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征服大漠

1275年。

第四野戰旅在攻佔臨潢府後,稍作休整,又繼續西進,沿着潢水(西拉木倫河)河谷穿過了大興安嶺,來到了西側的大草原上,在潢水源頭處建立了“潢源營地”。

潢源營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不但處於東西草原間的交通要道上,還是漠南漠北的分界處。

自古以來,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愛恨情仇便是中原對外戰爭的主要戲份。而談到對北的戰爭,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巨大的自然地貌——戈壁。

戈壁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化地區之一,南抵黃河和青藏高原,西至天山,東部接近大興安嶺,幾乎堵住了傳統漢地的大半個西北部。

這麼一片巨大的沙漠,對古代的軍事地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好處來說,這片大漠限制了遊牧民族的生存,減輕了漢地的軍事壓力,只需要重點防守幾處關鍵地區即可,避開了四面皆敵的局面。但從壞處來說,這片荒蕪之地又限制了中原王朝向北主動出擊,每次把敵人趕出漠南,他們又就逃回漠北,百年後又有一支強悍部落崛起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而且這茫茫大漠雖然令人望而卻步,但也不是真的絕地,每每都有豪雄率領部民自戈壁之中突然冒出來,打中原軍隊一個措手不及。所以中原王朝才經常會修建橫亙整個北方的萬里長城,以防備這些概率很低但不可不防的突然襲擊。

由於戈壁的存在,可以把茫茫北地分爲漠南、漠北兩部分。漠南就是後世的內蒙古,水草豐美,人口和牲畜承載力都較高;漠北則大致是外蒙及以北(有沒有這個“及”都差不多,再北就真沒幾個人了),生存環境惡劣,即使是21世紀都只有三百萬人口,古代就不用說了,但這種苦寒之地也往往能出最堅韌的戰士。

自古以來,征服漠南相對容易,只要培養一支強軍,以漢地的資源爲依託,很容易就能在距離較近環境也較好的漠南草原上站住腳跟。但想征服漠北就難如登天了——因爲這真的是在“登天”ꓹ 以百萬民夫爲十萬軍隊運輸補給,這十萬軍隊裡又有九萬還是要用來運糧草ꓹ 真正作戰的也就一萬而已,彷彿壘人梯一樣壘到天上去,稍微出了點紕漏就全軍崩潰ꓹ 即使成功也沒法在漠北建立長期統治。

雖然艱難,但是東海人想達成控制草原大漠進而恢復晉陝水土的目標ꓹ 這個漠北是非得控制不可了。但一口也吃不成個胖子,不能好高騖遠ꓹ 先從漠南搞起吧。

之前說戈壁“東部接近大興安嶺”ꓹ 這個接近點,就是潢源營地附近了。自潢源營地再往西一百多公里,就是戈壁沙漠,所以這一線就是漠南漠北的分界線。傳統來說,雖然大漠之中也有通行的途徑,但一般人沒事不會去裡面折磨自己,北上南下都是沿着東邊這一百公里的草原地帶行進的。也就是說ꓹ 只要控制住了潢源營地附近,就是控制住了漠南漠北交通的大門。

當然ꓹ 光有這麼個孤零零的營地ꓹ 也沒法堵住上百公里的廣闊地域。所幸之前的蒙元已經打下了不錯的基礎ꓹ 在潢源營地西南一百公里處經營了開平、桓州二城ꓹ 前者位於燕山北麓,後者接近大漠邊緣ꓹ 一右一左卡住了漠南水草豐美之地的大門。開平城之前已經被東海軍攻佔ꓹ 桓州尚有元軍盤踞ꓹ 只要再把這個問題解決,三個要點相互配合ꓹ 就能相對穩固地控制這處咽喉之地了。

因此,六月份,東海軍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燕山旅的兩個營自開平向桓州進發,吸引元軍的正面,另一邊,四野自潢源營地出發,一野自隆興府柔遠城(後世張家口張北縣,當年蒙古興起的關鍵一戰野狐嶺大戰就是發生在此地)出發,包抄了桓州的後路,打出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殲滅戰。

大戰之時,綠草茵茵,黃沙漫漫,金戈鐵馬,鑼鼓喧天,槍炮齊鳴,聲震千里,鐵騎縱橫,風雲攪動,血流成河,屍橫遍野,丟盔卸甲,追亡逐北,週近部族無不震撼臣服。

現在東海軍有能力佔領漠南——事實上已經佔領了一半——但離佔領漠北還差得遠。想要佔領漠北,完成“征服草原”的宏偉目標,所需要的不僅是軍事行動,還有政治行動——必須控制足夠數量的遊牧部落,然後通過他們去佔領漠北。

