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

“好大一支船隊!”

重慶府。

重慶府城是四川首屈一指的大城,夾在嘉陵江與長江之間,從最東邊的朝

天門,到最西邊的金湯門,方圓近三十里,還超過成都。

六月份,正是江水浩渺、湍急之時,此時,莫說沿着長江逆流而上了,就算順流而下也要萬分小心纔是。

不過有一支船隊卻完全沒有受到江水豐欠、水流緩急、江裡礁石衆多的影響。

放眼天下,也只有如今已經完全佔據除了四川以外長江以北土地的大夏國了能做到了。

大夏國佔據湖北後,便將夷陵州改爲宜昌,升級爲府,並在那裡設置了大型船場和碼頭,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大夏國肯定會以此地爲基礎,徐徐進圖川東鄂西之地。

果然,在佔據宜昌五年後,大夏國已經在此地擁有各類艦船幾百艘,扼控宜昌到武昌一帶的長江水面,如此強大的艦隊,如何能只管顧長江宜昌以東江面,從去年開始,宜昌艦隊一開始以三四艘爲單位逆流而上,逐漸探索宜昌到重慶之間的航道,最後發展到以幾十艘船隊推進到廬州、敘州一帶。

此時的四川長江附近的三股勢力,重慶的曾英、廬州/敘州的曹勳、合江-江津一帶的王祥都都擁有不小的水上力量,特別是扼控嘉陵江、長江下游的重慶總兵曾英更是擁有一支龐大的艦隊。

不過,當大夏國的戰艦逆流而上時,不約而同似的,這三股力量竟然都對瀚海軍的船隻視而不見,就當他不存在似的。

於是,就在這一兩年,瀚海軍宜昌艦隊已經將從宜昌一直到敘州的航道完全摸清楚了。

Wшw ⊙ttκa n ⊙C○

這一日,重慶府城外面的長江江面上突然駛來一支龐大的艦隊!

得到這個訊息,西南三省總督(實際上是川東巡撫)文安之、重慶總兵曾英都趕緊來到視線最好的朝天門城樓觀望。

文安之,一個年近六十的文官,宜昌人。

曾英,只有三十歲,二十剛出頭時ꓹ 以書生之資主動來到川東,先是擔任守備ꓹ 最後做到了重慶總兵的高位,歷史上的他做到重慶總兵才二十四歲,完全是靠自己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ꓹ 實力之強,恐怕還在川西的楊展之上。

在原本的歷史上ꓹ 張獻忠死於鰲拜的弓箭之下後,張可望帶着餘部過江ꓹ 與曾英大戰ꓹ 曾英不幸落水而亡,從而造就了大西軍全數過江,最後佔據雲貴一帶風起雲涌十餘年的局面。

若是曾英不死,大西軍多半過不了江,最後只能亡於清軍之手,而重慶的曾英在楊展死後也會獨木難支,最終不敵清軍。

沒了大西軍ꓹ 南面滅亡得會更快。

在那個當口,只有一個可能能拯救南明ꓹ 那就是曾英與大西軍聯合起來ꓹ 但那是不可能的。

曾英身材頎長ꓹ 英俊挺拔ꓹ 人稱“曾公子”,頜下三縷長鬚ꓹ 又稱“美髯公”ꓹ 看似一個書生ꓹ 實際一員悍將,就是由於他的悍勇ꓹ 他先後收服了姚黃餘部中的李佔春、餘大海、張天相、胡鳴鳳等,聲勢之盛,連大西軍帶兵能力最強的張定國也只能隔着嘉陵江與他對峙。

曾英的右臉頰有一條明顯的刀疤,那是在張獻忠入川后,曾英與之交戰被張獻忠親手砍傷的,就是這條刀疤,倒是很好的掩蓋了他出身書生的身份,陡然而增一股剽悍之氣。

剛纔那句“好大一支船隊”是文安之發出來的,曾英聽到後卻暗暗有些後悔。

“以前還是軟弱了,前幾年,若是牢牢卡住江口,不許大夏賊的船隊往來,豈能有今日之盛?”

不過他在內心也搖了搖頭,大夏賊的船隻並沒有升帆,多半是用上了如今在大明境內傳開的那甚“蒸汽機”,無須藉助風力、船槳便能一日千里,還能逆流而上,遇到大型礁石又能從容避讓,在這長江江面完全是無敵的存在,自己就算有心,也是無力。

其實,在靠近長江這一側的幾個碼頭,都停有大量的鳥船,有的還是三層的大船,傾力一擊的話,未必不是大夏賊的對手。

不過曾英還是忍住了。

大夏賊此次西去,多半是與川西的戰事有關,他們在半個月以前突入川西,與內訌的明軍以及張賊連番大戰,大有一統川西之勢。

不過他們眼下似乎對重慶不感興趣,答案就呼之欲出。

眼下,張賊正率領大軍攻打敘州,廬州也是岌岌可危,大夏賊如此動作,肯定與川西的戰事有關,目標不是廬州就是敘州!

