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心疾

上外人人都知道大醫院,但相比太陝院那此人,御藥房略刀滯真正的供職大內。太醫院的所有御醫太醫醫士每年都要經過嚴格考覈,甚至有禮部官員監考,只有一等方纔能夠當值御藥房。每日晚間宮門下鑰之後,御藥房都仍然有四名御醫當值,以應付內宮貴人的不時之需。只不過,御藥房當家作主的卻不是這四個御醫,而是御藥房太監。

御藥房不在十二監四司八局這二十四衙門之內,太監自然也就只是自己人叫叫,其實遠沒有太監的品級,正經名頭不過是奉御。但這卻是御前的要緊事,若有太醫前去給帝后或是後宮診脈,則必得由御藥房太監親自引入,來來去去有不少見到貴人的機會,所以反而比外差更風光。再者藥材收用都是從他手底下過,油水也並不少。

兩個月前剛剛從軍器監調到這御藥房的索連舟呆在燒着火炮的屋裡,笑眯眯地燙着酒。饒桌上四色小菜十分精緻,此時正冒着騰騰熱氣。冬日長夜漫漫,外頭天寒地凍,在屋裡喝杯小酒吃吃小菜。總比在外頭得應付那些苦哈哈的工匠們要強多了。再說,由於兵部武庫司那邊的要求越來越高,工部自然把責任都壓在了軍器監頭上,幸好他走通門路滑腳得快,否則,在那位張侍郎手下討生活,日卻難過。

這會兒,一個十七八的小宦官屈一腿跪在撫沿上,正在滿臉堆笑地給索連舟斟酒,又笑道:“公公,聽說這張侍郎這幾天正住在古今通集庫那邊,和咱們這就是幾步路。如今外頭傳言多極了,說什麼的都有

“別把那些傳言搗騰到咱家這來,咱家可不感興趣!”索連舟原本就是胖滾滾的水桶腰,到了御藥房日好過,再加上宮裡這些天幾乎沒什麼貴人身體不適,他自然又胖了一圈,此時拈起一塊豬頸肉往嘴裡一丟,這纔沒好氣地說,“咱家是不耐煩軍器監那邊三查五查,所以才請託調到了這兒來,可不是因爲和張大人有什麼粗梧!再說了,把人請到宮裡住着,那是爲了大事,只有那些蠢貨纔會胡說八道”

索連舟心想,自個是劉永誠的乾兒,這劉永誠被打發到南京養老了,要是他還在軍器監的位上,萬一被人抓着以前的把柄,連救的人都沒有,於是趕緊拿出大半家財送了司禮監太監金英,謀了這品級不高卻勝在輕省的職分。敲打了旁邊這個專司尚藥的小宦官,他這才輕輕吁了一口氣,用筷敲打着桌,藉着酒意低聲唱起了幾句唱詞。

“我是一顆捶不扁、炒不爆、砸不碎、煮不透響噹噹一顆銅豌豆

這公鴨嗓唱元曲,自然是怎麼聽怎麼彆扭,旁邊那小宦官偏還不敢笑出來。就在這時候。外頭突然響起了一陣嚷嚷,隨即一個在外間留值的年宦官就衝了進來:“公公,公公,仁壽宮那邊來人了,說是皇太,皇太病了,讓您趕緊帶御醫過去!”

一聽這話,索連舟剛纔升起的醉意頓時化作冷汗出了。挪動着肥,碩的身軀下了炕,他一面手忙腳亂地穿衣服,一面任由那個小宦官替自己穿鞋,忙活着這些,他又連聲問道:“你可問清楚了,究竟是怎麼回事?皇太不是身體好着嗎,怎麼突然說病就病?還有,病勢如何,可有什麼症狀,咱家也好去挑御醫!”

“公公,來人什麼都沒說,就只說把四個御醫都帶上!”

此時此亥,索連舟只覺得頭皮發炸,一時連哭的心思都有了。難道老天爺也看不得他一直過輕省日,非得找出由頭狠狠折騰一下?扣好最後幾個扣出了門去,又接過那一襲厚厚的青色剪絨大氅繫好,他就打起門簾出去,和那不肯進屋的仁壽宮來人說了幾句,又匆匆到後邊親自叫起了那四個御醫。聽說是皇太病了,四個御醫也都嚇得不輕。

那可是皇帝好不容易纔得的嗣,又是最心愛的孫貴妃所出??要出一點砒漏,他們可是別想撿回命來!

