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日落星沉,至親難隔

礴太祖朱示璋吊說只是鄉野出身的一介貧民,但登基刨的就是禮,因此大明建國之後,他極其關注完善禮制。手機輕鬆閱讀整理只不過,因爲出身的緣故,哪怕是禮部從故紙堆裡找出來的那些繁複禮制,他也要吹毛求疵,往往一改再改,就是要和歷朝歷代不一樣。當初最寵愛的孫貴妃去世,他硬是一改庶母無服的舊例。令庶子爲生母服,衆子爲庶母期。

也正因爲如此,明禮之齊備讓人歎爲觀止。朱元障爲開平王常遇春舉哀的儀式也記入了大典,只是至此之後,這一條就再未用過。而東宮爲王公舉哀的儀式倒是用過好幾次。只如今顧氏雖尊,畢竟並非王公大臣,東宮另外遣使弔祭已是難得。

此時天色已晚,靈棚中弔客本就寥寥無幾,黃潤代東宮拜祭。喪主答拜之後,管家高泉就將其請到瑞慶堂奉茶,竟是英國公張輔親自出來作陪。黃潤乃是東宮老人,明白張輔和死去的顧氏情分非比尋常,因此哪裡敢擺架子。奈何他今次前來不但是代幕東宮太子,卻還有朱瞻基的囑咐,可面對張輔,饒是聰明如他,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把張越請來說話。

張輔雖是武官,卻是心思機敏更勝文人,見黃潤一直捱着不肯走,他就明白此人前來弔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若是平日,他自會行個方便。但這幾天眼看張越一直在旁邊幫着張信操持喪事,一日數次哭靈,傷心得根本顧不上其他,網網陸豐來弔祭時還是硬把人拖到書房去的,他不免有些躊躇。此時此刻,他想了又想,最後纔打定了主意。

“黃公公請稍坐片刻,我去去就來看見張輔這一走,黃潤這才鬆了一口氣,彈彈衣角換了個更舒服的坐姿。他從前也來過張家一兩回,這瑞慶堂也不是第一次進來了,如今掃一眼下首兩側擺放得整整齊齊的十六張楠木靠背交椅,漆色簇新的高几腳踏,以及高懸堂上的金漆牌匾,再想想如今那風光大辦的喪事,他不禁心嘆畢竟是名門氣象,隨即暗自搖了搖頭。

這些上名門多了,可卻沒幾家能長久。想當初徐家何等風光,還出了當今皇后,如今還不是徒有尊榮實權全無?

“黃公公。”

“啊張大人來了。”

張越走進屋子喚了一聲,見黃潤忙不迭地站起身,遂快步上前。

今日一天跪了無數次拜了無數次哭了無數次,他的腦袋已經有些昏昏沉沉。強打精神彼此廝見了之後,坐下來的他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這才歉然說道:“大堂伯臨時有些事情,所以只能由我作陪,還請黃公公回稟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張家上下深爲感激,還有皇太孫聽張越說話嗓音嘶啞,而且頗有些語無倫次,黃潤自是心裡有數。

只是張越既然主動提到了皇太孫。他便輕輕咳嗽了一聲,鄭重其事地說:“小張大人,老夫人故去固然是傷心事,但畢竟也是高壽了,你還請節哀順變。咱家此行除了代東宮弔祭之外,就是替皇太孫殿下捎帶幾句話給你。等你喪假滿了之後。皇上應該會給你調職,殿下讓咱家事先給你通個氣。”

哪怕事先已經考慮過遷官別任的勾當,張越完全沒想到竟然是真有其事。此時乃是顧氏新喪的當口,他的腦袋本就一片混亂。實在是沒法抽出什麼頭緒來,因此沉默了好一會兒,他方纔苦笑道:“我眼下心亂得很,請黃公公代我多謝皇太孫殿下的提醒。”

這種時候上門提這什事確實有些不合時宜,因此黃潤見張越如此斃,景。也不好多說什麼,又交談了幾句便站起身來,真心誠意地說:“總而言之小張大人你還年輕,雖說居喪盡哀乃是晚輩的本分,但還請一定保重身體。”

和人攀談了一會,張越也無心多說什麼,親自將黃潤送到了大門口。眼看着人上馬離去,他便轉過身子往回走。才一進前院,他就看到張輔正站在那裡。網網張輔來叫他的時候,已經把話點得極其透徹,因此他便拖着沉重的步子走上前去。將黃潤對自己說的話原原本本複述了一遍,末了才說道:“祖母這一去,我的心都亂了,橫豎事情沒個準,如今我也懶得想這些了。大堂伯。您幾天沒回和,”

