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猝不及防

辦成了事情從市舶公館回到布政司衙門,張越就得知了來自京城的公文御批以及鎮遠侯顧興祖的行文。市舶司提舉李文昌上書言事他並不感到奇怪,畢竟,從之前打交道的情形來看,這就是一塊死硬的石頭,要讓此人不說話決計不可能。好在朝廷中雖說也鬧了一陣子,終究開海一事是永樂皇帝朱棣就定下來的,寧波市舶司這幾年也頗有收穫,因此最終沒鬧騰出什麼太大的風波來。可是,鎮遠侯顧興祖這是什麼意思!

他和項少淵以及一衆參政參議很是商量了一陣,最後便由老成持重的項少淵親自行文,左參政徐濤潤色,將此前的事由明細解釋清楚,這才命差役火速送往廣西。待人一走,項少淵又提醒了一句:“張大人,廣西但有亂事,向來都是鎮遠侯征討,較之已故夏國公,他用兵狠辣猶有過之。此次他平了覃公旺等叛逆,一口氣就殺了一千多人,不可小覷了他。”

“多謝項大人提醒。”

從內儀門入了自家官廨,張越的眉頭自然是擰得緊緊的。他原本並不打算大刀闊斧,奈何有人不識相又不知收斂,一而再再而三地撩撥他的底線,他若是再袖手旁觀,那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而且,他和京城勳貴打過不少交道,這些人喜怒往往都在臉上,不會玩陰的那一套,誰能想到,鎮遠侯顧興祖竟然不聲不響祭出了這麼一招殺手鐗!

“爹爹!”

聽到兩聲清脆的聲音,張越這纔回過神,發現自己已經進了屋子。此時上來叫人行禮的正是自己的一雙兒女,正中的圈椅上則是坐着父親張倬。他笑着衝靜官和三三點了點頭,又上前去給父親見了禮,這才問道:“怎的不見娘和綰兒她們三個?”

“琥珀正在照應秋痕,靈犀也在一塊。至於你娘和你媳婦……都司李都帥的夫人今日生辰,你娘帶了你媳婦項夫人去道賀了。因你成天忙得腳不沾地,這又不是需要你操心的大事,她們也就沒對你說,我又讓人備辦了一份禮,也就差不多夠了。你是一省布政使,雖說不需要逢迎打點什麼人,但都司臬司的主官自己和家裡人的生辰喜喪,包括下屬那兒的人情往來,你媳婦都一一留心着。”

張越原以爲遠離京城,就能擺脫那些賀不完的生辰吃不完的喜宴吊不完的喪事,此時聽父親一樁樁一件件數着那些必須的應酬,他忍不住一個頭兩個大,又嘆了一口氣:“我這些天公務應酬多,竟是不知道娘和綰兒也一樣脫不開身。”

“你娘不過是偶爾爲之,畢竟,需要她出面的時候不多,李都帥終究是比你高一級,她這才隨着去了。她是最不耐煩這種場合的,早上臨走的時候還抱怨了老半天。”

張倬想起孫氏那會兒出門雍容華貴卻又滿臉彆扭的樣子,一時啞然失笑。原打算讓乳母把孩子帶下去,但想着張越一天到頭沒多少時間和他們在一塊,於是就只吩咐乳母丫頭退下,留下這一雙小傢伙,這才問道:“佛山鎮的事情我已經聯繫妥當了,張公公怎麼說?”

張越言簡意賅地把張謙的話轉述了一遍,又解說了剛剛回衙之後得到的兩個消息,末了才苦笑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李文昌的事情暫時可以擱置一旁,他一個官卑職小的市舶司提舉,而且也算正人君子,頂多鍥而不捨再上書而已。可是,鎮遠侯這邊的公文分明是藉此施壓,若是我執意要究徐家的罪,莫非他就打算拿着這個由頭帶兵過來?這簡直荒謬!”