收拾停當之後,索連舟就親自帶着四個御醫隨那仁壽宮來人匆匆出了御藥房。此時已經是醜正三刻,天色自然仍是灰暗得很,前頭雖有兩盞燈籠,但熱身被冷風一吹。再加上他還喝過酒,剛剛一受悄嚇,自然感覺腳下都是飄的。

好容易捱到了仁壽宮,才一進門沒走兩步,他就聽到後頭有響動,趁其他人不注意往後一膘,他就發現身後的宮門已經嚴嚴實實地合了上去,四個身強力壯的年太監面無表情地守在了那兒。一時間,他更是感到心裡一哆嗦,腦海一下生出了某種不好的預感。

莫不是,,莫不是有人誆騙了他來?可誆騙誰不好,誆騙他幹什麼?

索連舟這七上八下的心終於在進了仁壽宮正殿,得知病倒的不是皇太,而是皇太后的時候徹底懸了起來。他差點就沒一屁股坐在地上,再看旁邊那四個御醫也好不到哪兒去,個個都是臉色煞白。平日皇太后病了也就病了,可如今是什麼時候?從前太宗皇帝又是北巡又是北征,那是因爲京裡總有太坐鎮,如今皇帝一走,也是因爲京有太后在。要是太后有什麼三長兩短,就憑眼下京裡的情形,那比皇太病倒事情還大!

儘管戰戰兢兢,但診脈仍是不得不行。索連舟看到那爲首的御醫在那放下簾帳的牀前屈膝跪下,將右手袖稍稍挽起,隨即輕輕搭在那隻手腕上,閉上眼睛診了片刻,原本煞白的臉色彷彿更白了,他的心裡頓時也是咯噔一下,不由自主地扭頭去看朱寧。

朱寧卻沒去理會屋裡別人打量過來的目光,雙手攏在袖。面沉如水地盯着那花梨木大牀,心裡卻飛快地計算着。京還留有多位重臣,哪怕傍晚那事情鬧得再大,如今也已經在收網了,只要壓住局面,不讓人知道太后病了,那就沒什麼要緊。可是,太后雖是國母,年紀也五十出頭了,但從來不是七災八難的人,平素就連風寒咳嗽都是少有,怎麼會突然”,

正尋思的剛以。她就看見頭一個御醫小心翼翼地站起身往後退開,又獺,力二個小御醫上前診脈。略一沉吟,她就衝那個診完脈的御醫招了招手,待其上前行禮,她便低聲問道:“太后的病究竟如何?”

今夜把四個御醫都叫了過來,顯然就是爲了讓四個人集合在一起做個判斷,因此那御醫最初還有些猶猶豫豫不敢說,待到眼看着朱寧面色越來越冷,他才把心一橫,低下頭說:“太后的情形不太好,應當是心疾

“那怎麼平日裡從來就沒有診出來?”

“這”這是猝然發作,平日太后身體好,自然都蓋住了

聽他說得期期艾艾,朱寧自是大爲惱怒,遂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再說。待到四人挨個診完了脈,她見索連舟那大胖個頭杵在一旁。便吩咐他們先到外間商議結果,而自己就在裡頭等。須臾,那門簾外頭又傳來了壓低聲音的通報。

“郡主,範公公和金公公都來了。”

雖說張太后託以腹心,但朱寧也不敢真把自個當成這仁壽宮主事的人,之前派人以皇太病到爲由去請御醫,隨即又請示了張太后,打發心腹去宣範弘和金英,同時又指示鍾懷坐鎮御馬監不得擅離。

這會兒見兩人進來,她便微微一點頭,也不多說,徑直把人帶到了張太后牀前。

範弘金英都不是沒經歷過事的,見了仁壽宮院就已經覺察到不對,這會兒見暖閣如此光景,雙雙都是面如土色。跪在牀前行過禮後,他們就聽到裡頭傳來了一個微弱的聲音。

“仁壽宮一應事宜,都由阿寧做主。外間內臣的事,你們兩個掌總,內閣送進擬好的題奏之後,你們仍是送仁壽宮,一應如常,明白了嗎?。

“是,老奴明白

“對外就說,皇太身染重疾,爲防別人再帶進什麼不好的氣息來,不許人進仁壽宮探望。還有,東西宮先封了。”

當初朱高熾突然駕崩,張太后坐鎮京城的時候,就曾經封過東西宮,因此,範弘金英雖則同時心一凜,但全都不敢有違逆,齊齊叩下頭去。他們都知道,要是皇太患疾的消息散佈出去,很可能東西宮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反應,於是範弘猶豫片刻就問道:“太后,那東西宮要不要加派人手小

牀上的張太后已經由一個宮人攙扶着半坐起身,但臉色仍是極其不好看,張了張口沒能出身,遂掐了掐那宮人的手。那心腹宮人忙出聲喚道:“郡主,郡主!”