“不妨事,我只用參加朔望日的朝會,這時候只想爲嬸孃最後多盡一點心意。”

張輔擺了擺手,隨即便和張越一起往裡走。通過屏門的時候,他便淡淡地說:“那天我趕來的時候已經遲了,但有些事情比你知道的多一些。你祖母將一份單據交給了你大伯孃,那是她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體己財產,除了房產之外,她把地產店鋪和其他錢物幾乎均分給了你爹和你大伯父二伯父。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她事先甚至根本沒提過。”

原本心思重重只顧埋頭數着青磚走路的張越猛地擡起了頭,渾渾噩噩的心一下子清明瞭起來:“祖母是不希望這一家人散了?”

“應該是這樣,她還真是一片苦心。”

想起自己在王夫人那裡看到那份長長單據時的情形,想到那每張紙箋的末尾都端端正正寫着顧氏的小楷簽名,還蓋着那方小印,張輔不禁心生感慨。

由於隨父親走漠南,他的母親去世得早,他跟着父親迴歸中原的時候只有十一歲,和兩個弟弟都寄養在開封的顧氏身邊。他和張信年齡雖相仿,但個性卻不一樣,但顧氏硬是逼着他讀了不少書,一直教導他身爲長子的職責。

只可惜兩個弟弟那時候還小。而且他們三個只在開封呆了三年,否則若是顧氏也對他們嚴加管教,怎麼可能讓張朝張覲只知享樂不知進退。甚至爲了榮華富貴劍走偏鋒?

“蜻難那幾年,你大伯孃深受你祖母照顧,一向傾慕她爲人。後來我從徵在外,常常一去就是一年半載,家中從來不用心,她管家的本事其實都是照着你祖母那一套。你們這偌太一個家能夠有今天,何嘗不是你祖母苦心維持的緣故?我和你甄二叔覲三叔的生疏冷落你應該都瞧見了,有這前車之鑑,我也不想讓你祖母以前的苦心白費,那就太可惜了。”

“我明白,祖母也對我這麼吩咐過。”

“我就知道嬸孃當初必定會對你嘮叨這斤小。你大伯父鄉試解元,步入官途最初也是一帆風順,結果終究及不上你二伯父的軍功封爵,如今你祖閱隘最薪罩節就湛泡書凹剛剛剛口陽孫昭比們芥壘萬;,他未必肯在這陽武伯府,直呆下去六就是你爹,叭”川是個自尊心強的人。好在你祖母想得周到,這東邊武安侯府的地方乃是人家的,不可能越過去,這衚衕西邊幾家人的宅地她卻設法買了下來,都算在家裡的公產當中。只要再使些錢,擴建兩處獨立的宅子絕對不成問題,如此大夥兒也好過些。”

倘若說顧氏之前處置個人私產的方式已經讓張越大爲震動,那麼此時聽到這又一番話,張越只覺得心裡更是酸楚。他最初對顧氏多敬少愛。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耳濡目染祖母做事爲人,他不知不覺生出了認同感。尤其是祖母拉手說話的時候那種親切感。他更是從來都沒忘記過。而如今。他卻失去了這位可親可敬的長輩,此生此世再也見不着了此時日頭已經西下,他擡頭望了望西邊那金燦燦的落日餘輝,忍不住眯了眯眼睛。太陽光很是柔和,並不刺眼,映照在人臉上也沒有多少熱度,但卻讓人無法忽視。遠望着那一輪紅日逐漸消失不見,他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氣。

日落晏沉乃是人的定數,夕陽總有下山的那一天,他縱使再捨不得也是枉然。他會永遠記得顧氏那最後一抹笑容,會永遠記得她那無數次的殷切囑咐。

外頭男人在靈棚中接待一衆拜祭的文武官員,內裡女人們也得在哭靈之外陪着往來的官眷皓命,都是忙的不可開交。雖有王夫人和靈犀,但一個畢竟是侄兒媳婦,一個到底是有體面的丫頭,終究不好一味越俎代庖。

連着忙碌了三天,晚飯時分。王夫人便徑直來到了西院杜綰那間屋子。也顧不得什麼規矩其他,直接癱倒在了那張太師椅上。她雖說當了二十多年的當家主婦,但一來她的吩咐在英國公府令行禁止,二來一直都挑了精幹人幫着,如今雖有靈犀,卻畢竟不如自己家。隨手接過小丫頭捧上來的茶,她一口氣喝了個乾淨,這才疲憊地嘆了一口氣。

“以往看着你們家裡那麼多人熱鬧和睦,等到辦起事情來才發現人實在是太多,要挑做事的卻難。你大伯母本就病了,撐了這三天幾乎已經熬不下去了;你二伯母猶如木頭人,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哪裡還有從前的精明;超哥媳婦慈和鎮不住場面,起哥媳婦性子傲脾氣大,偏你有孕在身”要是再這麼下去。這往來誥命幾乎就要應付不過來了!”

