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幸福的煩惱

1259年,11月20日,中央市。

中央廣場以南的管委會臨時大院已經建了個雛形出來,圍牆已經圍好,裡面各建築的位置也劃定了。雖說南北兩個主建築還在打地基,綠化也還沒到時候,不過周圍一些預定作爲倉庫和輔助用途的小屋已經建好,因此管委會現在就已經搬了過來,在這些小屋裡臨時辦公。

雖然大院還是個大工地吵吵鬧鬧的,但也是沒辦法,再不搬來就沒地方住了。

上個月冬至,今年的義務兵正式入伍。雖然有李璮的威脅,不少人打了退堂鼓,但還是按時招滿了2800名兵額(其中300是臨時增加的鐵道隊兵額)。總的來說,一百畝低稅田的誘惑還是很大的,東海商社實際上是在用未來可能會產生巨大價值的土地換取現在的兵役,但反正未來價值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產生的,何樂而不爲呢?

不過一下子招了這麼多新兵,如何訓練安置就是一件大事了。還好軍委會早有準備,在五角堡附近新建了一大片營區,又提前屯好了物資,事情還算順利。只是五角堡裡裡外外都塞滿了,管委會就不好在那邊繼續住着,正好臨時大院也初具規模,便一下子搬過來了。

今天,管委們又一次在狹窄的統合部會議室裡齊聚一堂,討論下一步的行動。

“那麼,我們該拿這個東海縣怎麼辦呢?”張正義拿着一根通條,點着牆上的地圖,苦笑着對管委們如此問道。

張船長把手往後腦上一枕,說道:“就這麼佔着唄,總不能還給李璮吧?”

孔嘉誼把手中的筆記本朝他一展示,說道:“但是我們拿這幾個島有什麼用呢?島上全是山地,沒幾塊能耕種的地方,也沒什麼知名特產,產出太低。相反,我們還得至少駐一個營在上面,還要定期送去補給,這是多大的成本?要知道,今年跟李璮打了這麼一仗,我們的預算已經超了啊!”

之前東海軍乘勝佔領了東海縣,本來在軍事和政治上應當是件能大吹特吹的大功,但是商社佔着這個島,卻像拿了一個燙手山芋一樣,產出沒多少,還得倒貼錢駐兵,真是虧到姥姥家了。這樣的煩惱,也就東海商社這樣掉進錢眼裡的勢力纔會有了,要是讓李璮或者趙昀知道了,肯定會氣得半死。

張船長把手一攤,說道:“錢就跟李璮要唄,我們俘虜了他那麼多老兵,他總不能說不要就不要吧?乖乖,這東海縣可是那老趙家封給我們‘東海軍’的首府啊,你不能真送出去吧?要是真幹了,別說南邊不高興,就是我們自己的士兵和勞工也不會心服啊!別光算經濟賬,還得算政治賬啊。”

“李璮那麼摳門,光是賣俘虜能要到多少錢?政治不是爲經濟服務的?要是虧那麼多,這政治賬不要也罷啊!還不如給李璮報個價,讓他把這個島贖回去呢。”

這時張建國搖了搖頭說道:“別忘了小文可是在船上觀過戰的,我們貨真價實地打了下來,以後又賣出去,這不得被他寫奏章參死?”

旁邊的呂雙卓(公安部)皺了皺眉頭,說道:“我們有必要這麼在意南宋朝廷的反應嗎?”

“當然了。”史若雲說道,“我們現在跟南宋正是政熱經熱的時候,這個月又有一個大商隊要南下了,幾年之內維持對宋關係都是有利無弊的,這時候去挑釁它幹嘛?當然,如果真有大的利益衝突,那麼與南宋作對也不是不行,但現在不是沒到時候嗎?”

不過她剛這麼說完,立刻畫風一轉,對着孔嘉誼說道:“不過,要是說東海縣沒有經濟利益,那也是不客觀的。海州現在荒廢,是因爲累年的戰亂,但是你看它的地理位置,控扼南北海路,附近又有沭水聯通魯南腹地,如果和平下來,這不是比膠州更合適的海貿港口嗎?

東海縣在我們手裡,確實沒多大作用,但要是落入李璮手裡,他再把海州周邊安定下來,好好經營,那豈不是很快就會從我們手裡分走一大份貿易額?雖然食之無味,但是棄了可是會傷到自己的啊!

