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女神

魯善工癡迷的看着觀音身上的紋理,如行雲流水,好似活靈活現,令人肅然起敬,高山仰止!

人物比例非常準確,面相豐腴圓潤,神情生動,儀態慈祥善良,刀法圓熟流暢,衣褶處理飄逸如真,幾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三尊雕像不過四十釐米,可站在那裡,不動如山,沉穩大氣,如中流砥柱,頂天立地!

“好刀法!”

魯善工不由驚歎於何朝宗的頂尖手藝,不愧是千年受人追捧的大師,刀法入神。相比較清代很多大師的瓷雕人物,上身稍顯瘦削修長,面相以長圓居多,五官神韻也比明代遜色。

衣褶綬帶的做法也不同,明代是貼身的,到清代,則改爲懸空飄動,輕靈有餘,厚重不足。

在傳統藝術領域,每個門類每個時期都會誕生一兩位標杆人物,成爲藝術血統的標誌。如清代印石楊玉璇、竹刻浮雕吳之璠、近代紫砂顧景舟等等,而在德化白瓷,明代巔峰期的標誌人物毫無疑問就是何朝宗。

魯善工洗乾淨手,雙手合十,恭恭敬敬鞠躬行禮,然後拿起鶴鹿老人,仔細在強光下研究。

這件應該是早期作品,釉面白中微泛紅,尤如東方少女之臉白中泛紅,正是早期典型特色。

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黃,尤如成年象之牙,泛牙黃色,稱爲象牙白。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牙白,尤如豬油凝固時之白,乃豬油白。

在強光照射下,三件雕像全部瑩瑩發光,凡古代德化白瓷或青花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燈光透視全部均應透光,這是鑑定的重要標誌之一。

因爲何朝宗名氣太大,歷朝歷代不乏高仿者,不過都採用注漿成形工藝,器內會出現瓷漿流動紋路,一般成垂直狀,且胎體薄而輕,釉呈奶白色,用放大鏡觀察一般有氣泡,無真品腴潤悅目之特徵。

在同一紋式同一對稱物體上,造型千篇一律,尤如印刷製品,給人感覺是過於規正、死板、毫無生機。

而眼前的真品則爲手工捏塑堆貼,在捏界面處一般都留有手工捏製的痕跡。仔細觀察時,所有細節都有細微變化,正是這種微小的差異,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實性,同時也更顯示其自然和靈氣。

“可惜,這裡有幾處細小殘缺!”

魯善工仔細檢查完,嘆口氣,估計它們也是因爲特殊原因被人打碎,難免有一些殘損,比如老人的無名指,還有兩隻鹿角,已經不知所蹤。

好在達摩和觀音完好無缺,特別是觀音,超凡脫俗,圓潤飽滿,圓融一切,慈悲祥和。難怪世人有云:除非觀音離南海,何來大士現真身。

翻開底款,何朝宗常用印章形式有兩種,方章和葫蘆章。方章的印文是何朝宗印,葫蘆章的印文是何朝宗。

印文的佈局合理文雅,甚至在蓋章的時候,也是十分講究的,就像在書畫作品上落款一樣,莊重沉穩,工工整整。

達摩衣褶線條皆呈弧線,頭髮絲絲畢現,海水紋紋路精細,無不體現大師高超手藝,精妙入微的刀法。

“不愧是大師,不光是刀法傳神,就連燒瓷也是巔峰之作!”

魯善工用手摸着,感受溫潤如玉的質感,不只是線條瀟灑流暢,動靜相濟,形神兼備,加上原材料的精選,所用的瓷土釉料都比當時德化一般白瓷有獨優之處,才使瓷佛顯得質地滋潤瑩厚,胎骨均勻堅硬,美如脂玉,令人愛不釋手。

“三氧化二鐵的氧化還原!”

內行看門道,現在魯善工經過這段時間的積累,對燒瓷也有所體會,已經能看出其中精妙所在。

我國早在北朝墓葬中就曾發現個別白釉瓷器,但是白度很差,接近灰青色,可以說是白瓷的濫觴。

到隋唐時期白瓷的白度已達到60以上,五代、宋、金、元、明時期更達到62~78之間,而其中胎釉的含鐵量有的竟低到0.26~0.41左右,最典型當屬明德化窯。由於歷代各地窯口的胎釉原料和燒成氣氛不同,纔在白度上表現互有高低。

像影青或一般青花瓷那樣略帶青色的釉調,是將其中所含極少的鐵粉用還原焰煅燒,使其成爲氧化亞鐵而帶有青色,並且顯出白色之感。

至於定窯或磁州窯等具有象牙白色的陶瓷,是因爲其中所含極少的鐵分經氧化焰變成三氧化二鐵。

德化白瓷其明代作品多爲象牙色,而清代作品便成爲略帶幾分水色的白瓷,也是由於時代不同,窯的構造改變,同時火焰的性質有所變化的緣故。

德化窯在明中葉前後,因爲是用氧化焰燒成,所以釉色與定窯同爲閃紅、閃黃或米色,而且釉光很好,往往有呈珍珠光。

但是到明末清初時候,由於窯的構造及燃料的改變而變爲淡青色的白釉。色調類似當時景德鎮的白釉,只是釉光更刺目。

所以學術上將最初用氧化焰燒成的閃紅乃至閃黃的叫作建白,其淡青色乃至景德鎮的白釉叫作填白,又名甜白。

修復難度就在於如何完美恢復這種象牙般的光澤和溫潤度,這是魯善工需要挑戰的最大難關。

何朝宗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藝術性,不是成熟作品,決不輕易燒製,所以傳世作品較少。據德化窯資深藏家估計,目前存世可以確認爲何朝宗本人作品的數量,可能不足百件。

