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面聖

楊士奇雖然是參贊機務的閣臣,官階卻不過正五品,自比不上六部堂官,就連大理寺國子監之類的掌事官也不及。因此,相較英國公府的富麗堂皇庭院深深,他這座府邸不過是整齊大氣,用的僕人也就二三十人。平日固然是滿夠使了,一遇到大事不免有些捉襟見肘。

楊忠匆匆忙忙跑來報信,園子裡的衆人登時亂成一團。然而,還不等楊士奇開口吩咐什麼,花園門口就已經擁進來數十個身穿錦衣的漢子,卻是訓練有素地以最快速度佔據了各個險要之地,將這座後花園牢牢拱衛了起來。幾乎是同一時間,一個高大健壯的身影出現在了所有人的視線中,繼而龍行虎步地朝這邊走了過來。

張越一眼就瞅見了那人背後某個熟悉的身影,心想這真是趕得巧。眼見楊士奇楊榮已經疾步奔出亭子,他連忙也跟着其他人出去,按部就班地跪在了最後頭。

此時地上已經積了薄薄一層雪,天上還飄着一片片雪花,衆人倉促之下誰都來不及穿什麼避雪的大衣裳——而且也怕穿上了不恭——這會兒往地上一跪,那股子陰寒冷冽順着膝蓋直竄上來,幾乎讓人忍不住打哆嗦。饒是如此,除了楊士奇楊榮這兩個見慣了皇帝的,其他人都是激動莫名,張越甚至能看到有人卡着地上石子縫的手在那裡微微顫抖。

“臣拜見皇上!”

“學生拜見皇上!”

雖說略有些參差不齊,但那聲音卻洪亮得很。而這樣的聲音在朱棣聽來也覺得頗爲滿意,他今日心情不錯,便不像往日對待朝中文官時那樣陰沉着臉。目光在人羣中一掃,他淡淡點了點頭道:“都平身吧,這天上雪下大了,且到亭中說話。”

亭子中的僕役們此時也跪了一地,眼看皇帝進來一擺手,衆人方纔躡手躡腳地爬了起來。眼疾手快的楊忠從一個僕人手中抓起一件厚實的皮裘,小心翼翼地鋪在了當中的太師椅上,這才垂手退到了一邊。朱棣欣然坐了,這才笑道:“大冷天的,士奇這家裡倒是熱鬧。”

張越聽着這話平常,但深知皇帝秉性的楊士奇卻不敢等閒視之,忙答道:“勉仁是我平日請都請不來的客人,今天卻當了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碰巧臣的幾個子侄晚輩都湊在這裡,大夥兒興致高,就到了此地賞梅會文,誰知道皇上竟也是和皇太孫一同來了。雖說皇上勇武蓋世,但這微服之舉實在是……”

“你們今天興致高,朕今日興致也好,所以帶着瞻基出來走走,一點小事你別揪着不放。朕當日在燕王府的時候,哪天不出門巡視個幾遭?”

不等楊士奇說完,朱棣卻笑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瞅見案桌上有一張墨跡淋漓的紙,他便好奇地拿起來端詳了一番。此時此刻,做了那兩首詩的士子皆是兩眼放光,臉上更露出了希冀的表情,而其他人則是後悔莫及——早知道天子會忽然駕臨,剛剛就不該爲了拔得頭籌而字斟句酌,結果卻錯過了這大好的機會!

