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滿州維新

乾清宮東暖閣,名爲暖閣,夏日卻是涼爽之地,聚在此處的一幫人大多更是心中生寒,除了少數幾人。

弘時……光緒正說得額頭生汗,平郡王福彭和顯親王衍潢聽得兩眼放光,莊親王允祿使勁點頭。

“當初皇……太上皇跟南蠻立《滸墅和約》,這幾年下來,南北之勢是個什麼情形,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坐以待斃!咱們滿人還有關外老家,爲什麼不能跟南蠻在關內拼到底?”

“不拿出破釜沉舟的心氣,下場就是被南蠻魚肉!反正死的又不是咱們滿人,丟的也不是滿人的地,老顧念着罈罈罐罐作什麼?”

“滿人一心,跟南蠻鬥個魚死網破,南蠻反而要畏我們。我太祖十三副甲起兵,不就是拿出了韓信背水一戰的志氣,才得了這天下的麼?”

弘時掃視衆人,臉上滿是將生死富貴乃至龍椅置之度外的決然。

“朕已即位,那些個漢臣也沒什麼用處了,巡捕營……朕看推到河南去防備南蠻爲好。一萬漢人綠營,置在京城裡,看住他們得多少兵?”

他再看向允禵:“十四叔啊,南蠻僞帝放在這邊的線,怎麼也得掐了,不然怎麼向滿人展我決絕奮起之心呢?”

允禵嗯咳一聲,臉色有些不好看了,崇安插嘴道:“皇上這些交代深有見地,我們幾個趕緊議出條陳來。這幾日皇上也累乏了,還是先調養好身子,咱們大清還指着皇上鎮住場子……”

這話味道很有些滑,弘時鼓譟起來的熱氣頓時被涼意驅走,他也不是笨蛋,臉上的紅暈迅速消退,楞了片刻,矜持地點頭揮袖:“也好,有勞諸位爲朕分憂了。”

允禵等人告退,空空蕩蕩的暖閣裡,弘時低聲自語道:“鎮住場子……朕就是給你們當幌子的!?”

軍機處已被改作了協辦總理事務處,議政王大臣會議以此爲運轉據點。原本雍正就是將各地軍國事奏報和交辦流程直接歸攏到軍機處,現在軍機處之下的運轉一切如常,之上的流程,則變爲議政王大臣會議決策,協辦總理事務處執行。

這還只是新皇登基後名義上的政務流程,實際卻有不小差別。議政王大臣裡,允祉只頂了個名義,並不參與議事。馬齊只是總理大臣,卻要跟議政王大臣們一起議事。然後由馬齊領着徐元夢、訥親、張廷玉、蔣廷錫等總理大臣具體經辦。

事務房最偏僻的一處廂房裡,六個鐵帽子王外加允禵、馬齊再度開會,沒多久就起了爭執。

福彭對衆人很不滿:“皇上誓言新政,條陳都擬好了,爲什麼大家不跟着辦?”

衍潢是福彭路線的忠實擁護者,扒拉着扇子,彷彿是腰刀一般:“咱們不是漢人,是滿人!還搞什麼調和、中庸的,搞了幾十年搞成了這樣!當初攝政王是怎麼搞的?殺!對漢人還是那套法子:不聽話的,殺!北面幾千萬漢人裡,摘出百萬忠心奴才,別說守北面,收復南面的半壁江山,也是指日可待!”

本是康熙十六皇子的允祿繼了博果鐸莊親王爵位,身份非同一般,他傾向於福彭和衍潢兩人,“南蠻以華夏正朔自詡,之前入江南,就在江南民人面前縮手縮腳,太愛惜羽毛。我看咱們只要抱定決心,南蠻真要退縮。”

崇安哼道:“這個皇上紙上談兵,你們也跟着起鬨?看看這什麼新政,逐退漢臣,清理漢員?你們知不知道,六部裡從筆帖式、主事到郎中再到侍郎,咱們滿人雖然佔着大半位置,可事情全都是漢員在辦?少數有爲的也不過是轉譯滿漢文檔,沒了漢文檔,滿文又從何而來?”

“朝堂沒了漢人,地方州縣又怎麼催收錢糧?靠滿人?麥苗跟雜草能分清就是有爲了!”

“再說擴漢軍旗這一條,把可用漢人全編入旗,以滿旗對漢旗監管,供戰陣驅策?先不說可不可信,可不可用,這都難料。就說這銀子從哪裡來?入旗就要吃鐵桿莊稼,否則怎麼專心練武打仗?太上皇是留存了四千萬兩銀子,可眼下南北戰事還不知道要填進去多少,最後能剩多少?”

