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分子

“夏靚是誰!?”

“是學生的老師,遊走天下,學富五車。”

“你老師信中說的東海夫子又是誰?”

“那是位聖賢,門徒滿天下,文韜武略之才濟濟,若是嶽將軍起事,他們定當來投。”

“怎肯定嶽超龍能反?”

“南面嶽將軍與大帥同是武穆後人,自是識大義的,這南北兩國都不得人心,心存大義,怎會不反?”

“就憑一封沒頭沒尾的書信,讓我怎麼信你?”

“學生所言,信上所寫,都是立於天地的大道,大帥該信的是天意,人言不過是載這天道,又何須深究來處?”

陝西巡撫西琳是滿人,似乎不願趟嶽鍾琪這趟渾水,託辭不來,就來了陝西按察使碩色,守在隔壁廂房,聽嶽鍾琪跟這個張悼交談。

此時張悼已經鎮定下來,跟嶽鍾琪百般周旋,就是不吐露真實來歷,讓嶽鍾琪也不得不讚這年輕人有膽識,或者說是有楞氣。

相比之下,張悼所獻書信,則更是膽大至極。

張悼的老師,自稱“夏靚”之人,在信上主要說了五件事。

首先是稱頌嶽鍾琪的先祖嶽武穆,指責嶽鍾琪事滿清是敗壞先祖之名,未守華夷之辨。夏靚認爲,中國乃陰陽合會之處,只應生人,不生禽獸。居於僻遠之地之人爲夷狄,夷狄之下爲禽獸。當今朝廷乃塞外夷狄竊占,已是夷狄之國,非守節之人臣所事。

這說法嶽鍾琪很不以爲然,首先,自己是嶽武穆後人的說法,只是四川民人附會,他自樂得享受,也不去辯駁,就當作不知道。其次,他認同本朝順治、康熙兩位皇帝在滿漢事上的態度,“舜,東夷也,禹,西夷也,入華夏者華夏”,何來滿人入主,華夏就非華夏了呢。

接着夏靚就說到,滿人入主華夏,天地無光,曰昏夜暗,神州災禍連年,甚至連曲阜孔廟都毀於火災。最近五星相聚,黃河清了,這等非同尋常的事,是上天在發警示。

嶽鍾琪也信天人感應之說,但在他看來,儒生就是一張嘴兩張皮,一件事是黑是白,就看那兩張皮怎麼碰。五星聚,黃河清,這是祥瑞嘛。至於其他天災,哪朝哪代沒有?

第三件事說到滿清入主華夏後,富者越富,貧者越貧,不僅沒解決華夏無三百年國運的難題,還讓這惡勢變得越來越強烈,只有“東海夫子”看透了天道,若奉他爲主,用他之策,驅逐了滿人,天下自當平定。

讓嶽鍾琪緊張的就是這個“東海夫子”,他在湖南呆過,聽得出這張悼艹一口湖南鄉音,該是從南蠻來的。若是鼓動他投南蠻,這事就簡單了,可多出了個“東海夫子”,聽起來像是江南人士,還要他跟嶽超龍一併自立一國,這事粗聽荒唐,背後卻是國中文人反亂,自然是天大麻煩。

第四件事加重了嶽鍾琪的惶恐之心,夏靚接着痛斥當今聖上雍正,說他是謀逆篡位,不僅害了康熙,爲遮掩罪孽,還對兄弟下手。在夏靚的信裡,雍正荒銀無道,無惡不作,是個標準的暴君。難怪上天發怒,鬼神哭號。滿清有這樣的暴君在臺上,將其跟着滿清一同反下去,那是振臂一呼,萬人響應的大好事。

最後夏靚也表達了對南蠻的深惡痛絕,他認爲南蠻雖復華夏衣冠,卻是拔了華夏道統。南蠻皇帝跟雍正一樣,也是無道之君。他毀儒興商,荒銀好財,還窮兵黷武。南蠻嶽超龍已經準備暗中舉事,只要嶽鍾琪在北面響應,南蠻二嶽連兵,這天下自是一番全新局面。

嶽鍾琪是從這部分內容裡,認定了背後是一幫儒士在搞鬼,因爲這般謀劃,根本就是空中樓閣,也只有那些喜歡清淡的儒士才幹得出來。起兵?還以爲是演義小說呢?

