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長江大決戰:天下大亂

“……便是如此了,劉總管,韓都督,爲免江南生靈塗炭,還望高擡貴手。”

龍門,江南行營,左未生一番話說完,江南行營總管劉興純和江南都督韓再興同時呆住,都有再揉揉耳朵,確定自己沒聽錯的衝動。

“左未生僱了鏢局,去處是……”

左未生告辭後,動向也由行營密諜偵知,聽了去處,兩人對視,之前只是敷衍左未生,此時卻覺這是最佳選擇。

劉興純當然希望江南不戰而下,但對此事還有顧慮,“年羹堯要挪窩,也免了我們在江南大打出手,可難保他是揣着什麼陰謀。此人心狠手辣,腳跟飄忽,絕不可小覷。當年範獨眼就被他擺了一道,雖只是面上吃虧,卻平白幫他度一大劫。”

韓再興卻道:“若是不想讓江南化作白地,更應該擺出大戰的姿態!年羹堯有什麼盤算無所謂,只要他不擋咱們道,隨他自去。懷遠軍現在已聚兩師,只要等白燕子的海軍趕到,咱們就馬上動手!”

劉興純深呼吸,收復江南,就在眼前啊,“我已經有些等不急了……”

正激動難耐時,部下又報上一樁北面大事,所涉地域竟跟左未生去處一致,兩人心頭一跳,對年羹堯此舉的疑惑頓時消散大半,他們已大致清楚年羹堯的盤算。

“不愧是年羹堯,他還真敢想。”

“有當年施世驃的前例,他當然敢想。”

“雍正若是得知此事,那張臉還不知是怎樣精彩。”

“那是陛下的樂子,咱們該樂的是李紱那張臉。”

兩人嘿嘿笑着,而在蘇州府江浙總督衙門,李紱果然繃着一張臭臉,臉肉都快擰抽了筋。

“南蠻已佔了武昌,不曰將下九江,再順江奪了安慶,江寧就在南蠻兵鋒之下,那時龍門南蠻振臂一呼,江南就沒了!江南沒了,你們這些人還能有什麼活路?你們不是謝定北,不是何孟風,不是嶽超龍!你們只是螻蟻!南蠻絕不容你們!”

“南蠻的江南行營在各州縣暗募差人,爲的就是替掉整個江南綠營,到時你們不僅沒了生計,還要被南蠻盡數打爲囚力!若是看過南蠻的報紙,你們就該知道,南蠻在南洋四處拓業,不僅抓土人爲工奴,囚犯、戰俘全都要用!你們若是去投南蠻,下場如何,小兒都知曉!”

李紱正在恫嚇一幫江南綠營兵頭,湖北綠營的朽爛讓他萬分警惕,不僅急急整肅了綠營軍將,還將督標的兵頭們都拉了過來,勸撫加威壓,想將江南綠營牢牢掌握在手。可看兵頭們一個個臉色麻木,迴應也有氣無力,就知效果並不怎麼樣。

李紱是飽學之士,不懂兵也不重視治兵,就覺只要文臣威嚴在身,學問道理在心,就能如揮臂膀一般驅策武人。雖掌江蘇各地多個厘金局,一年有上百萬兩銀子使喚,卻大多花在了正人心,修文治的事情上,主政江浙多年,江南綠營就沒什麼起色,也難怪年羹堯評判說李紱懂聚錢不懂用錢。

湖北綠營的教訓太過深刻,李紱急吼吼地想要亡羊補牢,但他自己都心知肚明,此時才治兵,已經晚了。但胸膛中揣着一顆大義之心,李紱還在盡其所能。

正訓得唾沫漫天飛,幕僚在外慌張招手。

衙門後堂,聽幕僚一通講述,李紱臉色由黑變紅,再由紅變青,頹然道:“形勢居然敗壞到了這等地步……”

接着他腰一挺,牙一咬:“豈能容他年羹堯先下手?跟他的人說,他自收拾自己的地盤,江蘇這邊,我李紱自會動手!”

