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癡心妄想

印度不肯談,那就只能繼續打了。

接下來幾天,雙方爭奪的焦點就是拉合爾古城。

雖然印軍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一度攻入城區,但是巴軍的頑強阻擊給予了印軍巨大的傷亡,也讓印軍的進攻嚴重受阻。

其實,在打到開戰的第10天時,印軍在拉合爾的進攻已顯頹勢。

爲啥?

在該方向上,印軍的增援部隊遲遲上不去,而巴軍卻開始在拉合爾西面集結重型裝甲部隊。

哪怕印軍仍然有兵力上的優勢,但是輸掉拉合爾戰役只是遲早的事情。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當時已經有部分印軍將領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因爲獲得了美國在情報方面的支持,還能夠從日本獲得一些戰場信息,所以印軍高層肯定知道,巴軍正在拉合爾附近集結重兵,準備在適當的時候發起反擊,而且這個時候即將到來。

問題是,印軍高層並不願意接受失敗的結果。

從拉合爾撤退?

顯然,這根本就不在印軍的計劃之內。

雖然在拉合爾受阻,已經宣告進攻***堡的作戰行動流產,但是要讓印度承認輸掉了這場戰爭,肯定是不大現實的問題。

當時,印軍高層甚至提出在南方戰區發動新的進攻。

這就是,攻打卡拉奇,迫使巴基斯坦向南方戰場調派兵力,從而減輕印軍在拉合爾方向上的壓力。

如果巴軍沒有調整部署,仍然把重兵集結在拉合爾附近,那麼就擊中兵力攻打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城市,爭取迅速拿下卡拉奇,切斷巴基斯坦獲得海外援助的主要通道,讓巴基斯坦失血而亡。

毫無疑問,這個設想非常大膽。

問題是,印軍有實施這套作戰計劃的資本嗎?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在戰前,印軍就沒有制訂類似的作戰計劃,連方案都沒有。

立即着手製訂作戰計劃?

不要說印軍,就算換成美軍,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天之內,拿出一套從地面攻打卡拉奇的作戰方案來。

更何況,在有了計劃之後,還需要讓部隊熟悉計劃,也就需要跟更多的時間。

其次,印軍沒有足夠多的兵力。

不是說印軍的兵員不夠,在南方戰場上,印軍有20萬正規軍,而且能夠在短期內將兵員擴充到50萬以上。

印軍缺少的是主戰裝備。

要知道,印軍的主力裝甲部隊全都在拉合爾附近,而部署在南方戰場上的裝甲部隊只有兩個旅。

兩個旅能幹什麼?

雖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巴基斯坦部署在卡拉奇的裝甲部隊也不多,也許就只有一個裝甲旅,而且裝備的是較爲落後的69式坦克,但是隻要戰鬥打響,巴基斯坦陸軍肯定會向拉合爾增兵。

更何況,由阿盟國家提供的援助全都在瓜達爾港。

也就是說,利用運抵瓜達爾港的主戰裝備,巴基斯坦陸軍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組建起幾個裝甲旅。

往更長遠的看,巴基斯坦獲得援助也要比印度容易得多。

別的不說,只要巴基斯坦有需要,華夏隨時都能開動生產線,在幾個月內爲巴基斯坦提供數百輛VT-5之類的輕型坦克。

最後,印軍沒有足夠多的物資來發動另外一場大規模進攻。

其實,打到這個時候,印軍在後勤保障方面的問題已經暴露了出來。

雖然由阿盟國家實施的石油禁運沒有對印度產生太大的影響,印度仍然能夠在國際市場上買到石油,從美國進口頁岩油,也能花高價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但是在其他方面,印度的問題非常突出。

比如,印軍一直存在彈藥不足的問題。

只是在拉合爾方向上,很多印軍作戰部隊就沒能獲得必要的補給,也就無法在進攻行動中發揮出全部的作戰能力。

當時,甚至連一些主力部隊都沒能獲得足夠多的彈藥。

比如在拉合爾北面,印軍裝甲部隊的主戰坦克,長期只能維持最低限度的穿甲彈,也就是每輛坦克4發,而且這些穿甲彈全都是從其他部隊抽調來的,很多是庫存貨,性能早已落後。

連物資保證都做不到,印軍拿什麼去攻打卡拉奇?

其實,印度當局早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

比如,在開戰之後,印度外長就飛往東京,向日本求援,希望日本能夠爲印度提供必要的援助。

問題是,日本也愛莫能助。

當時,日本能夠提供的,也就只是一些155毫米炮彈。

對印軍最需要的坦克彈藥,日本確實辦不到。

爲啥?