以年羹堯那般威勢,也沒可能扯反旗,更不用說他嶽鍾琪是漢人,能升到這個地步,已是雍正極端信任。

至於南朝,他任四川提督時,跟龍驤軍一同進兵藏地,對南朝軍制瞭解很深。

南朝“行軍”,不得皇帝許可,樞密院特別軍令,絕不會用於內事。同時軍中上到軍司馬,下到各級將佐,都是以軍法行事,加上全員都是火器軍,更依賴補給輜重,要起兵自立,更是無稽之談。何況嶽超龍還不是行軍將帥,只是統領地方衛軍的湘西防禦使。

嶽超龍要造反,湖南巡撫,甚至常德知府喊一聲,那些湖南衛軍都能轉頭把嶽超龍先抓起來。

嶽鍾琪憂心的是“張悼”和“夏靚”所說的“天下人響應”,到底是什麼來歷,有哪些人蔘與,這些事不搞清楚,他就一刻不得安寧。如果這些人造出什麼大聲勢,到時他嶽鍾琪可是百口莫辯。

嶽鍾琪憂懼不已,對那“張悼”軟硬兼施,依舊沒讓對方吐露出有價值的信息,不得已之下,飛馬急報雍正。他不敢將那封書信原樣遞過去,只重點說了鼓動他和嶽超龍南北並反以及“東海夫子”的事。

五月六曰,嶽鍾琪的奏報就送到了雍正手上,摺子裡對此事所涉“東海夫子”的推測,讓雍正心頭一個大跳。

此時刑部剛雷厲風行地辦妥了查嗣庭案,朝廷漢臣一片肅瑟,無人敢吱一聲,讓雍正心中隱隱自得,認爲此案已收到震懾人心的作用。

可嶽鍾琪那邊起了這麼一樁事,雍正忽然覺得,自己恐怕把漢人,特別是讀書人的心思,看得太簡單了。

這張悼雖是從湖南來的,屬於南蠻之民,同時還鼓動南北並反,不止針對他。但扯出的“東海先生”,卻該是出自江南,讓雍正頓時聯想到眼下的查嗣庭案。

難道是江南文人狗急跳牆了!?

這是雍正的第一反應,他在嶽鍾琪的奏摺上急急而就,“你可虛言試探,假裝信了他的話,定要他交代出背後之人,他的老師都還是小事,東海夫子及其黨羽具情如何,更爲重要。爲此行些忌諱事,說些忌諱話,都不必顧慮,朕自是信你的。”

雍正的支招還沒回到嶽鍾琪手上,嶽鍾琪自己就用上了,他不得不用,時間緊迫,萬一嶽超龍真反了,惹得大清治下那些東海夫子的門人也跳騰出來,牽扯上自己,那就是大禍臨頭。

於是他找來親信,將已打入監牢的“張悼”放了出來,讓他跟那親信住在一起,好酒好菜招待,軟了對方心防,再暗中會面,宣稱自己其實已被書信打動了,之前都是怕滿人忌諱,不得不作戲。

嶽鍾琪道:“我確是想反,可先生若是不合盤托出計劃,我一人還不要緊,數萬兒郎的姓命就掛在這事上,豈不是兒戲麼?”

張熙之前已遭過一番拷打,靠着心中那腔熱血支撐了下來,此時從獄中出來,得了上賓待遇,已覺換了天曰,心防已低了大半。加之嶽鍾琪此言也確實很有道理,你只說有人響應,沒證據沒計劃,人家怎麼信你?

張熙要嶽鍾琪賭咒發誓,絕不泄露秘密,然後纔開口道:“學生真名張熙,老師曾靜,眼下在荊州聯絡南北……”

就在張熙吐露出實情的同時,湖南常德,沈在寬也交代了聯絡嶽鍾琪的人是誰。

沈在寬大言不慚,說北面嶽鍾琪也要反,此事涉及南北局勢,嶽超龍跟房與信必須問個明白,是誰負責北面之事。

曾靜和張熙家在湖南,沈在寬自然要掩護他們,嶽超龍撬他的口比侄子費力得多,因爲他沒法學侄子嶽超龍那般裝作假意要反。沈在寬此人雖迂,卻還是一眼看出,自己的行動開初就已失敗,他咬緊了牙關,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就一個勁地說,等北面起事時,嶽超龍一定會後悔。

房與信只好將此事當作間諜案處置,把沈在寬交給了軍情司。

軍情司毫不客氣,先是一頓好打,再認定他是滿清細作,將他跟早前被砍頭示衆的徐善論爲一黨,說他不僅沒有好下場,還將在史書上留下一抹微不足道的臭名。

沈在寬覺得格外冤屈,自己可沒想着要爲滿清效力!他抱定死志,卻對名聲還很在乎,爲了清白,他終於招了。

房與信、嶽超龍和軍情司的報告送到李肆手上時,李肆還覺得自己是眼花了。

“三娘,過來一下……”

他喚來了依舊在身邊充任侍衛的三娘,三娘不明所以,湊了過來,然後胸脯就被李肆把住了。見六車還在側廳整理文書,三娘緋紅着臉,擰上襲胸惡徒的腰肉。

李肆哎喲一聲叫,然後悠悠道:“沒做夢,是真的呢。”

歷史都已變成不成模樣,怎麼這曾靜還是跳了出來呢?

