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雨日共傘緣,佛母贈薑湯

“這好好的天氣,怎麼會忽然下雨了!”

“這你就不明白了吧?佛母娘娘早就觀過天象,好幾天前就知道今天要下雨!”

“照你這麼說可就古怪了,既然知道要下雨,何必還一定要十五講道,改天不好麼?”

“兄弟,佛母娘娘講道乃是我們的福分,也是信民的福分,可誰知道里頭會不會有那些別有用心的冒牌貨?恰是這種天氣纔好,這大雨一澆,真正的信民和喬裝的探子十有八九就能分辨出來。你也甭擔心大夥兒會着涼,這王家莊本地的信民們早就預備好了熱薑湯。再說,信奉佛母娘娘,百病不生,這道理你不懂麼?”

“果然不愧是佛母娘娘,那些心不誠的已經都走了,如今留下來的方纔是真正的誠心人。這位轎中的姑娘倒是難得,下這麼大雨還能硬挺着。”

耳聽得這聲音漸漸遠去,撐着一把傘和紅袖一同侍立在那小轎旁的張越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心中登時對那位佛母的評價又高了幾分。知道看天象,又知道通過虔誠來區分信徒和冒牌貨,這着實是頗有些心計。

這一回他能夠到此地來,卻還是多虧了連生那張異常甜蜜的嘴,再加上他還記得之前看過的錦衣衛密報上的幾句詞,這才能順利摸進了王家莊,卻不料單單是這兒的信徒就足足有五六百。

“越哥哥。”

這個聲音一入耳,張越亂七八糟的思緒陡然之間收了回來。此時此刻,他溼淋淋的頭髮上猶自往下滴着水,而那轎窗中則是孟敏。雖然是一坐一站,雖然是一裡一外,但彼此之間近在咫尺,雖並不比以往那時候貼近,但在這一場大雨中,端詳着孟敏那驚喜的眼神和泛紅的雙頰,他依舊覺得心頭一熱。

“四妹妹。多謝你了。”

剛剛甫一見面,甚至來不及多說什麼話,孟敏便瞅見了張越極其不對勁的表情,一探身更看見了朝這邊而來的那些灰衣人。雖然不明白根本不像信徒的張越爲何會出現在這裡,也不明白張越爲何瞧着有些鬼鬼祟祟。但她還是本能地讓他撐傘作家僕狀站在自己的的轎子前。好在張越這天打扮得極其不起眼,人家倒是不曾注意她這兒多了一個人。

“你要謝就謝紅袖吧。若不是她瞧見了你。我也不知道你居然也在。你這時候不應該在升堂辦事麼。怎麼會到這兒來?”

外頭還是大雨。那誦經聲依舊清晰入耳。那種感覺自然極其不同。說這話地時候。孟敏地面上滿是關切。儒生大多不信鬼神。她絕不會認爲張越會相信什麼佛母轉世。因此心中盡是疑惑。隱約還有些擔心。張越苦笑一聲。心想這也是他想問孟敏地問題。須知白蓮教都是在四鄉講道。很少進縣城或是州城省城。這無疑便是走農村包圍城市地路子。而且。相比城市裡頭地小市民。鄉村地那些農人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卻仍是難以餬口難以維持生計。自然較爲容易接受那些教義。更容易接受某些激進地觀念。

可是。孟敏並非愚夫愚婦。她來這兒做什麼?

“我來是聽說有人在這兒講道。”張越自然可以隨便捏造一個藉口將孟敏瞞騙過去。但他只沉吟片刻。還是決定提醒一下。遂低聲道。“高臺上那位誦經人雖然自稱是佛母降世。但據我所知。他們卻極可能是白蓮教。”

孟敏畢竟是功臣世家出身。白蓮教三個字她聽到地極少。但仍是清楚這其中關節。臉上血色倏地褪盡。一想到自己之前還想到要指望那位佛母替吳夫人治病。她只覺滿心驚懼。

這幸好不曾將人招惹到自己家裡去。若是帶回去了。不出事還好。要是出了事。她拿什麼去彌補?可是。那位林嫂子向紅袖提起此事。紅袖又來巴巴地告訴自己。自己還去反反覆覆追問了好幾次。甚至見到了林嫂子那位康復之後活蹦亂跳地兒子。莫非都是假地?