杜綰如今已經有將近八個月的身孕。儘管心中悲痛,卻要顧着腹中胎兒,因此在頭一日之後,哪怕絲毫沒有胃口,她也不得不強迫自己進食。就連小五也常常過來照應保胎。此時聽到王夫人說這話,她的面上一黯,細細沉思了片刻,便有了主意。

“二伯母是陽武伯夫人,接待往來誥命原本就是她該做的事。她這整整一年閉門不出,想來總不可能是光靠唸佛撐着,總該是想通了某些關節。她如今任事不管人云亦云,恐怕是被老太太故世的消息震懵了。大伯孃之前不是提起過老太太留下的囑託嗎?只要讓她知道了些,料想她那麼精明的人,必定會明白老太太的一片苦心,不會再如眼下這般渾渾噩噩。”

“你說的有道理。”王夫人一面聽一面點頭,隨即長長嘆了一口氣。“她爲了一己之私險些惹出了大禍事,固然是可恨得緊,但人總有犯錯的時候,總不能一輩子關在屋子裡追悔過去的事。我這就去和她說。這好歹是一把年紀的大人了,該站出來的時候就該站出來。”

眼見王夫人站起身匆匆出門。杜綰忙吩咐一旁的小五跟着送一送。

等到那蔥綠色的軟簾子輕輕落下。地方纔緩緩坐下身,重重靠在了椅背上。她有記憶的時候便沒了祖父母。除了父母之外,其他親人的記憶都淡薄得很,因此幾乎不曾有什麼悲痛欲絕的喪親經歷。這一次顧氏的過世,卻讓她深深體會到了那種心裡少了一塊的悲傷。

想當初孟敏先後喪母喪父的時候。是不是就是如此?朱寧在生母之後又失去嫡母的時候,是不是也是如此?翠墨在痛失雙親的時候,是不是還是如此?還有兒時便經歷了人生中最大慘痛的小五”,“姐姐!”

小五一進門就看到杜綰臉色發白地坐在那裡,不禁嚇了一跳,連忙三兩步衝上前去,一把抓住了她的手。等到發現沒什麼大礙,她這才鬆了一口氣,旋即就勸道:“姐姐。老太太都已經故去了,您不要老是惦記着這些。老太太是最和藹慈祥不過的人,倘若她知道,也肯定希望您平安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再說了,爹孃,”

“小五。”不等小五說完話,杜綰便緊緊握住了她的手,語重心長地說,“爹孃自然是很盼望我的這個孩子,但他們何嘗不盼望你也有這?不要老是念叨什麼不嫁人,你如今也該知道,這些上除了我們。還有人是真心對你好的。若是沒有這麼個人陪着,哪天你也遇到這樣的傷悲時,恐怕就不是那麼好過了。你得明白,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強。”

想到張越昨夜難得從前頭回屋子時對自己吐露從前和顧氏相處時,從生疏到敬愛再到親近的種種情形,她忍不住憶起自己和父親之間漸漸彌合的那層隔閡。至親難隔,從前再疏遠,最後總隔不斷那絲依戀。

比:從迷戀這個角度來說,我是個癮君子。除了這次過年被魔王系列迷住之外,往前追謝,還可以找到不少例子。之前是遊戲空之軌跡三部曲,再往前是銀英和動畫。再往前是黃易的武俠,再往前是大仲馬的一系列西方,再往前是金庸和其他人的武俠以及二月河的三部繫到,再往前是四大名着。因爲迷戀入戲之深沉,在高中時曾經被戲稱爲吸鴉片的癮君子,所幸我從來沒困爲遊戲動畫這些愛好而荒廢掉正事。人生正是因爲有這些沉迷,所以纔會無限美好,不是麼?

原以爲月票突破五百就了不得了。現在看來似乎能突破七百,很高興。謝謝大家!距離前一位相差不過一百票,能不能頂上去呢?爲了紀念沉迷的二月,迎接一個奮發的三月,今晚十二點會提前更新三月第一章,明夭中午十二點更新三月第二章,特此預告,謝謝大家!

