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古董文物,成功之路是有膽有識有謀略,三者缺一不可。“識”是指見解和辨別力,一件古玩到手先要有辨別和識別能力,同時對這件東西自己要有見解;“膽”是說買賣古玩要有膽量和勇氣;“謀略”則是計謀和策略了。“膽”要在“識”的基礎上,有膽還要有謀,不然經營失策而一蹶不振。
雅文齋經理蕭書農鑑別古玩文物的眼力強,而在經營上卻缺乏膽略,曾兩次坐失良機:
第一次是雅文齋開張時,祝續齋同蕭書農商議將延清堂的貨底全部由雅文齋經銷,貨款分期付還,蕭書農膽小沒敢幹。
延清堂是光緒二十七年開的老字號,民國十五年關了張,全部貨底以十萬元代價倒給了俞淮清,俞淮清又倒給了祝續齋。祝續齋是做洋莊生意鑑定經營金石的,自己不經營明清官窯瓷器,而延清堂貨底全是官窯瓷器。
雅文齋是在延清堂舊址開設的,祝續齋想委託蕭書農代賣這批貨底,還將自己的女婿李英送來雅文齋跟蕭書農學徒。
祝續齋跟蕭書農說:“延清堂的全部貨底子,書農你全拿去幫我賣了,十萬塊錢你分期給我,我不賺你的錢。“本來是個良好的機會,不用本錢,幫別人賣貨從中賺錢。可是蕭書農心眼小,缺乏膽略,他心裡想,十萬元的貨,要是賣不出去砸在我手裡,我使什麼給人家錢,全部貨是不是值十萬元還兩說着。所以他嘴上說:“祝大爺!您的情我領了。我看還是我摟您一件貨,給您賣一件,賣了就給您錢,別耽誤您用爲好。”
延清堂的貨底,蕭書農沒敢幫祝續齋全部代銷,想摟一件給賣一件。可是,這時上海、南京的國民黨官僚、銀行界人士
和暴發戶收藏明清官窯瓷器的熱潮來了,祝續齋手中好官窯瓷器很快被同行人摟走賣空了,蕭書農再想摟一件去賣也摟不着
據而今健在的雅文齋副經理範岐周估計,這批貨若由雅文齋全部代銷,當時可賺十來萬元。1928年時的十萬大洋可是個大財主了!假如這批貨存到現在,送到香港去拍賣,千萬港幣也不換,要值多少億元?!
第二次是1931年,原曹錕總統府收支處副處長汪筱舫要出手一批康熙官窯瓷器,上海做洋莊生意的大古董商吳啓周要同蕭書農合夥收購,由雅文齋出售,蕭書農膽小沒合作,坐失良機,大筆贏利生意沒做成。
馮玉祥於民國十三年發動“北京政變”,將曹錕幽禁在中南海延慶樓,追捕財政總長王克敏,槍斃總統府收支處長李彥青,副處長汪筱舫逃往東交民巷,住在六國飯店兒年不敢露面。到了1931年,汪筱舫抵押在中南銀行的兩箱康熙官窯瓷器到了期,他沒錢贖,又不願賣給中南銀行行長鄭瑞生和收藏家郭世五。汪筱舫想把東西賣給琉璃廠的古玩鋪,他打電話給韻古齋韓少慈,韓少慈是吃“軟片”的,不經營“硬片”瓷器,找雅文齋蕭書農商議,蕭書農沒那麼多錢買這批貨,但要去看看究竟是些什麼東西。
這時,正趕上上海盧吳公司經理吳啓周在北京,蕭書農約請吳啓週一同去中南銀行看這批康熙官窯瓷器。見有萊菔瓶、太白尊、柳葉尊、筆洗子和印色盒等器皿,這些器皿的釉色有的是天藍釉,有的是豇豆紅釉。這兩種釉色瓷器在康熙官窯中屬罕見珍貴文物。古董商中傳說:天藍釉是康熙爺要御窯廠給他燒製出像“雨過天青”那種藍色釉來,仿效周世宗柴榮要求柴窯燒製出的那種釉色的瓷器。11豆紅釉色淡雅,柔和悅目,又有“桃花片”,“娃娃臉”、“美人醉”等別稱,可見其美妙動人。
吳啓周、蕭書農看後都說是皇宮裡收藏的官窯瓷器中的珍品,不知怎麼會到汪筱舫手中的。盧吳公司是向美、英、法出口文物,這些貨不對出口的路,小件的文房用具多,賣給國內有錢的文人適合。吳啓周要同蕭書農合夥買下來,由雅文齋去銷售。蕭書農膽小不敢合夥收購,卻說,我的錢不夠,合夥也買不起這批貨。吳啓周說:這錢好說,我先給你墊上。蕭書農還是不敢買,他怕貨窩在手,還不上吳啓周墊的錢。煮熟的鴨眼看飛走。汪筱舫的這兩箱康熙官窯瓷器最終落到郭世五手裡。
據老行家講,這批康熙官窯瓷器當時贖價不算太高,約五萬餘元,贏利五萬也不成問題,十萬元在當時也值,若保存到現在,一件康熙官窯豇豆紅印色盒,還不拍賣到上百萬元人民。
民國十三年,周杰臣在後門一家舊貨鋪裡買了一尊瓷佛像,是雍正窯變達摩佛像。可是他看不準是不是雍正官窯,找蕭書農給看看。蕭書農鑑定是真的,不是仿製品。周杰臣將達摩佛像賣給一位日本佛教徒。
民國十八年,周杰臣從東曉市地攤上買來一尊如來佛瓷坐像,一尺來高,金身藍髻,座涌蓮花,袒一臂,披袈裟,有“乾隆年制”款。胭脂水釉色。這時,周杰臣自己鑑定,不再找人掌眼了。他認定是罕見稀有珍品,又賣給日本的一位佛教徒。傳說,當時他賣了一萬元,日本佛教界在東京爲這尊如來佛像舉行了“開光儀式”,成爲一段佳話。
周杰臣開鑑古齋買賣瓷佛像在日本有了名聲,陸續不斷地有日本人來買佛像。他買來些舊瓷佛像應付門面,可是真東西越來越少,他想出了辦法,到天津同泰祥買仿製品,以假充真,遠渡東洋。
仿製乾隆官窯瓷佛像有:釋迦牟尼像、觀世音像、韋馱像較爲精緻,真、仿難於鑑別。鑑古齋賣給日本東京佛教徙的瓷佛像有一定數量,真、假全有。
爲辨別真、仿,作者拜訪了仿製瓷佛像的陳建侯,寫了《真、仿官窯瓷佛像遠渡東洋》一文,在此不贅言。
周杰臣開鑑古齋走的是老路子,買主大部分是清廷遺老和民國政客官僚。政府南遷之後,生意不大興旺,做點日本人的古玩生意,賺錢的油水也不大。因他膽小,怕假貨賣多了惹來麻煩。
周杰臣的徒弟唐紹南、蕭福恆在古玩界有點名聲,他們鑑定瓷、銅、書畫較有眼力,解放後,他們已不在文物界了。
鑑古齋的東家王克敏當了大漢奸,在他擔任僞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時,他的管家蕭玉璞將鑑古齋關了。1940年,在鑑古齋的舊址,由嶽彬出資開起了文古齋古玩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