看見孟敏面上一陣紅一陣白,情知她此時心亂如麻,張越倒是不好再多提此事。由於天冷又下着雨,風又颳得極大,他身上的衣服早就溼了大半,此時便不禁打了個哆嗦,旋即纔開口說道:“這些事情我也是剛知道不多久,想來四妹妹你來這兒也是事出有因。待會等這兒完了你早些回去,莫要讓伯父伯母擔心。”

如今世上那些疑難雜症之中,大夫能治的病十停之中尚不足一停,其它的病就只能求神拜佛或是寄希望於那些號稱有大神通的人,孟敏此時只覺腦際大亂。見張越目光清亮地看着自己,她只覺得心頭稍稍一澀,遂鄭重地點點頭道:“我明白了,多謝越哥哥。”

天地間除了雨聲,便是那什麼都掩蓋不住地誦經聲。儘管如此,轎裡轎外的兩人卻對這些聲音充耳不聞。孟敏雖是坐着,但長時間不曾起身,頓時覺得腿腳發麻。她素來行事縝密,所以在轎子中還預備了一把傘。此時因爲心亂如麻而感覺氣悶,她很想到外頭站一會,因此略一思忖便掀開轎簾撐着傘走了出去。

一旁的紅袖善於察言觀色,瞧見小姐的額頭上竟已經隱現細密的汗珠,便知道這下雨天的轎子中着實不好呆人。左右打量了一下那些家人,見人人都是如同釘子一般釘在雨中,並不左顧右盼,她眼珠子一轉就閃身鑽進了轎子裡。這既不礙事,又不必在外頭繼續淋雨,應當也算是小姐所說的成人之美?

張越瞧見孟敏提着裙子從轎中出來,面上滿是憂容,心裡不免猜測起她這一趟究竟爲何而來。正思忖間,只聽耳畔一聲驚呼,再看卻是不知打哪兒來了一陣大風,竟是將她手中的油稠傘呼地揭起,噼啪幾聲響後,那把竹子骨架的傘竟是隨風飛了。眼見有家人奔去撿拾,孟敏卻站在那兒愣了,他連忙將手中的傘移了過去。將大半地雨傘遮擋在了她的頭上。

這雨傘雖是撿拾了回來,卻已經是髒污破損得不成樣子,兩人便只好同撐一把傘。漸漸地,風倒是小了,雨卻依舊不小。即便如此,這小小一把傘要爲兩人遮風擋雨卻是不易。他比孟敏要高小半個頭,居高臨下,只要一側頭,他幾乎可以數着她的每一根睫毛,那頭髮上淡淡地清香更是一陣陣地往他鼻子裡鑽。

實在無法,他只能沒話找話說道:“四妹妹,伯母如今還好麼?”

“咱們一到青州府沒幾天,娘就病倒了。請了幾個大夫也沒見效用,一直都是臥病在牀。就因爲聽說佛母善於鍼灸,並非尋常符水治人的那一套,我方纔藉口去佛寺還願小住幾日,帶着紅袖他們悄悄來到了這兒,想不到卻是一場空。”

孟敏的臉上頗有些黯然,畢竟,她對於生母沒有多大印象,而吳夫人從小將她養大,這恩情親情全都非同小可。如今看着吳夫人不到十幾日便消瘦了一大圈。甚至有大夫說撐不過今年冬天,她整日侍奉在病榻旁,看着嫡母什麼東西都吃不下。她自己也是茶飯不思,那種深入骨髓地絕望別人又哪裡體會得到?

張越卻沒料到吳夫人會忽然之間犯了病。當日下船的時候,他分明記得吳夫人的精神仍然極好,誰曾想不過十幾日就出了這樣的事?奈何他不是醫生,在這上頭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徒勞地安慰了一番,接下來兩人俱是默然。直到耳畔響起了紅袖地聲音。他方纔回過神。

“雨停了雨停了!”

張越這一回過神。就發現地上還溼漉漉地,剛剛那鋪天蓋地的雨卻已經完全不見了蹤影。放眼望去。四處都是衣衫溼透地人們,然而在他看來。那些善男信女們剛剛是什麼姿勢,此時此刻竟彷彿還是什麼姿勢,就好像絲毫沒有挪動過一般。正當他難以抑制那種心悸感的時候,卻聽到紅袖忽然又質問了一聲,緊跟着就發現有一個身穿麻衣地女子站在面前。

她素面朝天脂粉不施,面上卻有一種柔和的光輝,使人一見便油然而生信賴。雖然是大冷天,但她身上卻只穿着一件單薄的麻衣,腳下則是蹬着一雙白底黑布鞋,看着異常樸素,竟是瞧不出年齡。此時,她端詳着張越和孟敏,忽然微微一笑。

“前來聽講的富家子弟常有,但能夠冒雨在此聽講的卻只有姑娘。姑娘能有如此虔誠當之心,佛母若是知道了想必也會心中感動。不知道姑娘來此究竟是爲了求醫問藥,還是爲了給家人求平安?”

