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吾皇好叼,建議封禪

如果說華朝是一臺機器,那侯玄演就像是一個永遠不停的發動機,根本不給華朝任何停下來的機會,沒有戰事不要緊,修路也是一場硬仗。

曾經有一句標語:要想富,先修路。

這樣樸素簡潔的一句話,實際上蘊含着很深的智慧,時間越久你就會越發現,這話真他孃的對。

只有道路通達,交通便利,纔有機會發展,才能富起來。這也是爲什麼,越是深山溝溝裡越窮的原因。

而揚州兩淮、蘇杭,無不因水陸兩運的便利,而成爲富甲天下的富貴之地。

龔自方和陳明遇,就像是兩個守財奴,眼看着國庫的收入不斷增加,但是一點都留不下,而痛心疾首。

文淵閣內,侯玄演笑着聽取兩個大學士的意見,並不反駁也不發怒。

任你說破了大天,侯玄演就是笑呵呵地應對,但是手上絲毫不閒着。

這麼多時間的皇帝生涯,讓他明白一個道理,不要試圖說服跟你不是一個頻道的人。

這個時代的漢人,思維因爲幾千年的固化,很難轉過彎來。

侯玄演的做法,在他們眼中十分不解,陛下到底怎麼了?

一般的昏君也是會把國庫掏空,不過他們大部分都是修建宮廷,奢侈浪費。

像本朝天狩帝一樣,不是用來打仗,就是用來架橋修路的,古往今來也不多見。

好在現在的商稅太過厲害,縱使侯玄演撒錢一樣的揮霍,將國庫之財還利於民,但是從未見過國庫空竭。

所謂的還利於民,就是通過各種基建,讓工廠有活接,這樣他們就可以養活更多的工人。

慢慢地,朝廷的國庫收入,就會變成各種利民的基建和大家的工錢。

強國必先富民,不然頂層的虛假繁華是隨時都有倒塌的風險的。

一個國家再強大,他的百姓和子民吃飯都成問題、住不上房子、娶不起媳婦,別說世界第二了,就是世界第一又有啥用。

若是用金陵、蘇州等地的超高的房價,圈起百姓的錢財,巧妙地佔掉百姓的土地,建造一個空前繁榮,國庫爆滿的虛假盛世,侯玄演不屑去做。

他要的大華,必定是從底層往上建設的,根基不牢固,縱使強秦也不過二世而亡。

從文淵閣散掉之後,侯玄演捏了捏額頭,兩個老頑固吵得他有些頭暈。

靈藥嬌笑一聲,說道:“陛下有頭疼了吧,誰讓您在那彌勒似的,還沒見兩個大學士,都氣的快吐血了。”

侯玄演擡起頭來,笑罵道:“小蹄子你少在這裡幸災樂禍,感情不是你和他們爭論,簡直雞同鴨講。朕自己開海賺來的銀子,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用得着外人指手畫腳的。要不是顧及到他們都是跟隨我多年的老臣,非給他們一個沒臉不可。”

靈藥擠眉弄眼地做鬼臉,侯玄演作勢要打,後者滴溜溜逃了出去,留下一串銀鈴般笑聲。

人去屋空,侯玄演長舒一口氣,坐在貂絨鋪就的龍椅上。

柔軟的觸感摸上去十分滑順,讓人感覺很是舒服,心情也放鬆下來。

天狩元年行將過去,這一年侯玄演文治武功皆有建樹,大華朝開疆擴土,實力空前。

放眼望去,東亞日本朝鮮兩國溫順的如同兩隻獵狗,蒙古人成了自己忠心的戰士,南洋羣島盡數納入版圖,青藏高原上日趨穩定;

華朝的商船航遍四海,水師揚威鎮萬里波濤,騎兵縱橫漠北,步卒大殺四方;

蘇州大學正式成立,掛牌招生一切順利,西學東學彙集一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百姓富足安康,後宮陳圓圓還給自己又生了一個女兒,取名侯婉瀞。

