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巧取豪奪

李傕是個有心計的人啊!只怕傳言涼州兵皆蠻勇之輩,多半虛言。

能安撫朝廷百官,可以說是李傕有數以萬計的涼州兵馬供其驅馳帶來的龐大威脅,百官是鋼刀加身不敢不從;但是能安撫涼州衆將那一個個悍勇桀驁之輩又說明什麼呢?

傕之身份地位,不必說與公孫瓚、燕北相比,就連比較麴義都尚且不如,不過是涼州軍中一介校尉,卻在董卓死後成爲涼州十萬大軍的執牛耳者,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因緣際會,涼州軍中一個備受董卓親待的小小校官,一步跨越數個層級成爲大將軍以下的京畿將軍之首,車騎將軍。這種事情時有發生,倒也不算孤例,但李傕在如此混亂的時局下還能在朝堂權衡各方關係,便不得不說其人是確有才幹的。

關東諸侯路遙千里,短時間裡他們並沒有兵指關西的能力,因而互相傾軋,李傕不過付出些許官職便相安無事;涼州的馬騰儘管屯兵扶風,卻也認可李傕執掌朝堂的地位,另一位叛軍首領的韓遂更不必說,他並不在意中原的時局,欣然領受將軍位回了涼州;朝中幷州派系人馬大多在進攻長安時被清算,留下的也無法對他產生威脅。

而朝中在益州與關中擁有聲望的官吏則被李傕所重視,賦閒者啓用,官微着重用,直接奠定了關中如今相對穩定的時局。

李傕所最畏者,無非關東。

一開始他是想安撫袁術,不說化爲己用,至少要相安無事……然後袁術便扣下了派去安撫的馬日磾與趙岐,兩個正是李傕重用的關中大族,而且還是德高望重的長者。

二人出仕三十餘年,那是與盧植同輩的老者了。也就袁術這麼個混世魔王的性子,硬是能把兩個上了年歲的老大爺扣住,聽聞傳聞還時有欺悔。

而關東諸侯,則以袁氏爲先,北本初、南公路……餘者雖諸侯衆多,可成大氣候者卻無幾人。即便是燕北,兵威甚重固然一時之雄,然先天不良,便是滅公孫氏得將軍之位君侯之尊,若說最終能令他取得天下,天下諸人尤其中原以南的士人,是當作笑話看的。

馬奴可以做將軍,但馬匪也能取得天下嗎?

所以李傕不怕把燕北擡得高,反倒燕氏子越有本事,便越能爲朝廷牽制二袁兒,最終得利的還是朝廷!

“趁我等與公孫氏戰於涿,袁紹的幕僚活動於冀,如今清河國爲呂布所屯,隸屬袁氏;安平國九縣原屬公孫,然公孫氏不得人心,郡人倒向袁氏;除此之外,鉅鹿郡、趙郡,亦有十一城上懸袁氏旗。”沮授拱手說罷,探手指着北方輿圖對燕北說道:“主公,冀州之事,當早作打算。”

燕北到這個時候才意識到他錯過了什麼,他錯過了在公孫氏不得人心時派人前往其佔據的土地上與那些宗族、鄉老密談,勸其倒戈。現在好了,袁氏把這事替他做了。

燕北不怒反笑,罵道:“好個袁本初,不懂一兵一卒收盡冀南之地,他想要全佔冀州嗎?”不怪他恨得牙癢癢,隨着沮授揮手而過,冀州各地城池倒戈的速度甚至比傳遞公孫瓚已死消息的探馬還快!

“倒也並非收進,將軍在冀,亦有人心。鉅鹿鄔縣有吏名時苗,早在公孫氏治下時便私做燕氏旗,只待將軍平寇。公孫領兵一走,時苗便在其後翹首以盼,終究勢單力孤爲縣兵所扣,押入牢中;河間有人名沐並,於攜家眷西奔將軍治下,行至下曲陽聽聞將軍得勝,持刀入縣府陳明厲害,使將軍兵雖不至,下曲陽亦易旗爲燕!”

“此非孤證,冀州多地百姓因郡縣易旗而風起雲涌,結伴入山者、揭竿而起者成百上千!”郭嘉從冀州麴義部回來,對那裡的事情他最清楚,年輕的臉面帶着驕傲與自豪道:“君侯冀州之人望,不遜袁氏,只是將軍所從者在野,袁氏跟從者當政罷了……目下局勢,兵馬朝發夕至,城池朝令夕改!”

嚯!竟有人爲燕某,藏旗於室;竟有人爲燕某,挾刀入府!

“還有這樣的事情嗎?”燕北十分激動,伏案輕叩道:“那還等什麼,那個被扣押的時苗,必須要救出來!那個挾持縣官的沐並,不可讓其孤軍奮戰,使義士寒心!”

“傳令麴義,向下曲陽派遣千五百援軍,再以一部兵馬至鄔縣,責命其縣釋放時苗,易旗燕氏,否則大軍殺到雞犬不留。告訴他們兩個,燕某會重,不,他們是義士,不能這麼說。便告訴他們,燕某必不辜負吏民之意,必不將戰禍遺害百姓……傳各路兵馬,張頜作戰有功,升校尉,給其一月募足營兵,六月渡過易水,取河間國易縣和他老家鄚縣屯兵據守;王門棄暗投明,仍舊讓他做常山相,但兵事要交由校尉趙雲所領。”

說到這,燕北頓了一下,他在考慮趙雲能不能完全收攏那三萬常山軍,末了隨意地說出一句,“姑且一試吧,讓子龍收攏常山兵心,另外盯着王門的治政,若其搞出什麼廢政、污政,子龍可自行將至押解至薊縣。”

“張敞爲書院諸多先生稱道,謂之文武雙全,我且給你做鉅鹿代太守,民生武事一併交由你,若做得不好燕某非但會撤下你,還要治你的罪,你可知曉?”

今春幽冀起大兵,公孫瓚募卒九萬充實兵員,取盡冀西北青壯,農田全都瞎了。現在雖然是晚了些,但若亡羊補牢尚能讓冀州燕北治下不至於顆粒無收,如若不然,到了秋季新取的冀州諸郡將又是一場饑荒。

“命麴義領兵進駐安平,趙郡、中山的事不用他管,先屯堂陽,伺機取信都屯兵……待兵馬調度合力,派人給渤海袁紹送一封信,臨近農時燕某不願與其交兵,讓他絕了染指鉅鹿的心思,安平國信都以東,燕某可以給他幾座小城。告訴他,想要什麼要來與燕某說,不要自己伸手拿不該拿的,下一次便剁了他的狗爪子!好好的四世三公怎麼把自己活成伯圭了!”

交代完這些事宜,燕北起身輕鬆地笑了。

“傳令前將軍本部萬軍,我們去鄴城逛逛!”本部衆將聞言轟然叫好,燕北快要走出堂外才突然轉頭回來似笑非笑地指着筆吏道:“韓文節是故友了,先給他傳信一封,燕某要去看望他,教他不要怕。”32

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八十三章 遼水設伏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二百章 幹到底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
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八十三章 遼水設伏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二百章 幹到底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