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碗漿糊

一個小時後,拿着竹石圖興沖沖離開博古齋,直奔市場,大肆採購工具。得到高人經驗使他對裝裱所有流程一目瞭然,剩下的就是刻苦練習。

“對,我一張朱漆大條案,要平整光滑,是,裱畫用。”

“全套工具,多來幾把馬蹄刀,最鋒利的那種。”

“裁板,有百年銀杏木板沒?貴?沒事,打包!“

“還有楠木裁尺,最重要是棕刷,南北兩種都要,多來幾個。”

“排筆,直接拿二十支並排的那種。大毛竹的竹起子,你這裡沒有?”

“砑石還有好的沒?算了,剛纔選的先打包,我再去別地看看。”

魯善工一連跑遍四五家裝裱店,終於精挑細選買來所有工具和原料,其中有幾個夥計認識他,忍不住好奇打聽,這善工堂是準備改行?

還是老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手裡沒有趁手工具算什麼?

回到家,整理好所有工具,專門騰出一小塊地方用來裝裱。朱漆條案是大紅色,容易看清楚細節和毛病,配上熒光燈,從背面照射,才能分毫必現。

“開始幹活!”

魯善工鬥志滿滿,彷彿找到當年學習鋦瓷的熱情,對於裝裱來說是全新領域,充滿好奇和挑戰欲。

先磨工具,像這種市場直接買來的棕刷不能用,都是齊頭齊腳,毛太硬,你想紙多薄,還是溼的。需要先煮完再打磨,找塊糙石頭磨圓滑,用剪子修的稍微有點弧形這樣刷紙的時候纔不會把紙刷破。

然後是磨刀,買的刀雖然鋒利,但不趁手,你得自己親手磨,根據手勁和發力角度重新磨刀。特別是磨刀角度,一般都是師父告訴徒弟怎麼磨,用什麼角度,一旦超過角度,反而會越磨越鈍。

還有竹起子,用來起活,挑進去,一起這畫就下來。必須用竹子,最好是老毛竹,更有韌性,先泡完拿刀削,再拿玻璃刮,最後用砂紙打,摸上去光滑得像玉一樣。

處理完工具整整兩天,看着最趁手的工具,有種滿足感,它們是戰場上最親密的戰友,值得信賴的好夥計。

“然後是……調漿糊!”

要說繼承劉二寡婦手藝中,第一秘方不是別的,就是如何調漿糊。千萬不能小看一碗漿糊,乃成敗之關鍵所在。

說句大言不慚的話,裱件質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漿糊好壞。既粘合牢固,又柔軟平整,且能防蟲防黴,這纔是高手的獨門秘方。

早在唐代匠人就意識到漿糊的重要性,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強調:凡煮糊必去筋。並提出在漿糊中摻蜂蠟,達到密潤,加入薰陸香末,既去蟲又牢固的做法。

明代周嘉胄《裝潢志》中專有一節講治糊:先以花椒熬湯,濾去椒,盛淨瓦盆內放冷。將白麪逐旋輕輕糝上,令其慢沉,不可攪動,過一夜明早攪勻。

入白礬末乳香少許,用新水調和,稀稠得中,入冷鍋內,用長大擂錘不住手擂轉,不令結成塊子,方用慢火燒,候熟,就鍋切作塊子,常換水可留數月,用之平貼不瓦。

周密《志雅堂雜鈔》說:粘經縫用生糊,乃是用生豆研極細,以水生調粘之,即不用熟者。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則講:古法用楮樹葉、飛面、白笈末三物調合如糊,以之粘接紙縫,永不脫解,過如膠漆之堅。

各朝各代高手都有自己的秘方,就是爲把漿糊調好,可見其重要性。魯善工拿起準備好的一大袋麪粉,打開口,輕輕倒入鍋中。

澄面!專門製作食用點心的精麪粉,在出廠前已提煉除去麪筋,是劉家不傳之秘。

再放入明礬少許,加清水搞拌,用右手拿如船漿狀搞漿捧搞拌漿水,左手提一壺已滾開水慢慢倒入桶內,邊倒開水,邊搞拌漿水順時轉動。

漿水慢慢變稠變熟,此時漿糊結白成糊狀,手粘少許漿糊覺得有黏性,此時加入冷開水在漿的面上,封蓋存放。

這次魯善工弄滿滿一大鍋,用於平時練習,漿面上的頭次冷開水只要還有存在,就可以長時間保存。只要看水份太少的時候補充水就可以,最多能用兩三個月,省的麻煩。

什麼時候發現漿糊四周泛出白沫,甚至出現鬆散現象,即說明己經變質,不能再用,重新做新的。別小看這一步,是劉二寡婦多年研究所得,試驗過無數次。

第二天所有準備工作完成,魯善工正式開始練習基本功,如果是一般人入門,先是用馬蹄刀挑刮紙。

宣紙,一刀一百張,拿一摞,一頁一頁挑,把紙上一些小沙粒、髒東西挑掉,挑完這一百張,調個面,再把那半拉一張張挑乾淨纔算合格。

他的起點要比宋學明高的多,畢竟有瓷器的手感在,加上吸收高手經驗,直接可以從高級開始,訓練四大功!

刷子功、排筆功、刀功、眼功!

