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

“白衣山人在此!李方膺在此!且來拿我!且來拿我!”

車水馬龍的廣州惠愛大街上,一個白衣儒生手舞足蹈,當街大叫,驚得馬嘶人呼,眼見要被一輛馬車撞上,兩人打橫裡衝出來,一人拎一支胳膊,硬生生將這傢伙從馬蹄前搶走。

“別喊啦,喊破喉嚨也沒人來抓你……”

“沒見過像你這般搏名搏到命都不要了的主,現在廣州城每月都有十來號人被馬車撞死,這名聲可不值錢。”

這兩人沒好氣地數落着,見他們精壯有力,裝束利落,該是公門中人。

李方膺只當這兩個差人不存在,繼續在街邊高呼,此時已是十月中旬,他攪弄出的“越秀時報案”持續了半月。原本他就等着傳聞中殺人不眨眼,能止小兒夜啼的黑衣衛上門,讓這一案再起風潮,引得英華治下所有儒者士子側目折腰,令那李肆遭洶洶民意淹沒,也成就自己錚錚鐵骨的一樁英名。

可事情發展另有一條軌道,沒有黑衣衛,沒有紅衣藍衣兵,甚至都沒有灰衣巡警上門,只來了這兩個廣州縣越秀區的什麼法警,說是越秀區的法正將他列爲“越秀時報案”的證人,必須禁足在家,隔絕外人,隨時備着接受傳喚。

李方膺當時還以爲這是先要軟禁自己,後面再作處置,滿心歡暢地悶在屋子裡寫“遺書”。十來天揮毫洋洋萬言,就準備在自己被押往牢獄的路上,招呼仰慕者轉交給他還在英慈院養病的父親,來一出悲壯的告別戲。

然後上刑場麼?

不不,他可沒想過死,他還要以孤膽鐵筆之名號召英華士子呢。他反覆揣摩過,李肆怎麼也不會殺他。讓他如此篤定的原因有三,一是他的文章只刺國政,不涉私德,君王私德歷來是條紅線,除非真心想死,否則沒人敢去碰。二是李肆立國之基是宋治,待讀書人格外優容。新會到現在還只圍着,就因爲怕傷了城裡的讀書人,招來治下讀書人的唾棄。而第三麼……他絕不是孤身一人,他說出了英華治下所有讀書人的心聲,他們會不遺餘力地周護自己。

可十來天后,他跨出家門,卻發現自己像是被人遺忘了一般,見着之前相熟之人,對方都只是淡淡頷首,那神色既不是畏於什麼壓力而不敢和他相談,也不是不屑他的言論而不願相談,反而像是……他李方膺並非那白衣山人一般。

白衣山人就是他李方膺,這事很多人都知道,不至於十來天沒露頭,世界就變了一遭吧。

世界沒變,事情卻完全變了,那兩個法警告訴他,“越秀時報案”已經了結,只是爲防宵小滋事,還要守護他一段時間,也不會禁他行止。

沒人抓他,下不了獄,萬言遺書也就成了笑話,這感覺讓他很難受,今天又在外面轉了一大圈,就覺自己像是透明人一般,鬱悶之極,當街就嚎了起來,恨不能以血抹開自己這古怪處境。

“李方膺!?白衣山人耶!”

正失魂落魄,街邊卻有女子叫了起來,李方膺兩眼一亮,終究還是有人記得自己!接着又神色一黯,自己又不是風花雪夜之流,得小女子景仰算得什麼……不,有一點算一點吧。

正收束臉肉,想展現自己最儒雅而凜然的一面,卻聽另一個女子說:“什麼白衣山人,假諫實媚,還是那四夫人罵得痛快!李天王又要收咱們紅街的規錢,又要放歸良人,壞了咱們紅街規矩,就是該罵!”

原來是倆青樓女子!

慶幸自己沒跟這倆女子搭上話的念頭剛剛閃過,李方膺的心緒就被後面那女子的話給攪的七零八落。

假諫實媚?是說自己麼?這是從何說起?

那什麼四夫人又是誰?她又罵了什麼!?

“四夫人?瞧你還是讀書人,這事都不知道!?”