若是在剛纔張越不曾說出白蓮教三個字地時候,這樣一個意外的驚喜定然會讓孟敏欣喜若狂,然而此時此刻,她有的卻只是懷疑。正爲難的時候,她忽然感到有人輕輕碰了碰自己的胳膊,因人家一句問話而生出的無窮驚懼頓時被她丟在了腦後。

“家母如今重病在牀,百般求醫卻無效果,所以我聽說佛母精通針術能治百病,故而便特意到此,想問問是否有治病良方。”

“精通針術?”那麻衣女子面露訝色,驚咦一聲道,“尋常人都是來求符水或是摩頂庇佑,姑娘從何得知佛母精通針術?”

這一問不但孟敏覺着奇怪,張越更覺着奇怪,只恨剛剛還來不及問孟敏這個問題。此時此刻,他只能在她的手上又輕輕拍了兩記。果然,孟敏便福至心靈地說道:“是我家中的一位林嫂子告訴我的。她說去年她七歲的兒子曾經蒙佛母鍼灸妙術方纔脫離險境,所以我方纔誠心趕來。”

“林嫂子……唔,去歲倒真地有這麼一樁事……”

那女子只是喃喃自語了一句便笑道:“既然姑娘是聽人介紹而來,那我也無需隱瞞。原本只有信奉佛母的信徒才能夠得佛母精心救治,但我佛慈悲普度衆生,原本就不該分什麼信與不信。只是天下人心叵測,除了講道之外,佛母也不好在人間公然行走。若是姑娘真的救母心切,不若送母親到安丘縣福清寺。”

孟敏還來不及說話,那女子便飄然而去。張越緊盯着那背影,見那泥濘不堪地路上,她那雪白的鞋子只是被泥水染黑了一丁點,他的面色不禁愈發凝重了下來。望了一眼仍在念誦經文的高臺,他竟是隱約感到,和那位盛裝的轉世佛母相比,剛剛那女子彷彿更像佛母。

孟敏剛剛那兩句應答頗爲自然,但此時面色卻有些發白。尤其是對方那種彷彿腳不沾地一般的姿態更是讓她心頭大冒寒氣。即便憂心母親的病,她此時此刻也下定決心不冒這風險,可她仍是死死咬着嘴脣,還有那麼一絲不甘心。

雲收雨散之後不多久,講經便告一段落。很快便有數十人提着桶過來,曬穀場上地民衆們人人都分了一大碗。對於剛剛淋地那樣一場大雨,竟是誰也沒有口出怨言,都是端着那一大碗熱氣騰騰的東西一飲而盡。甚至兩個憨厚地莊稼漢還來到張越等人面前,笑吟吟地遞上了一個個粗瓷碗,又從桶中舀了一勺勺湯水盛滿了。

“這是佛母娘娘特製的薑湯,比尋常地薑湯管用。看你們也都淋了雨,小心感染了風寒!早點喝下去暖暖肚子,回去悶頭睡一覺就沒事了!”

“多謝好意。”雖說張越實在不知道這薑湯裡頭究竟擱了什麼,此時還是含笑接了過來,又說道,“我家小姐從小不喜生薑,而且也不曾淋雨。我家那些家人也還熬得住,我瞧着大家都凍得瑟瑟發抖了,還是我一個人喝就罷了,其他的還是分給其他人吧。”

他言罷仰頭一飲而盡,隨即把粗瓷碗還給了那兩人。眼看他們笑呵呵地點了頭,提着桶又往別處去了,他轉過頭來,見孟敏正滿面關切地死死地盯着自己,他便笑道:“不妨事,小把戲而已,我可不敢隨便把不明白的東西喝下肚。”

混坐在人羣中的彭十三偷眼瞥看這邊情景,忍不住在心裡偷笑了起來----這探查也能遇上這樣的巧事,這位主兒還真是豔福不淺。但緊跟着,他那鷹隼一般的眼睛就盯住了前頭三排的那個褐衣男子,左手輕輕抓住了右手袖子中的那個小玩意。

要不是有這個,他哪裡敢喝下那碗不知道是什麼玩藝的薑湯?