皇帝做到這一步,應該已經算是圓滿了,侯玄演從桌案上一大堆奏章中,抽出一個標記好的。

寧國公夏允彝的這封奏章,上面洋洋灑灑不下千字,中心意思就四個字:封禪泰山。

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按照《史記·封禪書》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爲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中原王朝以禮立國,各種儀式都十分隆重,但是要說最盛大的,那隻能是封禪大典。

真正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的中國皇帝一共有六位:秦始皇帝嬴政、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唐高宗孝皇帝李治、唐玄宗明皇帝李隆基和宋真宗元孝皇帝趙恆。

其中宋真宗有點不要臉之外,其他的還算是實至名歸,武則天在嵩山搞了一次山寨版的,因爲不是在泰山,史學界一向不是很重視。

秦皇漢武自不必說,光武帝劉秀也是力挽狂瀾的位面之子,而唐高宗李治,絕對是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實際上絕對算的上一位有爲君主。唐朝的疆域在他的手裡達到了最大,這也是漢族政權所達到的最大的疆域,當年的蔥嶺以西直到東海之濱,全部都是唐王朝的領土。在高宗朝,沒有任何遊牧民族敢南下犯境。

他還利用武媚娘,解決掉了關攏貴族尾大不掉的禍端,將大唐的君權集中到頂峰。

至於後來的武則天篡權,只能說李治的兒子不行,而且不該病的時候病了。

在李治活着的時候,武則天也不過是一個牀上用品罷了,她敢篡權一個試試。

唐玄宗也是當皇帝當到了極至,搞出一個空前絕後的開元盛世,纔開始放飛自我的。以他前半生的功績,封禪泰山不爲過。

最後一個宋真宗就搞笑了,在他當政期間,竟然以優勢戰局和遼國簽訂了屈辱的《檀淵之盟》,實在是史無前例。關鍵宋真宗還沾沾自喜,認爲自己牛逼了,總是想着封禪。最後心心念唸的宋真宗,帶着大臣們搞了一出勞民傷財的封禪大典,給中國歷史留下了一個冷笑話...