第531章 功過誰評述,御史筆如刀第712章 卻原來是金蟬脫殼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667章 金陵驚,天下動第299章 用人不疑?用人必疑第366章 恩威第846章 煞星到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133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121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508章 再忍下去血都冷了第751章 清白和問心無愧第898章 連消帶打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31章 兄弟姐妹齊匯聚第630章 迎來送往第17章 悲喜是人生的主旋律第718章 驚雷一聲龍舟水第389章 事泄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695章 該殺就殺該撫就撫,不用手軟第213章 始動第91章 兄弟各有途明朝的武官面面觀轉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354章 天恩浩蕩,洪福齊天第326章 驚變第440章 雙姝會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295章 皇太孫的煩惱第33章 後會無期第406章 投契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384章 內有賢妻,外有良友第78章 邀約不絕第150章 你裝病吧第901章 議大事第294章 情義第238章 官與賊第575章 以德報德,將心比心第541章 又是除夕大年夜,人各有志不相同第744章 釜底抽薪第848章 謀泄,應變第532章 年關亦是團圓日,苦盡甘來終有時第878章 宗藩際會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第145章 祖母的饋贈第671章 問心無愧第509章 苦思謀勇的英國公第479章 關門打狗,黑雲壓城第35章 家事國事第84章 拆穿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720章 雪上加霜和雪中送炭第360章 嫡庶長幼的奧妙,天子的託付和信賴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288章 風風光光把家回第160章 各自奔前程第99章 攔駕和擋駕第368章 皇妃和郡主第557章 希望第733章 亂紛紛第274章 蜜桃天上來,偏心幾何多第173章 服軟求饒,冷麪攆人後記上第401章 福星,災星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442章 人死了就死了第58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848章 謀泄,應變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224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349章 家人第8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62章 做人不能腳踏兩隻船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661章 上行政令下叫苦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176章 雨日共傘緣,佛母贈薑湯第763章 永寧宮明示暗語,仁壽宮脣槍舌劍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35章 家事國事第611章 世上只有一個朱棣,不會再有第二個第339章 江南好第120章 狼心狗肺
第531章 功過誰評述,御史筆如刀第712章 卻原來是金蟬脫殼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667章 金陵驚,天下動第299章 用人不疑?用人必疑第366章 恩威第846章 煞星到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133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121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508章 再忍下去血都冷了第751章 清白和問心無愧第898章 連消帶打第48章 都撞在一塊了第31章 兄弟姐妹齊匯聚第630章 迎來送往第17章 悲喜是人生的主旋律第718章 驚雷一聲龍舟水第389章 事泄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695章 該殺就殺該撫就撫,不用手軟第213章 始動第91章 兄弟各有途明朝的武官面面觀轉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354章 天恩浩蕩,洪福齊天第326章 驚變第440章 雙姝會第38章 慶功宴上的醉言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295章 皇太孫的煩惱第33章 後會無期第406章 投契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384章 內有賢妻,外有良友第78章 邀約不絕第150章 你裝病吧第901章 議大事第294章 情義第238章 官與賊第575章 以德報德,將心比心第541章 又是除夕大年夜,人各有志不相同第744章 釜底抽薪第848章 謀泄,應變第532章 年關亦是團圓日,苦盡甘來終有時第878章 宗藩際會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第145章 祖母的饋贈第671章 問心無愧第509章 苦思謀勇的英國公第479章 關門打狗,黑雲壓城第35章 家事國事第84章 拆穿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435章 所謂樂極生悲第720章 雪上加霜和雪中送炭第360章 嫡庶長幼的奧妙,天子的託付和信賴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767章 尊長苦心第288章 風風光光把家回第160章 各自奔前程第99章 攔駕和擋駕第368章 皇妃和郡主第557章 希望第733章 亂紛紛第274章 蜜桃天上來,偏心幾何多第173章 服軟求饒,冷麪攆人後記上第401章 福星,災星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442章 人死了就死了第58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第848章 謀泄,應變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224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475章 致命陰私,撒手不等於放手第349章 家人第8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62章 做人不能腳踏兩隻船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221章 情之一物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661章 上行政令下叫苦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845章 雪後污泥現第176章 雨日共傘緣,佛母贈薑湯第763章 永寧宮明示暗語,仁壽宮脣槍舌劍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35章 家事國事第611章 世上只有一個朱棣,不會再有第二個第339章 江南好第120章 狼心狗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