這將是一個曠日持久的工作,需要把草原上的部落一個個找出來,將其打服、冊封頭人、編戶齊民、徵血稅……如果換了一個傳統王朝來,這個工作可能需要幾十上百年甚至永遠也做不成,但所幸,東海人有不少捷徑可取。

7月1日,遙遠的北方,闊連海子。

“闊連海子”也即後世呼倫湖,蒙古高原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與黑龍江水系相連,周邊水草豐美,是歷史上衆多遊牧民族的發祥地。縱觀歷史,可以看出這些遊牧民族有一個逆時針的遷徙趨勢——發源於東北深山老林,然後向西遷徙到條件較好的呼倫草原,再向南進入更好的漠南草原,這一過程個體戰鬥力不斷削減,但族羣逐漸壯大。

今日,又有一夥新人進入了這闊連海子,不過與之前的先輩不同,他們不是趕着馬羊來的,而是乘着船來的!

船隊之中有兩艘冒着煙的江級壓陣,還有一些本土來的淺水運輸船,但更多的是“白鹿級”蒸汽內河船及同船型的駁船和帆船。整個船隊有幾乎近百艘船,浩浩蕩蕩,令海子周邊的部民驚異無比,有的攜家帶口過來看熱鬧,但更多的恐慌地回去收拾家當了。

白鹿級是進駐黑龍江的東海人利用當地充沛的林業資源自造的一種船,工藝較粗疏,但船型很先進,是闊馬造船廠根據多年的測繪數據和經驗設計的,長32.5米,寬5.5米,標準吃水只有0.7米,排水量約65t,相比江級更能適應通航條件差的低水量內河航段,同時又在不妨礙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儘可能增加了尺寸以獲取更多的運輸能力。有了船體,再安裝上進口自本土的蛟龍-3540船用蒸汽機(羅氏生產,最大額定功率40kw),就成了一型能達到8節航速,能搭載幾門17式輕型艦炮,還能載上30t貨物的優秀內河船。當然,蒸汽機供應量有限,整個船隊裡有機動力的白鹿級只有12艘,其餘都是靠風力和槳櫓驅動的環保船。

一艘白鹿級上,蘇吹上尉看着遼闊無邊的河水,感慨道:“沒想到,漠北草原之上居然真有這麼大片湖……嚯,他們叫‘海子’是吧?也是,正該是我們海軍大展拳腳的地方。”

去年來,大規模的戰爭在大陸上展開,陸軍大出風頭,海軍卻始終屈居次席,這讓他們很是不爽。到今年,他們終於爭取到了一個戰略任務,即組織一個旅的兵力,溯黑龍江而上,深入敵後,在漠北草原上建立一個根據地!

東海人在黑龍江流域多年經營,設置了一連串營壘和農業基地,如今終於到收穫的時候了。海軍先是用大船將這個新組建的“海軍陸戰隊第一旅”(又稱漠北旅)和物資運輸到黑龍江中游的璦琿基地,又換乘白鹿級這類的小船繼續上溯,終於在今日抵達了闊連海子。這段旅程漫長而枯燥,但相比自陸路艱難跋涉而來,還是既愜意,又能輸送大量補給。這也使得他們在漠北的攻略有了充足的物資保障。

闊連海子上原有些本地人的小漁船,現在正趁着夏季好時候在歡快地捕着魚,現在見到這龐大的船隊,也都驚慌失措地逃到了岸上。

幾艘白鹿級散了出去,抓了一批漁民出來,問訊過周邊情報後,繼續向西南方前進。

闊連海子西方有一條“怯綠連河”,自西而來向東流去,在闊連海子的西南岸匯入湖中。如今夏季,怯綠連河水量頗大,船隊一直進入河中,在河口附近找到一處高地,準備駐營。

這處高地本來爲八剌忽兀魯思的一支大部落盤踞,在周邊也算是勢力雄厚了。他們的領地意識一向濃厚,見到這麼多外人到來,立刻如臨大敵,召集部民抵抗。但很可惜,他們遇到的是超乎常理的力量,被打了個雞飛狗跳。

漠北旅登陸上岸,簡單活動腿腳後,奪取了敵人留下的一系列營帳畜羣,以此爲基礎設立了一個“闊海營地”。之後又經過一系列的調整,船隊把大部分物資都卸到了營地裡,然後留下一半船搭載人員裝備,另一半調頭返回璦琿基地去運輸下一批物資。