第一次近距離感受何朝宗的藝術魅力,讓魯善工不由感嘆對方既師古而不泥古,總結出捏、塑、雕、鏤、貼、接、推、修的八字技法,開創獨樹一幟的流派風格。

達摩和觀音,低首垂目,面形長圓,多多少少能看出盛唐佛像的影子,華貴而又肅穆,既覺得平易近人而又感覺不食人間煙火,細細品味之間,氣韻非凡,令人震撼。

他的觀音是世俗化,也是美善與聖潔的化身,彷彿能夠感受到富有彈性的肌膚所散發出來的沁人體溫。

髮髻高束,身披長巾,胸前瓔珞珠佩,何朝宗的觀音完完全全是一個傳統女神形象!

第170章 因爲愛情第310章 埋地雷第48章 客似雲來第190章 有舍纔有得第99章 有兩把刷子第164章 新領域第27章 弟子仿?第265章 掃貨第96章 這就是命!第113章 千萬毛中揀一毫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218章 同行是冤家第308章 紋路是國運第173章 白石VS大千第242章 驚天大劫案第296章 買櫝還珠第140章 化繭成蝶第311章 找死第319章 牛刀小試第161章 國仇家恨第315章 冰羅蘭第206章 洛陽紙貴第279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17章 懟三萬次!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15章 銀藍兔毫第55章 官窯第一家第151章 死人才值錢第205章 騙人的電視劇第216章 豬隊友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1章 梅花鋦第50章 裝逼神器第7章 不傳之密第79章 秘色之謎第240章 水上漂第183章 震撼第312章 銅器第174章 附庸風雅的罪第224章 絹壽八百第166章 無恥第314章 石中玉第130章 壽山行第176章 這就是人性第78章 薄冰盛綠雲第44章 燃燒吧,少年!第168章 最得寵的湘妃第272章 何爲筆法第69章 師傅坑徒弟第269章 印證第117章 懟三萬次!第101章 四大功第174章 附庸風雅的罪第110章 橫行霸道第300章 講究第94章 神之手指第57章 一氣呵成第309章 一色壓萬彩第314章 石中玉第155章 大功告成第54章 青分五色第285章 甲骨第320章 衆星捧月第193章 千錘百煉第286章 火眼金睛第23章 碧波白蓮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192章 史上最牛水龍頭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82章 天字第一號第77章 修玲瓏第315章 冰羅蘭第169章 松風竹爐 提壺相呼第230章 前輩也不是萬能的第14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07章 空白的藝術第188章 步步驚心第62章 火頭軍第319章 牛刀小試第72章 十二美人第215章 監守自盜第193章 千錘百煉第59章 高手在民間第222章 尊古齋第129章 這叫死忠粉第252章 撂跤貨第94章 神之手指第280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63章 風火仙師第167章 咫尺千里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223章 追尋寶藏第248章 洋古董第128章 升級!第163章 打蛇七寸第326章 無名的堅守第48章 客似雲來第284章 流派之爭第98章 劉二寡婦第45章 上有好之,下必甚焉
第170章 因爲愛情第310章 埋地雷第48章 客似雲來第190章 有舍纔有得第99章 有兩把刷子第164章 新領域第27章 弟子仿?第265章 掃貨第96章 這就是命!第113章 千萬毛中揀一毫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218章 同行是冤家第308章 紋路是國運第173章 白石VS大千第242章 驚天大劫案第296章 買櫝還珠第140章 化繭成蝶第311章 找死第319章 牛刀小試第161章 國仇家恨第315章 冰羅蘭第206章 洛陽紙貴第279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117章 懟三萬次!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15章 銀藍兔毫第55章 官窯第一家第151章 死人才值錢第205章 騙人的電視劇第216章 豬隊友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1章 梅花鋦第50章 裝逼神器第7章 不傳之密第79章 秘色之謎第240章 水上漂第183章 震撼第312章 銅器第174章 附庸風雅的罪第224章 絹壽八百第166章 無恥第314章 石中玉第130章 壽山行第176章 這就是人性第78章 薄冰盛綠雲第44章 燃燒吧,少年!第168章 最得寵的湘妃第272章 何爲筆法第69章 師傅坑徒弟第269章 印證第117章 懟三萬次!第101章 四大功第174章 附庸風雅的罪第110章 橫行霸道第300章 講究第94章 神之手指第57章 一氣呵成第309章 一色壓萬彩第314章 石中玉第155章 大功告成第54章 青分五色第285章 甲骨第320章 衆星捧月第193章 千錘百煉第286章 火眼金睛第23章 碧波白蓮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192章 史上最牛水龍頭第250章 自成一派第82章 天字第一號第77章 修玲瓏第315章 冰羅蘭第169章 松風竹爐 提壺相呼第230章 前輩也不是萬能的第14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07章 空白的藝術第188章 步步驚心第62章 火頭軍第319章 牛刀小試第72章 十二美人第215章 監守自盜第193章 千錘百煉第59章 高手在民間第222章 尊古齋第129章 這叫死忠粉第252章 撂跤貨第94章 神之手指第280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63章 風火仙師第167章 咫尺千里第237章 不解之謎第223章 追尋寶藏第248章 洋古董第128章 升級!第163章 打蛇七寸第326章 無名的堅守第48章 客似雲來第284章 流派之爭第98章 劉二寡婦第45章 上有好之,下必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