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伯侄籌謀

小打國喪以來,大師英國公張輔便忙得腳不沾地 從嚼祭告天地,大行皇帝仁孝皇后上尊溢祭告天地,持節及金冊金寶冊封皇后”總而言之,他乾的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最體面的事,但偏生這些事情都有無數雙眼睛在看着,連一絲錯處都不能犯。再加上中軍都督府有的是兵馬調動等諸如此類的勾當,因此他越發忙得連回家的功夫都沒

這天因爲諸事齊備,他在偈見皇帝之後就得了半日的假。儘管他是欽準可坐八擡大轎的太師國公。但如今漢趙兩王仍在京師,他更不願意過分招搖。只他這些天是乏透了。實在沒氣力騎馬,於是換了兩人擡的暖轎,也不用儀仗便匆匆回家。才走到清水衚衕的巷口,轎子就忽然停了。他隨手掀開轎簾一瞧,這纔看見那一長溜的轎子車馬堵了大半條巷子。

“老爺?咱們可是走後門?”

看見這車水馬龍的光景,一想到家裡指不定是怎樣高朋滿座的模樣,張輔便皺了皺眉,旋即心中忽的一動,遂吩咐道:“改道,去武安侯衚衕

此話一出,一衆隨從自然是心領袖會,兩個轎伕晃晃悠悠改了方向,其他人也連忙調轉馬頭。一路來到武安侯衚衕,這裡卻是冷冷清清一住在這兒的兩位勳貴一位仍鎮守開平,一位仍鎮守交阻,儘管後者佔着一個張字,終究和張輔隔了一層 畢竟,眼下張越改應天府承的消息已經人盡皆知,但凡有些腦子的人,就知道這位貴公子不復朱抹在世時得勢了。

至於張越和皇太子交往甚密。如今也成了別人不敢結交親近的因素之一。畢竟,昔的的皇太孫是朱橡最寵愛的孫子,如今的皇太子卻是國之儲君副貳,湊得太近絕沒好處。

儘管沒什麼客人,陽武伯府西角門的兩個門房卻仍是盡職盡守,遠遠瞧見有人過來,一個門房就迎了出去探問,發現是張輔自是大吃一驚,請安問好之後就連忙打發人往裡頭報信。須臾,管家高泉就疾步跑了出來,見張輔已經穩穩下轎,他利索地行下禮去,又吩咐人去大開中門,直到張輔擺手吩咐不必那麼張揚,他才止了,又連忙隨侍在旁。

“都道英國公如今最忙,實沒想到您來,三少爺和四少爺正好在家,一會兒就出來迎。小

張輔並不答話,進了西角門就掃了一眼四周,見四下裡已經恢復了從前的模樣,他忍不住想到昔日顧氏還在那會兒的光景,繼而又想到了撒手而去的朱林,心底愈發黯然。直到聽見面前又傳來人聲,他纔回過神,一見是張越和張赳,他就一手一個把人拉了起來。

張越這幾天一面忙着史排南下事宜,一面悄悄見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崔範之商量諜探的事,一面通過各種渠道打探萬世節的消息,一面把族學答應舉薦教諭的老塹師薦了出去,又要安排新的,一面還得琢磨遷都南京的可能性 人雖然是在家裡但簡直比衙門中還忙。此時見到張輔,他倒是省得再往英國公府打聽,須知就連王夫人這些天也難得見張輔的面。

“我正想着什麼時候大堂伯在家小我刺過去拜見,沒想到您今天有空過來

“我再忙,也比不匕那幾個在宮中內閣值房裡頭沒日沒夜的閣臣學士。今天我正好忙裡偷閒,原本想回家去清清靜靜睡個覺解解乏,誰知道還沒到家就看到那幅熱熱鬧鬧的情景,我實在是懶得再去見那些亂七八糟的人,索性到這裡來躲一躲。”

張輔說着就向張赳問起了科考之事,又勉勵了兩句:“皇上已經和諸位學士商議過,明年會試照常。而且因是改元之後第一科,會比從前更隆氨 你用心些,一定取一個進士回來!小。

張輔威嚴甚重,縱使是張信張悼這樣的堂兄弟亦是畏懼,更不用說張赳。此時他躬身應喏之後,覺着張輔此來定是有事和張越說,索性就藉口回去讀書先告退了。他這一走,張越便提議道:“大堂伯若是要歇息,便請到瑞慶堂西邊耳房;若是還有精神,不如到我那自省齋坐