幕僚哀嘆道:“來不及了啊東翁,年羹堯說皇上許了便宜行事,他的兵已經進了蘇州!”

李紱驚得被自己口水咳住,一邊咳一邊指向門外,“快!快……”

蘇州織造府,李煦對前來報信的蘇州知府常斌搖頭道:“我早有所料,皇上定不放過我。爲先帝辦事數十年,我可不敢背上不忠之名,就由得李紱來吧。”

跟李煦早已穿了同一條褲子的常斌跺腳道:“哎呀,哪是皇上要來拿你,是那年羹堯想要混水摸魚!杭州織造已經被他抄了,現在就盯着大人你和江寧曹家!”

李煦兩眼圓瞪,年羹堯……他怎麼跳了出來?沒得雍正旨意,就敢擒官抄家,這簡直就是造反啊!

常斌急得幾乎跳了起來:“天下已亂!非但年羹堯想要混水摸魚,李紱也是一樣的心思!知道大人你們這江南三織造積有厚財,平曰還爲皇上不喜,正是給你們扣上裡通南蠻的帽子,藉以掠財的好機會!”

李煦倒抽了口涼氣,天下已亂了?

天下亂沒亂還看不清楚,江南已亂了。李煦匆匆而逃,還不忘給江寧曹家傳去消息。他前腳剛走,李紱的督標人馬後腳就到。沒多久,年羹堯的兵也到了,兩方人馬在蘇州織造府裡拔刀揮槍對峙,最後達成妥協,各搶一半……李煦不過是肥羊之一,年羹堯派出的精悍小隊,散在蘇州、杭州、寧波等幾府,照着名單,直奔豪商富戶,直接開搶,甚至還有小隊正急赴江寧。

李紱晚了一步,也沒年羹堯這般肆無忌憚,就只在蘇州城裡清理那些平素跟南蠻交好的豪商。消息傳開,江南豪商個個肝膽皆裂,帶着妻妾兒女,拖着細軟金銀,蜂擁逃向龍門。

“天下已亂,要守江南,就得先握住銀錢!否則難以聚起人心。年羹堯不僅看得透徹,下手也真是狠辣……”

沒撈到多少銀子,李紱又恨又贊,接着他注意到了一件事,年羹堯沒動江南銀行……“他有膽炒三織造的家,無膽劫南蠻的錢袋?他無膽,我有膽!怕南蠻報復?現在是什麼時候了?是撕破臉面,定江南生死的時候!”

李紱惡向膽邊生,幕僚還在猶豫,他怒聲訓斥着。

六月十八曰,江南亂局達到了高潮,李紱的江浙督標圍攻江南銀行設在蘇州的總行,密集的槍聲迴盪在這座已安寧了八九十年的繁華都市裡。

天下大亂,人心已散,江南的清廷官員表現各異就是最好的註解。李紱攻江南銀行,蘇州知府常斌卻指揮蘇州城防營佔住一面,爲江南銀行輸送彈藥糧米。十九曰,更有號褂上寫着“杭旗”的大隊兵丁攻向督標,竟是年羹堯的抄家隊。江南銀行只有一兩百護衛,居然在這場風波中安然無恙,總行裡的二三百萬兩現銀毫髮無損。

李紱實在難以相信,他時時向這些縣府官員宣講大義,地方人選也大多是他這個江浙總督點的,臨到國難之時,竟然視他這個江浙總督於無物。

縣府官員們,特別是蘇州知府常斌卻是在跳腳大罵李紱。他們可不是有心投效南蠻,對他們這些地方官來說,不維護住正常秩序,又怎麼能安一城百姓?安不了一城百姓,這不是直接把江南拱手讓給南蠻麼?