“爹爹不生氣……”

正惱怒的張越忽然感到一隻軟乎乎的手摩挲着自己的下巴,頓時愣了一愣。低頭一瞧,見是女兒正眨巴着眼睛看自己,他這纔想起剛剛是把三三抱在了膝蓋上坐着。順勢託着她做好,他忽地發現靜官小大人似的端端正正坐在小杌子上一動不動,又覺得有些好笑。

張倬也瞧見了這一雙小傢伙的樣子,便微微一笑道:“這是你媳婦的規矩,靜官已經不小了,這背詩認字之類的不提,坐功卻需練起來。至於三三還小,但卻很會察言觀色,平日你娘稍有不高興的時候,她也常常這麼撫慰……說正事,鎮遠侯顧家的事,我倒是從沐駙馬那裡聽說過一二。”

建國勳貴和靖難勳貴加在一塊,大明朝的勳貴家族自然很是可觀。外人往往以公侯伯以及分封時間認高低,但圈內人卻知道,爵位高低和聖恩輕重卻是不一樣的。顧興祖是二代勳貴,祖父又是歸附之後沒怎麼參戰的降臣,他原本在列侯之中只是處於末位。但貴州一直是顧家鎮守,從上到下幾乎都在各衛所當軍官,如今朝廷不想再多一個如沐家永世鎮守雲南的家族,所以顧興祖在永樂末年纔會隨同押運北征。

解說了這些,張倬喝了一口水,又繼續說道:“顧成九子,長子早死,顧興祖又襲封了爵位,其餘的人不過是依舊日功勞襲封指揮使乃至於千戶等等的官職不等,但因爲顧成留下了祖訓,一大家子仍在一塊生活,其中多半都在貴州各衛所和千戶所。朝廷要調的不單單是一個顧興祖,而是整個顧氏,所以,在貴州以外的財路,對顧興祖來說自然異常重要。沐家在雲南實際佔的土地不下於數萬頃,多半都是沒有田契的,顧家在貴州也是一樣。若是這麼一回去,不但一下子少了衆多田地,以後一大家子的吃喝嚼用怎麼辦?”

張越無意識地摟緊了女兒,隨即長長舒了一口氣:“原來如此,在他看來,我斷的不僅是他的財路,恐怕還是他們的生路……果然是狠辣的一手,他把覃公旺以下一千多號人全數斬首,大約也就是絕了我對質的想頭。只要他手中有白紙黑字畫押的口供,就能名正言順到廣州興師問罪了!”

他突然放下三三,又霍地站了起來,冷冷地說,“人都道我殺起人來毫不手軟,又是屠夫又是殺頭,他這個真正經歷過戰陣的武將卻是根本不怕這些。比起我奉旨殺人,他這一砍就是千餘人的腦袋,我和他相比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他恐怕也是想告訴我,若是比殺人,我遠遜他十倍百倍!”

張倬沉吟不語,張越默然而立,而三三已經是一溜煙跑到了靜官旁邊,彷彿受驚似的看着兩個突然就不說話,臉色又變得很是可怕的大人。而靜官任由妹妹拽着自己的衣角,迷惑地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歪着腦袋想了好一會兒,突然用力咳嗽了兩聲。這清脆的聲音頓時打破了屋子裡的寂靜,張倬張越父子恍然驚醒,這纔看見一雙金童玉女滿臉無辜地看着他們。

“留着他們原本是想讓你多親近親近孩子,如今可好,你竟是在他們面前殺氣騰騰的!”張倬招招手把靜官叫了過來,笑着說道,“好一個機靈的孩子,知道什麼時候出聲驚醒咱們!好了,今兒個你爹爹心情不好,你和三三且去哄哄他!”

看到靜官點點頭就拉着三三跑了過來,耳邊一下子全都是稚嫩的童音,張越只覺得起初被敗壞的心情漸漸平復了下來。感激地瞧了張倬一眼,他再難擺出父親威嚴的架子,面色柔和了許多,竟是有些希望這種溫情時刻永遠不要結束。

一大清早,廣州知府衙門門前就熱鬧了起來,一整天府院街都是前來看審案的百姓。儘管人是張越在彩雲樓上拿下的,按理布政司理問所可以直接問此事,就是交由臬司去辦也行,但兜來轉去,這事情卻還是落到了知府衙門。李知府倒是有心讓陸推官出面去頂,奈何昨天三司衙門就派人傳來了消息,道是都司、藩司、臬司主官全都會到場,就連市舶太監張謙也會親自來。於是,他不得不親自上場,原本那一絲被人當做替罪羊的擔心倒是消減了許多。