不過此時的曾靜,已非歷史上單純鼓動嶽鍾琪作反的曾靜,而是因時而變,居然要鼓動南北兩嶽並反,在南北兩面的夾縫中,光復一個他所認爲的正統華夏,一個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儒生心目中最爲理想的華夏。

以西元計,現在已是1721年了,這位老兄的腦子,還泡在福爾馬林裡麼?

不,不止是曾靜,北面大多數儒生,南面不少儒黨,都還抱着這般想法。

李肆沉吟着,原本他覺得,歷史已被自己改變,這樣的細節該是不會出現了,因此之前就根本沒想過,湖南還有個曾靜張熙師徒。

現在他們帶着沈在寬,依舊跳了出來,在給北面雍正攪事的同時,也在給南面自己攪事。此時一國人心,正因東西兩院而翻騰不已,之後小謝使團西行而得的衆多書籍,也將一一翻譯出來面世,人心更會有劇烈的變化。沈在寬這一案,背後關聯的是那些腐儒的人心,如何處置,看來還得花上一番心思。

接着怕是雍正要去刨江南呂留良的墳吧……李肆這麼感嘆着,然後腰間再是一痛。

轉頭看去,三娘眼含秋水,聲若蚊吶地道:“昏君,還不放手?”

四娘還在江南呢,李肆笑道:“這事,我可不能放手……”

()

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314章 真正的死敵是誰?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519章 同一個南洋,同一首歌第459章 都被逼上了梁山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610章 江南路,戰雲起第240章 混沌難明的渦流第53章 恢恢密網第646章 日本的歷史新篇第754章 公堂初戰第181章 忍無可忍,還得再忍第501章 咱們到此爲止血戰到底2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727章 妖孽潛伏第304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嬌顏之下有赤膽第328章 悲觀的開場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1021章 舊人新生第288章 從軍心如鐵,三娘自斷髮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701章 長江大決戰:天下大亂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291章 知己知彼對陣不知己也不知彼第116章 造反一小步,清亡一大步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419章 大麻煩即將上門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879章 朱一貴必須死第771章 朝鮮風雲:算這筆帳上要後悔的第740章 你不是一個人第734章 春滿江南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71章 成材要純粹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860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第248章 空前的壓力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229章 諸位大人,紅包拿來第451章 大掃除,以理服人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617章 化水爲氣,一國鼎沸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419章 大麻煩即將上門第716章 滿清九旗第277章 崖山向南,新會向北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832章 獅虎黨爭:難解之爭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715章 大義滅親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595章 沈在寬的心路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60章 連珠炮響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36章 借雞生蛋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246章 等待鐫刻的墓碑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342章 湖南大決戰:鐵騎破,花心殘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306章 早已料定的結局第446章 康熙真沒有五十七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334章 湖南大決戰:你爭朝夕,我爭分秒第536章 夥計,來一發?第679章 民族精神的萌動第902章 末路彷徨第772章 朝鮮風雲:三步墜入地獄第711章 風雷之手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914章 天竺大有可爲
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314章 真正的死敵是誰?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519章 同一個南洋,同一首歌第459章 都被逼上了梁山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610章 江南路,戰雲起第240章 混沌難明的渦流第53章 恢恢密網第646章 日本的歷史新篇第754章 公堂初戰第181章 忍無可忍,還得再忍第501章 咱們到此爲止血戰到底2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727章 妖孽潛伏第304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嬌顏之下有赤膽第328章 悲觀的開場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1021章 舊人新生第288章 從軍心如鐵,三娘自斷髮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701章 長江大決戰:天下大亂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291章 知己知彼對陣不知己也不知彼第116章 造反一小步,清亡一大步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419章 大麻煩即將上門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879章 朱一貴必須死第771章 朝鮮風雲:算這筆帳上要後悔的第740章 你不是一個人第734章 春滿江南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71章 成材要純粹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860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第248章 空前的壓力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229章 諸位大人,紅包拿來第451章 大掃除,以理服人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617章 化水爲氣,一國鼎沸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419章 大麻煩即將上門第716章 滿清九旗第277章 崖山向南,新會向北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832章 獅虎黨爭:難解之爭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715章 大義滅親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595章 沈在寬的心路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60章 連珠炮響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36章 借雞生蛋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246章 等待鐫刻的墓碑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342章 湖南大決戰:鐵騎破,花心殘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306章 早已料定的結局第446章 康熙真沒有五十七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334章 湖南大決戰:你爭朝夕,我爭分秒第536章 夥計,來一發?第679章 民族精神的萌動第902章 末路彷徨第772章 朝鮮風雲:三步墜入地獄第711章 風雷之手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914章 天竺大有可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