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他不懷好意的目光,楊曉然想都沒想,留了個後腦勺給他,道:“我要去看孩子們了。”
李承乾呼吸一窒,默默地流下兩行眼淚。
這招用多了,不管用了……
瞬間就覺得自己現在不管在爺孃那裡是三等公民,在自己婆姨跟前也是。甚至還不如貓蛋,起碼妻子不會天天來主動撫.摸自己一會兒。
嚶嚶嚶嚶!
寶寶心裡苦,求天天撫.摸啊!
在古代,週歲禮是非常隆重得,是一個孩子出生後最後重要的一個禮儀。也是小寶寶降生後的第一個生日,有着特殊的意義。古人認爲在週歲時行抓週禮可以預測一個人的未來。
三胞胎的出生頗受臣民關注,天子又有意想大辦,這想不知道都難。
在京所有官員,都受到了天子的宴請。而其他列如武侯等這些不入品級的官員也都得到了一碗長壽麪的賞賜。這是週歲禮中的重頭戲,吃長壽麪。
全國放假三日,與三胞胎同一天生日的孩子還得到了來自朝廷的一份特別關愛:兩個被染得紅紅的喜蛋,一把糖果,一卷長壽麪。
東西不多,可想到這東西背後的特殊意義,也足夠令人激動了。
孩子的家人們大可以拍着胸.脯在鄉梓吹噓,咱家的娃兒就是棒,跟太子的娃兒一天生日,看,這是天子賞賜得!
蛋吃了,蛋殼留下,得作紀念呢!
沾了貴人的福氣,將來定也是貴人。
雖說同一天生日的孩子並不算太多,但這前面的統計工作倒是不小。好在這日子特殊,天子平日也比較剋制,再加上這兩年無論是百姓還是當官的日子都好過了不少,倒也沒什麼怨言。
更別提這三個孩子乃是太子妃的孩子,是他們的恩人,給她的孩子慶生,大傢伙都願意着呢!
有時百姓就是這樣簡樸得,爲上者的一點恩惠都能令他們感激不已,特別是在這個以“吃”爲天,還需要爲“爲人”最基本需求奮鬥的年頭。
抓週禮都在上午。一大早宮裡的人們就忙碌了起來。
今天到場的不但有外臣,藩王,還有各國使節,所以這抓週禮就必須得在承天門舉行了。這裡是太極宮的正門,是舉行“外朝“大典之處。
像元旦、冬至,設宴陳樂都在此處進行。朝廷遇有赦宥,或除舊佈新,或接待萬國朝貢使者、四夷賓客,皇帝也要御承天門聽政。
就這選用的地方就透出了一股不平凡,這完全是以“大朝會”的規格在舉行這場抓週禮了。
規格之高,到場人員的身份之貴令人側目。
烏壓壓的人站了一片,到了吉時,鼓聲響起,淨街的鞭子一聲一聲響起,足足響了九十九下,來的大臣們心中驚駭不已,如此高的規格,完全是天子之儀,陛下到底想做什麼?!
當天子登上承天門樓時,山呼萬歲的聲音響起。幾個.乳.娘有些震撼於這樣的場面,強迫自己冷靜着,抱着小主人上前,在承天門樓內站得都是三品以及三品以上的大員,在他們的中間已鋪上了席子,上面擺着: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
除此之外還有、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鏟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縫紉用具)、繡線、花樣子(刺繡用具)等東西。
三個小傢伙今天也被打扮得特別精神。
兩個小子身穿粉紅褲、彩袖襖、蘭坎肩,腳上還套着一雙鄉花布襪;而三兒則是彩袖襖、紅色長裙,腳上也也穿着鄉花布襪。三個小傢伙看着都喜氣洋洋得,腰間還都繫着繡有牡丹,菊花和“壽福”字樣的“晬囊”。在“晬囊”的口袋繩上,還栓繫着銀妝刀,銀斧,銀銷贓等各種佩物。
這是象徵長壽的意思,也算是週歲時孩子們的第一套禮服吧。
“吉時到!抓週禮開始!”
隨着禮部官員的一聲喊,三個小寶寶被放到了席子上。
眼珠子早就盯着席子上的好玩東西的三個小傢伙早就不耐煩被人抱着了。
一脫開.乳.孃的懷抱,立刻開始撒歡了起來。
好似也知道大家今天都是圍着他們轉一般,顯得特別興奮,嘴裡“哇啦哇啦”的大叫着,很是人來瘋,快速地爬向那些在他們眼裡看起來特別好玩的東西。
李厥不愧是個吃貨,兩條小短腿奮力地蹬着,衝到一碗餃子跟前,就抓了個餃子往自己嘴裡塞,看得李二嘴角直抽抽。
自己一直誇他是當將軍的料,抓個吃得算什麼?頓時覺得丟人了。
好在,那禮部的官員反應夠快,立刻大喊道:“晉王抓了個餃子,日後必胸襟豁達。”
楊曉然嘴角一抽,因着抓週的餃子是沒有餡得,所以說肚量大也能說得過去。這禮部官員好急智啊!
