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運這麼套近乎,當然有着無比險惡的用心。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終歸是要開着內個,嗯,槍火神話3000,是這個名字吧,開着槍火神話3000橫掃整個世界。那麼在此之前,瞭解一下這個世界機甲的優缺點很有必要。
否則,假如這個世界的機甲是道術免疫呢,這也不是沒有可能。既然一臺飲水機都可以有一對**,那麼復古機甲裝了直死魔眼很奇怪嗎?也許直死魔眼也算硬核呢?
話又說回來了,如果瑪姬是個肌肉兄貴,而不是個英氣的美女,郝運也不會恬着臉幫忙。這其中的區別,可謂存乎一心,說不得。
小麥色皮膚的女機械師,穿着黑色的戰術長褲和同樣顏色的作戰靴,上身穿着緊身的灰色工字背心。而且,相當相當自信的沒穿歐派。
她的身材很健美,腰身緊實纖細。如果在地球,這樣的身材需要在健身房消耗大量的時間。而在維德尼,這顯然是一種常態。
靈活的機械師半個身子鑽進疣豬騎士小腿和前裝甲板之間的縫隙中,將一節數據纜線插進一個隱藏的接口中。
“這個是數據接口?”
郝運樂呵呵的看着大胸的美女被卡住了前胸。她的腰身當然足夠細,但胸就顯得有些粗了。
瑪姬一陣慍怒,心想你這好人也不怎麼老實嘛。她使勁往外抽身,終於擠了出來。但是沒有注意到裝甲邊緣的一處毛刺,這麼一用力,在她的大臂上留下了一道不淺的傷口。
CAO!
女機械師爆了一句粗口,她看着血液從傷口涌出,指揮跟班小哥。
“止血凝膠!”
“這個?”郝運慌慌張張的拿了過來。
瑪姬單手彈開開口,把塑膠管裡的透明凝膠擠在傷口上。軟趴趴的凝膠遇到血紅蛋白立刻發生一系列的脫羧反應,形成緊密相連的絮狀物,封堵住了傷口。
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這些凝膠還會持續的修復受損的組織,直到4小時之後完全癒合。至於疤痕要120天才會消失,這是一個皮膚更換週期。
瑪姬弄好了傷口,隨便用水管衝了上半身,又繼續回到工作崗位。
“我覺得你應該休息一下。”郝運有些不安,這雖然不是他的錯。但是樂呵呵的看大胸受阻確實也不對,公職人員,要實事求是。
“不用,家常便飯。”瑪姬站在疣豬騎士的跨下,擡頭思考了一會,“把升降臺開過來。”
郝運走進不遠處的升降車,看了一下駕駛艙,嗯,不是五菱宏光的駕駛臺。
放棄……
小哥想了一下,把升降車扛了過來。
哐噹一聲,放到瑪姬身邊。
記不記得,他吃了練氣丹,現在是練氣期的小修士一名。
正在思考衝擊裝甲能量線路的瑪姬被嚇了一大跳。
“郝運!你們星球的人都是怪物嗎!不止你,王大路還經常變蛇嚇我!”
“沒有沒有,只是我們單位的人比較特殊一點。”郝運靈機一動,“瑪姬你能不能教我開機甲啊。”
小哥是在想,既然連升降車都跟五菱宏光不一樣,那機甲開起來就更不一樣了。
賽博坦提供的那臺道術機甲是神念操縱,但是萬一還有個手動模式呢。大家都知道,手動纔會出神操作,古武機甲什麼的,自動模式想來也玩不出詠春八卦啥的。
那麼,現在好好的學習一下機甲的操作,顯得很有必要。沒準還能解鎖星艦駕駛呢,至少也能學會怎麼開門。
到時候開着布倫希爾德孤獨的航行在多元宇宙中四處裝B,人生豈不快哉。
當然,小白必須得帶,要不然好無聊。
“我可教不了你。”
瑪姬踏着升降臺,在疣豬騎士的背後打開一塊隱藏的裝甲板,手動調整了一下動力爐的供能模式,“你得去求佐拉,不過佐拉出門了,你要等明天。我只能教你一些AC基礎知識。”
“佐拉是你們的機師?”
