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最後的齊人

第405章 最後的齊人

劉桃子舉起手裡的長矛,朝着遠處狠狠丟去。

長矛飛出,猶如閃電。

騎士們只聽到耳邊閃過破空聲,一股風吹過。

披着殘破甲冑,手裡換上了短兵的獨孤永業被那長矛所貫穿。

“咔嚓!!”

隨着一聲骨頭斷裂的聲音,畫面定格。

獨孤永業依舊舉起手裡的刀,眼神兇狠,胯下的戰馬保持着衝鋒的姿態。

長矛從他腹部穿過,一半在身後,一半在身前。

畫面又忽然破碎。

獨孤永業從馬背上飛了出去,血液迸濺。

周圍的騎士們惶恐,跟隨獨孤永業身經百戰的護衛精銳們此刻也是面露懼色。

他們保護了多年的主將死掉了。

漢軍騎士們卻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紛紛衝殺上來,護衛們接連倒地。

焦黑的土地上塗抹了一層血紅色,遠處的枯木之上,有惡鳥盯着地面,似是想要撿些食物來吃。

屍體鋪滿了大地,還能起身的戰馬安靜的站在一旁,發出悲鳴。

全副武裝的甲士們正抱起那些屍體,將他們堆積在一起。

有人就地開始挖坑,要將敵人掩埋起來。

寇流氣喘吁吁的走到了一處高地,他的臉上沾滿了血跡,一隻手已經擡不起來,臉上似是捱了什麼,一隻眼睛腫起來,模樣狼狽。

“兄長。”

他開口說道。

劉桃子此刻已經下了馬,卸了一半的甲,他凝望着對面的戰場,沉默不語。

“我沒能擋住獨孤永業,讓他驚了聖駕.”

“勿要說廢話。”

劉桃子打斷了他。

獨孤永業離城之後,迅速就有人將消息告知到了劉桃子這裡,劉桃子讓祖珽帶着張黑足和史萬歲去收復金墉城周圍,自己則是帶着寇流來追擊獨孤永業。

獨孤永業跑的很快,他們跑的也不慢。

同樣是追了一天一夜,終於在這裡追上了敵人。

獨孤永業沒有再繼續逃避,而是帶着自己最後的心腹,發動了反攻,廝殺激烈,獨孤永業一度殺到了劉桃子所在的中軍位置上。

然後,劉桃子便投出了長矛,將他殺死。

寇流不再多說,順着劉桃子的視線看向了那些屍體。

最後一支齊國武夫們,老鮮卑或者自稱老鮮卑者,也死在了戰場之上。

這些人粗暴,惡毒,勇猛,桀驁,直白,舉起刀從六鎮殺出,而後恐嚇了天下幾十年。

齊國因爲他們而崛起,又因爲他們滅亡。

在清理了戰場,劉桃子領着寇流往金墉城的方向走去。

沿路被破壞的很乾淨,洛州的幾個郡,城外的村莊都幾乎被推平了,這麼一路走去,路上所能看到的只有屍體。

看着這些殘骸,寇流都氣的想要再殺死獨孤永業幾次。

他死上多少次都不過分。

金墉城還保留着多次周齊戰爭時所留下的創傷。

城牆能看到拋車輪射後的痕跡,許多的缺口,並不完整,表明上更是千瘡百孔,甚至能看到有斷裂的箭矢就那麼明晃晃的卡在了城牆縫隙之中。

當劉桃子領着騎士們,帶着砍下來的首級和各類的旗幟來到此處時,祖珽早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獨孤永業逃走之後,這裡就爆發了大亂。