那禮部官員見天子嘴角揚了揚,偷偷擦了擦汗,暗道:“好險!”
可還沒等他那顆心安定下來呢,那李厥又把餃子一扔,又抓起了一塊打糕,看那模樣好似還很好奇一般,拿着自己的小米牙就去啃。
程咬金看着暗暗着急。
這該死的吃貨!
倒是抓點好東西啊!沒看陛下臉有黑了嗎?
李承乾倒是挺歡喜的。這年頭的人都秉承着“能吃是福”的思想,在他看來老二愛吃,才能長得壯壯地,這可是好事。
只是想以此證明自己與衆不同,繼承乃是天意的李小二臉上就有些掛不住了。
“晉王抓了打糕,日後必定意志堅韌!”
急智的禮部官員再次躲過了來自晉王的“暗算”,眼看着小傢伙又想去抓吃得,這人都快哭了。
我滴個娘額!
堂堂皇孫能有點出息不?怎麼老盯着那吃得?!
李厥爬了幾步,敢伸出手想去抓高粱,忽然又縮回了手,回頭看了看還坐在那裡打量着的大哥與妹妹,歪着腦袋想了想,忽然抓起眼前的高粱,然後爬向了李象,把手裡的紅高粱給他。
李二愣了愣,隨即大笑了起來。
“晉王抓了紅高粱獻給秦王,日後必定友愛兄長,當爲賢王!”
總算是有點出彩了,李二欣慰地想着。
李厥又爬回去,看了好一會兒,忽然發現有個金光閃閃的東西不錯。便抓了起來看,那禮部官員大喜,敢想張嘴,卻見着傢伙又爬向了妹妹,把小箭塞給了妹妹,然後一個人坐在那兒呵呵傻笑了起來。
所有人都傻眼了,這傢伙難不成以後就是個準備靠着兄長混吃等死的傢伙不成?居然還給妹妹拿了把弓箭,難道袁天罡那個預言真有這麼神奇?!
李二的眼睛亮了,像狼一樣看向他的孫女,而楊曉然與李承乾對視了一眼,紛紛在對方的眼裡看到了無奈以及一種對宿命的懷疑。
李蓮拿着弓箭,在手裡甩了幾下,然後就去拉弓弦,雖說只是象徵意義的小弓箭,才巴掌大小,可李蓮這個無心的動作卻讓一羣朝臣嘖嘖稱奇。
楊曉然心裡嘆息。
都怪那袁天罡。
一個人只要被賦予了神奇的光環後,哪怕是一個無心之舉都會引發人的遐想。
這分明就是一個小孩子對新鮮物件的好奇罷了,哪有那麼多其他意思?
李蓮抓着玩了一會兒,大概是感覺無聊,不好玩,居然又塞給了大哥。
李二看得那個歡喜啊!
這分明就是“哪怕日後爲女皇也爲皇兄臣子”的兆頭啊。
再看那李象接過後,很是淡定地放一邊,然後也爬了起來。
爬到印章跟前,把印章拿過來,那邊禮部官員歡喜起來,這就是最好的兆頭了。
又見他拿了儒家典籍和各種書本還有墨放在自己腳邊,那邊李二看得嘴都咧開了。
好!
接了弓箭,自己拿了印章,文房四寶,各家典籍,能文能武,我大唐後繼有人了!
結果下來的事卻讓他們傻眼了。
李象啊啊叫了幾聲,也不知在嘀咕什麼,然後小手拿起那本論語,用力一拉,就扯了一張下來,還把紙揉成一團丟着玩了起來。
李二的笑容頓時凝固,所有人都傻眼了。
楊曉然一看大事不,立刻笑着道:”破舊成新,好!”
頓了頓又道:“來呀,去把大王扔掉的那頁給我拿來。”
“是!”
宮婢把書頁拿來,楊曉然一看,頓時樂了。
臭小子運氣不錯,這句話姑娘我能給圓過來。
“原是論語·泰伯篇,這頁撕得好!”
楊曉然中氣十足,此言一出,那些大儒不幹了,特別是孔老頭,剛剛見着臭小子撕他老祖宗的東西,就差沒鼻子裡噴煙了。
老頭陰沉着臉,走出來了,臉上的神色非常地不好,好像糊了一坨粑粑,臭得不行了。
用強大的毅力剋制了自己想把口水噴到太子妃臉上的衝動,拱手道:“太子妃,此乃聖人之書豈可撕得?”
楊曉然笑了起來,“孔愛卿,這論語本非聖人親自摘錄,乃是由其弟子記錄,而到了現在又有後人重新註解,愛卿博古通今,更是孔聖人的後人,難道就沒對這泰伯篇裡的一句話起過疑心麼?”
“恩?”
一羣大臣面面相覷,臉色很不好的李二這時也緩了過來,看着楊曉然的眼裡生出一絲期待。
期待她能圓過來。
不然自己這皇長孫撕聖人書的罪過太大了,不拿個合理解釋如何堵住天下讀書人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