“是的,他還是我們的老闆。”
瑪姬調整好線路,帶着郝運來到集裝箱搭建的機房裡。和大多數機房類似,裡面塞滿了崎嶇的線纜和各種屏幕。正對疣豬騎士的一面被打開,裝上了防爆玻璃。不過真要出了什麼事,也不頂什麼卵用。
瑪姬在主機前一陣劈里啪啦的操作,上頭一個屏幕出現了機甲的3D線模。進一步選取之後,是放大的右腿構件。
“我剛纔一直想問,右腿上的這一大塊裝甲到底是做什麼用?”
在郝運的認知中,機甲應該是大致對稱的,比如左手和右手,結構應該大致相同,頂多雙持的武器不一樣。
但是疣豬騎士的右腿比左腿多了一個很大的結構。怎麼說呢,像在右腿小腿前面安裝了一塊巨大的盾牌。這張盾牌,通過三組柱形結構牢固的連接在小腿上。
瑪姬點開了屏幕上的右腿標誌,動力爐點火進入最低出力模式,疣豬騎士發出微微的轟鳴。
“這個是衝擊裝甲,用處很大。”瑪姬知道郝運不是這個世界的人,很多常識都需要解釋一下,“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爲盾牌。衝擊裝甲是強度最大的複合裝甲,同時擁有高額的KE動能傷害防禦,CE電磁傷害防禦以及TE熱能傷害防禦。”
“那爲什麼不全身覆蓋這種裝甲呢?”
“那樣的話AC會超重,沒有動力爐有這麼大的功率,而且,腿部構件的承重負擔會很大,武器系統可選擇的餘地就會很小。”
“盾牌不應該拿在手上的嗎?”
瑪姬嚴肅的看了看郝運:“我不知道你們世界的設計師的思路。但是我們世界的AC,肯定會把衝擊裝甲放在腿部。因爲腿部是承重部件,結構穩定性最高,很適合用作防禦。而手部構件是精確結構,設計要求是保證手持武器開火的精確性,這樣的結構是沒法拿盾牌的。”
郝運依言仔細看了看AC的雙臂,確實比腿部細了很多,結構上也精密了許多。
“在正面攔截火力強大的時候,AC可以採取半蹲姿勢滑行推進,堅固的衝擊裝甲正好可以護住後面的動力爐和駕駛艙。而在近身的時候……你看。”瑪姬確認了選項,只聽一聲巨響,疣豬騎士的衝擊裝甲瞬間向前彈出半米,速度之快甚至掀起了一片錐形雲霧。
“哇!這是盾擊?”
衝擊裝甲後面有一組大型高性能繼電器,在動力爐電能充裕時會不斷充電。當需要時,繼電器會一瞬間釋放所有的能量,提供給衝擊裝甲和腿部之間的三組共9枚電磁導軌。這些電磁導軌又會將龐大的電能轉換成衝擊裝甲的動能,使後者在短短半米的距離內加速到超過音速。
瑪姬得意的炫耀:“這只是十分之一的充能出力,滿載出力的話,重型AC以下一發就會被大破。”
“所以你剛纔一直都在忙着調試衝擊裝甲?”
“是噠,確切的說,是加裝了一個脫離結構。衝擊裝甲總重達到了整個AC的百分之七,在需要速度時,如果把這部分拋棄,至少可以提高噴射器百分之五的加速效率。”瑪姬打開了代碼界面,添加了十幾行代碼,“現在只要啓動衝擊裝甲脫離進程,剛纔裝上的主爆炸螺栓就會把衝擊裝甲炸飛。而且不會傷害到彈性導軌。”
瑪姬一臉快誇我的表情,然而對象是個不懂AC的菜鳥,她算對牛彈琴了。
郝運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
“那個,彈性導軌很貴?”
“當然貴啦!抵得上半條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