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親恩如海

之間滿城縞素,先頭議論紛紛的街頭巷尾一下子清胖未。人們擔心恐慌的往往是未知的情況,當事情一下子真相大白的時候,人的反應反而簡單了。相比要往思善門哭,不得在家宿夜,又要遵守諸多禁令的王公貴戚文武百官,軍民百姓只需要把去年穿過一回的素色衣裳再找來穿一回,捱上二十七日就算完。

儘管大行皇帝遺言喪制一律從簡 而事實上,陵墓也確實沒造好

又下令不禁嫁娶。但各家宅邸還是不約而同地摘下了門前鮮紅的對聯,取下了紅燈籠等等。更約束子弟下人等等不許往外頭亂跑。朱高熾畢竟當了二十多年的皇太子,上上下下的官員對他的爲人秉性都還算熟悉,好容易等到了這麼一個脾氣尚可的天子,誰能料想就這麼說去就去了?

張越只比朱瞻基晚了一天趕到京城。由於他如今還是應天府晝,打的又是探望父親的名頭。例行哭靈之後便沒有其他事宜,又不用於本衙門歇宿,自然是仍住在家裡。然而。他還沒從這一路上的緊張中回過神。這天中午,一位意外之客便降臨了家中。

瞧見袁方一如自己一般的素紗袍黑角帶,張越倒是鬧不清如今究竟是什麼情形,因此見面揖禮之後,把人請進家中正堂奉茶,他便似真似假地問道:“袁大人這是官復原職了?”

“好馬不吃回頭草,好容易才退下來,何必再戀找權位不去,妨礙了別人的前程?”因張越屏退了下人,袁方說話便隨意的多,“太子尚未登基,如今文武百官正在再三懇請,自然還沒到論功行賞的時候。不過我已經向太子陳情,希望能在京城五軍都督府謀一個差事,多半能夠如願。不管我在什麼位子上,上頭若有差遣,我自然應命,是否重掌錦衣衛也沒什麼差別。”他說着就講了在運河上遇險的事,旋即問道,“太子聽說你在路上遇到王斌阻路,讓我問你。他都說了些什麼?”

當着袁方的面,張越知道他到時候報上去自會斟酌取捨,於是便將那時候的情形一五一十如實道來,隨即臉色就沉了下來:“看那時候王斌有恃無恐的樣子,恐怕不止是德州,連天津靜海乃至於其他各地,也不知道有多少軍官呼應。而且就算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要一個個拿下也絕不容易。”

“所以,我也知道你那一招殺手錮還不到時候。況且,做得太刻意,那位唐教主固然能全身而退,你家妻妹的那個師傅就不那麼容易脫罪了。這個世上,每個人都少不了醫者,但每個人也最怕醫者,尤其是奪命的大夫。”

兩人會心一笑,全都不再提這個話題,索性捧着茶盞悠閒自得地聊起了天。說着說着。袁方突然把話題岔到了另一件事:“對了,你可知道陳留郡主如今在哪?”

張越正在心裡尋思父親張值得知袁方上家裡來,這會兒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情,乍然聽到這話,不明其意的他頓時心中一緊。朱寧自從去歲替父親前來祭拜朱林之後。就沒有回開封,此前更是常常居中給他傳遞消息,如今皇帝駕崩;他只知道這位金枝玉葉人在宮裡,其餘的消息就再也打聽不到。

“聽說郡主被皇后召入宮陪伴了?”

“是召入宮,卻不是什麼陪伴。”袁方看到張越那張臉一下子繃緊了。沉吟片刻就放下了茶盞,“此事我也是輾轉聽說。皇上重病。政務大事都是皇后決斷,後宮事務難免撂開了手,所以就讓郡主代爲處置。若是平常,這也不打緊,但宮裡有消息稱,皇上殉葬的嬪妃已經定下來了,除了幾位不曾生育過子女的嬪妃之外,極可能還有起初冊封的郭貴妃和王淑妃。宮中的消息傳得雖快,恐怕如今那個郡主面對幾個鐵定要死的人,也是棘手得很。”

