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

劉表是什麼人,他是一介儒生,儒生裡很厲害的那種。。

他是八俊之一,與望‘門’投止的張儉齊名;他是治世的能臣,是‘亂’世裡的荊州牧,假節鉞開府儀同三司,督益、揚、‘交’三州兵事的鎮南將軍、成武侯。

十年前董卓把他放到荊州,沒打算讓他活下來。初平年間的荊州‘混’‘亂’不亞關中,地方豪強聯兵割據、郡縣官吏相互攻伐,還有袁公路這頭猛虎看準了這地方,用兵鎖住大道……天下大‘亂’的這些年頭裡,死在走馬上任的封疆大吏數不勝數,現當今還稱霸一方的,哪個年輕時候沒殺過朝廷任命的刺史州牧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諸侯。

劉表沒殺過,他是差點被殺的那個。

一介書生三尺微命,騎一匹馬走小路進宜城,會豪族取得蒯氏、蔡氏兩大宗族支持,降服方圓千里七郡一百餘縣。轉危爲安,鎮守四‘亂’之地荊州十年,庇護百萬吏民不受兵災之苦。

天下,一樣米百樣人,燕北不過平遼東便虎視北方,東征高句麗西入幽州主,掀起平定北方的雄圖霸業;曹‘操’東御‘亂’軍南掃豫州,儼然深知非我即敵;袁術揚州牧徐州伯,做天下人的爸爸不滿足還要當老大哥;這年月天底下但凡稱名於外的,各個都是野心之徒……劉表不是,他只做分內事,人言是荊州帶甲十萬虎視一方,可荊州的鎮南將軍從未發兵大徵。

奢侈卻不僭越、儉樸也不‘逼’下,有點小心眼也不出‘門’害人,就呆在荊州開學館、養儒士、寫文章。

劉姓不是沒能人,只是沒可以稱霸天下的人罷了,若還是先帝在時,劉景升就是天下楷模。

可惜,世道變了。

劉表能寫出上佳文章、道德也是中庸楷模,治政沒誰強的過他,還長袖善舞深諳政治,他什麼都會,唯獨漏了一樣……劉表不會打仗。

實際上在很多時候,戰爭都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在劉表這裡,十年來關於荊州的爭端不知多少,劉表總能避免。只是這一次,他避免不了,一輩子就莽了一次,早早地向燕氏宣戰。

打擊,接踵而至。

這次的敵人和從前不同,燕北與旁人不同。天底下再沒有誰能在戰爭纔剛剛開始、軍隊還尚未接戰時百姓便已跑到敵軍領土數萬戶,可燕北能。

這就像個隱喻,從與先前截然不同的跡象來預告劉表,此戰他將會輸掉一切。

在過去,兩個諸侯紛爭初起,百姓一樣會逃難,但那是兩邊百姓都急忙逃離,逃離到第三方諸侯的土地上重新安家或短時避難。從來沒有誰會在開戰之初便料定哪一方能勝而逃向對面的。

可自劉表宣戰燕氏至今半年,從荊州各郡逃向南陽的百姓粗計三萬餘戶,而在劉表心裡這個數目是五萬左右。

不是五萬百姓,是五萬戶。也就是說爲了逃避這場戰爭,荊州想要投向燕北的百姓有足足一個大郡那麼多!

再算上荊州首郡南陽,現在的荊州‘露’出奇怪弔詭的模樣——因爲沮授封鎖司州,逃難百姓聚集在南陽。此時此刻,南陽郡與南陽郡以南的百姓,數目大致相同。

人心散了。

劉表早年獲取權力的不穩定終於在此時‘露’出衰相,他對荊州各郡的掌控力向來弱於天下其餘諸侯,荊州就彷彿強行搭在一起的木屋,強風一吹大雪一壓,塌了。

江夏太守黃祖爲劉備所殺,江夏都督蘇飛一路護着黃‘射’逃回襄陽,江夏陷落;長沙太守韓玄以路途遙遠爲由拒不向北增兵,儼然不聽調令不參與這場荊州的戰事;范陽郡根本聯繫不上、零陵太守劉度望風而降,只有金旋領四千兵馬馳援襄陽。

四千。

益州起兵的趙韙‘陰’差陽錯還救了劉表一命,若劉表知道是他邀劉備入益,說不得要好好謝謝他。劉備調兵進入南郡,乘船向西入攻入益州‘門’戶,留下張飛上表請封南郡太守。

若非劉備走了,劉表恐怕此時便直接向燕北上表投降了。

南郡是荊州治所襄陽所在,襄陽就在南郡與南陽‘交’界處,而南郡治所也在襄陽,但張飛不來襄陽,他只是留在夷陵駐守。劉表可是巴不得張飛來襄陽呢。

劉備的離開讓劉表燒了心腹大患,至少不與劉備發生衝突能讓他將文聘部下萬餘兵馬北調守備新野方向的敵軍。荊州將領在襄陽北部蔡陽、鄧縣一帶佈下防備,他們身後就是襄陽城,枕戈待旦準備破釜沉舟的一戰。

燕氏軍,越來越近了。

自襄陽城向北眺望,隔着沔水已經能夠望見兇猛剽悍的涼州騎兵肆意在原野上奔馳,踐踏着荊州北部良田,焚燒一座又一座農莊……道道黑煙升起在地平線,襄陽城頭的劉表目眥‘欲’裂,恨不得拔劍出城與敵拼殺,被身旁文士勸阻,道:“劉公勿怒,賊軍是想‘激’怒我等。”

張繡加入燕氏,他手上那支借關中‘混’‘亂’之時收攏的涼州‘精’騎自然也會參與這場戰爭,在野外與涼州騎兵爭利?哪裡能爭得到!

鄧縣由文聘爲守將、蔡陽則由自江夏敗逃出來的蘇飛請命防守,在這兩座城沒被攻陷之前,燕軍就算再人多勢衆也無法對襄陽造成真正威脅。目下敵軍所做的一切架勢,都只有一個目的——引襄陽守軍出城。

不過雙管齊下,張繡部下的胡車兒領兵在野外耀武揚威,順便防守可能來自鄧縣之敵;張繡引一部騎兵跟隨姜晉攻向蔡陽。這兩座城池互爲犄角,只要一座城被攻破,另一座城的陷落便只是時間問題。

時間,姜晉可比劉表急多了,雙城一日不被攻陷,襄陽便一日無危局;而劉表看來則恰好相反,襄陽一日無危局,後續兵馬便多一日向北進軍的機會。

蔡陽城上,甘寧捧刀鷹視城下,蘇飛在城頭指着圍城陣前的張繡破口大罵,“張繡狗賊,枉劉公當年收留你在南陽,如今背信棄義與燕氏合流!太一神在上,蒼天不會放過你的!”

張繡正待答話,姜晉卻踹着馬‘臀’卡在張繡與城池中央,揚鞭向城頭仰頭大笑,嘲道:“哈哈,太一神?我家大王要姜某問你,蒼天是誰……他有幾個校尉部啊?”

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
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二十九章 西兵渡河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