“皇上有沒有算過,擴旗十萬,一年要費多少銀子?起碼五百萬!這還只是死的,選人、闢居,差事,再加上少了這些人的人丁錢糧,一千萬能打住?”

“再來,連通準噶爾、俄羅斯和西班牙,這都是上嘴脣碰下嘴脣,虛的!準噶爾已經上了南蠻的船,西班牙都不敢跟我大清正式來往,俄羅斯……更是遠在天邊。”

崇安一番話,將弘時拿出來的“新政”條款批得一文不值,福彭和衍潢面色漲紅,就要爭辯,允禵悠悠一嘆,打斷了他們。

“看來皇上對咱們這議政王大臣會議,另有想法呢。”

衆人沉默,廢話,他們現在搞的這套“八旗議政”,都是關外征戰時代的古制了。皇太極立國大清後,這制度就只剩下一層皮。入關得了天下後,從順治到康熙,都死死壓着這層皮,甚至不惜借漢人之力,爲的就是確保皇權在握。

人就是這樣,升米恩,鬥米仇。弘時登基前視衆人爲再世父母,屁股一坐上龍椅,看衆人的眼色就不對了。想着之前在東暖閣裡,弘時那表情,崇安馬齊等人就隱隱後悔。

片刻後,福彭忽然梗着脖子道:“十四爺,咱們都是敬你的,本想着你來做這皇帝,你又不願。眼下你既不幫着皇上行新政,還護住了淳妃姐妹,十四爺,你又有什麼想法?”

允禵眼角跳動,冷冷道:“我還能有什麼想法?不是我跟康親王繼續舉着四哥的旗號,登基那日跳出來的就不止是幾十個滿漢大臣,而是一朝滿漢!弘時這皇位能坐得上去?”

他的語氣也不怎麼善了,“你們血氣方剛,四哥喊滿漢一家,你們就喊滿主漢奴。可喊和作是兩回事,怎麼作也大有文章,要下工夫調治旋磨,哪能像提刀砍頭那般痛快?”

“我大清能得天下,是靠騎射,是靠滿人自己?動點腦子想想!不是咱們滿人舉着崇儒尊統,滿漢一家的旗號,不是有漢人心甘情願爲前驅,大清能得整個天下八十年?”

崇安等人點頭,馬齊也無奈地嘆氣。

允禵還沒完:“你們老想着,反正還有關外可退,就搏一把拉倒。可你們有沒有想過,咱們滿人,還是當年居於黑山白水的滿人?入關這幾十萬滿人,都已吃了三四代鐵桿莊稼,受朝廷養活,你讓他們到關外菸瘴之地再以漁獵爲生?”

“不說一般滿人,就說咱們,咱們還會什麼?咱們回到關外,還能有什麼活路?”

掃視臉色蒼白的衆人,允禵語調非常深沉。

“咱們滿人,已經沒有退路!這天下不只是漢人的家業,也是咱們滿人自己的家業,沒了這家業,咱們滿人也就徹底完了!”

“爲什麼要拉着漢人,要糊上這層皮面?咱們避不開漢人,咱們也只能靠漢人治國!就說咱們滿人,現在說話辦事,哪裡還有昔日關外滿州的影子?剝了這層皮,跟漢人有什麼區別?”

“既要守住這份家業,就得從長計議,就得方方面面想全了,能爭取到的,能借用到的,咱們都不能隨便丟開。咱們不是五百年前的蒙古人,有那麼多部族人丁……”

其他人凜然,福彭卻沒被說服:“十四爺,你那套無非就是忍辱姑息!康熙爺姑息出了個李天王,雍正忍辱出了個英宋,眼見咱們成了遼金末世,還要繼續忍下去!?”

衍潢拍掌道:“沒錯!與其坐着等死,不如鼓足勁兒拼一把!咱們滿人如果這點血性都沒了,要這天下還有球用!”

會議在爭吵中不歡而散,弘時的那套“滿州新政”也只能被擱置起來。

平郡王府,衍潢對福彭道:“這不是辦法……”

福彭恨聲道:“十四爺這十年,心性還真是被高牆磨平了,他也不想想,不行新政,又何苦幹這一樁潑天的忌諱事!”

衍潢搖頭:“十四爺倒還出於公心,可康親王幾個,聽說在江南銀行還存着大筆的銀子……”

福彭握拳咬牙:“連幾個人的議政王大臣會議都齊不了心,還想着什麼滿人齊心,我真是幼稚!”

見他這臉色,衍潢心驚肉跳,就聽福彭再道:“只有新政才能救滿人!只有……”

他眼中閃起精光:“只有弘時……皇上,才能救滿人!救能救的滿人!”

