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 48 章

玉珠聽外間婆子喊了聲大奶奶, 忙挑起門簾,快步遠遠地迎了出來,到了近前, 笑着朝嘉芙問了聲好, 一邊傍着她朝裡去, 一邊湊過來低聲笑道:“正要去大奶奶你那裡傳個話呢, 不想你人已來了。大爺今早出門早, 過來時老夫人還沒起身,就叫我跟老夫人說一聲,說他昨晚爲預備今日面聖的一起公事, 在書房裡留遲了,累大奶奶你也跟着熬了大半宿, 早上過來要晚些了。老夫人方纔正打發我過去, 叫你再睡遲些, 不用來了呢。”

玉珠雖是黃花閨女,但二十出頭的年紀, 應曉得些人事了。嘉芙自己心虛,見她笑容滿面,疑心她猜到了什麼,忍不住想象裴右安今早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樣子,汗顏, 更不知裴老夫人聽了會如何做想。只是自己遲都遲了, 他話也說了, 強忍着臊進來, 玉珠替她打簾, 進去見老夫人坐在一張小炕桌旁,辛夫人和孟二夫人都還在裡頭, 辛夫人面色不大好,似乎正在說着什麼,嘉芙一進來,就停了口。

嘉芙問了老夫人的安,向辛夫人行禮,最後孟二夫人。孟二夫人親熱地道:“方纔老太太正打發玉珠要去你那裡呢,你就來了。”

嘉芙耳根發熱,道:“全是我的不好,起的這麼晚,耽誤了時辰。請祖母和婆婆責罰。下回再不會了。”

辛夫人盯了她一眼。

老夫人笑道:“我年紀老了,有時也懶得早起和你們說話。前幾日是你們剛成婚,這才撐着天天起的大早。小輩對老一輩事孝,心意最是重要,少來幾趟,也勝過天天露臉,心裡頭卻勉強的。右安事忙,一向不到三更不會歇下,我說也不管用。如今娶妻成家了,你照顧好右安,就是對祖母和你婆婆的最大事孝。你婆婆跟前,她應當也是這麼想的。且這話,不單單是說給孫媳婦的,你們兩個也一樣,往後都不必天天過來,隔三兩日來趟便可。忙你們自己的事去。”

辛夫人露笑附和,和孟二夫人一道,向老夫人道謝。

老夫人道:“昨日聽了遲女冠的事,我有些掛心。我記得那孩子從前名叫慕娘是吧?池家人一身氣節,這孩子自己也是,叫人敬佩。明日我無事,你們若得空,隨我一道去白鶴觀打醮,順道瞧瞧那孩子去。”

辛夫人和孟二夫人應了,道:“媳婦回去就派人過去,預先準備出來。”

老夫人點了點頭,便打發嘉芙和二媳婦先走,對辛夫人道:“你且留下。”

孟二夫人和嘉芙被玉珠送了出去,院裡的僕婦丫頭,對嘉芙無不笑臉恭送,一聲聲此起彼伏的“大奶奶走好”,出了院,二夫人便親熱地捉了嘉芙的手,和她同行,笑吟吟地打趣:“虧的右安昨晚疼了新媳婦好一宿,才叫我也跟着沾了光,往後再不用早起到老太太這邊站牆根兒了。我外甥女就是有福氣。”

今早自己晚起的貓膩,裴右安他不來說,也就罷了,特意那麼說了一聲,弄巧成拙,倒宣的滿屋人都心照不宣知道了。自己這個姨母,最會見風使舵,好起來賽過蜜糖,對着沒用處的人,雖不至於翻臉,但陰陽怪氣,叫人齒冷,從前並不是沒有體會過。半羞,半也是和她無話,並沒接,只順勢低頭不語。

孟二夫人打趣了幾句,將聲音壓的更低,道:“方纔老二剛出去,你沒碰到吧?你婆婆啊,不是我說她,也太偏心了。從前也就罷了,如今要不是有右安在,就憑老二先前那個鬧法,咱們公府的公字兒怕都要沒了。我聽她口風,竟還似埋怨右安不照顧兄弟,先前沒在萬歲爺跟前薦舉老二去平叛,如今眼睜睜看着功勞被別人給拿了。”

蕭列入京城後,皇族裡的太原王糾合數股順安王的舊日親信在太原起兵,叛軍達數萬之衆,聲勢浩大,鬧的山西人心惶惶。蕭列問裴右安何人可平叛,裴右安當時薦舉了天禧朝時做過晉西總督的張正道,說此人善於練兵,且熟悉晉陝一帶地方軍情民情,能用。此人頭幾年在順安王朝時,被貶爲地方總兵,鬱郁不得志,此次領兵去往山西,果然順利平定了叛亂,前日回朝覆命,入京時得到特許,不用下馬,走御道行至宮門之前,風光無比。

嘉芙想起方纔進時辛夫人的面色,這才恍然。心中也是不解,同是自己生出的兒子,爲何竟會如此區別對待。

自己失去父親後,來自母親的關愛,備顯珍貴。雖然裴右安是男兒,但子女對父母的拳拳之心,卻古今皆然。想到他十六歲那年喪父後遭遇的一切,也不知當時,他孤身離開京城之時,到底懷了一種怎樣的情感,他的心裡,又到底是何所思?

