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十字路口

1258年,10月27日,藍村鎮。

藍村鎮位於大沽河東岸,膠西城以北、落藥要塞以南,差不多是兩點的中點,不過當初東海商社之所以看中了這裡,不是因爲這個地理位置,而是爲了修路。

是的,修路。

商社全面接管即墨縣之後,自然也繼承了在即墨縣徵發徭役的權力。徭役別的事不好乾,拿來修路是最合適不過了的,於是統合部就準備把膠西縣-即墨縣之間的官道整修一下,以方便物資的運輸。

但是實地勘察了一遍之後,建設交通部認爲原先的官道問題太多,不適合再使用。那條官道比較靠南,接近膠州灣海岸,基本就是從膠西縣的大沽河碼頭一路向東,延伸到墨水河,再沿河修到即墨縣城。金亡之後,它年久失修,路況極差,途中許多橋樑已經成了危橋。

這樣的道路,以商社現在的技術,修復起來成本極高,一個農閒季不一定修得完。所以建設交通部提出了一個不同的方案:北線方案。

舊官道以北,有商人們自發走出的一條路,從即墨城向西延伸到大沽河邊的藍村鎮。這條路沒什麼河流阻礙,即使有,也只是小河,有附近村民修建的小橋,走完一路不用涉水。到了大沽河之後,再搭船前往膠西城,可算是一路暢通。

於是統合部最終拍板,由建設交通部組織人力,按照北線方案,修建一條二車道的夯土路。由於這條路之前走的人多,已經有了道路的雛形,因此修建起來還算容易。他們怕一次集中太多人鬧出羣體性事件,每村只徵召了個位數的人,第一期總共只有二百人,等以後視情況再增加。

不過工地上飯管飽,幹得好還能用工分換到糧食、鹹魚、布匹、木器等小商品,因此服役者勞動積極性頗高。口口相傳之下,後來竟有不少人主動來服役。建設交通部也樂見其成,主動幹活的人不容易鬧事,而且發放的獎勵本來就是從即墨縣的秋稅中出的,算是用村民交的稅僱傭他們自己,東海人反正不虧,何樂而不爲呢?

統合部因修路的事注意到藍村鎮之後,逐漸發現了這裡的妙處。

此地離膠西城和落藥要塞都很近,算是北部防線和南部防線的連接點,信息和兵力可以在此交匯,又有大沽河天險阻擋,安全度很高,是設立前敵指揮部的好地方。而且大沽河對岸就是未來的膠萊鎮,再往西走一段就到了膠水河,目前往新河要塞轉運物資就是在西岸卸貨再運到膠水河。

如此看來,藍村西望膠水,東連即墨,南北有大沽河方便的水路交通,簡直就是整個膠州的十字路口啊!難怪後來修建的膠濟鐵路要從這裡過呢。

因此,藍村鎮在統合部的待開發地區列表上的排位急速提升,已經排到了青島地區的前一位。交通部更是把這裡視作了根本之地,陸平已經向統合部提交了一份計劃,準備在山河防線建成之後,把鐵道隊的駐地轉移到藍村鎮,並且在這裡修建一個二十四門的“大型”輪窯,利用大沽河從萊陽縣運來煤炭,在藍村鎮就地量產建材,用於支撐周邊的建築和交通需求。他們甚至計劃利用輪窯大量燒製石灰,然後將藍村-即墨的道路升級成三合土路。

就目前商社的技術條件,柏油路仍然是個幻想,水泥路也太貴,只能在關鍵地帶少量鋪設。反倒是早期用過的三合土,雖然比水泥差了些,但只要大量製造石灰,再與粘土、砂子混合即可,可以大規模鋪設。而且路面效果也不錯,經久耐用,不怕風吹雨淋,怎麼都比夯土路強多了,成本也不算太高。現在又沒幾十噸的大貨車毀路,尋常人畜車輛絕對承受的住。

而且三合土是一種極好的路基材質,就連後世修路的時候,也常常鋪設一層作爲基礎。現在修三合土路,等到將來技術進步了,只要再鋪上一層水泥、精加工石板乃至瀝青之類的高級材料,立刻就成了高等級公路,原先的工作一點不浪費,非常合統合部的刁鑽胃口。