有腦子的開始逃亡別處,大多都是往南邊跑的,想要去投奔陳國。

沒腦子的則是趁機開始劫掠,劫掠糧庫,甚至想要劫掠皇宮。

當祖珽到達的時候,城內已經沒有什麼可戰之兵了,留下來的就只是一羣賊寇而已。

祖珽沒有耗費多少代價,就拿下了城池,又派人控制城門,而後一一進行抓捕和鎮壓。

亂兵被殺了許多,其餘的投降後被關押起來。

而獨孤永業麾下的大臣們,沒來得及逃走的,大多都選擇了投降。

當然,最關鍵的是,他們抓住了獨孤永業和段韶所立下的小皇帝,高儼。

劉桃子等人來到城門的時候,祖珽就帶着這些俘虜們在城門口迎接漢王。

小皇帝高儼滿臉驚恐,站在最前頭,身上的衣裳都被換成了尋常的衣裳,左右皆是精銳的甲士。

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本質上,不過是個孩子而已。

今年若是能活到夏天,他就滿十一歲了。

祖珽得意的站在一旁,目光掃過這個小皇帝,帶着莫名的惡意。

當劉桃子出現在衆人面前的時候,大家紛紛行禮拜見。

祖珽看向一旁手足無措的小皇帝,低聲說道:“若想活命便行大禮,控訴段韶與獨孤永業。”

小皇帝渾身哆嗦了起來,不知該說些什麼。

祖珽的眼神卻一點點變得冷漠。

劉桃子下了馬,走到了衆人的面前,將祖珽拽起來,“城內的情況如何了?”

“陛下,作亂的人都已經被抓住,獨孤永業麾下的大臣們也沒能逃脫,還有這僞帝,也被我們抓住了”

劉桃子的目光這纔看向了一旁的小傢伙。

高儼擡起頭來跟這位惡名昭著的造反者對視。

劉桃子只是看了他一眼,就將頭轉向了別處。

“將這小娃娃送去平城吧。”

祖珽有些急,他趕忙湊過來,低聲說道:“陛下,齊國滅亡,這可是大事啊。”

“當初段韶帶走了玉璽,可以讓他手持玉璽,當着天下人之面,正式投降歸順,譴責段韶和獨孤永業的行爲,證明陛下乃是天命所歸.”

聽着祖珽的話,劉桃子以耐人尋味的目光看向他。

“祖公。”

“怎麼又開始用這一套東西了?”

“我是不是天命所歸,還需要一個小娃娃來證明嗎?”

祖珽在某些問題上是向來不會退讓的,他認真的說道:“這不是個普通的小娃娃,這是很多懷念齊國的人眼裡的皇帝,是最後的遺留物。”

“河水以南的許多百姓們,他們未必都知道段韶和獨孤永業,但是他們一定都知道齊國皇帝。”

“讓皇帝投降,是很有必要的,我們的人馬正在接手各地的州郡,這個消息公示之後,能幫助我們掃清最後的障礙讓天下人知道,齊國已經徹底不存在了,往後就只有漢國。”

祖珽絮絮叨叨,說個沒完。

劉桃子也就不在意了,“那祖公就去辦吧。”

祖珽這才心滿意足。

劉桃子則是領着其餘衆人進了金墉城。

他的這路大軍殺到金墉城,就沒有下一步的打算了。

上一年劉桃子確實積累了不少的糧食,今年才能讓這麼多的軍隊一同出征。

不過,眼看着又快到了春種,戰事也該漸漸平息了。

在回到皇宮之後,祖珽就馬不停蹄的拿出了自己的新戰略書。

將這文書交給劉桃子之後,祖珽就忙着去搞僞齊滅亡的標準流程去了。

劉桃子對那流程不是很在意,但是對這份新戰略頗爲上心。

祖珽原先的戰略,是以僞周爲主,讓劉桃子領着四州大軍,配合上靈州的軍隊,從北面主攻。

因爲楊素,漢軍的火力從北面被轉移到了南面,主攻方向也從僞周變成了河南。

從這個方向來看,楊素的計策也不能說完全沒用。

就以僞周如今的狀態,若是劉桃子領着主力和諸多名將從北面進攻,那還真不好說會發生什麼。

而祖珽當時更換戰略,明面上出擊獨孤永業,殺死段韶,暗地裡再分兵攻周,奪其夏州防線。

祖珽的戰略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是劉桃子打的太快了。

首先是段韶這裡,獨孤永業直接將他逼死,導致劉桃子在這邊的展開極爲迅猛,獨孤永業也算是個能將,但是跟段韶比,兩人之間起碼差了兩個黃法氍。

沒有段韶的齊國大軍,尤其是在民心向背的情況下,根本就擋不住劉桃子,連連崩潰。

當劉桃子殺過河內,到達洛州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更加清晰了。

各地都不願意打了,直接投降。

祖珽本以爲河水以南是不會投降的,因爲漢軍在河水以北的行爲在天下都傳開了,‘濫殺無辜’,‘燒殺掠奪’,‘毀寺破廟’,‘均田授地’.