而且,東海縣也不是完全沒有經濟利益,佔了它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以經濟封鎖爲名,強迫過往商船去膠州交易,二是這附近是有水路連接到山東腹地的煤鐵產地的,我們可以藉此採購礦石,發展我們自己的工業。再加上島上也有幾百居民,多少會有些漁業、林業、鹽業、礦業、農業之類的產出,長遠算下來,應該能補平少量駐軍的支出。未來我們要是向大陸進行干涉,這也是個很好的跳板。”

她這麼一分析,會議室內的風向頓時轉了過來,不少人開始表態支持繼續佔領東海縣。

張正義領頭商議了一會兒,拍板做出了決定:“那就這麼定了,這個月底商隊南下,帶着莊山的封舟和商人們一起,把李平安那艘投石機大沙船也帶上,還有昌邑帶回來的那些蒙古俘虜……也別全帶上,甄別一下,願意服軟的就留下來給陳遠琪,死硬的送過去。就送個三四十人好了,賈似道也才抓了一百多個蒙軍,別我們送太多搶了他的風頭,這人小心眼,萬一被記恨上就不好了。還有那些盔甲、戰旗之類的,挑些殘破沾了血的送過去,給老趙報報功,讓他高興高興,我們這也算對得起他了。把東海縣的事也跟他一說,再跟他要點銅用用,這麼大的功勞,給個十萬斤不算什麼吧?對了,張船長,你不是說要更改護航用船嗎?準備換哪個?”

張船長笑了一下,說道:“讓大寒號和新下水的雨水號去吧。這兩艘都是大船,載貨量高,但拿來打炮也不比前面的小船強多少,還不如專門跑運輸呢。不過按慣例,新型船第一次出遠門,得有老船隨行才行,所以我們又調了第一艦隊的冬至和第二艦隊的小雪護航,嚯,這次船隊有四艘星火級和兩艘順風級,還有一堆小貨船,也真是豪華了。”

經過海州灣海戰的實戰檢驗,海洋部確認了大寒號這樣的大型星火級在現階段並不太適合做戰船,而大型貨船又有順風級作爲替代,於是調整了造船計劃。調整之前,闊馬造船廠的雙桅船和三桅船的生產比例爲1:1,調整之後,全部產能都用來生產新型的雙桅星火級,作爲兩個艦隊的主力戰船和近海貨船。相應的,抽調了部分骨幹和人手組建了一個遠洋船分廠,專門用來研發和製造大型船隻,爲未來做準備。

孔嘉誼這時候又忍不住插嘴道:“嘖,要不是有李璮搗亂,本來應該再派四艘星火級過去的。可惡,這得少賺多少錢啊。”

“呵呵,”張船長笑道,“危機總是有的,我們現在攤子大了,本土總是要有防禦的,船還是得越多越好啊。嘿,我說,我們是不是應該把專業海軍和商業船隊分開了?嗯,現在的兩個艦隊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不變,再成立一個第三艦隊,專門進行海貿?”

這時高正很不給老大哥面子,笑了出來,說道:“得了吧,你們海軍就兩個艦隊,這就開始有山頭了,再來一個還了得?要我看,你們就這幾艘船,連兩個艦隊都不應該劃出來,就該學我們的虛擬團配置,艦隊只管指揮,船隻根據需要調動,省得扯皮,還靈活多了。”

張船長搖頭道:“這不一樣啊……你們能玩虛擬團,有兩個前提,一,作戰任務是臨時的、短期的、不固定的,不需要常設,二,每個營都差不多,可以隨意調換。但是這個商業艦隊就正好相反,第一,任務是固定的,也就是貿易,第二,海貿需要專用的海船,這些海船不怎麼需要用於作戰,所以綜合下來,還是設立一個固定的單位更合理。嗯,更別說,這些大星火級戧風性能不錯,所以這次過去之後,我們和商務部還計劃在膠州和明州之間建立一個定期航線,每月來回一次,這個經濟價值可就大了,設立獨立單位更有必要。”

這涉及到專業知識,高正不好直接反駁,只好隨便扯道:“嗯……聽你這麼一說,怎麼更像個公司什麼的?”

史若雲聽了眼前一亮,說道:“這個不錯,嗯,就成立一個專門的航運企業怎麼樣?就叫南宋公司吧!”

這個有些意思,管委們開始討論了起來,張正義見離題越來越遠,連忙打斷道:“打住打住,你敢當着趙家的面叫他們南宋,那不得被打死?這個議題再議吧,你們海洋部或商務部要是有方案,就做好了提上來討論,現在我們還是說外交方面的事吧……”

史若雲說道:“所謂外交,其實就兩點,一是賺錢,二是花錢。很好理解嘛,要賺錢,一是做貿易,二就是想辦法跟趙官家多討點賞賜。而這個花錢,也是爲了更好地賺錢,主要花錢點有兩個,一是建立商站、拓展商業渠道,二是跟朝廷大員搞好關係。短期來看,問題不大,魏萬程他們之前搞起公關來不吝嗇,在臨安的聲望不差,現在又跟賈似道搭上了線。從歷史上來看,這傢伙對自己一黨一向護短,正好可以借他的名義多攬點好處,商業渠道也可以順勢擴張出去。不過一時攤子也沒法鋪太大,初期還是先經營臨安商站吧。”

張正義問道:“短期來看,勢頭很好。那麼長期來看,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呢?”