朱棣在那兒細看的時候,站在他身旁的朱瞻基也悄悄偷瞥了幾眼。他自幼便受朱棣疼愛,這點子小事自不怕會受苛責,見那兩首詩格調雖還不錯,卻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絕代好詩,他不免有些意興闌珊,很快便移開了目光打量起了周圍的人。待看到張越時,他微一詫異,旋即露出了微微笑容。

“這詩也還罷了。”

儘管是一句算不上誇獎的評語,但那做詩的兩人仍是趨前一步誠惶誠恐地跪下謝恩,楊士奇楊榮卻是對視一笑,心中卻都是曬然。要說文采風liu,誰能及得上昔日解縉,結果那樣的大才子還不是活活凍死在雪地上?至於張越則更是沒時間理會別人的小心思,發覺朱瞻基認出了他,甚至還給出了某些善意的表示,他不禁心中一跳,知道人家還記着當日情景。

然而,朱棣用輕飄飄一句話評判了那首詩,隨即卻指着那墨跡淋漓的紙笑道:“倒是這筆字很不錯,圓潤秀氣卻又不乏風骨,有些沈民則的神韻在,看得出是經過勤學苦練的。唔,今天這謄抄的人是誰?”

即便沒料到這意外的一遭,但張越還是急忙站出來,上前行禮下拜道:“回稟皇上,是學生謄抄的這兩首詩。”

楊榮見朱棣若有所思地打量着張越,忙笑道:“皇上果然是目光如炬,張元節確實是臨過大沈學士的帖子,還曾經仿小沈學士懸腕練字於壁上,這纔有了今天這一手字。”

朱棣原本瞧着張越年輕,倒沒留多大心思。因着解縉的關係,他對於那些生來便是神童,之後卻又恃才傲物自以爲聰明的人物並不熱衷。而此時楊榮這麼一說,他倒是打消了那些顧慮,心想年紀輕輕就能有這般毅力,倒是頗爲難得。

楊士奇眼見楊榮搶先把剛剛張越說過的那番話倒手賣了出去,心裡不覺好笑。然而,他和杜楨相交莫逆,自不肯讓楊榮專美於前,此時少不得也添上了一番話:“皇上別看張元節年少,他可是自幼名師教導。他師承翰林侍講學士杜宜山,經史學問也紮實得緊。”

張越自忖臉皮極厚,但此時被這兩位楊姓達人如此稱讚,面上也不禁有些紅了。然而,這赧顏的表情在別人看來無疑是謙遜的表示,至少朱棣就因爲楊士奇楊榮的連番好話而生出了愛才之心。然而就在這時候,又有人在天平上加上了最後一根稻草。

“皇爺爺,您大概不知道,這張越張元節可是英國公的堂侄。”

朱瞻基一句話引來了朱棣的注意,便笑着將當日在國子監巧遇的事情一五一十說了。也不知道是他記性極好,還是當日的那番交談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總而言之那兩段極其重要的話他幾乎是複述得一字不差,就連張越本人也是心中驚歎。

兩個近臣再加上自己最愛重的孫兒全都讚不絕口,朱棣頓時更動了心,當下就大笑了起來:“朕昨天還問過張輔,說是家中子侄有誰可加恩的,誰知道他竟然回答朕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晚輩們還年少,需得自己打拼,卻原來是雪藏了這樣一個侄兒!張越,你且起身上前來,讓朕看看你是不是三頭六臂,居然讓朕的二位楊學士和皇太孫都說你的好話。”

這話語中便帶上了幾分開玩笑的意思。張越急忙站起身來上前,頭一次面聖的他根本不知道該在多遠處止步,竟是徑直走到了那案桌前。而朱棣卻不以爲忤,饒有興致地打量一番後,忽然撂下了一句語驚四座的話。

“你張家素來是將門世家,你棄武從文,莫非是因爲如今太平盛世,當文官好升官麼?”

PS:第三更送上,繼續求推薦票。另外,原定於明天上架的,但今天下午我去找了編輯,把時間推遲到下週一了,也就是說還有五天才會上架。這五天我都會盡力一天更新三章,還請大家把七月的月票預留給我,沒有月票的留下推薦票也行,俺在這裡拜謝了!!