接下來的幾天,漠北旅在周邊清剿殘敵,收服了幾個小部落,等待局勢穩定後,只留一個營防守營地,其餘部隊繼續乘船沿怯綠連河西進,前往西方的“大斡耳朵”。

怯綠連河即後世克魯倫河,發源於漠北的不兒罕山(後世蒙古國肯特山),與北邊的斡難河一同構成了黑龍江的上游源頭。這兩河流域周邊水草豐美,正是當年成吉思汗起家之地。

怯綠連河上游原有一座古城曰“河董城”。“河董”也即“可敦”,意爲可汗的妻子,以可敦爲名的城池在草原上還有好幾座。追根溯源,是因爲可汗的妻妾衆多,往往不能隨王帳一起常年流動,就在固定地點建城安置這些“可敦”。後來遼朝有“斡耳朵”制度,意爲“宮帳”,也延續了這一風俗,在固定地點設立城鎮以安置皇帝或親王的妃嬪們。而到了蒙古時期,這斡耳朵制度繼續繼承併發揚光大,成吉思汗就曾設立四個斡耳朵安置自己的幾十位妻子,其中排名第一得大斡耳朵就是在這故河董城的位置。

成吉思汗之後,這大斡耳朵也繼續存在並發展着,每年從中原運來衆多奢侈品供養,並設立了工匠部門“中尚監”生產各類日用品。到現在,大斡耳朵已經不單是安置女眷的地方,還是元朝在東北草原的核心城池,顯然,是個極有價值的目標。

————

給大家推薦一本寫得不錯的書《帶着倉庫到明末》,可以去看看。

第345章 千里路第870章 海軍演習第122章 夜襲第876章 威尼斯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166章 火帽 下第711章 蘄州第308章 攻取利津第85章 私訪第581章 黑龍江上 八 補給第548章 華羅城第470章 東洋景 下第534章 人口 下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294章 無邊無際第813章 新航路 二 香蕉島(加更)第57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737章 夾擊第386章 烈焰級第533章 人口 上第243章 技術驗證船 三第147章 破,破,破!(斷個尾巴不好,一起更了)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870章 海軍演習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737章 夾擊第800章 第五方面軍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37章 渤海沿岸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711章 蘄州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305章 封鎖第256章 大巡禮 九 鐵路第22章 武裝力量第214章 車間第455章 另一個世界:威尼斯商人第384章 全取京東宋世祖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835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聲第779章 討戰犯檄第872章 逆十字軍 一第822章 村寨第537章 貧民窟後18章 搶冬第882章 蜀道難第588章 圍點打援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846章 鑿空 二 天山郡,黃草縣,鬆關第47章 舟山海盜第219章 新泰縣第448章 另一個世界:瓜埠海戰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第828章 佩德羅三世第473章 日本病了,其名爲錢第193章 過江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611章 李氏朝鮮 完(加更)第31章 起點號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366章 入關第832章 熱那亞的崛起 四 國人第626章 魔都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288章 認捐後23章 英格蘭的隕落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381章 重鑄秩序第853章 鑿空 九 賽藍城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521章 光明 上第646章 兩洋霸主第851章 鑿空 七 彈道學第275章 滿萬了第269章 天下震動後2章 兩個世界第255章 大巡禮 八 公共交通第893章 出臨安第10章 海岸血戰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900章 硬骨頭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49章 曲線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107章 築基計劃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
第345章 千里路第870章 海軍演習第122章 夜襲第876章 威尼斯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166章 火帽 下第711章 蘄州第308章 攻取利津第85章 私訪第581章 黑龍江上 八 補給第548章 華羅城第470章 東洋景 下第534章 人口 下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294章 無邊無際第813章 新航路 二 香蕉島(加更)第57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737章 夾擊第386章 烈焰級第533章 人口 上第243章 技術驗證船 三第147章 破,破,破!(斷個尾巴不好,一起更了)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870章 海軍演習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737章 夾擊第800章 第五方面軍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37章 渤海沿岸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711章 蘄州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305章 封鎖第256章 大巡禮 九 鐵路第22章 武裝力量第214章 車間第455章 另一個世界:威尼斯商人第384章 全取京東宋世祖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835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聲第779章 討戰犯檄第872章 逆十字軍 一第822章 村寨第537章 貧民窟後18章 搶冬第882章 蜀道難第588章 圍點打援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846章 鑿空 二 天山郡,黃草縣,鬆關第47章 舟山海盜第219章 新泰縣第448章 另一個世界:瓜埠海戰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306章 東海號,再出發!第828章 佩德羅三世第473章 日本病了,其名爲錢第193章 過江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611章 李氏朝鮮 完(加更)第31章 起點號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366章 入關第832章 熱那亞的崛起 四 國人第626章 魔都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288章 認捐後23章 英格蘭的隕落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381章 重鑄秩序第853章 鑿空 九 賽藍城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521章 光明 上第646章 兩洋霸主第851章 鑿空 七 彈道學第275章 滿萬了第269章 天下震動後2章 兩個世界第255章 大巡禮 八 公共交通第893章 出臨安第10章 海岸血戰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900章 硬骨頭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49章 曲線第752章 會盟 一(加更)第107章 築基計劃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