殺的是不當人的勳貴,搶的是不幹人事的大族,毀的是強取豪奪的胡僧。

這三個,在地方上都是很有話語權的,也是最有勢力的。

在見到北方的同夥下場之後,這些欺民之賊,怎麼可能輕易投降?

可祖珽還是太高看了他們。

當真正遇到屠刀的時候,他們就不敢扯什麼正義之言了,紛紛帶頭投降,就指望着早些投降能讓自己活命。

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

對劉桃子不惜一切的吹捧,將漢軍吹到了天上,就盼着能在新時代撈點肉吃,撈不到便是活着也好。

祖珽以爲他們不是什麼硬骨頭,沒想到,他們根本就沒骨頭,連軟骨頭都算不上,不過是一些裹着糞便的皮囊而已。

可這麼一來,祖珽攻克河內,北取夏州的戰略就完蛋了。

南邊直接投了,北邊更是因爲內鬥連延州都守不住。

祖珽對此還沒有做好準備。

官吏儲備本來還挺多,這下瞬間見底,不夠用了。

而南邊的混亂和殘破,超出了祖珽的想象。

接手南邊諸郡縣,這個不難,但是拿下來之後怎麼讓裡頭嗷嗷待哺的人活下來纔是最重要的。

經過獨孤永業的惡政,南邊的幾個州,那都擠滿了災民,今年春種明顯是來不及了,秋收之後又得暴發更大的問題。

而去治理的人手明顯是不夠的。

另外還有北面的戰事,一場破解防線的戰役硬生生給達成了滅國之戰.實話實說,如果現在劉桃子從洛州方向召集大軍,再跟王琳合力,直接往長安方向攻打,保不準周國真的就要滅亡了。

在諸多決策之中,祖珽還是選擇了最爲保守的一種。

劉桃子抓着祖珽的文書,看了許久。

祖珽認爲,北邊的戰事不宜再拖,儘管有着能覆滅周國的可能,但是以漢國如今的國力,滅了周,也不可能一口氣都給他吞下來,人心不足蛇吞象。

既然超出了當初所預料的戰略目的,那就該及時收手,從攻勢轉守勢,讓高長恭領着將軍們繼續駐守,保護當下的領地不失就好,就是延州,幾個城池被敵人搶走了也不要緊,只要夏州防線還在自家手裡,別的都不重要。

主要的國力還是應當放在國內,也就是放在剛剛得到的河水以南。

河北出強軍,而河南出錢糧。

當初齊國每年都要從河南籌備糧食運往河北,作爲軍資。

雖然現在這裡被折騰的不輕,可耕地依舊肥沃,在過去,光是兗,徐,樑三個州的產糧,就能頂的上僞周十餘個州的產糧了。

最要緊的就是先劃分行政區域。

過去河北設立了十個州,河水以南有光州和部分青州。

祖珽認爲,應當在河水以南設立了七個州。

以洛陽爲中心的洛州,以汝南爲中心的豫州,以樑城爲中心的兗州,以彭城爲中心的徐州,以琅琊爲中心的海州,以荊山爲中心的楚州,以高平爲中心的衛州。

他親手畫了一份粗糙的輿圖,輿圖之上表明瞭各個州郡的大概分佈和疆域範圍。

至於在刺史的人選上,祖珽就給不出什麼建議了,他所舉薦的只有三個人。

一個就是原先的成安縣令房豹。

就是那位信奉黃老學說,將成安治理的井井有條的人,劉桃子對他的評價相當高,祖珽一直都將此人記在心裡。

儘管祖珽對他不是那麼喜歡,但是也認可他治理地方的才能,這剛剛有了新州,就迫不及待的要讓他上任。

祖珽希望讓老房擔任兗州刺史,他那套理論,不適合直面敵人的州,但是放在腹部的州,像兗這樣土地肥沃,人口集中的地方,就適合讓他來做。

第二個是廟堂廷尉官員蘇瓊,這位是當初高演還在的時候,提議邊塞屯田減免損耗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也是劉桃子能起家的‘功臣’之一。