“就到你那書房坐坐。小,

張輔也不拐彎抹角,一口應了。一路到了自省齋,見張越親自打起了簾子,他就隨手解下外頭的大氅丟給彰十三,囑咐人在外頭守着,然後才當先跨過門檻進去。

他從前也來過這裡,此時覺的暖意撲面而來,四下裡瀰漫着一股翰墨之氣,不禁點了點頭。

“我還以爲你這突然改了外官,趁着離京之前的難得幾天閒,必定會好好在家陪着妻兒,沒想到你竟然是伏案揮墨勤讀書。你家媳婦就算年輕知禮,眼下也該嗔怒了!”

這麼多年張越幾乎沒聽過張輔這般調侃,此時不禁愣了一愣,隨即才苦笑道:“大堂伯這話固然是沒錯小可我也得有機會才行。您這些天日日不是在宮中就是在衙門,家裡只有大伯孃一個人,朝二叔未曾續絃1覲三叔家的三嬸病了,大伯孃自然是隻能找上了我那媳婦。這會兒您是逃之夭夭了,她應當還在那兒應付往來的誥命呢。”

在書齋中轉了一圈,這會兒張輔正坐在書桌後頭張越的位子上,見他打開蒲包,提起了一直溫在其中的茶壺,親自斟了茶端上來,他便接了,才抿了一口就聽到這言語。險些一口直接嗆了出來。咳嗽了兩聲之後1他就沒好氣地瞪了滿臉笑意的張越一眼,又笑了起來。

“敢情還是我如今阻了你夫妻過悠閒日子。好好好,回頭我讓你大伯孃給你賠不是!我今天來。一是爲了躲避家裡那些賓客,二來也是爲了提前送一送你。我如今事忙。恐怕真到了你走的那一日,就未必能抽得出空來了。如今這番情形。當日我就對你說了,我知道你不是耐不住性子的人,但還是要囑咐你一聲。原本是要遷你爲揚州知府,這應天府承的任命,是皇后定的

儘管那天琥珀在崇國寺精舍中遇上了張皇后,之後陸豐又透露了那麼一番話之後,張越就琢磨起了朱高熾和張氏這對患難幾十載的夫妻。有道是共患難易,共富貴難,他即便不認爲這對天底下至尊至貴的夫妻也會重蹈這句俗話,可也覺得朱高熾這縱慾無度的情形很是令人鄙薄。要知道,朱高熾昔日那等兢兢業業謹慎自持的風範,羊竟是刻在衆多大臣心裡。

因此,他只是微微一驚,隨即便肅聲問道:“還請大堂伯教我。”一7茫二老三雖然因爲我的緣故都擢升了,但指揮使的職銜海玳…二知道有多少個,自然是無所謂的。你爹和你大伯父都是文官,要是先頭不曾丁憂。安排起來也容易。只有你,之前積累了那麼多功勞未賞,即便只論扈從功。也該升上一級兩級,所以裡頭又是好一陣商量。你岳父畢竟資歷淺。因避嫌也不好多說,其他人多半建議外放知府,還有人提過想讓你改武職”皇上原本沒定,但是一夜之後,卻決定讓你去任應天府承,所以纔有那旨意。”

張輔隨手從筆筒裡拿出了一支筆,欲要蘸墨時,卻停了手,索性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面上畫了幾筆,這才繼續說道:“皇后建議遷你應天府承。這是御用監張公公透露的,他還提到皇上有意把都城遷回南京。此事內閣衆臣都竭力勸諫過,所以如今不過是提一提,但可見皇上心裡有這想法。而且,再過一眸子,皇上應該要派太子前去南京祭孝陵。小。

即使步入仕途也已經五年了,但和張輔二十餘年的資歷比起來,張越多的只不過是幾百年的見識,而不是真正的經驗,此時仔仔細細聽了下來,他只覺的隱隱約約想起了什麼。等聽得祭孝陵兩個字,他終於爲之色變。

他使勁吸了一口氣,這才低聲說:“皇上當了二十餘年的太子,昔日和太宗皇帝一南一北的時候,還能夠勉強相安無事,可每逢父子君臣重見這之後的話有些大逆不道,因此張越只能含糊過去,“如今皇上自覺年富力強,太子亦是年輕強健,所以,若是太子祭孝陵,皇上可能會讓太子鎮守南京。抑或是皇上親自還都南京。讓太子鎮守北