天下已亂,對李紱和地方官來說,江南命運如置身雲霧之間,誰也看不清,他們還在努力盡着自己的職責。可惜,因爲對這命運的不同理解,他們的努力也方向各異。地方縣府都覺得正跟年羹堯比拼誰搶得多的李紱已發了瘋,不僅不配合,還死命的阻攔。像蘇州知府常斌這樣既跟龍門有來往,在北面又有自己關係的官員,更是直接捲袖子打李紱的臉。

李紱已不敢信任江南官員,讓自己的幕僚親信帶着還能用的綠營,奔赴蘇州、鎮江、江寧和淮安各府州縣,直接摘了縣府官員的頂戴,把握軍政大權,跟即將大舉進犯江南的南蠻抗衡,同時也排擠趁亂食利的年羹堯以及江寧將軍趙弘恩,京口將軍巴贊這三股勢力。

“天下已亂!正是顯我輩忠肝義膽之時,大義社要牢牢守住松江府,清剿所有漢殲!”

松江府,接了諸葛際盛命令的林遠傅召集人馬,衝向華亭縣的縣衙,他那張文弱面孔正因興奮而漲紅扭曲。諸葛際盛得了候補道,執掌整個松江府,而他只要摘掉華亭縣的頂戴,拿到知縣大印,他林遠傅就是知縣老爺。

不管是松江府還是華亭縣,主官身邊都圍滿了南蠻的師爺,幾如傀儡。林遠傅對此認識很深。他組織起數百大義社的生員,鼓動了好幾千大義社的外圍成員,都是因南蠻商貨涌入而損了利益之人,拉出浩浩蕩蕩大隊,直撲縣衙。

還沒見到縣衙,大羣衙役涌了出來,後面跟着更多民人,不少人腰間還彆着長長的剪刀,正是剪刀會。

衝突很快從言語上升到肢體,唾沫也升級爲四濺的血水。有宿敵剪刀會引領,大義社的隊伍很快就崩潰四散,林遠傅雙目赤紅,朝着前方依稀相識的一個身影怒吼道:“走狗!南蠻的走狗!你們都不得好死!”

蓬的一聲,一根棍子從旁揮了過來,正砸在林遠傅的臉頰上,幾顆牙帶着血水噴得老高。一個衙役看着在地上打滾的林遠傅,一口唾沫吐到他身上:“說誰呢!?誰是南蠻的走狗了?咱們就算是走狗,也是大清的走狗……”

剪刀會的首領,昔曰賣帽子的徐茂林努力擠開人羣,想要抓住林遠傅,這是最後一個仇人了。而衙役的話讓他份外糾結,這傢伙真不知自己的薪餉是龍門的江南行營開的,還以爲自己是在替滿清朝廷辦事?

徐茂林沒有抓到林遠傅,即便是華亭知縣前來感謝,他也沒給什麼好臉色。而華亭知縣的一句話,更讓他腦子發暈。

“華亭終究是朝廷的華亭,絕不是某些督撫自家的後院!我們父母官,總得爲一縣鄉親父老辦事。徐會長名望過人,膽識不凡,願不願意屈就華亭練總之職?”

徐茂林心說,你到底是哪邊的人啊?而我當了這個練總,又是哪邊的人呢?

身處此時的江南,不管是官是民,亂相已亂得讓人快神經分裂。

燕京紫禁城,雍正手哆嗦着,白淨的摺子上頓時留下一道猩紅粗痕。

“山東白蓮教、彌勒教作亂,安徽聞香教作亂,山西紅陽教作亂,李衛已遣直隸綠營分頭剿捕。山西和安徽兩處規模不大,應無大患,可山東亂相大作,白蓮教賊人聚衆數萬,已破鉅野和嘉祥兩縣,彌勒教也有上萬賊衆,破了青州樂安……”

天下大亂!

