人,香消玉殞第65章 訓弟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7章 師道尊嚴,學道低劣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300章 重立族學,意在將來第403章 混賬第365章 誠夫婿無心覓封侯,敏夫婿欣聞驚喜脈第632章 世英名
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671章 問心無愧第284章 取捨得失第154章 奇文共欣賞第540章 搬救兵,討主意第115章 再一次的臨危受命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330章 大捷和善後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644章 父子君臣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611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710章 爲虎作倀,痛心疾首第690章 不甘心!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170章 下馬威就是殺威棒第794章 太平天子的怨怒第704章 天底下最惡的買賣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164章 渡口起紛爭第314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176章 雨日共傘緣,佛母贈薑湯第487章 小張大人神射!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488章 皇上萬歲萬萬歲和爲了活着拼了第7章 師道尊嚴,學道低劣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123章 出乎意料的告密第47章 強撐之下的軟弱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492章 一射成名,一燒成名第787章 驚聞驚見第670章 連登黃榜第148章 名次和發榜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173章 服軟求饒,冷麪攆人第263章 婚事非私事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371章 親族第235章 臨陣脫逃,觸目驚心第482章 這興和丟不了第321章 草民趨利,堵不如疏第516章 既往不咎和絕不放過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683章 君示之以恩,臣該當何爲?第246章 殺字方爲王道第236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6章 天塌了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後記上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666章 誰也不是軟柿子第872章 大變之後的廷議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6章 學堂首日第551章 好事成雙仍不夠,使君可得丈人眼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763章 永寧宮明示暗語,仁壽宮脣槍舌劍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529章 騷亂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799章 下獄和上任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849章 夜驚心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323章 屠夫的惡名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49章 家族第519章 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314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707章 速決第386章 至親和陌路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664章 只一個等字第639章 死有何難,生又何易?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781章 錦被美人,香消玉殞第65章 訓弟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7章 師道尊嚴,學道低劣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300章 重立族學,意在將來第403章 混賬第365章 誠夫婿無心覓封侯,敏夫婿欣聞驚喜脈第632章 世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