當然,目前生產力緊張,這樣的計劃還停留在紙面上。藍村鎮上,除了來來回回忙碌的服役村民和爲他們提供後勤服務的商人,就是一片片白色的營帳了。

這裡是義勇旅下屬野戰團的臨時駐地。野戰團是臨時編制,根據不同需要會有變動,此時由第一營、保障連、一個騎兵排和一個炮兵連組成。

夏有書正帶着士兵們收拾營地,準備起行。這時,去大沽河邊裝運補給的車隊回來了,旁邊還跟着幾個穿着海軍藍色大衣的人,被門口的衛兵攔住檢查證件。他眯眼一看,領頭的是海洋部的高川,剩下的不認識,應該是海洋部的水兵,於是不緊不慢上去打了個招呼:“喲,高川,這麼早就過來啦?”

這次攻打乳山,本來計劃由第一艦隊帶着海軍陸戰隊自己搞定,不過由於偵察到姜思明仍然在攻打鬱州島,時間還算寬裕,所以軍委會爲了穩妥起見,決定把義勇旅的野戰團也派過去幫忙,來一次陸海聯合行動,也是增加一點義勇旅的戰鬥經驗。爲了聯絡方便,義勇旅和第一艦隊也互派了聯絡員,陸軍這邊出的人是司徐,而海軍派來的就是高川。本來預定的計劃是等野戰團行軍到即墨城的時候,高川纔過去匯合的,沒想到今天他居然主動過來了。

高川也招了招手,一邊打量着軍營內的場景,一邊說道:“這不是來和你們同甘共苦了嘛,順便學習一些經驗。嗯,怎麼,你們還是準備把帳篷帶上,不搞拿破崙式行軍了?”

所謂的拿破崙式行軍,是指行軍時不帶帳篷,士兵們露宿野外,最多點個篝火,再裹點大衣或棉被什麼的。這樣可以省掉大量輜重和紮營的功夫,提高戰略機動能力,被後來的很多軍隊效防。

拿破崙時代,技戰術背景與東海人現在的條件近似,再往前,很多戰術都尚未發展成熟,不太值得學,再往後,工業革命帶來了大量技術進步,實在是學不來。所以這個時代的相關資料被大量地整理出來,供軍事部門參考。這些資料有的是愛好者和歷史學家回憶出來的,也有的是從電子產品的角落中扒出來的,可靠性存疑,但對安全部和海洋部的軍事建設還是起到了很大作用。

這次雖然是海陸聯合行動,但是野戰團不會搭乘戰船前往乳山,而是走陸路過去。這一是因爲現在的新兵們沒經過海上訓練,一旦上船晃暈了,那就別想作戰了;二來也是順便做一次行軍訓練。目前義勇旅的新兵們雖然已經拉出去打過幾場了,但大都是一日內點對點的短途行軍,不需要攜帶太多輜重,難度並不高。去萊陽縣那次,也是沿大沽河而行,輜重都用水運,不太費力氣。而這次乳山之行,陸路行程接近一百公里,無論對士兵的腳力還是對義勇旅的組織能力,都是一次真正的考驗。

當初制定行軍計劃的時候,就有人提出發揚革命精神,來一次拿破崙式的行軍,不過後來爲了穩妥起見,還是沒有實行。

夏有書搖搖頭說:“現在天氣太冷,夜間露宿要減員的。如果不帶帳篷,就得多帶燃料取暖,輜重沒少多少,還影響身體狀態,還是算了吧。”

高川看着一個正在捆紮棉被的步兵班,說道:“我覺得也是這樣,第一次走長途,還是別搞得太辛苦。行程你們是怎麼安排的?”

“前半段走慢點,每天十五公里,走兩天到即墨城;後半段加快一些,每天二十公里,到達金口堡也用兩天。”夏有書檢查着一輛運貨馬車。

“嗯,是個穩妥的方案。”高川也裝模作樣在馬車的貨物中翻了翻,然後笑了起來:“當初我們還鄙視姜家軍日行三四十里慢如蝸牛,等換到我們自己行軍了,沒想到也慢成這樣。”

夏有書也笑了一下,說:“哈,紙上談兵容易,真走起來,才知道麻煩事一大堆啊。不過如今晝長短了許多,算起平均速度,還是我們要快些。嗯……不管怎麼說,這個速度確實慢了些,等這陣子過去,得把他們好好操操,至少在內線機動的時候,要達到每天四十公里的水平。”