“你倒是敢猜。不過武覺得八九不離十。”

看到張越那驚悸的表情,張輔哪裡不知道張越已經明白了,遂放下了筆,又對他招了招手:“你看,這是南京到北京的水路和陸路。水路雖平穩,但漕河有封凍的時日,也免不了有水災淤塞的時日;陸路都是一再修繕的官道,但這官道若遇上天氣不好也同樣不好走。不管怎麼樣,這是來往兩京的主道。若真是天子儲君分居兩地,這兩條道就是重中之重了。我在北,所以 小。

“所以我在南。方纔能南北呼應。”張越深深吸了一口氣,就對張輔說道,“我原本就覺着南京未必是閒散養老的地方,如今就更不敢偷懶了,大堂伯只管放心。對了,留守南京的襄城伯乃是大姓的嫡親哥哥

“畢竟有人顧慮襄城伯是咱們家的姻親,所以已經定了他鎮守山海關。不過,他終究鎮守南京多年,總有些潛勢力。還有,你大伯孃的本家在淮揚一帶。比如你之前打過交道的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王勳亮。”張輔接着又說了幾個人名,然後又說,“不過,咱們家的人主要在北邊,在南邊的只是田莊地產鋪子,多的是錢財。倒是漢王曾在南京呆了整整個五年,太子不敢肆意培植私人,但他卻不一樣。這南京城內,也不知道誰是漢王嫡系。你之前腰佩天子劍下江南,威名至今仍在,大可利用起來。我讓彭十三跟着你,他地頭熟。”

又商量了一番。因見張輔面露倦色,張越便開口說自己這書房還有一具軟榻,請張輔在此歇息一會。張輔此時實在是睏倦已極,便答應了,躺下不一會兒就沉沉睡了過去。見其安頓好了,張越就悄悄出了門來,見守在門口的彭十三正在不住打呵欠,他便喚了一聲。

“大堂伯這會兒已經睡下了,你到那邊廂房先睡一會,這裡我讓人守着不等彭十三搖頭拒絕,他就沒好氣地添了一句,“一會兒大堂伯醒了,指不定要上哪裡去,你要是沒精神怎麼行?這裡又不是別處,好好歇一覺,也好養精蓄銳!小。

張越既這麼說。彭十三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回身打起簾子往裡頭瞅了一眼,這纔跟着一個小廝去了。張越又叫了兩個穩重的下人在門外守着,隨即便出了院子。疾步穿過了東邊那扇小門,繞過了一道影壁,他就聽到前頭的門外頭傳來了高泉說話的聲音。

“三少爺這一回下江南,從五品升作了四品,這天底下的文官少有小小年紀就到這品級的,哪個豬油蒙了心的敢說那是明升暗降?挑了你們那是你們的福分,想當初老太太還在的時候,爲三少爺去山東時選長隨那可是百裡挑一,最後還是從英國公府借調的人,根本輪不上你們!都打起精神來。我可告訴你們,要是再讓我聽見有人暗地裡嘀咕,我饒不了他!小。

走出門來的張越看見外頭這四方院子裡站着十幾個人,一色的青衣素帶,個個低垂着腦袋,再加上網劉高泉這番話。他立時明白了這是在幹什麼,當下就輕輕咳嗽了一聲。這一聲頓時驚醒了滿臉惱怒的高泉,只見他一溜小跑上了前來,行禮之後就賠了個。笑臉。

“三少爺。我還以爲您陪着英國公呢。”

張越隨眼一掃這些下人,見不少人都面生得很。這纔想到由於之前張信張悼帶人回家守孝,十幾房老家人幾乎都帶回去了,這裡大多是後來收進來的下人。見好些人躲躲閃閃避過了自己的目光,他便指了其中幾個老面孔。

“我此去江南不帶那麼多人。只帶他們六個就行了,這不是當初當正印知縣,不用像從前那樣。再者,我如今也熟悉了公務,不丹事事靠他們搭手。”

吩咐完這些,他也不理會那些人,只叫上高泉到了正中的小廳上,面色就陰了下來:“以後遴選家人寧缺母濫,那些主動投靠的儘量少收。這些人不過是圖着託庇門下而已,辦事情挑挑揀揀,更不用說什麼真心。找個由頭把人打發到田莊上去,免得在家裡惹禍”。

高泉原還想告罪,聽到這話登時心中一突,連忙答應了。

等到了外頭。見不少人都是眉開眼笑,他便在心裡哼了一聲。張越在家裡很少發火。於是這幫人就把這位少爺在外頭的名聲給忘了,須知家裡兄弟幾個素來以張越爲主,他們這耳是自討苦吃!