朱寧還以爲集了什麼事,忙快步上前。掀起帳入內,見張太后還好,只是彷彿想要說話,她連忙在牀沿上坐了,把耳朵湊了上去,聽了片刻便回過頭來看着外頭的範弘和金英。

“太后說了,東西宮由得他們去,只要外頭嚴加看守,內她們翻不出什麼風浪來。東廠的人手有限,與其擺在這裡,還不如把外頭的事情好好收拾乾淨,不要讓皇上回來煩心。司禮監也是,內閣題奏不許耽誤,務必不能讓外頭起疑心。”

“那,,孫貴妃和吳嬪

金英這一問,朱寧也是臉色微變,忙去看張太后,卻發現這時候張太后的臉色徒然一變,頓時顧不上那許多,高聲把御醫又叫了進來。須臾,四個御醫一溜煙地衝了進來,這時候也顧不上什麼內外分別,爲首的那個匆匆診過脈,立時道了聲罪,要來醫箱之後打開蓋,一針便從張太后手上刺入,隨即又是一針,待到又要動手時,他卻有些猶豫了。

剛剛要不是事急從權,他也不會有膽刺下這頭一針,可剩下就麻煩了。而湯藥的作用畢竟不如針炎迅速,要真是他們診斷得那樣是突發心疾,再不趕緊興許就來不及了。他正想得滿頭大汗,一旁的朱寧見張太后竟是昏了過去,咬咬牙突然搶過了他手的那一包針。

“你報穴個,我來!”

“郡主!”

“少說廢話!”

“是,針炎手上內關、合谷,足底涌泉。輪流針炎這三個穴位,等太后甦醒之後才能服藥

指使兩個宮人把那御醫帶到外頭去開藥方煎藥,又讓範弘和金英先出去,朱寧就又放下了那一層厚厚的漳絨帳,隨即返回張太后身邊坐下,咬咬牙說道:“太后,你千萬挺住”。

用錦被嚴嚴實實包裹住了張太后的身,朱寧就掀開下半截被,隨即輕輕褪去了那腳上的襪。把針包打開放在一旁,她就拈起了其一根,深深吸了一口氣就一下扎入了張太后的腳底。輕輕捻動着銀針,見張太后依舊未醒,她少不得繼續施爲,又在。雖說她和小五學過,父親周王朱橢在世的時候她也多次給他針炎過風溼關節,可畢竟不像此次那麼兇險。

室內燒着地龍火盆,原本就溫暖如春,因此不過一會兒,她就感到滿頭大汗,不一會兒就連後背心的衣衫也溼透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她方纔聽到了一個低低的聲音,扭頭瞧見張太后已醒,她頓時長出一口氣,一下跌坐在了牀沿上,半晌纔開口喚了一聲。

“太后醒了!”

雖則胸口仍是悶惡難當,但張太后畢竟是清醒了過來,等看到朱寧取下自己涌泉和內關合谷穴上的銀針包好,又重新蓋好了下頭半截錦被,她立時明白了過來,看着朱寧的眼神便多了深深的感激。等到外間御醫又上前叩頭報了藥方,奉上以前合好的丸藥讓她送水服下,她便微一點頭,示意其出去抓藥煎藥。等到人全都出去,朱寧纔在牀沿再次坐了下來。

“剛網真是嚇死我了”御醫不敢用針,所以我斗膽”

“阿寧,你很好”張太后已經是沒了多少說話的力氣,只是輕輕握着朱寧的那隻手,“你務必要看好皇太,以免有人趁機生事,還有,明天一早,讓張越出宮去,吩咐他”