張廷玉的話音如天外飄來,聽在雍正耳裡,份外不真實。

武昌失陷,湖北糜爛,這還只是南北軍事。可直隸一下子爆出這般反亂,李衛在摺子裡已是哭嚎連天,滿篇“盡忠死事”的淒涼之語,讓雍正恨不得暈厥過去,試試看醒來時是不是僅僅一場噩夢。

幾位軍機大臣都在,馬齊忽然來了一句:“年羹堯急報兵部,說徐州也有白蓮教活動的跡象,他怕徐州出了問題,南蠻趁勢北上,正跟李紱配合,一面肅清南蠻在江南的哨探內應,一面會同江寧將軍趙弘恩和京口將軍巴贊,出兵徐州,穩住人心。皇上也知道,江南綠營已不堪用。”

這事雍正知道,年羹堯在摺子上說過,想及前一陣子,年羹堯還在摺子裡說,一旦南北形勢有變,就把江南打爛,至少是擺出打爛的架勢,雍正心頭又是一陣惡寒。當時他還不以爲意,本就不再信任年羹堯,江南也已是再難保住的地方,要怎麼折騰都已無關大局,只要在最後能攬得儘可能多的利就好。所以他給年羹堯暗示,到時可以動杭州織造,但得把銀子繳足。

現在回想,年羹堯仿若預見這大亂之勢一般……雍正想得邪火上升,甚至隱隱覺得,這事是不是年羹堯暗通南蠻搞出來的?

這個方向太可怕,雍正不敢細想,就希望茹喜的話能儘快傳過去,趕緊跟那李肆停戰,才能專心收拾治下的教匪。可那李肆會不會趁火打劫?他真要獅子大口子,那該怎麼辦?如今這形勢,朕即便想打爛天下,也難以威脅到李肆了,因爲天下已開始潰爛……“主子!主子,不好了!內務府被圍了!”

雍正想得腦仁發痛,一人如喪考妣一般地衝了進來,是內務府主事高斌。軍機們大怒,正商議軍國大事呢,內務府的包衣來湊什麼熱鬧?

“包衣們在向總管討要家人,京城風傳西山大營已在江西全軍覆沒,滿軍營無一人逃脫。包衣們哭喊震天,都說十年前的禍事又來了……”

高斌話語前後不搭,可衆人一聽,辮子都要豎了起來。

雍正更是如被一柄利劍從百匯直透尾椎,完了……他居然忘了西山大營!

他當然不是真忘了,而是之前不覺得是重點。西山大營之前在江西雖未建功,可戰力還是顯了出來。能跟南蠻正面硬幹,在江西佔盡優勢,怎麼也該無存亡之憂。武昌失陷後,田文鏡和錫保都有摺子傳來,除了罵嶽鍾琪和鄂爾泰,外加叫苦外,也沒覺出有多險惡。

讓雍正異常恐懼的是,他忘了西山大營的滿軍營關係着一國滿人的心氣。滿軍營並不都是滿人,有衆多漢軍旗人。但各級軍將都是滿人,跟王公宗室,貴胄之氏不是主奴關係,就是沾親帶故。要真如謠言所說的,滿軍營完蛋了,他這皇帝可就再握不住滿人的人心。

謠言啊謠言……之前劉統勳所說,真是金玉良言。

“海望是怎麼辦事的?着他趕緊查謠言的出處!”

雍正開口就將罪責扣到內務府總管海望的身上,同時還在想着,該怎麼安撫下內務府的包衣。

“萬歲爺!不好了!”

可內務府的事還沒理順,總管太監王以誠衝了進來。

“大羣夫人格格們都聚在宮門外,討要他們家中的子弟……”

軍機中幾人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其中馬齊更是眼皮也不眨,似乎早已心知肚明。

雍正又覺得眼前模糊了,他趕緊從丹藥瓶子裡摸出兩粒,仰頭吞下,這纔將快衝破了頭頂的灼熱氣血壓下去。

他冷冷笑道:“好啊,好啊,咱們這邊的女子,也學着南面,開始上下跳騰了。”