嘉芙忽然感到一絲淡淡的莫名心疼。

“你還不知道吧,老二也快娶親了!”

孟二夫人又道。

“不是別人,就是你婆婆娘家一個隔了好幾房的什麼親戚的女兒,姓周,名嬌娥,仿似和皇后孃家有些沾親帶故。從前也沒聽她提,如今萬歲爺進了京,有皇后在中宮,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要挖空心思攀上關係了。”

孟夫人撇了撇嘴,面露不屑,但嘉芙聽的分明,她的語氣帶酸。

“我瞧老太太是不想做這門親的,只是你婆婆要說。方纔老太太留她,應就是在說這事兒了。”

孟二夫人定要親自送嘉芙回院,一路慢聲細語地說到了院門前,最後湊來耳語道:“姨媽跟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這門親事,我們那邊自然是盼着能成的,也希望老二好,但家裡要真來了個和皇后娘娘沾親帶故的二奶奶,你這個大嫂,風頭恐怕就要被壓了。姨媽替你心疼。”

嘉芙道:“二弟若成好事,不止嬸嬸你那邊,咱們全家人都高興。說什麼風頭,我又哪裡來的風頭,嬸嬸你取笑了。我到了,我送嬸嬸回屋吧。”

二夫人微微一怔,看了嘉芙一眼,隨即改口笑道:“也是。瞧我,方纔只顧閒話,路都忘了看,我自己回便是,你進吧。”

嘉芙站在門口,望着二夫人和丫頭僕婦漸漸離去,轉身回了房。

以她的推測,裴修祉的這門親事,十有八九,應該會成。

裴家裡老夫人雖地位最高,但再高,孫子的婚事,也沒有越過辛夫人強行做主的道理。況且,以裴修祉的現狀,能結一門這樣的親事,至少在外人眼中,是爲上上,老夫人又憑什麼去阻攔孫子的好事?

嘉芙的推測,很快就得到了證實。傍晚玉珠過來,給嘉芙送了兩樣菜,趁邊上無人,悄悄告訴說,早上她在外頭,隱隱聽到辛夫人隱帶哭訴,仿似說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什麼的,隨後辛夫人出來,臉上就帶着點多日不見的喜色。想來婚事應該很快就能成了。

玉珠稍停了停,便走了。

申時末刻,裴右安曾打發一個小廝回來告過一聲,說萬歲臨時增開午朝,他晚飯也在宮裡吃了,叫嘉芙不必等他。

蕭列登基數月以來,不但每日早朝不輟,且時常增開午朝。攤上這麼一個勤政的皇帝,做臣子的,自然只能捨命相陪。

嘉芙自己吃了飯,天黑後,泡了個香湯澡,慢慢晾乾長髮,拿起那本《論衡》,一邊讀,一邊等着裴右安回。

……

白天蕭列召見立功返京的平叛將士,依功各自封賞,其中張正道封正三品昭勇將軍勳職,拜中軍都督府指揮僉事,統領神策衛營,一戰翻身,朱紫加身。封賞完畢,晚間又於宮中設宴慶功,蕭列居於正位,其下太子蕭胤棠,再裴右安,九卿百官,以及此次平叛的有功之臣。

宴至半,一個大漢將軍入內跪稟,說安樂王世子抵京,代父告罪,盼得寬宥,此刻人在宮外,等待召見。

太原王起兵之初,安樂王也暗中有所往來,但臨起事,又心生懼怕,退了出去,如今太原王事敗,蕭列雖沒追究於他,但安樂王在江西卻惶惶不可終日,派世子入京代自己告罪。

蕭列蹙了蹙眉,命人將世子帶入。很快,世子入殿,跪於蕭列面前,代父陳詞,表痛悔之心,最後奉上貢單,上列五千兩黃金,珍寶兩車,願進獻蕭列,以表自己的向正之心。

蕭列賜酒世子,隨後命人帶他暫入驛館安置。安樂王世子走後,蕭列便問羣臣,當如何處置這批黃金珠寶。

做官做到今夜這樣,能和皇帝同堂分肉而食,除了少數幾個顢頇的,其餘哪個不是人精。早看了出來,蕭列無意接受這筆貢物。

一旦接納,無疑是向宗室表明,哪怕犯下謀逆,只要繳納金銀財寶,皇帝那裡就能通融。且蕭列初初登基,更不願因這五千黃金兩車珠寶而被人冠以貪財好利的名聲。

但若直接拒了,又可能引起包括安樂王在內的一批宗室的不安和猜疑,認爲蕭列不肯容人。

羣臣獻計獻策,卻沒有一個讓蕭列感到滿意的法子。

蕭列看向裴右安:“裴卿以爲朕當如何?”