高川認真思考了一下,點了點頭。他們海軍雖然靠船機動,但他現在帶着海軍陸戰隊,說不定哪天也得脫離船陸上行軍,還是得參考一下陸軍的經驗制度。

————

推薦一本新書《楚漢顛覆者》,新鮮的歷史文,沒什麼系統金手指專注劇情,看了一下午,差點忘碼字了:P

第644章 一份爲期十年的停戰第755章 西進第440章 朝貢體系的受益者第363章 儲蓄第781章 維新第129章 十字路口第484章 江湖令與德政令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第421章 西拓:連雲郡 上第575章 黑龍江上 二 蒸汽船第75章 獅吼炮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58章 騎兵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後6章 夜深第222章 渠道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709章 龜船第14章 隱藏自己,做好清理第257章 捕鯨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10章 海岸血戰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790章 邕桂分流 上 (加更)第231章 城破第2章 難道是穿越?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116章 山河防線 五 第二艦隊北上第712章 蘄水防線第249章 大巡禮 二 標準化(加更2/2)第734章 元軍的反擊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409章 隕星第438章 南下:猛虎第344章 救市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743章 閉關居庸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316章 收穫第611章 李氏朝鮮 完(加更)第274章 徵召!第887章 成都會戰 下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440章 朝貢體系的受益者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4章 臨時穿越大會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129章 十字路口第282章 震怒第801章 求和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第108章 義勇旅第188章 什麼,東海國?這下玩大了啊!第691章 兩廣第763章   追逐第325章 交易第192章 尖刀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343章 蕭條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410章 向東望第66章 李璮(第三更)第99章 奪取膠州 下第721章 世界帝國對世界帝國!第17章 買鐵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703章 失守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224章 崇明第425章 後勤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693章 回回炮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271章 護衛 下第600章 進擊的滕國 二第71章 對日貿易 三 宗尊親王(第八更)第902章 出路第579章 黑龍江上 六 奪城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312章 午時已到(打賞加更)第111章 外交攻勢 下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7章 即墨城第874章 被偷家了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後24章 全面反攻第244章 新財政 一第671章 臨安事變 完 跳進錢塘江也洗不清了第838章 江南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904章 泉州第69章 對日貿易 一 貿易逆差(第六更)
第644章 一份爲期十年的停戰第755章 西進第440章 朝貢體系的受益者第363章 儲蓄第781章 維新第129章 十字路口第484章 江湖令與德政令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第421章 西拓:連雲郡 上第575章 黑龍江上 二 蒸汽船第75章 獅吼炮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58章 騎兵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後6章 夜深第222章 渠道第628章 鐵血強宋 一 大戰船第709章 龜船第14章 隱藏自己,做好清理第257章 捕鯨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569章 紡織與信息化產業第10章 海岸血戰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790章 邕桂分流 上 (加更)第231章 城破第2章 難道是穿越?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240章 六藝學院第116章 山河防線 五 第二艦隊北上第712章 蘄水防線第249章 大巡禮 二 標準化(加更2/2)第734章 元軍的反擊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409章 隕星第438章 南下:猛虎第344章 救市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743章 閉關居庸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316章 收穫第611章 李氏朝鮮 完(加更)第274章 徵召!第887章 成都會戰 下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440章 朝貢體系的受益者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4章 臨時穿越大會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129章 十字路口第282章 震怒第801章 求和第51章 城陽工業區 下第108章 義勇旅第188章 什麼,東海國?這下玩大了啊!第691章 兩廣第763章   追逐第325章 交易第192章 尖刀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343章 蕭條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410章 向東望第66章 李璮(第三更)第99章 奪取膠州 下第721章 世界帝國對世界帝國!第17章 買鐵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703章 失守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195章 虛假的和平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224章 崇明第425章 後勤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693章 回回炮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271章 護衛 下第600章 進擊的滕國 二第71章 對日貿易 三 宗尊親王(第八更)第902章 出路第579章 黑龍江上 六 奪城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312章 午時已到(打賞加更)第111章 外交攻勢 下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7章 即墨城第874章 被偷家了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後24章 全面反攻第244章 新財政 一第671章 臨安事變 完 跳進錢塘江也洗不清了第838章 江南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第904章 泉州第69章 對日貿易 一 貿易逆差(第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