康親王府,允禵朝崇安點頭:“蔣廷錫傳來了南面的消息,是我昔日幕友陳萬策的原話。南北以黃河爲界,東西以西安爲界,明定期限十年。陳萬策我已不敢信,蔣廷錫也不知是否別有用心,這條新線難以足證李肆的誠意,所以需要茹喜這條線再去試探。但我想那李肆所求,也該大抵如此。”

崇安嘆氣:“這條件……皇上和福彭那幫人怕是絕不答應,早知今日,何苦當初,若是弘曆即位,該能鎮住這幫尿血上腦的滿人。”

允禵搖頭:“話也不能這麼說,沒馬齊和康親王你們出面,那些滿人說不定要捅出更大的簍子,現在至少咱們還能握着大局。”

崇安頹然道:“大局?現在是咱們滿人三隻手爭扯着大局,漢人就在一邊看戲。”

張廷玉府,劉統勳幾乎恨不得朝張廷玉叩頭:“今上要行滿州新政,置我們漢人於奴婢之地,中堂,真不能繼續看戲了!”

張廷玉老神在在:“我們?延清啊,我們是士,不要跟民混在一起。漢民可驅策,漢臣卻必須借用。新君這新政,根本推不動的。風聲正緊,我們,居於朝堂的我們,就得鎮之以靜,不能學着田從典,徒損我們漢臣精血。滿人裡不是沒聰明人,新君不改弦更張,自有滿人出頭,輪不到我們出頭。”

劉統勳可沒張廷玉這深沉心性,出了張府,在大門口如無頭蒼蠅一般地轉着,差點撞着了另一人,是蔡世遠。

“呸!”

在劉統勳看來,此人乃漢臣,又是弘曆老師,這番動盪,他卻毫髮無損,甚至還升了工部尚書,補了田從典的缺,顯然是投了弘時一方。他憎惡地一口痰吐在地上,轉頭就要走,卻被蔡世遠拉住。

“劉延清,此時就在找能朝我吐痰之人,非如此,不可信啊。”

蔡世遠笑吟吟地道,接着附耳一陣嘀咕,劉統勳先是狐疑,接着眼睛越來越亮,最後定在臉上的是凜然決絕之色。

劉統勳道:“華夏之爲華夏,就在道統不絕,我劉統勳願行此大事,扶綱常,正君臣!”

乾清宮東暖閣,另一個漢臣恭恭敬敬地三拜九叩,正君臣大禮。

弘時表情頗有些詭異:“吳襄……你這名字……”

翰林院檢討吳襄,這名字確實很惹人注目,可他卻朗聲答道:“若臣早生百年,定將那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逆子斬除!”

聽這傢伙一本正經地說笑,弘時噗哧笑了,接着又皺眉,還沒發問,吳襄又道:“逆子裂我大清江山,爲禍聖祖之治,臣九泉之下也難瞑目!本想着投胎來助聖祖討滅逆子,卻不想閻王爺說,有聖祖在,何須你這無用之輩,就再拘了臣一甲子。”

這傢伙越說越來勁,臉上的諂媚之氣也漸漸顯露出來:“原本臣還怨閻王爺,可見皇上登基,才恍然大悟,原來閻王爺是要臣爲皇上所用。”

弘時也覺得胸口有些發悶,強撐着笑道:“朕可不缺說笑話的,你遞的摺子……”

吳襄轉了臉色,認真道:“臣知皇上之心!滿州新政,爲的是大清江山,看似爲滿漢劃下藩籬,可保住大清江山,也就保住了黎民蒼生!臣雖身在漢,也願以命相效,助皇上一展宏圖,建中興之功!”

弘時呼吸加重,看此人的目光也有些變了,再聽吳襄道:“臣不是田從典那等老迂,也不想像張廷玉那般看戲,臣有條陳……”

暖閣裡,吳襄侃侃而談,弘時不斷點頭,最後還拍掌叫好。

紫禁城乾西五所,一個侍衛遞了牌子,兵丁恭敬地讓開了路。

“傅清!”

府院裡,見到此人,弘曆失聲低呼。

“四阿哥!奴才有罪!”

傅清噗通一聲跪下,淚水嘩嘩直流。

“奴才就不該跟那幫人通氣!原本只是不忍皇上骨肉相殘,可沒想到,沒想到……”

傅清當然沒想到,雍正讓他去殺弘時,他卻暗中通知馬齊等人,最後事情演變到馬齊等人反亂,弘曆丟了皇位,要殺的弘時卻成了光緒皇帝。議政王大臣會議立起後,他就被拘押起來,還是允禵保下了他。

“你、你……唉!你也是個愚人啊!”

