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動盪

當天中午,王棟與羅清就越過邊境線,進入瑞士境內。

準確說是翻過了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山峰,以常人根本無法採用的方式,越境進入了瑞士境內。

隨後,兩人在山腳下的一座農莊找到了兩套破舊的外衣。

傍晚,在到達伯爾尼的時候,收到了雲龍發來的消息。

因爲不再緊迫,所以王棟與羅清沒有使用副腦,而是搞了一部手機,然後撥通了雲龍留下的電話。

雲龍之前沒有亂說,確實是一場全球性災難。

因爲原始數據丟失,所以紐約證券交易所在當天停市,隨後美國聯邦當局就宣佈,金融數據中心遭到黑客入侵,數億個賬戶裡面的數百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丟失,準確說是暫時無法恢復。

緊接着,美國總統就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爲啥?

這可是美國的所有財富,幾乎關係到了所有美國人的切身利益。

幾個小時之後,日本也發佈了類似的消息,即東京證券交易所的金融數據中心遭到黑客攻擊,丟失了所有客戶的原始數據,上百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徹底丟失,而且幾乎無法完全恢復。

與美國一樣,日本也進入了緊急狀態。

一時之間,幾乎所有的數字交易工具都無法使用了。

什麼意思?

除了紙質的貨幣之外,其他的貨幣,包括信用卡、儲蓄卡與無線支付平臺,全都因爲金融數據丟失而無法使用。

這絕對是一場全球災難!

按照美國國務院發佈的消息,能夠恢復的數據大概只有百分之一,而且主要是有紙面備份。

即便如此,也需要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時間才能恢復。

爲啥?

需要太多的人力去處理這些寫在紙上的信息了。

按照美國白宮發言人公佈的消息,這場金融災難所導致的損失,將超過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所有戰爭的損失總和。

只是美國,損失就在200萬億到300萬億美元之間。

有這麼多嗎?

其實,這還算少的。

爲啥?

因爲金融的數字交易幾乎完全癱瘓,所以美國的商業體系幾乎徹底完蛋,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

受商業癱瘓影響,工業必然受到衝擊,即各大企業都很難獲得訂單。

接下來,就是平民百姓的日常工作與生活。

說得形象一點,這場災難,等於讓全球,準確說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一下就從數字化網絡時代退回到了計算機出現之前的機械工業文明時代,做爲現代社會血液的金融網絡徹底完蛋之後,整個社會都癱瘓了。

當然,也有例外。

華夏就是一個例外。

此外,少數沒有融入西方金融體系的國家,比如俄羅斯,比如朝鮮,比如伊朗,受到的衝擊都不是很大。

其實,這絕非好事。

美國首先調查的就是華夏。

只是,美國總統隨後就下令結束了對華夏的調查。

理由也很簡單,香港證券交易所同樣是重災區,損失高達上百萬億美元,而且有很多華夏公司遭到衝擊。

上海與深圳的交易所也沒完全逃脫,主要是在結匯方面受到了衝擊,損失同樣巨大。

即便是保守估計,華夏遭受的損失也在100萬億美元左右。

此外,隨着全球金融體系瓦解,對貿易產生的衝擊將不可避免,而華夏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

顯然,華夏在貿易方面遭受的損失更加巨大。

做爲世界經濟體系的一部分,華夏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至於俄羅斯,更加不可能。

爲啥?

俄羅斯沒有這個能力,而且俄羅斯同樣需要貿易,同樣需要通過全球金融體系來出售多得根本就用不完的資源,並且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必要的商品與設備,因此俄羅斯同樣是全球經濟體系的參與者。

伊朗呢?

雖然一直遭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封鎖與禁運,但是這些年來,伊朗在貿易方面已經有很大的起色。

關鍵就是,伊朗的國民經濟體系不夠健全,既需要出口多餘的石油與天然氣,也需要進口無法生產的商品。

顯然,就算伊朗要搞事情,也不會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來。

當然,還有能力。

以伊朗的能力,根本無法發動一場全球性質的網絡攻擊,更別說是在幾乎同一時間發起攻擊。

剩下的,也就只有朝鮮了。

單純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朝鮮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最爲封閉,跟外界交流最少,對外依存度最低的國家。

可以說,不管外界發生了什麼,對朝鮮的影響都極爲有限。

問題是,朝鮮有這個能力嗎?

雖然美國一直在鼓吹朝鮮的威脅,還拍過遭到朝鮮入侵的電影,但是在現實中,恐怕沒人相信,朝鮮能夠癱瘓全球金融網絡,同時對全球金融中心的數據庫發起攻擊,並且一舉奪走數十億個賬戶的原始數據。

此外,朝鮮爲什麼要發動這樣的襲擊?

或者說,朝鮮的動機是什麼?

顯然,住在白宮裡的傢伙顯然不會考慮這個問題。

美國的金融體系徹底癱瘓,整個西方世界的金融體系都癱瘓了,美國總統必須給出一個合適的說辭。

當然,說是轉移矛盾也沒有錯。

爲啥?

如果不把矛盾引到國外,憤怒的美國人肯定會把責任歸到聯邦政府身上,甚至有可能由此引發大規模暴動。

要知道,美國人手裡有幾億支槍械!