第664章 只一個等字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572章 一言決榮辱,一笑隔陰陽第851章 心疾第739章 鬥心機,獻嘉禾第398章 好,你很好第478章 敵襲和第一場雪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447章 猜忌和隱忍第8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627章 借刀殺人第651章 人是會變的第258章 冷與熱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582章 舊地重遊憶往昔,大相國寺聽紛爭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第170章 下馬威就是殺威棒第259章 文武之間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47章 強撐之下的軟弱第869章 喜訊,換防第864章 真正的緣由第603章 脅迫手段不如恩義情意第658章 火中取栗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340章 小丫頭拜師,周王府來人第388章 聞訊第512章 底牌,溫情第552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第554章 慧眼明心張越,壯志小兵石亨第145章 祖母的饋贈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690章 不甘心!第856章 好人惡人,幕後黑手第610章 死生皆有不甘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241章 煽動第84章 拆穿第857章 拖延時間,三王求見第365章 誠夫婿無心覓封侯,敏夫婿欣聞驚喜脈第793章 重文輕武之見,親疏遠近之分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741章 心異第60章 重逢日的追問第46章 天塌了第128章 世間自有緣份在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185章 針尖對麥芒第787章 驚聞驚見第859章 虛張聲勢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103章 遊園驚豔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905章 殺一儆百,賊心不死第316章 爾虞我詐第524章 誰監查誰第641章 見微知着,有備無患第473章 大局爲重第697章 一兵未出身先死第777章 火光中的末日第517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上)第7章 師道尊嚴,學道低劣第491章 雪夜裡的火光第920章 夕陽殘照,未雨綢繆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262章 膽大包天不如老實怕事第23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182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350章 不止脈脈是溫情第716章 賣家求榮後記下第189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117章 下馬威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554章 慧眼明心張越,壯志小兵石亨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664章 只一個等字第684章 快刀斬亂麻的驅逐第353章 真正的長輩第873章 推諉苦差,醫匠難爲第430章 光華燦爛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858章 再進宮第253章 大難來前見真心第691章 親恩如海第248章 真正的驚雷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714章 拿個正着第224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541章 又是除夕大年夜,人各有志不相同第910章 義,利第762章 十萬火急第225章 人心昭昭(上)
第664章 只一個等字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572章 一言決榮辱,一笑隔陰陽第851章 心疾第739章 鬥心機,獻嘉禾第398章 好,你很好第478章 敵襲和第一場雪第842章 人心不足,扯皮拉鋸第447章 猜忌和隱忍第8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627章 借刀殺人第651章 人是會變的第258章 冷與熱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582章 舊地重遊憶往昔,大相國寺聽紛爭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第170章 下馬威就是殺威棒第259章 文武之間第609章 風雨來前第47章 強撐之下的軟弱第869章 喜訊,換防第864章 真正的緣由第603章 脅迫手段不如恩義情意第658章 火中取栗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340章 小丫頭拜師,周王府來人第388章 聞訊第512章 底牌,溫情第552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第554章 慧眼明心張越,壯志小兵石亨第145章 祖母的饋贈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690章 不甘心!第856章 好人惡人,幕後黑手第610章 死生皆有不甘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241章 煽動第84章 拆穿第857章 拖延時間,三王求見第365章 誠夫婿無心覓封侯,敏夫婿欣聞驚喜脈第793章 重文輕武之見,親疏遠近之分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741章 心異第60章 重逢日的追問第46章 天塌了第128章 世間自有緣份在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185章 針尖對麥芒第787章 驚聞驚見第859章 虛張聲勢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103章 遊園驚豔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905章 殺一儆百,賊心不死第316章 爾虞我詐第524章 誰監查誰第641章 見微知着,有備無患第473章 大局爲重第697章 一兵未出身先死第777章 火光中的末日第517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上)第7章 師道尊嚴,學道低劣第491章 雪夜裡的火光第920章 夕陽殘照,未雨綢繆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262章 膽大包天不如老實怕事第23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182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350章 不止脈脈是溫情第716章 賣家求榮後記下第189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117章 下馬威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554章 慧眼明心張越,壯志小兵石亨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664章 只一個等字第684章 快刀斬亂麻的驅逐第353章 真正的長輩第873章 推諉苦差,醫匠難爲第430章 光華燦爛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858章 再進宮第253章 大難來前見真心第691章 親恩如海第248章 真正的驚雷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714章 拿個正着第224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110章 大丈夫不可無權第541章 又是除夕大年夜,人各有志不相同第910章 義,利第762章 十萬火急第225章 人心昭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