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

淳于瓊沒能挺到返回南皮,儘管文丑拼死爲他們阻攔麴義與太史慈的追擊,卻都無法與燕氏大軍在冀州東部的天羅地網相抗衡。m.樂文移動網

弓高城外,淳于瓊一行被劫殺殆盡,唯一沒能力反抗的淳于瓊則被擒下。但因爲傷口感染高燒不退、連日奮戰與失血過多,送進弓高城內裡便已命不久矣……而且就算再多十幾天時間,高覽也並沒有全力救治淳于瓊的打算。

顏良是運氣好,輾轉着自己跳進虎口,被趙雲押送到鄴城;文丑也是運氣好,碰上了太史慈那種信義之人仁義之將,靠着輸掉射術保住一命。

要是他們落到高覽手上,一個也活不成。

火燒觀津西北營寨,兩千多軍卒死在混亂的夜戰裡,這賬高覽和誰算!

高覽、麴義、鮮于銀、鮮于輔四路大軍,會師南皮,將整座城池圍的水泄不通,就算是飛鳥都別想逃走。

動員幽冀二州的燕氏軍兵力並不巨大,四路兵馬分別自西向東、自北向南以橫掃之勢碾過渤海郡,袁氏留於黃河以北的兵力在接連雷霆打擊之下節節敗退,只能向南皮城收縮。最終便成爲如今這個局面,一座南皮城,屯着四千餘精兵和三千多渤海北部敗退而來的殘兵敗將。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現今仍舊留在南皮的兵將,也對袁氏有足夠的忠誠。

畢竟局勢明瞭清晰,袁氏接連折損三員大將、渤海郡數年韜光養晦一朝散盡。他們所能據守的只有這一座堅城,城外卻屯着三萬大軍,又如何是他們所能抵擋的。甚至於,燕氏軍能不費一兵一卒地將他們圍到明年這個季節!

他們是一座孤城。

“鄴城的守軍沒有絲毫士氣可言,我們現在就應當攻城。”

麴義領兵屬四路兵馬中抵達南皮最晚的一個,頭兩日他並未自作主張,待兩日後將鄴城觀察透徹,便尋到高覽與鮮于等人直截了當地道:“傳信至城中,三日不降待破城之日便屠至雞犬不留……麴某料定,至多強攻兩次,敵軍必定內亂!”

這種時候似乎南皮城不內亂才奇怪,麴義是當真不信整座城池裡都是忠貞之輩。再堅固的城池,只要其中有一面城牆有了豁口,其他三面就算再堅固又有何用?

不過他的建議並不爲高覽所採納。

“麴將軍,將軍是命我等取河北,若放言屠城,便攻下南皮又有何用?失盡民心,安撫百姓都把力氣耗光了!”高覽向來不是激進的人,就算是燕北的命令他也是完成即可,絕不貪功冒進,又如何會答應麴義這樣的建議。在他眼裡就算把南皮城圍上兩年都沒什麼關係,只要能取盡河北之地就行了。不過顯然性急而驕傲的麴義絕不會同意這樣毫無作爲的打打法,便說道:“依高某之見,倒不如用老方法,圍三闕一,給他們留出生路。”

“圍師必闕?哈哈哈,高將軍,你瘋了吧?”

麴義彷彿聽到多麼好笑的笑話般,不由得哈哈大笑,笑過之後才發現高覽目光炯炯十分認真地看着他,輕聲問道:“麴將軍,高某說的很好笑?”

整個大堂,一干將領鴉雀無聲,甚至沒幾個人敢擡頭看左右上首的兩名將軍,任誰都知道,麴義這種絲毫不留情面的嘲笑一定會使高覽憤怒。

但高覽並沒有憤怒,仍然心平氣和地對麴義問道:“難道麴將軍覺得強攻南皮,我軍就一定能順暢拿下城池……這可不是紇升骨城。”

“麴某自然知曉此地不是高句麗,但是高將軍,南皮城裡有袁譚!”高覽沒有發怒,仍然就事論事,讓麴義覺得自己挺沒面子,壓着火氣也不與高覽爭論戰法,手扣着案几道:“你大可圍三缺一,難道袁譚不會跑嗎?就這麼放他跑去青州?”

“就算把南皮城屠了,只要能擒住袁譚也值得!袁譚可比南皮有意義的多!”袁譚是袁紹長子,在麴義看來只要能拿住袁譚,在後續經略青州中便能使袁紹投鼠忌器而讓他們佔據優勢,“至於民心,無可避免,自打諸位走出遼東郡,回頭看看那些郡縣,可有一郡民心穩固!”

麴義說的是實話,除了遼東郡,天底下再沒有那個地方對燕北有絕對忠誠,只要繪着宗彝章紋的大旗懸在那些土地上、只要佩戴宗彝章紋的武士跨馬揚刀在那些土地上,人們就忠誠。

什麼亂七八糟的陰謀詭計和利弊權衡,力量,只有力量才能決定勝負。

“民心不穩,非燕將軍之過,而在戰禍;待河北平定,民心自會歸附。”高覽不露痕跡地在心裡嘆了口氣,恐怕他是勸不住麴義了,因爲麴義說的有道理,擒住袁譚足可抵三城之功,高覽也想擒住袁譚。可袁譚是那麼好擒的嗎?他輕輕搖頭後對麴義道:“麴將軍可知,南皮守將不是袁譚,儘管袁譚確在城中,南皮守將卻是審配,冀州人。”

高覽一開始就沒麴義那麼好高騖遠,他不打算活捉袁譚,他要的就是達成燕北交給他們的使命,平定渤海,使燕氏盡收河北之地。

“審正南?”

先前坐在堂下靜如處子般看着高覽麴義兩個將軍打嘴仗的郭嘉聞言詫異出聲。經觀津一役,郭嘉帶傷謀劃扭轉戰局勝敗之後,誰也不服的麴義對這個燕北派給自己將軍部的年輕謀士很是推崇,聞言滿腹牢騷地問道:“管他什麼正南正西的,攻下南皮萬事皆休!怎麼,奉孝知道此人?”

“若南皮守將是此人,麴將軍,恐怕強攻會遭受很大折損。”絕對兵力優勢在這,何況城內敵軍士氣絕不會太高昂,郭嘉覺得就算用再爛的戰策也不會輸掉這場仗,也就是多些折損,因而出言也較爲輕鬆,道:“審正南是魏郡人,在下見過幾面,從前經常聽人說起他。這個人推崇古之德行,沒什麼大的本事,唯獨自年少時便忠烈慷慨,他一定不會投降!”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衆號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下載免費閱讀器!!

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
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