PS:只有不到十一小時了……再次送上四千字,召喚最後的月票啦

第6章 學堂首日第584章 這家裡的天輪到你們扛了第596章 春懷,關切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284章 取捨得失第125章 天意第468章 不鹹不淡,欲哭無淚第727章 育人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68章 最毒是人心第862章 從矇昧到警醒第155章 時焉?命焉?第113章 誰的好意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78章 邀約不絕第775章 殺人見血第663章 貪得無厭,斬草除根第641章 見微知着,有備無患第155章 時焉?命焉?第216章 驚聞第683章 君示之以恩,臣該當何爲?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第898章 連消帶打第855章 臘八節上臘八粥,部衙之內軍令狀第145章 祖母的饋贈第785章 赫赫沐王府第839章 夫妻一體,何須讓路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376章 紛亂第169章 誰打誰的臉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858章 再進宮第1章 第二次的人生第335章 太子妃的召見第715章 求名求利,爲官之道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03章 半路攔下第666章 誰也不是軟柿子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195章 算人者人恆算之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437章 陰暗之中亦有豪傑第87章 面聖第860章 膳單奧妙,兒子傳話第741章 心異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366章 恩威第472章 內憂外患第399章 死,活第863章 斷腕求退,再進一步第474章 報喜報憂,大喜大驚第810章 殺伐決斷第282章 婚事決定了?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697章 一兵未出身先死第287章 皇帝翻臉如變天第533章 有婿如此,吾之大幸第681章 大變在即第903章 大明軍校第91章 兄弟各有途第580章 金童玉女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349章 家人第613章 惟恐天下不亂第80章 赴約第161章 同路共行第246章 殺字方爲王道第251章 長壽麪,驚險來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408章 趁機第739章 鬥心機,獻嘉禾第390章 死!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67章 生辰宴第653章 命運攸關的抉擇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685章 俱是重負壓肩第690章 不甘心!第1章 第二次的人生第663章 貪得無厭,斬草除根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454章 功雖未震主,權卻招人忌第365章 誠夫婿無心覓封侯,敏夫婿欣聞驚喜脈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574章 日落星沉,至親難隔第451章 暗夜起殺機第838章 深挖不放過,冬至日的禮單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902章 殷殷長輩語第702章 雪中聚散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
第6章 學堂首日第584章 這家裡的天輪到你們扛了第596章 春懷,關切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284章 取捨得失第125章 天意第468章 不鹹不淡,欲哭無淚第727章 育人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68章 最毒是人心第862章 從矇昧到警醒第155章 時焉?命焉?第113章 誰的好意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78章 邀約不絕第775章 殺人見血第663章 貪得無厭,斬草除根第641章 見微知着,有備無患第155章 時焉?命焉?第216章 驚聞第683章 君示之以恩,臣該當何爲?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第898章 連消帶打第855章 臘八節上臘八粥,部衙之內軍令狀第145章 祖母的饋贈第785章 赫赫沐王府第839章 夫妻一體,何須讓路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376章 紛亂第169章 誰打誰的臉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858章 再進宮第1章 第二次的人生第335章 太子妃的召見第715章 求名求利,爲官之道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03章 半路攔下第666章 誰也不是軟柿子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195章 算人者人恆算之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437章 陰暗之中亦有豪傑第87章 面聖第860章 膳單奧妙,兒子傳話第741章 心異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366章 恩威第472章 內憂外患第399章 死,活第863章 斷腕求退,再進一步第474章 報喜報憂,大喜大驚第810章 殺伐決斷第282章 婚事決定了?第210章 要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697章 一兵未出身先死第287章 皇帝翻臉如變天第533章 有婿如此,吾之大幸第681章 大變在即第903章 大明軍校第91章 兄弟各有途第580章 金童玉女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349章 家人第613章 惟恐天下不亂第80章 赴約第161章 同路共行第246章 殺字方爲王道第251章 長壽麪,驚險來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408章 趁機第739章 鬥心機,獻嘉禾第390章 死!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67章 生辰宴第653章 命運攸關的抉擇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685章 俱是重負壓肩第690章 不甘心!第1章 第二次的人生第663章 貪得無厭,斬草除根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454章 功雖未震主,權卻招人忌第365章 誠夫婿無心覓封侯,敏夫婿欣聞驚喜脈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574章 日落星沉,至親難隔第451章 暗夜起殺機第838章 深挖不放過,冬至日的禮單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902章 殷殷長輩語第702章 雪中聚散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