此人清廉,且愛民如子,過去在地方上的時候別人送他瓜果他都不要,鼓勵官員們多讀書學習,又親自教授國內百姓們學習禮儀文化。

放在別的朝代,這舉動就顯得有些迂腐,但是放在齊國那就是真的賢明瞭。

過去在他的治下發生水災,廟堂沒有救濟,他就親自去拜訪國內的大族富戶,給他們借糧來安撫災民,保全一千餘戶災民,讓他們活了下來,他爲人公正,喜歡爲民訴冤,得罪了不少權貴。

祖珽認爲讓他擔任徐州刺史最爲妥當。

最後一個是御史臺的官員孟業。

這位孟業也算是頗爲愛民之人,當初高湛上位,下達了一道‘養驢令’,規定百姓們必須要拿錢去買驢,每個州郡都要養規定數目的驢,沒養夠驢的就要問罪。

百姓貧苦,根本拿不出錢來,皇帝再三下令催促,這位孟業就私自開了庫房,用這錢來買驢充數,而後就被揭發被抓到了鄴城,險些被殺。

此人才能不算太突出,比起前兩個差了點,可好在有治理地方的經驗,爲人寬厚,對百姓也不錯。

祖珽就給出了這麼三個人選,就是有了這三個,還差四個刺史,以及各地那些郡都需要太守,縣令

還不只是這些,北方攻佔了許多地方,就算不繼承周人的五州,至少也得設立一個夏州來統御周圍,那邊還要安排刺史。

這麼一看漢國至少要新增八個州,除卻方纔三人,還需要五個刺史。

至於太守縣令等,不計其數。

劉桃子收起了奏表,對祖珽如今的戰略,他還是較爲認可的。

得儘快想辦法讓河南地安定下來,至於滅亡周國,他倒是沒那麼急迫。

劉桃子當即下達了詔令,令人以加急的速度將詔令儘快到達到平城。

詔令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關於新增設的幾個州,以及合適的官員任免問題。

對於新州郡乃至新官員的任命,劉桃子還是希望能從廟堂那裡得到些建議。

至於他本人,則是在金墉城內休息,接受祖珽所安排的“獻璽”,向天下宣告獨孤永業等殘餘勢力徹底被消滅,往後再也沒有留存的齊國,皆是漢國。

做好了這一切,劉桃子方纔緩緩將目光對準了西面的鄰居。

在延州戰場上,高長恭跟周國的幾個將軍打的很是慘烈。

宇文憲不肯就這麼結束戰事,他非要將自己失去的都要奪回來才成。

寇流和張黑足等人則是以洛州爲中心,往四處派遣軍隊,坐鎮諸多城池。

王琳也終於跨越了大半個僞齊,領着先頭軍隊成功到達洛州,跟劉桃子會師。

他隨行帶來的軍隊只有一千餘人,其餘大軍都留守在了那些已經佔據的城池之內,或者是正在繼續接手其餘那些歸順的州郡。

王琳到達金墉城之後,迫不及待的去拜見劉桃子。

第504章 無路可逃第80章 亡高者黑衣第481章 成功會面第21章 雨夜第23章 你最好可以解釋第488章 隔江猶唱後庭花第227章 毒士第484章 祖相第144章 將才第175章 王見王第125章 這好說!第178章 是何居心?第372章 食少事繁,其能久乎?第217章 拱手而治第352章 孰是第一猛?第146章 邊塞第397章 離心背德第299章 只等將軍一聲令下第505章 大功第299章 只等將軍一聲令下第201章 異動第352章 孰是第一猛?第391章 黔首的力量第281章 鬥雞第272章 劉勇守國門,婁睿掌後勤第294章 長安議事,勿帶甲兵第353章 善偷者能竊國第332章 勿要辜負第15章 根源第104章 人嚇鬼第217章 拱手而治第503章 南狩而已第237章 支援姚雄第101章 不得好死第235章 一脈相承第37章 有事要做第419章 這要怎麼偷?第251章 大齊三大將第493章 尚不可知也第321章 東進!東進!第224章 天大喜事第126章 癡病第300章 變天了第469章 亂,平第504章 無路可逃第441章 桃子的威脅第25章 三天第435章 這是陳國騎兵??第387章 祖珽的小禮物第81章 人間煉獄第74章 鐵證第41章 不忍第44章 歷史第108章 名利雙收第76章 何需鐵證?