冊立皇后時一同冊封的只有三位皇妃 郭貴妃王淑妃趙惠妃,如今一下子便要其中兩人殉葬,箇中隱情一看便知。

想到此前朱林死後亦是生殉了衆多人,張越只覺得毛骨悚然,心想自漢唐宋以來數百年不見人殉,如今這大明號稱禮儀之朝。這種蠻行竟然一再延續。再想想朱寧還是未嫁之身,便要在宮中經歷這種風波,他更是覺得心頭惱怒。

“要不是爲了周王千歲,陳留郡主也不會接下這件事。皇后的心思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郡主冰雪聰明自然不會不知,只是代王府解未來危難。這份心志不可小覷。這個世道,男人立身處世固然艱難,但女人卻更艱難。”

坐了這麼好一會兒。袁方少不得起身告辭,張越便親自把人送出門去。到了第二道儀門的時候,袁方腳下卻忽然停了一停:“太子還讓我捎帶一句話給你。他即位之後,便會重開海禁。如今王景弘率船隊的出海,他到時候便聲稱是通使日本,名正言順,大臣們也無話可說。另外,若是你想知道我對你講的那個,故事的後續,不妨去問問你爹爹。”

在大明朝廝混了這麼多年,張越知道,倘若這會兒朱瞻基借袁方之口撂下什麼必不負你或是升官晉爵之類的承諾,那麼他便着實該失望了。如今聽到朱瞻基竟是承諾重開海禁,他不禁心情大好。暗想待到這回乾坤大定,他總算是能騰出手來幹些事情。然而,袁方的最後一句話卻讓他有些猝不及防。等把人送出大門,他就徑直去了父親和母親的居處。

除了丁憂的張掉,張家小一輩如今都有各自的差事,三個小抽姓脾氣性子各不相同,白天有的處置家務,有的閉門看書,有的往外頭串門,偌大的大宅門白天往往是靜悄悄的。孫氏和幾個侄兒媳婦也不過是尋常的情分,大多數時候就只是在屋子裡帶着女兒看着孫女,高高興興地享着天倫之樂。這會兒她一面逗孫女三三,一面和女兒張普說話,好半晌才發現丈夫在旁邊坐立不安,額頭上彷彿還有些汗跡。不由得奇怪了起來。

“老爺,你這心裡頭有事?”

“沒事。”張掉一想到袁方就在外頭,心裡總覺得有些七上八下,卻不好對妻子解說這些。此時順勢就拍了拍張普的腦袋;“如今國喪期間,學是不用去上了。課業卻不許馬虎!先頭那位愕出了寫信來說年底就到京城。到時候別問三不知丟了咱愕州

“爹爹盡小看人!”張青沒好氣地皺了皺鼻子,昂頭挺胸地說。“我和恬妹妹讀書認字又多又好,先生們全都誇獎過!如今三三還等她大了些,我還接教她認字呢!”

“看來咱們家的出一個才女了?”

說話間,張越打起了簾子進來,見張普眼睛一亮,一溜煙地跑了過來,他便連忙搶在前頭說:“你都問好幾遍了,我前頭就和你說過,你嫂嫂還得留在南京。一時半會難能回來。”說完他也不理會滿臉失望的傢伙,上前見過了父親母親,見三三含着手指頭看着自己發呆,他不禁有些愧疚。上前輕輕按了按那粉嫩的臉頰,心裡充斥着一種說不出的柔情。

孫氏看到懷中的孫女不自然地扭來扭去,便衝着張越嗔道:“你再不回來,孩子就要忘了你這個爹了”唉,這些年你一直東奔西跑,竟是沒個頭,這次應該能在家裡消消停停呆上一段日子了吧?趕緊讓媳婦回來,一年多不見,我也怪想她的。還有,我每次抱着三三就想靜官。也不知道他如今怎麼樣了!”

張越天不怕的不怕,就怕母親的埋怨嘮叨。此時連忙賠笑應了。看見兒子老大一個。人,站在孫氏身旁滿臉堆笑地說話,竟是說不出的和諧,張掉雖說心中惦記着別的事情,竟是不想出言攪亂這難得的氣氛。直到孫氏把張越打發了過來,他才含笑問了兩句,尋了個藉口就叫着張越一塊出門,到了空着的西廂房說話。

問了網剛袁方來都說了些什麼,張綽便陷入了沉默,直到張越提起當年的故事,他才一個激靈驚醒了過來,臉色發白地說:“他竟然對你都說了?”