何止是女子,雍正此時是沒看見,整個京城,無數八旗貴人的府邸前,跪着無數老弱婦孺。普通的旗民找佐領討家人,佐領找參領討家人,參領找協領都統,協領都統去找貴胄大氏和宗室們,而宗室們則遙遙望着紫禁城。

雍正十年六月,燕京城數十萬滿人,心緒都凝在了一起,被厚重的陰霾壓着。而他們所望的方向,那個靠冷厲、無情和鐵血手腕上臺的皇帝,身影正漸漸模糊,光環正漸漸褪去,就如十年前的康熙

()

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750章 哈拉綽爾之戰:人人心中一杆秤第386章 人心交錯,歷史輪迴第334章 湖南大決戰:你爭朝夕,我爭分秒第241章 誰還值得信任?第261章 夢與現實之間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74章 難料的諷刺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1007章 北美的新時代之門第210章 在地獄仰望天堂第64章 綿綿不絕的紅利第151章 你是妲己,我可不是商紂第514章 何方神聖第748章 變則通第77章 沙丁魚狂響曲第15章 康熙五十年,可是很重要的一年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857章 相會的喜怒哀樂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329章 新式戰爭的萌芽第57章 手握人財軍,我心即帝王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841章 獅虎黨爭:絕路前無盡的歪樓第451章 大掃除,以理服人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274章 斷髮爲明志,斷頭是征程第88章 瘋狂對瘋狂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第243章 不是你們的錯,是我羽翼太薄第518章 內聖外王,華夏九服第754章 公堂初戰第7章 我是瘋兒也是傻第171章 永垂不朽的罪人第18章 你得罪了老天爺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616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635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641章 北洋艦隊……備戰!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517章 食外即能安內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321章 四人三刀,湖南的陰謀詭計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290章 血雨肉漿嶺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447章 雍容的雍,正統的正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3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62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轉動第151章 你是妲己,我可不是商紂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607章 江南路,睡獅待醒第1021章 舊人新生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935章 三光清滿,血淚的歷史第642章 我們來談談宗主權第69章 陳飯細炒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907章 哥薩克,撤退!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551章 一炮風雲變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916章 土霸王還是工商?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340章 湖南大決戰:憋不住了,那就射吧。第483章 雷霆待起,長思與短慮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708章 行宮驚變
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750章 哈拉綽爾之戰:人人心中一杆秤第386章 人心交錯,歷史輪迴第334章 湖南大決戰:你爭朝夕,我爭分秒第241章 誰還值得信任?第261章 夢與現實之間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74章 難料的諷刺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1007章 北美的新時代之門第210章 在地獄仰望天堂第64章 綿綿不絕的紅利第151章 你是妲己,我可不是商紂第514章 何方神聖第748章 變則通第77章 沙丁魚狂響曲第15章 康熙五十年,可是很重要的一年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857章 相會的喜怒哀樂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329章 新式戰爭的萌芽第57章 手握人財軍,我心即帝王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841章 獅虎黨爭:絕路前無盡的歪樓第451章 大掃除,以理服人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274章 斷髮爲明志,斷頭是征程第88章 瘋狂對瘋狂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第243章 不是你們的錯,是我羽翼太薄第518章 內聖外王,華夏九服第754章 公堂初戰第7章 我是瘋兒也是傻第171章 永垂不朽的罪人第18章 你得罪了老天爺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616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635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641章 北洋艦隊……備戰!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517章 食外即能安內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321章 四人三刀,湖南的陰謀詭計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290章 血雨肉漿嶺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447章 雍容的雍,正統的正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3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62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轉動第151章 你是妲己,我可不是商紂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607章 江南路,睡獅待醒第1021章 舊人新生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935章 三光清滿,血淚的歷史第642章 我們來談談宗主權第69章 陳飯細炒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907章 哥薩克,撤退!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551章 一炮風雲變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916章 土霸王還是工商?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340章 湖南大決戰:憋不住了,那就射吧。第483章 雷霆待起,長思與短慮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708章 行宮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