第416章 魏晉名士今猶在第478章 必輸無疑第406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142章 劉公做的好大事第391章 黔首的力量第406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239章 願降第213章 繼承大業,繼承疾病第341章 韋將軍無恙否?第138章 天下儒宗第321章 東進!東進!第507章 處置第135章 泄密第46章 報效君王第35章 奢侈的理想第46章 報效君王第510章 番外:往南的船隊第342章 如何能逃?第434章 咄咄逼人第415章 家第181章 可汗還是陛下第368章 新朝鼎立第499章 真猛將如雲第51章 等待第449章 此正義之言!!第386章 比不過第253章 上好的孫女婿第142章 劉公做的好大事第174章 高王快樂城第274章 桃子王第387章 祖珽的小禮物第146章 邊塞第201章 異動第129章 率獸第338章 走的走,死的死第116章 還我!!第255章 桃,你出身大族第265章 神蹟!!祥瑞!!第493章 尚不可知也第477章 忍耐片刻第487章 周人不知亡國恨第472章 福將第279章 新尚書檯,新廟堂第197章 成安新談第448章 馬踏長安
第504章 無路可逃第80章 亡高者黑衣第481章 成功會面第21章 雨夜第23章 你最好可以解釋第488章 隔江猶唱後庭花第227章 毒士第484章 祖相第144章 將才第175章 王見王第125章 這好說!第178章 是何居心?第372章 食少事繁,其能久乎?第217章 拱手而治第352章 孰是第一猛?第146章 邊塞第397章 離心背德第299章 只等將軍一聲令下第505章 大功第299章 只等將軍一聲令下第201章 異動第352章 孰是第一猛?第391章 黔首的力量第281章 鬥雞第272章 劉勇守國門,婁睿掌後勤第294章 長安議事,勿帶甲兵第353章 善偷者能竊國第332章 勿要辜負第15章 根源第104章 人嚇鬼第217章 拱手而治第503章 南狩而已第237章 支援姚雄第101章 不得好死第235章 一脈相承第37章 有事要做第419章 這要怎麼偷?第251章 大齊三大將第493章 尚不可知也第321章 東進!東進!第224章 天大喜事第126章 癡病第300章 變天了第469章 亂,平第504章 無路可逃第441章 桃子的威脅第25章 三天第435章 這是陳國騎兵??第387章 祖珽的小禮物第81章 人間煉獄第74章 鐵證第41章 不忍第44章 歷史第108章 名利雙收第76章 何需鐵證?第416章 魏晉名士今猶在第478章 必輸無疑第406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142章 劉公做的好大事第391章 黔首的力量第406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239章 願降第213章 繼承大業,繼承疾病第341章 韋將軍無恙否?第138章 天下儒宗第321章 東進!東進!第507章 處置第135章 泄密第46章 報效君王第35章 奢侈的理想第46章 報效君王第510章 番外:往南的船隊第342章 如何能逃?第434章 咄咄逼人第415章 家第181章 可汗還是陛下第368章 新朝鼎立第499章 真猛將如雲第51章 等待第449章 此正義之言!!第386章 比不過第253章 上好的孫女婿第142章 劉公做的好大事第174章 高王快樂城第274章 桃子王第387章 祖珽的小禮物第146章 邊塞第201章 異動第129章 率獸第338章 走的走,死的死第116章 還我!!第255章 桃,你出身大族第265章 神蹟!!祥瑞!!第493章 尚不可知也第477章 忍耐片刻第487章 周人不知亡國恨第472章 福將第279章 新尚書檯,新廟堂第197章 成安新談第448章 馬踏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