“袁伯伯只說到同歸於盡。”

“同歸於盡,同歸於盡,,張掉喃喃重複了兩遍,忽然深深嘆了一口氣,整個人癱坐在了椅子上,看着那高高的房頂,聲音空洞地說,“我生下沒多久。母親就去世了,在張家無依無靠。雖說衣食無憂,可上頭有能文能武的兄長,十幾年都是我孤獨寂賓一個人。直到我娶了你娘之後,因靖難的緣故往北平躲避,途中遇到流民,我和大夥失散,又遇着人打劫。幸得他相救。只是,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那不但是仗義的好漢,也是可以倚賴的親人。”

他完全沒注意到張越的表情,眼前彷彿浮現出了當初那個仗義解圍的身影。那時候他幾乎已經陷入了絕望,從前只覺的身爲庶出的三子,又沒有什麼抱負本事,將來的路無所謂如何,和妻子彼此倚靠過日子就行了,可臨到要緊關頭面臨生死存亡,他才知道有些東西並非身外之物,關鍵時刻也是保住自己的手段。

“那會兒得他相救,得知他是去北平投奔燕王的,我就和他一路同行。因他豪爽仗義。和我說話絲毫沒有那些世家子弟的扭扭捏捏,我索性認了他爲義兄。一路同行的還有大嫂和沐寧,大嫂身體不好,卻是個好心人,在車上還幫我縫補衣服。從她口中,我這才知道。袁大哥早年和母親相依爲命。後來他得了重病,袁大哥的母親只得答應改嫁別人爲妾。那家主產沫但請大夫給他治好了病,還留下了一筆足可他過活的錢。”

“人都道餓死事失節事大,我原以爲袁大哥必定對這樁往事耿耿於懷,誰知一次宿營時,袁大哥並不避諱,也對我說起了從前的事。從父親與那幫賊人同歸於盡,到母親掩埋了屍體匆匆逃出鄉里流落到了開封,再到母親不得不狠心嫁入別家,只爲了能在那種年景下使他能活下去”我那會兒聽着聽着,只覺得他父母固然難得,他在這等情形下能有那樣灑脫的個性更是難得。”

和袁方那時的酷面大醉相比,張綽的神志卻頗爲清醒,說到這裡,他突然垂下了頭。又從脖子裡拽出了一截紅絲線,上頭赫然繫着一枚玉指環。見張越好奇地盯着這東西瞧,他不禁苦笑了一聲。

“這便是母親留給我的唯一一樣東西,袁大哥也有一枚。咱們也是在路上又遇到了南邊的潰兵,好容易殺出重圍之後裹傷時,才發現兩枚的制式一模一樣。因爲之前那一路同甘共苦,這相認便沒有那麼多波折。我也是後來才從袁大哥那裡知道,當初就是因爲這兩個指環上頭鐫刻着祥興御寶四字讓人瞧見,母親纔會被人當成是宋室皇族之後,由此家破人亡。那些身世之類的勾當冉們都無心去追查什麼,直到現在,陝西那邊宋室皇裔謀反一案還沒銷,所以袁大哥那會兒趁着靖難赤地千里在黃冊上做了手腳,一直都對人假稱是河南陽武人氏。”

張越這才明自了前因後果,不禁又問道:“袁伯伯既然救過爹爹,又有這樣的關聯,爲何爹爹後來一直假作和他不識?”

“他廝殺上不算出色,只是在市井上頭練了一手本領。他覺得燕王必然能取天下。但爲了懾服士人,必定會重設錦衣衛,就盯上了這條路子,只他知道我在家裡說不上話,也不想借用這一重關聯,所以到北平我們就分開了。他據下話說決定自己靠本事去闖。等到永樂四隻我和老太太他們一同回到了開封,他已經是錦衣衛百戶。那會兒你才四歲,我還抱着你去給他和大嫂瞧過,他們都很是喜歡你。就是我和袁大哥一同做生意。我那份是你孃的陪嫁,他那份卻是大嫂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本錢。只沒想到,大嫂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說到這裡,張綽看着若有所思的張越,苦澀地笑了笑:“你袁大哥年輕時大病一場,這輩子都沒法有兒女,所以一直把你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

他早就說過。日後留下來的東西全都是你的,所以,哪怕皇上給了世襲的恩典,他最終還是沒想着去領養一個孩子。所以你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你還有這麼一個伯父在外頭!”