嗯,順便推薦女友梨花的書《鳳飛來》,書號1240704,一個紈絝男和樂觀女的故事,敬請觀賞。

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891章 軍戶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441章 出人意料第433章 規矩都是人定的第533章 有婿如此,吾之大幸第733章 亂紛紛第658章 火中取栗第7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29章 遇到貴人好辦事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22章 日益壯大的逃難行列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857章 拖延時間,三王求見第346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們第214章 微服第591章 不可無膽,不可無謀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648章 惡訊第338章 因勢利導第454章 混賬男人第705章 孤掌難鳴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397章 壯士斷腕還是死中求活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579章 其情可憫,其人可交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215章 能溫飽則不亂第68章 信物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799章 下獄和上任第84章 拆穿第259章 文武之間第198章 風波迭起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725章 教子第434章 倒黴的一年有完沒完……第463章 維護第338章 因勢利導第321章 草民趨利,堵不如疏第397章 凍得嚴嚴實實的嘆息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808章 深夜第794章 太平天子的怨怒第137章 會試之後第180章 辦案公正錦衣衛?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639章 死有何難,生又何易?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319章 圍爐溫酒說名門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898章 連消帶打明朝中後期服飾文化特徵探析轉第690章 不甘心!第160章 各自奔前程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54章 送行之人第258章 冷與熱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766章 文武憂思第391章 老東西的老面子不管用了第303章 幸遇天子第250章 生死榮辱第744章 釜底抽薪第252章 人心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580章 金童玉女第172章 官高十級砸死人第468章 不鹹不淡,欲哭無淚第343章 算無遺策第129章 遇到貴人好辦事第648章 惡訊第496章 升遷賞賜也可以是這樣的第92章 朋友之約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517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上)第517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上)第406章 投契第816章 拜師第529章 騷亂第635章 深夜裡的紛亂第861章 愛子,要挾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379章 不甘第754章 撫黎則動之以利第371章 親族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213章 始動第888章 弘文閣第144章 面子第290章 下定第390章 死!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924章 平生有幸第419章 皇太孫義託小郡主第473章 大局爲重
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891章 軍戶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441章 出人意料第433章 規矩都是人定的第533章 有婿如此,吾之大幸第733章 亂紛紛第658章 火中取栗第7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29章 遇到貴人好辦事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22章 日益壯大的逃難行列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857章 拖延時間,三王求見第346章 各自奔走的兄弟們第214章 微服第591章 不可無膽,不可無謀第665章 借力使力第648章 惡訊第338章 因勢利導第454章 混賬男人第705章 孤掌難鳴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397章 壯士斷腕還是死中求活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579章 其情可憫,其人可交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215章 能溫飽則不亂第68章 信物第481章 天塌了也得有人撐着第799章 下獄和上任第84章 拆穿第259章 文武之間第198章 風波迭起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725章 教子第434章 倒黴的一年有完沒完……第463章 維護第338章 因勢利導第321章 草民趨利,堵不如疏第397章 凍得嚴嚴實實的嘆息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808章 深夜第794章 太平天子的怨怒第137章 會試之後第180章 辦案公正錦衣衛?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639章 死有何難,生又何易?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319章 圍爐溫酒說名門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898章 連消帶打明朝中後期服飾文化特徵探析轉第690章 不甘心!第160章 各自奔前程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54章 送行之人第258章 冷與熱第265章 管閒事,說祖母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766章 文武憂思第391章 老東西的老面子不管用了第303章 幸遇天子第250章 生死榮辱第744章 釜底抽薪第252章 人心第359章 趙王出言試探,天子欽點隨從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580章 金童玉女第172章 官高十級砸死人第468章 不鹹不淡,欲哭無淚第343章 算無遺策第129章 遇到貴人好辦事第648章 惡訊第496章 升遷賞賜也可以是這樣的第92章 朋友之約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517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上)第517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上)第406章 投契第816章 拜師第529章 騷亂第635章 深夜裡的紛亂第861章 愛子,要挾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379章 不甘第754章 撫黎則動之以利第371章 親族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213章 始動第888章 弘文閣第144章 面子第290章 下定第390章 死!第497章 事後算總賬,偏又不消停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924章 平生有幸第419章 皇太孫義託小郡主第473章 大局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