現在夏允彝提出讓自己進行封禪大典,說起來自己的功績足夠,但是有沒有這個必要,侯玄演需要斟酌一番。

第四百六十六章 肉坦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陷武昌第一百九十四章 提兵進金陵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芝龍的海盜哲學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朝上民第二百三十章 靈藥第三百九十章 坐收漁利第四百六十九章 很厚道的侯玄演第六百零三章 十年磨礪第五百四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百二十五章 順王不順第五百一十八章 可以留下十個第二百八十一章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四百一十章 登高望遠第二百零八章 懸崖第三百八十四章 實業興邦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生不悔入潛象第五百七十四章 最後的將星閃耀第四百四十五章 子民第一百五十章 了不得,這裡有人有戀父情節...第五百四十九章 全國一盤棋第三百八十章 大國意識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是個什麼東西?第三百九十三章 晉商第四十四章 大買賣第五百五十七章 舉國尊崇,萬世無兩第一百五十三章 君臣第五百八十四章 痛擊我的盟友第四百二十八章 點將徵遼第三百七十一章 伏筆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間少年,生作死別第一百七十四章 莫名其妙地拿下了襄陽第四百九十一章 各有妙用第四百七十九章 瘦馬第三百九十章 坐收漁利第四百九十六章 舉國激憤第一百一十四章 逢場作戲第三百六十七章 午時已到第一百一十五章 迂腐文人,輕浮伶妓第一百零一章 斷脊之犬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爽,五千個快男第三百六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網第五百一十一章 檢閱水師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四十九章 願追隨小候大人死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兵臨山東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毒”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獸羣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四百四十四章 羅剎第十五章 江左少年第四百九十章 侯玄演的善意第一百七十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本第三百零四章 看好了,這纔是軍隊第四百七十三章 朝鮮第二百七十八章 毒計第五百六十六章 舉國譁然第六十九章 顧有德的野望第四百七十五章 齊聚金陵第四百零一章 一張科舉零分卷的誕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自己動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熙第三百零五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五十二章 拜祭第三百八十七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一百零九章 鄉親們,北伐軍成立啦!第五百四十六章 誤解第四百七十四章 兵馬雖少,滅一國足矣第二百五十八章 東南西北第三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三百一十六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三十八章 第一惡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荊州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九十章 百無一用的幾個書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生來就是天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高處不勝寒第四百零六章 中日友好盟約第二百七十張 陣前殺降第五百五十四章 王爺也愁嫁第一百四十一章 渡江第五百七十一章 平等條約第二十七章 大地主聯盟第三十五章 小城江陰第五百七十五章 秀兒,造化鍾神秀第四百七十六章 禪位第五百七十六章 到南州去第三百五十六章 欲揚先抑(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打進沙俄第五百二十八章 趙合德你知道吧?第一百八十七章 惡將首級傳江浙,以安民心第十九章 千金買八卦第五百九十章 囂張第三十章 比慘第四百一十五章 倭兵志願軍第四十二章 顧炎武
第四百六十六章 肉坦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陷武昌第一百九十四章 提兵進金陵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芝龍的海盜哲學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朝上民第二百三十章 靈藥第三百九十章 坐收漁利第四百六十九章 很厚道的侯玄演第六百零三章 十年磨礪第五百四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百二十五章 順王不順第五百一十八章 可以留下十個第二百八十一章 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四百一十章 登高望遠第二百零八章 懸崖第三百八十四章 實業興邦第二百三十九章 此生不悔入潛象第五百七十四章 最後的將星閃耀第四百四十五章 子民第一百五十章 了不得,這裡有人有戀父情節...第五百四十九章 全國一盤棋第三百八十章 大國意識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是個什麼東西?第三百九十三章 晉商第四十四章 大買賣第五百五十七章 舉國尊崇,萬世無兩第一百五十三章 君臣第五百八十四章 痛擊我的盟友第四百二十八章 點將徵遼第三百七十一章 伏筆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間少年,生作死別第一百七十四章 莫名其妙地拿下了襄陽第四百九十一章 各有妙用第四百七十九章 瘦馬第三百九十章 坐收漁利第四百九十六章 舉國激憤第一百一十四章 逢場作戲第三百六十七章 午時已到第一百一十五章 迂腐文人,輕浮伶妓第一百零一章 斷脊之犬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爽,五千個快男第三百六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網第五百一十一章 檢閱水師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四十九章 願追隨小候大人死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兵臨山東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毒”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獸羣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四百四十四章 羅剎第十五章 江左少年第四百九十章 侯玄演的善意第一百七十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本第三百零四章 看好了,這纔是軍隊第四百七十三章 朝鮮第二百七十八章 毒計第五百六十六章 舉國譁然第六十九章 顧有德的野望第四百七十五章 齊聚金陵第四百零一章 一張科舉零分卷的誕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自己動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熙第三百零五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五十二章 拜祭第三百八十七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一百零九章 鄉親們,北伐軍成立啦!第五百四十六章 誤解第四百七十四章 兵馬雖少,滅一國足矣第二百五十八章 東南西北第三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三百一十六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三十八章 第一惡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荊州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九十章 百無一用的幾個書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生來就是天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高處不勝寒第四百零六章 中日友好盟約第二百七十張 陣前殺降第五百五十四章 王爺也愁嫁第一百四十一章 渡江第五百七十一章 平等條約第二十七章 大地主聯盟第三十五章 小城江陰第五百七十五章 秀兒,造化鍾神秀第四百七十六章 禪位第五百七十六章 到南州去第三百五十六章 欲揚先抑(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打進沙俄第五百二十八章 趙合德你知道吧?第一百八十七章 惡將首級傳江浙,以安民心第十九章 千金買八卦第五百九十章 囂張第三十章 比慘第四百一十五章 倭兵志願軍第四十二章 顧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