儘管如今已經不是廣州最熱的時候,但人擠得多了,大夥兒前胸貼後背,自然是熱得火燒火燎,彼此之間的推搡更不在少數。因着看熱鬧的人多,奉命前來彈壓的差役自然也是滿頭大汗。這些拎着鞭子的漢子來回穿梭於街道兩頭,但凡漏頭就是沒頭沒腦的鞭子抽過去,嘴裡全都在不停地吆喝。

“退後退後,否則挨鞭子可別怪老子!今兒個來的大人物多,要是到時候驚了那些個大人物的駕,那可就不單單是一頓鞭子那麼簡單了!他孃的你還往前擠……”

罵罵咧咧了一陣子之後,眼看街口還有人羣不斷地涌進來,這個幹了十幾年差役行當的老油子不禁急得滿頭大汗,手上的鞭子更是重了兩分,這下子,原本只用來恐嚇的鞭子頓時打實了,人羣中一時傳來了兩聲慘呼。有了這一遭教訓,身着短衫的百姓這才偃旗息鼓,但仍是有無數人翹首看着府衙和街口。

“來了!”

隨着一個差役的聲音,原本喧鬧的人羣頓時在差役的彈壓下安靜了下來。須臾,自李知府以下的所有府衙同知通判推官等等官員全都出了衙門,整整齊齊地站在大門口的石階上頭。沒等多久,衆人只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只見十幾騎人風馳電掣地拐進了巷子,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在衙門前頭齊刷刷地勒馬。

一聲叱喝之後,後頭十幾個親兵打扮的漢子利落地滾鞍下馬,其中一個快速奔到了第一匹馬前頭,一手牽了繮繩。這時候,高踞馬上的都指揮使李龍方纔跳下馬來。手提馬鞭的他眯着眼睛瞧了瞧正門上的廣州府衙四個字,旋即對迎上前來的府衙諸官員矜持地點了點頭。

騎馬的李龍盡顯武官本色,而緊隨其後抵達的則是張越項少淵的涼轎,再接着方纔是市舶太監張謙和按察使喻良。張謙的姍姍來遲無人敢說什麼,但三司之中排在末位的喻良卻落在後頭,不免讓府衙諸官有些犯嘀咕。

早堂辦公,午堂審案,這是向來料理公事的規矩。午堂從巳時開始,此時已經是辰時三刻,自然是預備升堂的時候。由於今天來的全都是上官,因此府衙的正門儀門等等一色大開,順着儀門內的寬敞甬道,衆人從外頭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月臺上的公堂,眼力好的甚至還能看清兩排差役手中的水火棍。只是,眼下最熱的話題卻是,這一次受審的徐正平究竟怎麼判。

就當人們有的說絞刑,有的說頂多是打板子,有的說枷號,如是等等爭論不休的時候,府院街西頭突然起了一陣騷動,中間甚至夾雜着一聲差役的慘嚎。圍觀百姓們正詫異着,原本很是光亮的西街口牌坊下忽然被十幾個騎着高頭大馬的人堵得嚴嚴實實。還不等人們反應過來,東街口也是堵上了這麼一撥人。面對這種詭異的情形,圍觀人羣很快安靜了下來。

於是,當一騎絕塵而來,徑直到了府衙門口大喇喇地下馬時,門口拎着鞭子維持秩序的差役們立時圍了上去。就在一個年輕氣盛的捋起袖子要上前質問的時候,馬上下來的中年人卻是看也不看他們,冷冰冰地說道:“廣州知府何在?本爵親至,他們就不知道迎一迎?”

這聽着並不起眼的本爵二字頓時讓一羣差役全都目瞪口呆。老半晌,方纔有一個老成持重的越過衆人上前,恭恭敬敬地叉手行了個禮,這才小心翼翼地問道:“大人請恕小的們有眼不識泰山,請問您是……”

“本爵鎮遠侯,前來廣州府公幹!”