張越默默地點了點頭,心裡卻深深嘆息了一聲。他上輩子沒能得到的東西,這輩子的到的實在是太多了。

第924章 平生有幸第216章 驚聞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23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846章 煞星到第216章 驚聞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420章 戲謔,捫心第64章 興頭上的一盆涼水第64章 興頭上的一盆涼水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444章 死不悔改第85章 一個名字第341章 天子劍斷了?第732章 鴻門宴第864章 真正的緣由第267章 雷霆萬鈞第253章 大難來前見真心第453章 吃硬不吃軟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三百四十八章 下輩子記着不要當漢奸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752章 詞嚴義正,千帆蔽日第159章 隨從第625章 人倫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400章 生路即死路第652章 伯侄籌謀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339章 江南好第128章 世間自有緣份在第906章 心腹難尋,話曾相識第903章 大明軍校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177章 奇妙的一家人第329章 上陣父子兵第17章 悲喜是人生的主旋律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251章 長壽麪,驚險來第709章 從天而降的幫手第378章 又聞喪報第735章 水下激流第764章 烏鴉嘴第606章 不好對付的老大人們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661章 上行政令下叫苦第329章 上陣父子兵第530章 名聲的作用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420章 戲謔,捫心第23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505章 下棋只能心無旁騖第300章 重立族學,意在將來第471章 變臉和赴宴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70章 國子監和錦衣衛第516章 既往不咎和絕不放過第364章 波瀾的微動第576章 失去方知彌足珍貴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450章 親長第811章 大棒子和給甜棗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154章 奇文共欣賞第741章 心異第590章 寇仇第250章 生死榮辱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777章 火光中的末日第244章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391章 老東西的老面子不管用了第113章 誰的好意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870章 火光迷影第726章 人命關天第632章 世英名第291章 妝奩和賞賜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909章 家事難淨第517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上)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160章 各自奔前程第315章 皇太孫的善意和支持第95章 巧人巧事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865章 又到夜深人靜時第664章 只一個等字第344章 快刀斬亂麻第494章 必雪,必報,必還第834章 事有緩急,先斬後奏
第924章 平生有幸第216章 驚聞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23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846章 煞星到第216章 驚聞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420章 戲謔,捫心第64章 興頭上的一盆涼水第64章 興頭上的一盆涼水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444章 死不悔改第85章 一個名字第341章 天子劍斷了?第732章 鴻門宴第864章 真正的緣由第267章 雷霆萬鈞第253章 大難來前見真心第453章 吃硬不吃軟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三百四十八章 下輩子記着不要當漢奸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752章 詞嚴義正,千帆蔽日第159章 隨從第625章 人倫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400章 生路即死路第652章 伯侄籌謀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339章 江南好第128章 世間自有緣份在第906章 心腹難尋,話曾相識第903章 大明軍校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177章 奇妙的一家人第329章 上陣父子兵第17章 悲喜是人生的主旋律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251章 長壽麪,驚險來第709章 從天而降的幫手第378章 又聞喪報第735章 水下激流第764章 烏鴉嘴第606章 不好對付的老大人們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661章 上行政令下叫苦第329章 上陣父子兵第530章 名聲的作用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420章 戲謔,捫心第23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505章 下棋只能心無旁騖第300章 重立族學,意在將來第471章 變臉和赴宴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70章 國子監和錦衣衛第516章 既往不咎和絕不放過第364章 波瀾的微動第576章 失去方知彌足珍貴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450章 親長第811章 大棒子和給甜棗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154章 奇文共欣賞第741章 心異第590章 寇仇第250章 生死榮辱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777章 火光中的末日第244章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391章 老東西的老面子不管用了第113章 誰的好意第111章 如此賀禮,如此賀客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870章 火光迷影第726章 人命關天第632章 世英名第291章 妝奩和賞賜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909章 家事難淨第517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上)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160章 各自奔前程第315章 皇太孫的善意和支持第95章 巧人巧事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865章 又到夜深人靜時第664章 只一個等字第344章 快刀斬亂麻第494章 必雪,必報,必還第834章 事有緩急,先斬後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