史若雲想了想,答道:“這個‘長期’就有些長了,得十年後了吧。我想想,嗯,等我們規模大了,可能會有幾個問題。一是錢賺多了,引發權貴的覬覦;二是奢侈品賣多了,擠佔了一些既有的市場,引發一些商人和背後權貴的不滿;三是從南宋運走的錢和人口多了,會有一些‘有識之士’抗議。”

張船長撲哧笑了出來:“都是跟當官的槓上了啊。”

孔嘉誼眉頭一皺:“畢竟還是封建社會啊。這問題不可輕視,商務部有什麼預案沒?”

史若雲敲着桌子說道:“該來的總是會來的,只能見招拆招吧。首先,我們抱緊賈似道這條大腿,未來幾年他就是最大的權貴了。再次呢,開拓市場的時候可以多找幾個本地買辦,呃,我是說經銷商,讓他們分潤一些利益。還有呢,我們可以在輿論場上發發力,之前林大力就搞得還行,可以把他派過去攪攪混水……”

張正義點頭道:“有道理,那這樣,你們多研究一下,做好準備。”

這時高正把雙手往腦後一枕,靠在椅背上說道:“都不知道哪年的事,連個影都沒呢,管他幹嘛?真到那時候,還不知道誰打誰呢。”

張正義一愣,然後又一笑:“也是啊。”

第853章 鑿空 九 賽藍城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439章 南下:龍牙門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420章 西拓:運河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509章 天塹變通途第801章 求和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539章 出海第165章 火帽 上第469章 東洋景 上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535章 農貿市場第346章 出山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180章 兵役制度 二第770章 二、主流文化爲……第744章 多鉚蒸剛第506章 入境第61章 北地貿易 二第221章 合謀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891章 轉移第30章 善後事宜第772章 四、政體爲……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11章 闊馬戰役第586章 第四野戰旅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686章 都好起來了 四第307章 北伐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594章 人身解放第483章 奪人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第3章 海盜窩第17章 買鐵第232章 奪城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一點感言第815章 新航路 四 海角郡 (加更)第598章 訪問第213章 鍊鋼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39章 基層的擴張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798章 長安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442章 龍牙半島第656章 大變局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765章 圍剿第518章 東海科舉第424章 新幣制 下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212章 大鐵廠第167章 硫酸 上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524章 煤鐵複合體 下第10章 海岸血戰第742章 現代軍隊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496章 上洛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430章 北上:造船業第102章 全面動員 二第370章 騎炮兵後15章 太極帝國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84章 新的建設 er….等等,有麻煩了?第217章 賣官 上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777章 雲中第704章 開門第32章 戰後發展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215章 鍛造第521章 光明 上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793章 氣吞萬里(加更)第272章 出賣第824章 曙光 (加更)第882章 蜀道難第898章 疾風暴雨 二
第853章 鑿空 九 賽藍城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439章 南下:龍牙門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420章 西拓:運河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509章 天塹變通途第801章 求和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539章 出海第165章 火帽 上第469章 東洋景 上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535章 農貿市場第346章 出山第296章 技術擴散第180章 兵役制度 二第770章 二、主流文化爲……第744章 多鉚蒸剛第506章 入境第61章 北地貿易 二第221章 合謀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891章 轉移第30章 善後事宜第772章 四、政體爲……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11章 闊馬戰役第586章 第四野戰旅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686章 都好起來了 四第307章 北伐後10章 新南洋 二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594章 人身解放第483章 奪人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第3章 海盜窩第17章 買鐵第232章 奪城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一點感言第815章 新航路 四 海角郡 (加更)第598章 訪問第213章 鍊鋼第655章 童年的終結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39章 基層的擴張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798章 長安第595章 寧陽模式 上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442章 龍牙半島第656章 大變局第273章 將而必誅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816章 新航路 五 地球的另一端第765章 圍剿第518章 東海科舉第424章 新幣制 下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212章 大鐵廠第167章 硫酸 上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524章 煤鐵複合體 下第10章 海岸血戰第742章 現代軍隊第162章 財政問題(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八次加更)第496章 上洛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430章 北上:造船業第102章 全面動員 二第370章 騎炮兵後15章 太極帝國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84章 新的建設 er….等等,有麻煩了?第217章 賣官 上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777章 雲中第704章 開門第32章 戰後發展第666章 臨安事變 八 昨日重現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215章 鍛造第521章 光明 上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793章 氣吞萬里(加更)第272章 出賣第824章 曙光 (加更)第882章 蜀道難第898章 疾風暴雨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