可惜眼下的明軍,包括他曾英在內,都是一盤散散,雖然有四川總督、西南三省總督,都是徒有虛名而已,否則,若是這些力量有統一的指揮,全部匯聚起來,無論是面對大西軍還是大夏軍都有一戰之力。

此時的曾英心裡已經有了“讓大夏賊與張賊兩虎相鬥,自己作壁上觀以收魚翁之力”的計較。

而一旁的文安之,倒是須發俱張,憤怒之色溢於言表。

遠處江面上的船隻沒有船帆,也沒有船槳,不過在桅杆之間有一根菸囪,上面正冒着黑煙,船速很快,加上船隻衆多,捲起了大片的水花,遠遠看去,似乎激起了千堆雪。

……

而在江上的船隻裡,一艘較大船隻的兩層直通甲板的首層甲板上,有兩人正並肩而立,一人年約三十,正是宜昌艦隊的指揮使孫魯。

一人年紀大得多,年近五十,不過對這位艦隊指揮使卻恭敬有加。

原來這年輕一些的艦隊指揮使孫魯是老道孫道成的長子,長大後先後在陽都高級技工學校、海參崴海軍學校學習,最後自然加入到海軍,先後在雨燕號、遊隼號、金雕號、信天翁號上歷練,三年前升任崇明島守備,兩年前調到宜昌擔任艦隊指揮使至今。

而那年長者卻是在遼東投降瀚海軍的漢軍旗大將劉武元,眼下他已經升任湖北方面以步軍爲主軍團的指揮使,這一次,他帶了整整一個軍團的人馬,也就是一個騎兵旅、三個步軍旅的人馬搭乘孫魯的船隻逆流而上。

孫魯在烏扎部出生、長大,他的母親還是尼堪的寡嬸,他娶的又是韓承影的女兒,這樣背景,讓降將出身的劉武元不敢有任何造次。

其實,在烏扎部長大,從小又接受過孫老道的漢家經典教育,又在赤塔小中學堂完整歷練過的孫魯從來沒有小瞧眼前這位劉武元。

以前的遼東降將裡,混的位置最高的還是這位劉武元,他將孫定遼、祖澤潤等人全比下去了,自然也是有兩下子的。

何況,此次西進四川,樞密院點名讓他的軍團去,不用說也是莫大的榮耀了。

歷史上,劉武元曾經領兵擊敗“反正”的金聲恆、李成棟,能力肯定不差,加入瀚海軍後,不顧自己年紀大,在軍政學校學習也是兢兢業業,雖然一開始不如祖澤潤、孫定遼等人,最後還是脫穎而出。

曾英忍住了心中的怒火,不代表其他人也是這麼想的。

船隊行駛到合江縣時,眼下佔據着整個四川江南之地的總兵王祥一向與曾英不對付,他自然知道瀚海軍,不過並不以爲然,得知瀚海軍的船隊又過來了,而前面的曾英同往常一樣沒有任何動作時,這小心思便轉開了。

“大夏賊水師厲害,不過我麾下的劉進福也不差,乾脆讓他試試”

劉進福,號稱“九條龍”,姚黃餘部裡爲數不多精通水戰的人,原本是嘉陵江上的盜匪,加入“義軍”後一直打理着水師,最擅長“火攻”。

由於王祥位居上游,若是將大量的小船綁在一起點燃,對瀚海軍的船隊還是有着巨大影響的。

王祥的老巢在播州(遵義,明朝在平定播州土司叛亂後將播州劃到了四川),爲了親眼一睹劉進福的“火燒赤壁”的盛況,也親自來到了合江。

此時的合江縣城位於長江與赤水河之間,方圓約莫六裡,緊挨着兩處江水,而縣城靠近長江那一側的江面只有一里左右,若是施放大量火船的話,瀚海軍的艦隊絕對躲不過。

說幹就幹,當劉進福的探子在下游發現瀚海軍的船隻後立即稟報了劉進福。

“點火!”

隨着劉進福一聲令下,兩百隻他搜刮得來的小漁船點燃了,此時瀚海軍的艦隊還在下游五里處,按照劉進福的估計,小船順着江水向東漂流,而敵船正在快速前進,到時候因爲敵船數量衆多,江面又狹窄,掉頭不及的話絕對會燒成一片!

此時,在孫魯的艦隊裡,也有四艘類似於海軍雨燕號那樣的快船處在最前面,當它們抵達合江縣下游約莫兩裡地的時候便發現了鋪天蓋地的火船!

四艘快船立即掉頭向回行駛。

此時,埋伏在長江兩岸的劉進福探子發現了一個讓他們目瞪口呆的現象!

瀚海軍的艦隊在得知前面有大片的火船後只是在江裡稍作停頓,船上的機器轟鳴聲突然大了起來,船上的煙囪冒出得黑煙也濃了一些,最多過了三十息的功夫,船隊在沒有掉頭的情形下突然向下遊開去!

劉進福得知這個消息後也傻眼了,要知道,既然是火船,最多也就能漂流五里地就自己燒沒了,這可是好不容易聚攏來的船隻!

當王祥得知敵船沒有上當,而是掉頭向下遊駛去後也不禁扼腕長嘆。

不過,令他長嘆的事情還不僅如此。

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二十八章 少年行(三)戈仲文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五十六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Ⅴ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二十二章 磋商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五十章 北京,北京(5)新的機構和任命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八十六章 惜別/尾聲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三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二:林茂春的救贖(上)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三十八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下)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二十二章 磋商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十三章 摩爾多瓦之戰(下)第二十二章 關稅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五十三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下)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
第三十九章 行者無疆(7)壹岐島,秋雨之戰(下)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二十八章 少年行(三)戈仲文第二十八章 大夏馳道及新臨潢府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五十六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Ⅴ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二十二章 磋商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五十章 北京,北京(5)新的機構和任命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八十六章 惜別/尾聲第十一章 東方已曉(五)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下)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三十二章 氣吞萬里如虎(一)少年的定計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三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二:林茂春的救贖(上)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三十八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下)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二十二章 磋商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十三章 摩爾多瓦之戰(下)第二十二章 關稅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五十八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中)第五十三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下)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三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十四:火中取栗(3)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