防:月底了。大家有月票的可以投給其他書,,本月更新只達到了一個保底的數字。等以後俺能夠恢復以前的更新速度再和大家要票,免得俺心裡不安。嗯,就這

第669章 自信明朝中後期服飾文化特徵探析轉第46章 天塌了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75章 謫交趾第399章 死,活第737章 脣槍舌劍,明槍暗箭第160章 各自奔前程第598章 校場龍旗下第82章 樂極果然生悲第15章 茶聯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531章 功過誰評述,御史筆如刀第521章 姐夫的報復,意外的收穫第207章 第一個投靠的人,虎口奪食本色顯第20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11章 世上只有一個朱棣,不會再有第二個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701章 血雨腥風,論功行賞第420章 戲謔,捫心第369章 天機第361章 家事國事,無一省心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640章 最後的等待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451章 暗夜起殺機第770章 張越探病,老臣苦心第353章 真正的長輩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820章 太后苦心,帝王心術第437章 陰暗之中亦有豪傑第573章 恩榮齊全,弔客盈門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523章 釣更多的魚,釣更大的魚第462章 做人不能腳踏兩隻船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898章 連消帶打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819章 請纓,交接第158章 雞飛狗跳第410章 幸福和……死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922章 歲歲太平年年盛世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427章 秉燭屋中坐,天子不期來第344章 快刀斬亂麻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828章 震怒第510章 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491章 雪夜裡的火光第541章 又是除夕大年夜,人各有志不相同第223章 不分彼此第882章 終是兄弟第70章 國子監和錦衣衛第90章 先生家的一頓飯第181章 香火錢和老和尚第385章 何苦來由第15章 茶聯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893章 兄弟厚望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687章 在路上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323章 屠夫的惡名第401章 福星,災星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374章 大變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78章 邀約不絕第716章 賣家求榮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517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上)第148章 名次和發榜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第46章 天塌了第463章 維護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801章 制無可制第460章 信得過誰第717章 打蛇隨棍上第533章 有婿如此,吾之大幸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751章 清白和問心無愧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137章 會試之後第469章 借題發揮爲哪般第735章 水下激流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650章 千古艱難唯一死,死中求活真豪傑
第669章 自信明朝中後期服飾文化特徵探析轉第46章 天塌了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75章 謫交趾第399章 死,活第737章 脣槍舌劍,明槍暗箭第160章 各自奔前程第598章 校場龍旗下第82章 樂極果然生悲第15章 茶聯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531章 功過誰評述,御史筆如刀第521章 姐夫的報復,意外的收穫第207章 第一個投靠的人,虎口奪食本色顯第20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11章 世上只有一個朱棣,不會再有第二個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701章 血雨腥風,論功行賞第420章 戲謔,捫心第369章 天機第361章 家事國事,無一省心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640章 最後的等待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451章 暗夜起殺機第770章 張越探病,老臣苦心第353章 真正的長輩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820章 太后苦心,帝王心術第437章 陰暗之中亦有豪傑第573章 恩榮齊全,弔客盈門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523章 釣更多的魚,釣更大的魚第462章 做人不能腳踏兩隻船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898章 連消帶打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819章 請纓,交接第158章 雞飛狗跳第410章 幸福和……死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922章 歲歲太平年年盛世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427章 秉燭屋中坐,天子不期來第344章 快刀斬亂麻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828章 震怒第510章 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491章 雪夜裡的火光第541章 又是除夕大年夜,人各有志不相同第223章 不分彼此第882章 終是兄弟第70章 國子監和錦衣衛第90章 先生家的一頓飯第181章 香火錢和老和尚第385章 何苦來由第15章 茶聯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893章 兄弟厚望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687章 在路上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323章 屠夫的惡名第401章 福星,災星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374章 大變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78章 邀約不絕第716章 賣家求榮第226章 人心昭昭(下)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517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上)第148章 名次和發榜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第46章 天塌了第463章 維護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801章 制無可制第460章 信得過誰第717章 打蛇隨棍上第533章 有婿如此,吾之大幸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751章 清白和問心無愧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50章 落井下石,京城來書第137章 會試之後第469章 借題發揮爲哪般第735章 水下激流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650章 千古艱難唯一死,死中求活真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