來到朱漆案前,右手斜持棕刷柄,兩腿呈八字形站穩,時而用腕力,時而用肘力。左右上下,前後反覆刷,要求每天六小時,至少三個月。

剛開始練習手、腿、腕、肩膀都痠痛無比,咬牙堅持三個月,才能增加臂力、腕力、腿力,最重要是刷子的輕重緩急,運用自如,隨心而動。

魯善工開始練習,對於他來說很輕鬆,遊刃有餘,畢竟瓷器修復也不輕鬆,特別是經過玲瓏杯的洗禮,手感超凡入聖,這點難度不值一提。

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66章 一生一事第157章 人肉印鈔機第314章 石中玉第297章 空間藝術第269章 印證第60章 督陶官後人第93章 打響第二炮第328章 風雲際會第251章 大觀齋第277章 皮匠刀第193章 千錘百煉第190章 有舍纔有得第47章 一鳴驚人第222章 尊古齋第310章 埋地雷第135章 啪啪出來的激情第302章 單色釉之王第61章 蓮花墩第211章 千古之謎第149章 霸氣側漏第71章 冰釋前嫌第267章 仗義執言第125章 磨石如磨心(舵主我是楊大大加更)第224章 絹壽八百第170章 因爲愛情第140章 化繭成蝶第188章 步步驚心第74章 繭山龍泉堂第307章 修仙皇帝第326章 無名的堅守第322章 十二工藝第76章 女神第245章 刺繡第190章 有舍纔有得第87章 修舊如舊第59章 高手在民間第145章 移山填海第276章 文人學士第222章 尊古齋第221章 糠糠屁第10章 鴛鴦蝴蝶碗第59章 高手在民間第9章 救命?第75章 有種白叫何朝宗第301章 點泥成金第278章 三個階段第25章 史上最強敗家子第192章 史上最牛水龍頭第182章 寶藏筆記第41章 妙手回春第315章 冰羅蘭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29章 白玉流金雲第292章 詩詞的真相第267章 仗義執言第48章 客似雲來第268章 鑑定第257章 同富貴難第185章 通往牛逼的捷徑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128章 升級!第78章 薄冰盛綠雲第194章 意外而來的傑作第99章 有兩把刷子第154章 深入敵後第145章 移山填海第276章 文人學士第122章 莫欺少年窮第37章 青花之謎第85章 累哭了?第29章 白玉流金雲第224章 絹壽八百第209章 青樓第一人第121章 百一硯第329章 巔峰對決第151章 死人才值錢第10章 鴛鴦蝴蝶碗第47章 一鳴驚人第95章 步步驚心第301章 點泥成金第144章 金手指的秘密第168章 最得寵的湘妃第88章 敲開故宮大門第164章 新領域第289章 原始美第54章 青分五色第303章 官哥不分家第37章 青花之謎第119章 鈴朱而墨韻增輝第87章 修舊如舊第125章 磨石如磨心(舵主我是楊大大加更)第170章 因爲愛情第221章 糠糠屁第179章 大展宏圖第181章 泥美人第286章 火眼金睛第273章 歷史的個性第91章 刀行似流雲第137章 願者上鉤
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66章 一生一事第157章 人肉印鈔機第314章 石中玉第297章 空間藝術第269章 印證第60章 督陶官後人第93章 打響第二炮第328章 風雲際會第251章 大觀齋第277章 皮匠刀第193章 千錘百煉第190章 有舍纔有得第47章 一鳴驚人第222章 尊古齋第310章 埋地雷第135章 啪啪出來的激情第302章 單色釉之王第61章 蓮花墩第211章 千古之謎第149章 霸氣側漏第71章 冰釋前嫌第267章 仗義執言第125章 磨石如磨心(舵主我是楊大大加更)第224章 絹壽八百第170章 因爲愛情第140章 化繭成蝶第188章 步步驚心第74章 繭山龍泉堂第307章 修仙皇帝第326章 無名的堅守第322章 十二工藝第76章 女神第245章 刺繡第190章 有舍纔有得第87章 修舊如舊第59章 高手在民間第145章 移山填海第276章 文人學士第222章 尊古齋第221章 糠糠屁第10章 鴛鴦蝴蝶碗第59章 高手在民間第9章 救命?第75章 有種白叫何朝宗第301章 點泥成金第278章 三個階段第25章 史上最強敗家子第192章 史上最牛水龍頭第182章 寶藏筆記第41章 妙手回春第315章 冰羅蘭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29章 白玉流金雲第292章 詩詞的真相第267章 仗義執言第48章 客似雲來第268章 鑑定第257章 同富貴難第185章 通往牛逼的捷徑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128章 升級!第78章 薄冰盛綠雲第194章 意外而來的傑作第99章 有兩把刷子第154章 深入敵後第145章 移山填海第276章 文人學士第122章 莫欺少年窮第37章 青花之謎第85章 累哭了?第29章 白玉流金雲第224章 絹壽八百第209章 青樓第一人第121章 百一硯第329章 巔峰對決第151章 死人才值錢第10章 鴛鴦蝴蝶碗第47章 一鳴驚人第95章 步步驚心第301章 點泥成金第144章 金手指的秘密第168章 最得寵的湘妃第88章 敲開故宮大門第164章 新領域第289章 原始美第54章 青分五色第303章 官哥不分家第37章 青花之謎第119章 鈴朱而墨韻增輝第87章 修舊如舊第125章 磨石如磨心(舵主我是楊大大加更)第170章 因爲愛情第221章 糠糠屁第179章 大展宏圖第181章 泥美人第286章 火眼金睛第273章 歷史的個性第91章 刀行似流雲第137章 願者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