一聽鎮遠侯三個字,別說是一衆差役們,就連周遭的百姓也都大吃一驚。打量着這位自稱鎮遠侯的中年人身上平實無奇的石青色袍子,普普通通的快靴,敲上去絲毫不見氣勢的容貌,那個問話的差役雖說仍不敢全信,但卻更不認爲別人會這麼到府衙門口冒充勳貴,於是一時間只覺得腦袋發脹。轉過頭瞧了瞧府衙深處的公堂,他使勁吞了一口唾沫,扭頭回來正打算解釋解釋,卻不料旁邊這位自稱鎮遠侯的中年人已經是大步越過他朝府衙大門走去。

第148章 名次和發榜第116章 晴天霹靂之後的五雷轟頂第370章 疾風驟雨知何來第64章 興頭上的一盆涼水第267章 雷霆萬鈞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84章 仇人相見不相識第15章 茶聯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77章 家產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852章 驚訊第849章 夜驚心第434章 倒黴的一年有完沒完……第740章 商機無限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538章 相濡以沫的愛人,知心知意的家人第268章 最毒是人心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6章 學堂首日第655章 目光長遠第323章 屠夫的惡名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246章 殺字方爲王道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547章 與其一時打痛,不如釘一顆釘子第724章 天意人心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162章 前倨後恭第908章 人情世故,親情冷暖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669章 自信第750章 驚堂一響第324章 細聽私隱情,他鄉遇故知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29章 人心叵測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912章 盛氣而來,倉皇而走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343章 算無遺策第287章 皇帝翻臉如變天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387章 知己,決意第877章 大醉容易,終有酒醒第310章 東宮的殺機第862章 從矇昧到警醒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154章 奇文共欣賞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471章 變臉和赴宴第230章 騷亂第310章 東宮的殺機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639章 死有何難,生又何易?第702章 雪中聚散第444章 死不悔改第390章 死!第788章 無法無天第373章 痛斥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671章 問心無愧第56章 抵達南京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75章 謫交趾第460章 信得過誰第574章 日落星沉,至親難隔第399章 死,活第450章 親長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19章 喜新厭舊是要不得的第86章 梅林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683章 君示之以恩,臣該當何爲?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629章 自己人就得自己護着!第562章 危言聳聽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539章 至親至疏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81章 更大的疑問明朝中後期服飾文化特徵探析轉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20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36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576章 失去方知彌足珍貴第898章 連消帶打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115章 再一次的臨危受命第33章 後會無期第691章 親恩如海第297章 君前辯論第191章 日久生情第508章 再忍下去血都冷了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
第148章 名次和發榜第116章 晴天霹靂之後的五雷轟頂第370章 疾風驟雨知何來第64章 興頭上的一盆涼水第267章 雷霆萬鈞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84章 仇人相見不相識第15章 茶聯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77章 家產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852章 驚訊第849章 夜驚心第434章 倒黴的一年有完沒完……第740章 商機無限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538章 相濡以沫的愛人,知心知意的家人第268章 最毒是人心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6章 學堂首日第655章 目光長遠第323章 屠夫的惡名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246章 殺字方爲王道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547章 與其一時打痛,不如釘一顆釘子第724章 天意人心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162章 前倨後恭第908章 人情世故,親情冷暖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669章 自信第750章 驚堂一響第324章 細聽私隱情,他鄉遇故知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29章 人心叵測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912章 盛氣而來,倉皇而走第825章 武選貪弊,不得不發第343章 算無遺策第287章 皇帝翻臉如變天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387章 知己,決意第877章 大醉容易,終有酒醒第310章 東宮的殺機第862章 從矇昧到警醒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154章 奇文共欣賞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471章 變臉和赴宴第230章 騷亂第310章 東宮的殺機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639章 死有何難,生又何易?第702章 雪中聚散第444章 死不悔改第390章 死!第788章 無法無天第373章 痛斥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671章 問心無愧第56章 抵達南京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75章 謫交趾第460章 信得過誰第574章 日落星沉,至親難隔第399章 死,活第450章 親長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19章 喜新厭舊是要不得的第86章 梅林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683章 君示之以恩,臣該當何爲?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629章 自己人就得自己護着!第562章 危言聳聽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539章 至親至疏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81章 更大的疑問明朝中後期服飾文化特徵探析轉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209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36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576章 失去方知彌足珍貴第898章 連消帶打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115章 再一次的臨危受命第33章 後會無期第691章 親恩如海第297章 君前辯論第191章 日久生情第508章 再忍下去血都冷了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