真要發展到這一步,後果將難以設想。

因爲這是一場全球性的金融災難,所以擴散速度非常快,幾乎是在一瞬間就對所有人的生活產生了影響。

這樣的局面,可以說是前所未有。

對美國當局來說,當務之急肯定不是恢復金融系統,而是如何穩住國內局勢,給民衆一個宣泄點。

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找一個敵人出來。

毫無疑問,朝鮮就是一個理想的敵人。

不管說不說得通,不管有沒有道理,先把這個敵人丟出來,轉移國內的矛盾,然後再考慮別的事情。

顯然,這總比美國爆發動盪,數億人持槍走上街頭要好得多。

第416章 挑戰與機遇並存第566章 體系的漏洞第562章 傷亡慘重第535章 競爭對手第一百零五章 生死之間第452章 首席皇家軍事顧問第128章 誰怕誰第339章 空中打擊第629章 靜坐戰第505章 轉折將至第661章 火速到達第284章 曝光第762章 瘋狂之舉第493章 災難第232章 意外收穫第593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222章 時代的終結第705章 追查第275章 糟糕的第一印象第358章 當務之急第228章 技術專家第237章 錯綜複雜第310章 慶典第434章 侷限性第168章 水太深第149章 溜之大吉第679章 局面反轉第534章 市場定位第八十七章 找樂子第648章 錢的問題第745章 恐慌第287章 小口徑埋頭彈第142章 身不由己第434章 侷限性第六十四章 勇闖美軍基地第710章 深入第294章 利己利人第二十二章 反客爲主第744章 失控第117章 自殺式襲擊第553章 國本第670章 猶豫不決第747章 守株待兔第683章 變化第560章 迎頭痛擊第五十章 遭到背叛第400章 偶遇第402章 空中支援第568章 遠程攔截第122章 招標書第235章 投名狀第527章 飛機公司第500章 所見所聞第486章 另闢蹊徑第725章 新的發現第182章 駱駝騎兵第302章 大勢所趨第685章 拖延第323章 情緒失控第六章 奪槍第162章 內奸第320章 聽證會第八十六章 低級錯誤第174章 攪局者第694章 逃跑第262章 做好準備第二十四章 借酒消愁第684章 醒悟第二十八章 保命第409章 精確轟炸第222章 時代的終結第489章 謀劃第545章 油價之戰第637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699章 代理人第421章 直言相勸第168章 水太深第365章 戰場局勢第454章 急轉直下第313章 放眼未來第265章 趟槍第239章 兄弟情第630章 外援到達第474章 重返戰場第220章 十分光火第310章 慶典第517章 重型戰車第627章 僵局第四十八章 高人相助第623章 自知之明第279章 經濟戰爭第684章 醒悟第518章 捉襟見肘第197章 報復第625章 突破第470章 大勢所趨第618章 停火到期第739章 莫須有罪名第四十一章 滅口
第416章 挑戰與機遇並存第566章 體系的漏洞第562章 傷亡慘重第535章 競爭對手第一百零五章 生死之間第452章 首席皇家軍事顧問第128章 誰怕誰第339章 空中打擊第629章 靜坐戰第505章 轉折將至第661章 火速到達第284章 曝光第762章 瘋狂之舉第493章 災難第232章 意外收穫第593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222章 時代的終結第705章 追查第275章 糟糕的第一印象第358章 當務之急第228章 技術專家第237章 錯綜複雜第310章 慶典第434章 侷限性第168章 水太深第149章 溜之大吉第679章 局面反轉第534章 市場定位第八十七章 找樂子第648章 錢的問題第745章 恐慌第287章 小口徑埋頭彈第142章 身不由己第434章 侷限性第六十四章 勇闖美軍基地第710章 深入第294章 利己利人第二十二章 反客爲主第744章 失控第117章 自殺式襲擊第553章 國本第670章 猶豫不決第747章 守株待兔第683章 變化第560章 迎頭痛擊第五十章 遭到背叛第400章 偶遇第402章 空中支援第568章 遠程攔截第122章 招標書第235章 投名狀第527章 飛機公司第500章 所見所聞第486章 另闢蹊徑第725章 新的發現第182章 駱駝騎兵第302章 大勢所趨第685章 拖延第323章 情緒失控第六章 奪槍第162章 內奸第320章 聽證會第八十六章 低級錯誤第174章 攪局者第694章 逃跑第262章 做好準備第二十四章 借酒消愁第684章 醒悟第二十八章 保命第409章 精確轟炸第222章 時代的終結第489章 謀劃第545章 油價之戰第637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699章 代理人第421章 直言相勸第168章 水太深第365章 戰場局勢第454章 急轉直下第313章 放眼未來第265章 趟槍第239章 兄弟情第630章 外援到達第474章 重返戰場第220章 十分光火第310章 慶典第517章 重型戰車第627章 僵局第四十八章 高人相助第623章 自知之明第279章 經濟戰爭第684章 醒悟第518章 捉襟見肘第197章 報復第625章 突破第470章 大勢所趨第618章 停火到期第739章 莫須有罪名第四十一章 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