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

天下格局變成這樣是有原因的,單從書信一事上來看,曹操這人是真大氣。人常言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燕北覺得這話擱曹操身上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每年送給燕北的書信裡從來溫情,哪怕戰局對他有利,他就跟燕北聊聊戰局;戰局對他不利,他就跟燕北聊聊家常……讓燕北去琢磨,琢磨曹操說出這些話的出發點,而這個曹孟德,讓什麼樣的人看,他便是什麼樣的曹孟德。

燕北倘若以陰謀去看,那曹操通篇的溫情款款便是讓他放鬆警惕,但在陰謀之中有透着真誠;可若以真誠去看,那曹操洋洋灑灑的書信便是與故友閒聊;可要說曹操沒別的目的,誰信?

這是曹操的性格使然,但除去性格,其行事作風卻又合兵法。

三分虛,七分實,虛實之間讓人摸不清楚。若信了他的實,三分虛便足夠令人在戰場上吃大虧;若單信他的虛,卻又實實在在地辜負了曹操的真誠。

所幸燕北寂寞。

他是真寂寞,他身邊並肩前行的故友越來越少,人們不再能與他稱兄道弟。要說他位居趙王卻因此感懷顯然太過矯情,可寂寞着實只多不少,巍峨趙王宮像一座囚籠,鎖住天下安定也鎖住了燕北的自在。

劉備和曹操就不一樣,至少劉備不可能像曹操一樣給燕北寫出這樣的信,在曹操身上諸侯的大氣與樂觀進取展現得淋漓盡致,劉備則要內斂許多。曹操會在書信中毫不避諱地直言談起戰事,又能好不見怪地說起他們的交情,這種本該反目成仇的關係卻在書信中複雜地混到一起,彷彿當他們在討論戰事時,戰事與他們二人無關一般。

劉備的書信則會完全避諱戰事,若談交情,便只談交情。若談戰事,便就事論事。換句話說,劉備沒曹操真誠,也沒曹操那麼二皮臉。

或許在此時此刻,用最恰當的比喻來說,劉備作爲諸侯,就是個不知道諸侯之間相處有什麼規矩的新人,所以他謹小慎微;而曹操,則在這份規矩當中遊刃有餘,因而無所避諱;至於燕北……燕北是什麼規矩都不守的流氓。

這也是爲什麼曹操和燕北聊得來,畢竟從某些方面來講,能夠絕對地利用規矩爲自己說話,其實和絕對無視規矩橫衝直撞的模樣,看上去差不多。

所差者,無非是不守規矩的人會被所有人鉗制,燕北不怕鉗制。

從燕氏立於鄴都,他的所作所爲便早就向天下表達清楚他的意志——天下諸侯聽好了,你們已經被包圍了。

他一個人,就可以包圍天下諸侯。

過了年關,北方道路上的積雪融化,來自西北邊陲的書信讓燕北哭笑不得。興許是塞上鮮卑中部與東部被擊敗的消息還沒傳到西域,以至於萬里之遙外的貴霜帝國頭腦昏沉,終於抵受不住宋建這個活躍在漢、西域、貴霜邊境三地的小人物來回蹦躂,大月氏國王波調向燕氏傳送國書,以帶着些許威脅的口吻要趙王燕仲卿派兵討伐宋建,否則他將親自發兵進攻涼州的宋建。

燕北一直對西域缺乏瞭解,倘若他是個涼州人,或許對西域的瞭解會像馬超那樣深刻,但他是個幽州人,西域離他太過遙遠,根本沒有機會收集到足夠的情報。以至於趙國對西域諸國的進貢都有一個硬性要求:想進貢先拿地形圖來。

趙王宮的西域地形圖就像一塊大拼圖,燕北親自把康居、大宛諸國的地形圖合在一起,組成這幅龐大的地圖。但這件簡單的事有時候做起來也很複雜……那些西域諸國,每個國家都覺得自己的土地不應該是這麼大,康居送來的地形圖包含着大宛的一部分,大宛國也是亦然。

而將這些地圖拼在一處留下巨大的空白,對燕北來說,那似乎就是大月氏國的土地。

非常廣袤。

爲了這件事,燕北專程派人從涼州招來當地的名士楊阜,多經講解,這才讓燕北對西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楊阜眼中,波調敢於向宋建興兵的緣故是多方面的。一來大月氏近幾十年就像漢朝一樣歷經戰亂,甚至其國中至今依然存在戰亂;其次是康居、大宛擺脫羈縻向趙國進貢。呼羅珊、花剌子模也脫離其統治轉向西面崛起的波斯人,這讓大月氏王顏面大失。

但這都不是其欲攻宋建的主要原因,就楊阜所知,宋建雖然在邊境上陳兵,但那個蹲在河首十幾年如一日不參與涼州戰事的平漢王並不是有多少膽氣的人物。即便燕氏驍將馬超視大月氏兵馬爲弱兵,宋建卻不敢這樣看待這個雄踞西域數百年的大國,他連進入其國境抄掠的事都不敢做,也就在邊境線上耀武揚威一下而已。

波調向燕氏施壓的主要誘因是趙雲率領涼州軍隊加入馬超對益州的攻伐,致使涼州境內顯出空虛之態;而主因……主因楊阜不太敢說。

“這與大王有關。”

燕北的臉上表情一時間變得極爲複雜,楊阜這話是什麼意思?萬里之外的一個國王要在邊境興兵,卻與燕某有關?聽起來這意思好像還是他做過什麼對不起波調的事兒,燕北問道:“難道是孤不小心殺了他在漢地進學的兒子嗎?”

“呵呵。”楊阜乾巴巴地笑了一聲,隨後拱手道:“雖然不是,卻也相去無多。先董仲穎爲亂時,遷都毀了洛陽白馬寺,及大王掌政,並未修繕廟宇,還拆了長安的白馬寺,禁絕僧人傳教,以至月氏僧回還西域,兩國來往爲之斷絕。月氏國的朝貢,也斷於此時。如今宋建在邊境陳兵大王不能制,月氏王波調應以爲漢地戰亂已至極其混亂的時期,因而興兵……也並不奇怪了。”

燕北到這個時候才終於明白,這封帶着威脅的國書,是一次試探,試探中原王朝究竟還有沒有力量來約束自己的子民。倘若沒有,那波調想做什麼?

燕北攤開兩手,他還真沒想到這幫聽佛的僧人在漢地還擔當着溝通兩國交往的使命,搖搖頭,他問出一個十分詭異的問題,道:“月氏國,吃米麼?”

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三十八章 以助聲勢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五十五章 隔水相敵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二章 孫文臺死
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三十八章 以助聲勢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三十四章 夜攻紇升骨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五十五章 隔水相敵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二章 孫文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