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張頜休走

歷來戰事講究以多打少,即便全局上兵少,也要思慮辦法分散敵軍兵力,以求局部以多大少,以強凌弱來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

公孫範這般領騎兵奔殺而出,燒燬燕北一處營牆木柵,射殺數十的舉動儘管能夠鼓舞士氣,但究其作爲仍舊難脫意氣用事之嫌。

於燕北來看,這就像受到欺負生氣卻無能爲力的孩子發出無謂吼聲一般。

徒增笑爾。

他的騎兵殺傷二三十人,可同樣更多的弩箭也落到他們的頭上,又是損失幾何呢?何況如今鑼鼓齊鳴,張頜與高覽兩路夾擊,他們除了抱頭逃竄難道還有其他避死的辦法嗎?

做了半年養尊處優的都尉,張頜再一次成爲率部衝陣的將官……不可否認,有時被貶也並非壞事。做過都尉的張頜在戰局中思慮明顯與從前不同,多了不少大局上的考量。比方說這一次他爲什麼要親自到燕北面前請命出擊。

這是他表功的機會。張頜在出徵時便將今夜的局勢想清楚,公孫範襲營是無奈之舉,敵軍大部是要從臨渝城撤退的。而趙雲太史慈已經前往肥如,等待敵軍公孫越大部發兵接應公孫範時搶下肥如城,將敵人堵在道中,到時野戰也好,或是強攻山谷也罷,一戰收官。

所以這次請戰有百利無一害,只要能驅走公孫範的部下,便是功勞一件。不必打生打死,不必拼上性命,安安穩穩地跑馬一週,追趕些潰卒,功勞便到手。

受這種想法驅動的張頜統領一曲燕趙武士騎奔殺而出,給予公孫範部下的感受絕非如此……那是一羣下山猛虎,帶着無匹的威勢自四面八方衝殺而來,驚得公孫範連忙打馬,一面留小股騎射牽制寨中衝出的大隊步卒,一面領騎兵亡命北走。

擎着鐵矛的張頜望見敵軍荒亂,嘴角勾起殘忍笑意,猛夾馬腹長聲喝道:“衆將士,隨張儁義殺盡敵軍!”

越是不想與強敵交手,便越要做出十足信心。孫子有云,攻城爲下,伐謀爲上。

兩支軍隊於城寨外的原野上幾乎沒有發生交戰,僅僅是士卒奔出,策馬執兵驅趕敵軍,慌亂之下的落馬者自然難逃被殺的命運,但公孫範仍舊領四百餘騎狼狽而逃。

張頜在其後緊追不捨,其間鐵矛刺翻兩名落後的敵軍,一面灑出一隊騎手於營寨外助戰那些與步卒纏鬥的公孫騎兵。

公孫範儘管北逃地狼狽,心裡卻並不驚慌……方纔驚鴻一瞥他已見到,從身後突然出現的騎兵縱然精銳非常,但他們大多穿着重甲衝騎,別說是追擊,哪怕只是遊鬥過一會也要落馬。

若非有那些步卒幫襯,這樣的騎兵是不可能擊敗他們的。

即便如今敗是敗了,但逃跑還是不成問題。

確如公孫範所想,燕趙武士成軍時燕北對騎兵戰法尚不瞭解,最初只是將麴義練出的陷陳、先登兩部步弩手整合再抽調軍中力大之士,要以重鎧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弓騎。如今的騎兵隊也只是順應更加激烈戰事,成型於討伐黑山時期。

在中原的作戰中,燕北便意識到重鎧騎兵對馬匹的壓力太大,無法長時間作戰,因而纔有根據幷州騎兵甲重新改制的遼東騎甲……只是如今尚未裝備燕趙武士。

公孫瓚是統帥騎兵的行家,其弟公孫範在這方面亦是眼光毒辣,看到燕趙武士這個缺點心中便輕鬆許多,帶着四百餘騎逃命的路上還不忘對身邊士卒問話道:“你可看清,敵軍追擊騎兵有多少?”

方纔他可聽見了,敵軍領兵者自稱張儁義,玄菟郡都尉,張儁義!

今夜的襲營儘管挫敵軍銳氣,但己方死傷也不在少數,還是有些虧的……但若能一戰得張儁義首級,那便是一場勝仗了!

騎卒心有餘悸地回頭望去,營寨的火光遠了,只有身後窮追不捨的馬蹄聲轟隆,對公孫範道:“大約數百?”

公孫範估計敵軍在五百之上,但不會超過一千,雖比他們的數量要多,但追擊起來敵軍肯定會出現掉隊。

“先跑,傳令各隊,聚在一起不要跑散,敵軍追不了多久。”

他要先逃往臨渝城,他們的速度比敵人快,到臨渝城近畿藉助城上的火光能夠勉強觀察追擊的敵人有多少……如果數目不多,公孫範打算衝殺張頜一陣,最好能借此機會將張頜首級取下。

不說公孫範的佈置,張頜引軍自後追來,眼見離了營寨四下無光,亦不追得那般兇惡,於部下中傳令道:“告訴弟兄們,跟緊了,勿要落了敵軍圈套。”

儘管心中只是疲懶地想着將敵軍騎兵驅趕過臨渝城便算達成使命,可張頜說到令部下小心時還帶着幾分躍躍欲試,隱隱盼着公孫範領騎兵殺回來。

兩支騎軍一輕一重,距離越來越遠,很快便超出五十步,張頜已無法在黑暗中看清前方敵騎,只能憑藉蹄聲判斷公孫範逃亡的是臨渝城的方向。

他們燕趙武士騎比對方重上四十多斤,就這片刻奔出數裡,馬力早已降下,更別說張頜還刻意壓着部下的速度。可即便這樣敵軍仍舊被他們咬着尾巴……張頜可不覺得是因爲他們馬好,顯然敵人留着馬力,是在引誘他們。

如今他接到的命令便是要將敵人驅趕過臨渝城,只能賭一把,看敵人的伏兵在臨渝城以南,還是臨渝城以北!