一堂目光,望向了裴右安。

裴右安道:“皇上不妨先納下,再以犒賞爲名,轉賜安樂王麾下將士便可。”

滿堂悄聲,隨即,近旁的朱國公安遠侯等人紛紛點頭。

這確實是個雙全之法,既全了安樂王的顏面,又用安樂王的錢替皇帝在安樂王那裡收買人心。

蕭列已微醺,以筷擊案前金缶,金缶發出震越鳴聲,他大笑:“此法極好!就照此行事!裴卿果不負少年卿相之名,總不叫朕失望!”

衆人望向裴右安,目光無不帶欽羨。

“父皇,荊襄一帶百萬流民已然成賊,若不及時平定,他日必定成我大魏心腹之患。不知父皇可定下平定之策?”

蕭胤棠忽然起身,恭敬問道。

流民構成,除了盜賊、亂兵,更多的,還是失去土地的農民。流民之患,從本朝立朝以來,就屢撲不絕。尤其荊襄一帶,土地肥沃,而地處數省交界,山高林密,官府鞭長莫及,一旦逢災年,或是戰亂,交不起租稅失去田地的民衆便遷往此處,自成一體,而這裡卻恰好地處和胡人征戰的前緣地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歷朝皇帝,都想盡法子,要將這些流民牢牢控制,但往往事倍功半。順安王當政的最後一年,還因爲遷出逼迫,發生了一場流民暴,動,當時聚集人數竟高達百萬,幾乎和朝廷五軍都督府下所轄兵員人數相當,朝廷焦頭爛額。

武定起事,蕭列之所以能勝,流民之亂,也算是其中的一個助力。

宴堂裡再次安靜下來。

蕭列沉吟之時,蕭胤棠道:“兒臣薦舉一人,必定能夠助父皇安荊襄,平天下,兒臣願爲他在父皇面前立下軍令狀!”

蕭列道:“你薦舉誰?”

“用人不避親。兒臣所薦之人,便是兵部左侍郎周進。”

大臣們紛紛看向周進。

周進是周皇后的弟弟,進士出身,頗有才幹,行事雷厲,在武定起事中立下功勞,如今官居三品,以循吏自居。

周進起身,向蕭列下跪,凜然道:“承蒙太子舉薦,臣便毛遂自薦,於此向萬歲立下軍令狀,若三個月內不能平定禍患,還我大魏晏清荊襄,臣便辭官,回鄉務農!”

蕭列遲疑了下,笑道:“愛卿忠心可嘉,甚好!太子既舉薦了你,你也如此表態,朕爲何不信?朕封你爲總督軍務,這兩日便可動身。”

周進叩謝皇恩,蕭胤棠也向皇帝謝恩,坐了回去,自斟自飲,兩道目光,投向了斜對面的裴右安,見他端坐位中神色凝重,一口飲盡杯中之酒,微微眯了眯眼。

宴畢,已是戌時中。蕭列半醉,被李元貴、崔銀水相扶回往後宮。大臣們起身,紛紛向周進賀喜,預祝馬到成功。

蕭胤棠和周進到了裴右安面前,笑道:“右安,父皇準我舅父出馬剿平荊襄流賊之亂,舅父知你素來計鬥負才,你有何高見,望不吝賜教。”

裴右安從位上起身,轉向笑容滿面的周進,道:“太子言重了,何來高見,只有一言而已。剿與平,民與賊,都不過一字之差,於萬民卻關乎生死大計。民被擾,必困,民困,則亂生。盼周大人日後行事之時,斟酌一二。”

蕭胤棠目光閃動,笑而不語,周進顯然更是不以爲意,口中只道:“多謝裴大人之言,周某對萬歲披肝瀝膽,蒙萬歲信用,自當全力而爲。三個月後,在堂諸君,等我捷報便是!”

大臣們紛紛附和。

裴右安不語,瞥了眼大殿角落放置的滴漏,和近旁同僚告辭,轉身要走,未行幾步,卻被平日關係親近又一向好飲的朱國公給攔了,說是今夜難得良宵,尚未盡興,不如再同去共酌一杯。

裴右安笑道:“下回必陪公共飲,今夜家中卻還有事,須得回了。”

朱國公有些半醉了,還要再說,一旁安遠侯忙攔道:“裴大人新婚燕爾,家中正事,你還不知?要飲我與你去,莫耽誤裴大人回去!”

朱國公一愣,拍了拍額頭,哈哈笑道:“我醉了,我醉了,竟忘了春宵一刻值千金,怪不得不肯應我了。快回快回!”