弘曆已大致清楚熱河行宮之變的過程,對自己這姐夫原本恨之入骨,可眼見他低頭悔罪,恨意也暫時壓了下來。

“別自責了,當日弘時廚子下毒案,我看就是那幫人事先策劃好的。不是想着要氣死皇阿瑪,就是借查勘之機,行倒打一耙的勾當,誣賴我是存心陷害弘時。還好十四叔護住了我,這事纔沒幹出來。”

想到一個“忍”字,弘曆也爲傅清開脫起來,一邊扶起傅清,一邊想着傅清的來意。

“十四爺不敢明面上說,其他滿人都對馬齊福彭等人恨之入骨,大家可不當弘時是什麼光緒皇帝,都等着看他笑話呢。四阿哥,事猶可爲,萬不可放棄!”

傅清恨聲說着,弘曆兩眼也漸漸發亮。

東五所一處偏僻宅院裡,李蓮英一邊說着,茹喜一邊點頭。

“滿州新政……真是自取滅亡!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十四爺也得靠我跟他說話,咱們且看着,不須太多時日的。”

她低聲自語着,眼瞳也是亮晶晶的。

紫禁城西北角,荒涼的映華殿外,一個鬍子拉渣,滿身血污的大個子蓬地撲在地上。

“看你往哪裡跑!我李衛可是專抓耗子的,你還能跑得過我的手掌心?”

兩手掐着一隻耗子,李衛眼瞳閃閃亮,下意識地就朝嘴裡送去,耗子腦袋湊到嘴皮上卻又停下了。

“不行,你是皇上的……”

鼓足了決心纔將耗子從嘴邊挪開,李衛掙扎起身,朝着殿裡奔去。

“皇上!皇上……準備用膳了!”

李衛的大嗓門盪開,卻被高高的宮牆和厚厚的門板擋住,門牆外,一圈兵丁們縮在牆角陰霾裡,滿耳朵都被知了聲灌着,聽不到裡面的任何聲響。

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624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781章 朝鮮風雲:無涯之弧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327章 人心何所依,忠義何所寄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731章 生機勃勃第987章 我們喜歡戰爭第756章 國法與公道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430章 歷史的遺產第776章 朝鮮風雲:浮躁的黎明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533章 踩中了開頭,卻不知結局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421章 女人開啓的戰場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894章 兩個人的戰爭第614章 江南路,混沌之戰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829章 新三代論第99章 不速之客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943章 國民共責,白蓮宗之危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90章 一腔熱血灑何方第732章 有朝廷,無公道第322章 諜戰密雲第691章 長江大決戰:老天丟癟十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794章 王道之始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266章 廣州血夜第557章 收穫在哪裡第909章 天山之南第852章 清宮碎夢:從太妃到太后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392章 借你一百萬,還我個江南第44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356章 催雨行動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459章 都被逼上了梁山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177章 進攻!耐心地進攻!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734章 春滿江南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89章 別搶我的戲第873章 大局由誰而壞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99章 不速之客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131章 頭疼和準備頭疼着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848章 西京諜影:唐皇之憂第59章 先成家後立業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487章 激流下的迷霧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121章 天上掉下個嚴妹妹第481章 窺探國政之學校科舉第1006章 東洲與美國第1020章 論文明
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624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781章 朝鮮風雲:無涯之弧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327章 人心何所依,忠義何所寄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731章 生機勃勃第987章 我們喜歡戰爭第756章 國法與公道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430章 歷史的遺產第776章 朝鮮風雲:浮躁的黎明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533章 踩中了開頭,卻不知結局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421章 女人開啓的戰場第444章 一杯紅茶別塵世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894章 兩個人的戰爭第614章 江南路,混沌之戰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829章 新三代論第99章 不速之客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943章 國民共責,白蓮宗之危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90章 一腔熱血灑何方第732章 有朝廷,無公道第322章 諜戰密雲第691章 長江大決戰:老天丟癟十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794章 王道之始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266章 廣州血夜第557章 收穫在哪裡第909章 天山之南第852章 清宮碎夢:從太妃到太后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392章 借你一百萬,還我個江南第44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356章 催雨行動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459章 都被逼上了梁山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177章 進攻!耐心地進攻!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734章 春滿江南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89章 別搶我的戲第873章 大局由誰而壞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99章 不速之客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131章 頭疼和準備頭疼着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848章 西京諜影:唐皇之憂第59章 先成家後立業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487章 激流下的迷霧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121章 天上掉下個嚴妹妹第481章 窺探國政之學校科舉第1006章 東洲與美國第1020章 論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