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

陽鄉野外,廝殺滿目瘡痍。

陣形終究還是亂了,操持着遼東強弩與檀木重弓的武士頂着箭雨將白馬義從射成篩子,但更多的白馬軍突破箭雨阻隔,與典韋部下的親衛隊中,人仰馬翻。

統領白馬義從的小將統帥兵馬極爲嫺熟,甚至讓燕北諸將看到些許陽樂城外公孫瓚的影子,即使燕北軍突然衝鋒強迫兩軍交手卻處變不驚,當即率領義從騎兵衝入軍陣當中,騎射與刀矛交替之下,騎兵陣形仿若波浪一疊一疊地衝擊數目是他們兩倍的步兵陣形。

儘管騎兵只有千餘,卻在軍陣邊沿橫衝直撞,形成全局以少敵多,陣線以多打少的狀態,片刻便將典韋所押前的六百餘步卒組成的前曲衝擊的搖搖欲墜。

“穩住陣腳,不要驚慌!”

典韋舉着長幡在兩軍廝殺的要衝甚爲顯眼,安撫士卒的咆哮聲不斷從其口中傳出,卻爲戰陣上人馬相撞、哀嚎嘶吼聲所遮蔽,除了就近的士卒難以影響戰陣分毫。

可怕的騎兵帶着敢死的氣勢衝殺而來,攔在當前的親衛前曲所能做到的僅僅是螳臂當車,無以爲繼。鋒銳的長矛刺破堅實的甲片,卻也被鐵鎧折斷,裂口的斷矛受阻於親衛武士鐵鎧內套着的皮甲再難寸進,強大的衝擊力使得矛杆在騎士手中折斷,崩飛漫天碎屑。

儘管是親衛武士良好的鎧甲能夠在長矛下保住他們的性命,強勁的撞擊卻也使武士胸口傳出悶響與骨骼折斷的可怖聲音,身體方纔因矛杆巨大的力量頂飛些許,接着便被奔馳的駿馬在半空中再度重重地撞飛。

塵埃落定,生死不知。

馬上的騎士也沒好到哪裡去,矛杆巨大的力量反饋回手臂,儘管騎手早先便撒開木矛,翻轉的斷矛卻砸在騎手的胸口,高鞍無法卸去恐怖的力道,單邊馬鐙亦沒有絲毫作用,轉瞬之間便將騎手砸落馬下。

接着,爲其身後奔騰而來的騎兵踐踏在揚塵裡。

燕北的環刀向左右輕擺,低吼下令道:“左翼佯攻,右翼擾襲敵軍側翼!”

前曲緩緩崩潰,燕北心中卻漸有喜意。白馬義從仗着衝擊力能勉強造成以一敵二的戰績,但隨着武士前曲緩緩崩潰,戰線越拉越長使得騎兵散開後失去原有的優勢,想殺一人,便要拿一名騎兵的性命來換……這些白馬義從在燕北眼中就像撲火的蛾!

隨着將令一出,左右兩曲快速行進,左翼快速逼近白馬義從,以少量軍卒與外圍騎兵形成纏鬥的局勢吸引敵軍注意,右翼步卒則從離敵軍稍遠的地方環伺,向敵軍形成震懾之勢。

白馬義從的將領顯然已經發現燕北軍寄望於他們失去機動深陷陣中,驚覺時已難以脫離陣線,正當其高聲呼和騎兵撤退之時,典韋已重整隊列,率領前曲再度衝上,士卒紛紛效命要將其留下。

“燕某看你如何逃脫!”

典韋率衆衝鋒而出,燕北在後方自不會錯過良機,下令左右軍卒揮動令旗,號令兩翼軍卒包抄而上。

短暫的交手令燕北十分清楚,這支想要給他下馬威的公孫瓚部下騎兵顯然是久經戰陣的精銳,即便比之當年陽樂城下爲他所破的那支白馬軍亦不差分毫,甚至還要強出些許。

精銳中的精銳,像這樣的老卒,即便燕北各部兵馬麾下集結起來也不過六千之數,公孫瓚部下想來也是同樣。正因如此,親衛武士只要沒有損傷太多,來多少燕北便要殺多少。若公孫瓚部下失去這些中流砥柱,單憑新募的散兵遊勇,如何在將來愈演愈烈的幽冀爭奪中保住元氣?

緩緩合圍的陣勢已成,燕北的心卻不能放鬆,反倒有些激動起來。儘管面上仍舊一言不發,攥着環刀的手卻死死地捏着,眼光如鷹隼般盯着兵荒馬亂的戰場。

伴着前曲中軍越來越響亮的廝殺聲,敵軍騎兵被兩翼步卒緩緩壓上,一時脫身不得,戰局正想着燕北想象中的模樣進行着。騎兵失去在戰陣中騰挪的空間,越來越狹小的戰場使倖存的白馬騎兵好似無頭蒼蠅般地撞在一處,擁擠踐踏。

就在此時,深陷戰陣中的小股騎兵卻吸引了燕北的注意。

近千白馬軍自內部止住紛亂,除了陣線上抵擋燕北麾下親衛軍的騎兵之外,內裡騎兵分爲兩股,一股捨去身前的敵人,不顧傷亡地朝着左右兩翼的敵軍邊沿衝鋒而去,幾乎以命換命的姿態阻住親衛步卒合圍的腳步,接着更多的騎兵自兩翼的缺口之中流水般撤走,脫離戰場。

燕北粗略望去,逃出戰陣的騎兵足有六百,其中不但有大股白馬騎兵隊,尚有過百不能上馬的步卒,跟在騎兵踏出的煙塵中逶迤拖拉地離開戰場,驟然間便使得戰場上的白馬義從形成一個空圓陣線,幾乎片刻之間便爲燕北的部下所攻破。

如若這是潰敗,在此時此刻,正是燕北部下兵馬追殺擴大戰果的大好時機。

可惜,這並非潰敗,逃離戰場的敵軍騎兵在竄出百步之後,那上百步卒毫不猶豫地調頭衝殺,反衝向追至近前的親衛軍,即便以寡擊衆,仍舊戰意不減,上百人竟使數百追兵爲之卻步。

重新掌握機動的騎兵藉此時機遊曳而還,騎射之下片刻便使追擊步卒傷亡幾近三十,箭雨接連拋射之下更使得傷亡持續增多。

雙方再度僵持片刻,白馬義從趁追擊軍卒遲疑之際拔出數十步卒,朝涿縣急馳而去。

“不要追了,把俘虜帶過來!”

燕北何止住部下繼續追擊的心思,這場意料之外的遭遇戰令燕北倍感壓力,他迫切地想要知曉敵軍領兵的年輕將領究竟是何人……其人儘管年輕,穿越數部大軍行進路線直攻中軍主陣,以少襲多,儘管並未對燕北的部下造成多大的傷亡,但戰陣中所表現出的果決、勇敢都令人無法小覷。

公孫伯圭的部下,何時有這樣一員小將?

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四十章 野性難馴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八十三章 遼水設伏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六章 鎮關中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
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四十章 野性難馴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八十三章 遼水設伏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六章 鎮關中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師西走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