坐騎唏律,張頜伸手撫去,戰馬修長的脖頸一片細密汗溼鬃毛。他的坐騎不是凡品,去歲公孫度爲了拉攏他這個玄菟都尉沒少送東西,這匹青黑長毛的大馬便是那時所得,儘管毛色稍顯繁雜,馬力卻着實不差,有西域寶馬的血統以爆發速度見長。

但卻並非耐力優異。

“收住速度,敵人在引我們,那邊讓他們去等着!”

張頜像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儘管知曉敵人已設下埋伏,卻仍然手舞足蹈義無反顧。

就是要看看公孫範有什麼盤算!

可直至臨渝城下,敵人都沒有做出任何出格動作,只是一路不緊不慢地跑去,張頜厭倦追擊,便命部下游曳於城池南面牆下,命一隊騎兵撒開兩裡取引火之物警戒。

“曲將,咱不追了?”

“不追了,能擒殺公孫範最好,不戰而驅敵也不差。”張頜命部下翻身下馬,這些武士沉重的甲冑對坐騎來說是很大的壓力,爲了防備可能出現的意外他們要給坐騎留出力氣。張頜隨口說完發現士卒臉色不太好看,接着笑道:“後面還有大戰,不要貪功,畢竟夜裡易有閃失。”

這些燕趙武士和他不同,驅趕敵人是他的功勞,但下頭武士們可是要靠首級來計功勳的。

有後面那句安撫,左右士卒才點頭應下,牽着坐騎活動身體。

就在此時,外圍忽明忽暗的警戒士卒突然傳來轟踏的馬蹄聲,數百騎迅速撕破黑暗……公孫氏騎兵!

“敵襲!”

張頜擎着鐵矛翻身上馬,呼喊着命士卒上馬列陣衝鋒。

兩里路程足夠他的騎兵衝鋒而出,而對敵軍騎兵來說也僅僅是瞬息可至,不過片刻,公孫氏的先頭騎兵便已經分散而開,馬弓手在數十步外將箭矢拋射在他們頭上,接着那些提着馬刀的輕騎朝他們衝鋒而來。

張頜嘴角上揚,公孫氏的頭腦果然有問題!

弓騎尚能射傷他們的坐騎,用輕騎來與重騎對衝?

找死!

“張儁義何在!”

公孫範的甲冑絲毫不弱於燕趙武士,鐵鎧皮甲將自己護得嚴嚴實實,提一條長槍率騎兵衝突而來,高呼着在戰場上喊出張頜的名字。

“正要尋你……”暗自嘀咕一句,張頜哪裡容得公孫範耀武揚威,當即夾緊馬腹,梗着脖子倒提鐵矛而上,疾馳中暴喝出聲,“小兒受死!”

方一奔馬,便見公孫範狀若暴虎,一杆長槍在陣中胡衝亂撞,連挑兩名燕趙武士下馬,這着實將張頜嚇了一跳!

這公孫範有他兄長在戰場上英勇無畏的氣概!

張頜心裡有點遲疑,當即拍馬打算繞過公孫範……儁義爺是要做智將的男兒,豈能與你這莽夫做搏命之舉?

儘管張頜的人沒朝着公孫範攻去,可他先前那聲大吼可被公孫範聽到,當即舞者那條大槍舍了左右燕趙武士,朝張頜的馬尾追擊而來。

“張頜休走!”

張頜的退避令公孫範氣概大增,追擊更顯無所畏懼,連帶着令其身後騎兵都士氣大振,一時間吼聲陣陣。

雙騎眼看便要追上,張頜也被公孫範追出氣性,不願搏命是一回事,可怕不怕是另一回事,眼看公孫範快要追上自己,當即勒馬急停,掌中鐵矛猛地朝公孫範後心遞出。

公孫範以爲張頜怕了自己,只想着追上張頜取其後心,卻不料這突然襲擊猝不及防,正以胸膛撞在張頜的矛鋒上,鋒銳的矛頭當即刺破甲片捅破胸口,卻並未被張頜捅死,全靠着胸口塞着的護心鏡撿回一條性命,連忙回馬,身子半掛在馬背上向後逃去。

不知天高地厚!

張頜擰眉拍馬而出,眼看追不上公孫範,一把扯下身上兩檔大鎧,僅着皮甲衝鋒而出,公孫範左右騎卒皆不能擋,爲鐵矛掃翻在地。驟然輕出十餘斤重量,駿馬猛然加速,蹴而越過公孫範,鐵矛掃斷馬腿,一矛再點公孫範後心。

“誰敢擋我!”

做個莽夫……好像也挺刺激。

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
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