日本儲存的都是120毫米整裝炮彈,而印度坦克使用的是125毫米分裝炮彈。

就算日本願意幫忙,也就是幫助印度從國際市場上採購,而生產125毫米炮彈的廠商也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當時,除了華夏與俄羅斯,生產與出售125毫米穿甲彈的就只有以色列。

其實,印度陸軍的T-90S使用的就是以色列生產的穿甲彈,而不是俄羅斯的穿甲彈,因爲以色列的穿甲彈要好得多,之前從俄羅斯進口的穿甲彈,只是T72M1使用,沒有配發給T90S。

繞了一大圈,印軍最後還是回到了拉合爾。

可以說,以印軍的實力,能夠打下拉合爾就已經是萬幸了。

至於開闢南方戰線,也就只是想想。

爲此,在開戰的第8天與第9天,印軍終於用上了大殺器,也就是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巡航導彈。

在這兩天裡,印軍總共發射了近百枚“布拉莫斯”,攻擊巴軍防線後方的重要目標。

威力嘛,自然不用多說。

“布拉莫斯”是超音速巡航導彈,巴軍的野戰防空系統對其無能爲力,即便是HQ-9B也只能望空興嘆。

效果嘛,卻是微乎其微。

幾十枚巡航導彈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如果以彈藥投擲量爲準,也就相當於幾十枚遠程火箭彈。

雖然這些導彈給巴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是遠沒有達到擊潰巴軍,讓巴軍喪失戰鬥力的程度。

其實,印軍用“布拉莫斯”發起的進攻,連皮肉之傷都算不上。

第668章 擔憂第712章 交戰第530章 四代機的誘惑第715章 瘋狂科學家第309章 輿論風波第602章 停火契機第216章 推波助瀾第243章 疑點重重第476章 全盤計劃第179章 旗開得勝第219章 掃興之事第168章 水太深第676章 救人第219章 掃興之事第318章 牛鼻繩第364章 動心第694章 逃跑第176章 就地固守第207章 量產能力第547章 實力第八章 遭襲第265章 趟槍第694章 逃跑第496章 放大招第604章 最後的機會第602章 停火契機第485章 失控第761章 推斷第151章 硬芯露尖彈第119章 機會第613章 援助第170章 北極寒流第173章 血戰沙場第十六章 政府軍殺到第三十七章 大鬧賽場第二十八章 保命第450章 鋼鐵碰撞第134章 耿直人第316章 顛覆傳統第480章 遠程打擊第172章 強攻第135章 突圍第245章 突然開火第四十一章 滅口第297章 邀請第348章 引爆點第一百一十一章 截貨第五十二章 值得信任的朋友第278章 難以爲繼第756章 遺留基地第447章 奪取指揮權第412章 風雲突變第708章 一路向北第658章 猜測第456章 大局已定第592章 戰略目的第530章 四代機的誘惑第739章 莫須有罪名第371章 再接再厲第524章 喜事第289章 不值得高興第738章 動盪第734章 陰謀第592章 戰略目的第452章 首席皇家軍事顧問第633章 譁變第六十一章 居高臨下第三十二章 神秘女人第616章 開赴前線第322章 理智看待第一百章 狠角色第432章 收復塞馬沃第470章 大勢所趨第137章 鐵拳第246章 時不我待第482章 夜戰第523章 耐心第330章 派別鬥爭第527章 飛機公司第208章 大股東第一百零二章 見錢眼開第740章 返回美國第719章 深入虎穴第六十七章 跳傘逃生第506章 和平的力量第281章 拿去喂狗了第308章 面對面交談第214章 城市戰第353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喪家之犬第446章 哈立德揚威第750章 發現核彈頭第681章 醒來第534章 市場定位第732章 襲擊第516章 各取所需第302章 大勢所趨第191章 突圍第611章 內亂第282章 陪襯的綠葉
第668章 擔憂第712章 交戰第530章 四代機的誘惑第715章 瘋狂科學家第309章 輿論風波第602章 停火契機第216章 推波助瀾第243章 疑點重重第476章 全盤計劃第179章 旗開得勝第219章 掃興之事第168章 水太深第676章 救人第219章 掃興之事第318章 牛鼻繩第364章 動心第694章 逃跑第176章 就地固守第207章 量產能力第547章 實力第八章 遭襲第265章 趟槍第694章 逃跑第496章 放大招第604章 最後的機會第602章 停火契機第485章 失控第761章 推斷第151章 硬芯露尖彈第119章 機會第613章 援助第170章 北極寒流第173章 血戰沙場第十六章 政府軍殺到第三十七章 大鬧賽場第二十八章 保命第450章 鋼鐵碰撞第134章 耿直人第316章 顛覆傳統第480章 遠程打擊第172章 強攻第135章 突圍第245章 突然開火第四十一章 滅口第297章 邀請第348章 引爆點第一百一十一章 截貨第五十二章 值得信任的朋友第278章 難以爲繼第756章 遺留基地第447章 奪取指揮權第412章 風雲突變第708章 一路向北第658章 猜測第456章 大局已定第592章 戰略目的第530章 四代機的誘惑第739章 莫須有罪名第371章 再接再厲第524章 喜事第289章 不值得高興第738章 動盪第734章 陰謀第592章 戰略目的第452章 首席皇家軍事顧問第633章 譁變第六十一章 居高臨下第三十二章 神秘女人第616章 開赴前線第322章 理智看待第一百章 狠角色第432章 收復塞馬沃第470章 大勢所趨第137章 鐵拳第246章 時不我待第482章 夜戰第523章 耐心第330章 派別鬥爭第527章 飛機公司第208章 大股東第一百零二章 見錢眼開第740章 返回美國第719章 深入虎穴第六十七章 跳傘逃生第506章 和平的力量第281章 拿去喂狗了第308章 面對面交談第214章 城市戰第353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喪家之犬第446章 哈立德揚威第750章 發現核彈頭第681章 醒來第534章 市場定位第732章 襲擊第516章 各取所需第302章 大勢所趨第191章 突圍第611章 內亂第282章 陪襯的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