近旁同僚俱都望着裴右安笑。裴右安也無赧色,坦然一笑,朝左右道了聲別,便出了宴堂,往宮門而去。

蕭胤棠立在那裡,望着前方那道消失在了殿門之外的背影,脣角那絲笑意漸漸凝固,目中隱現霾色。

……

裴右安出宮,打馬徑直回了裴府,至門口,將馬鞭丟給迎來的僕從,往裡而去,越近,步伐卻越慢,待跨入院門,行至走廊階下,一衆僕婦丫頭相迎,喚他大爺,他遲疑了下,停了腳步,道:“大奶奶呢——”

“夫君你回了?”

嘉芙方纔人一直在屋裡,卻豎着耳朵只聽外頭動靜,隱約彷彿聽到他回來的聲音,急忙拋下書,飛快出來相迎。

她顯是出浴不久,輕綰婭鬟,玉簪斜插,羅襦碧裙,嬌奼動人,便這般站在階上望他,面帶甜蜜笑容,一雙眸子,在廊前燈光的映照之下,閃着晶燦光芒。

“香臉半開嬌旖旎,玉人浴出新妝洗。”

裴右安的腦海裡,忽冒出了這樣一句。

63.第 63 章85.第 85 章79.第 79 章70.第 70 章90.第 90 章98.第 98 章116.第 116 章1.第 1 章52.第 52 章93.第 93 章77.第 77 章57.第 57 章33.第 33 章2.第 2 章100.第 100 章50.第 50 章66.第 66 章9.第 9 章87.第 87 章98.第 98 章62.第 62 章45.第 45 章8.第 8 章29.第 29 章73.第 73 章84.第 84 章64.第 64 章2.第 2 章18.第 18 章114.第 114 章5.第 5 章52.第 52 章34.第 34 章24.第 24 章3.第 3 章79.第 79 章61.第 61 章107.第 107 章56.第 56 章13.第 13 章90.第 90 章103.第 103 章65.第 65 章91.第 91 章29.第 29 章123.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二)32.第 32 章5.第 5 章92.第 92 章111.第 111 章101.第 101 章112.第 112 章38.第 38 章48.第 48 章1.第 1 章66.第 66 章80.第 80 章100.第 100 章29.第 29 章102.第 102 章78.第 78 章81.第 81 章93.第 93 章96.第 96 章44.第 44 章123.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二)105.第 105 章8.第 8 章5.第 5 章92.第 92 章33.第 33 章59.第 59 章1.第 1 章72.第 72 章104.第 104 章67.第 67 章61.第 61 章21.第 21 章122.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一)40.第 40 章89.第 89 章75.第 75 章54.第 54 章49.第 49 章16.第 16 章42.第 42 章79.第 79 章92.第 92 章44.第 44 章68.第 68 章79.第 79 章59.第 59 章8.第 8 章95.第 95 章20.第 20 章110.第 110 章112.第 112 章118.番外之夫婦日常(一)10.第 10 章122.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一)
63.第 63 章85.第 85 章79.第 79 章70.第 70 章90.第 90 章98.第 98 章116.第 116 章1.第 1 章52.第 52 章93.第 93 章77.第 77 章57.第 57 章33.第 33 章2.第 2 章100.第 100 章50.第 50 章66.第 66 章9.第 9 章87.第 87 章98.第 98 章62.第 62 章45.第 45 章8.第 8 章29.第 29 章73.第 73 章84.第 84 章64.第 64 章2.第 2 章18.第 18 章114.第 114 章5.第 5 章52.第 52 章34.第 34 章24.第 24 章3.第 3 章79.第 79 章61.第 61 章107.第 107 章56.第 56 章13.第 13 章90.第 90 章103.第 103 章65.第 65 章91.第 91 章29.第 29 章123.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二)32.第 32 章5.第 5 章92.第 92 章111.第 111 章101.第 101 章112.第 112 章38.第 38 章48.第 48 章1.第 1 章66.第 66 章80.第 80 章100.第 100 章29.第 29 章102.第 102 章78.第 78 章81.第 81 章93.第 93 章96.第 96 章44.第 44 章123.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二)105.第 105 章8.第 8 章5.第 5 章92.第 92 章33.第 33 章59.第 59 章1.第 1 章72.第 72 章104.第 104 章67.第 67 章61.第 61 章21.第 21 章122.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一)40.第 40 章89.第 89 章75.第 75 章54.第 54 章49.第 49 章16.第 16 章42.第 42 章79.第 79 章92.第 92 章44.第 44 章68.第 68 章79.第 79 章59.第 59 章8.第 8 章95.第 95 章20.第 20 章110.第 110 章112.第 112 章118.番外之夫婦日常(一)10.第 10 章122.番外之如果前世能夠重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