“多看看報吧,年輕人,別就顧着讀那些經書,當心讀成傻子。”

李方膺當街就找人問話,一個車伕,一個掃大街的,都是滿臉譏諷。直到李方膺找到一家酒樓的說書人,丟了幾枚銅板,說書人拿出幾份報紙,李方膺才恍然大悟。

十來天沒出門,這世道還真的變了!有那麼一刻,李方膺都以爲北面的朝廷已經打下了廣州,將李肆關進了牢獄,準備秋後問斬,朝野正在口誅筆伐呢。

廣州新出了好幾份報紙,言論如刀鋒,相比之下,李方膺的那期國聲綿軟無力,倒真似假諫實媚一般。

《華聲》,首頁標題是“沙國英華何處去”,文章通篇都在論國政,數落李肆治政之失。比如什麼官府下鄉,滿城朱紫,一地綠龜,宋時就有冗官之禍,現在英華之官數倍於宋,民人所受壓榨是何等酷烈。將貪吝吏員拔起,道德不行,以齷齪細務踞佔政道。

接着又分析英華國策,說國庫全仰工商,農稼不理,商賈四竄鄉里,爲蠅頭小利而蠱惑人心,工坊廣納徒工,聚千萬人於一隅之地,毀田掘地,遺禍萬年。再說到軍政,數落李肆行殘唐義子之法,以武凌文,軍將跋扈兵丁驕橫。

最後則批評什麼天主道,說未聞就以玄虛二字治政之國。文章總結說,這英華一國像是立在了沙灘上一般,毫無根基,骨肉疏離,遲早要遭滅國之禍,何苦拉着老百姓一同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這文章立意幾乎就跟李方膺那期國聲的文章一樣,但在李方膺看來,論據之充分,論證之嚴密,立論無懈可擊,顯然是精通政務的老儒所作,讓李方膺欽佩得五體投地。像他這種未歷政務的書生,熱血再多也寫不出這般老辣文章。

“有此一文,我李方膺的白衣山人之名被大家拋諸腦後也是不冤了……”

李方膺自哀自憐地苦澀長嘆,看了看這文章的署名:“丁卯”,心說這絕對是一位“清官”所作。

讀書先生指了指另外一份報紙:“這一份纔是真正罵得狠的。”

《嶺南報》,首版大標題就讓人眼角直跳:“豎子何足與國”,豎子是誰?當然就是李肆,這話意思就是:你個臭小子憑什麼能開國!?

文章洋洋灑灑數千字,全是在罵李肆,還不是毫無依憑的漫罵,而是句句直指要害。首先就說李肆是闖王之後,還有根有據地提到李肆的老巢就是當年流落在英德的忠貞營餘部。接着歷數李肆未發跡之前魚肉鄉里的樁樁惡跡,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李半縣”這一稱號的由來。之後再說到李肆之所以起兵,不是爲什麼華夏,純粹就是與廣東“清官”分贓不均,撕破了臉面,這才一打到底,打出了一個英華國。跟李肆勾勾搭搭的“清官”數不勝數,北面朝廷不是處置了一大批麼。

就因爲這國來得不正,李肆才東拼西湊,搞什麼天主道蠱惑世人,可惜這麼久下來,也只騙到了少數人,絕大部分士子心懷浩然正氣,怎麼也不會走他那邪魔之道。

看到這,李方膺趕緊掃了一眼署名:似乎人,哦,原來不是“四夫人”……

“此人怕是想死想得入魔了吧。”

這是李方膺的第一印象,這“似乎人”罵得酣暢淋漓,他只覺心懷大慰,敬佩之餘又無比擔心,這人該是沒得活路了。

“你有膽量讓我開罵,我就有膽量把你罵到死!哼哼……”

無涯宮肆草堂裡,段雨悠又忍不住展開《嶺南報》,細細回味着自己的文章。沒錯,這篇潑婦罵街的文章就是她在李肆的指導下寫的,以下三路之途,要揭了李肆的“畫皮”,這工作她很是享受。

只是這個“似乎人”的筆名卻是李肆定下的,讓她暗自憋悶,事情不還是沒定麼,現在就給自己定下排位了?

再看看《華聲》,這一篇文章是李肆動嘴,雷襄動筆,筆名“丁卯”,已是暗藏了李肆的名字。趙錢孫李,李在百家姓裡排第四,李肆原本就叫“李四”,這是兩個四,用天干地支的第四位配上去,就成了丁卯。

《華聲》和《嶺南報》都是李肆出錢新辦的兩份報紙,人手來自李肆之前所辦幾份報紙,總編都是李肆精心挑選的親信之人,這兩份新報,連帶兩篇文章的真正根底,只有極少數人清楚,這就是李肆之前對段雨悠說到的“先上馬甲”。

“他是沒遭過人罵,所以罵起自己來格外起勁麼?”

雖然罵得很爽,可段雨悠卻還是隱隱擔心,這兩篇文章,一篇在治政上戳到了實處,一篇更是直指出身和私德,兩篇加在一起,還真會鼓盪起無數庸人的心思,這是自毀根基吧,那傢伙,腦子真的沒問題?

再看看一大摞其他報紙,那都是工商和讀書人分別辦的新報,都只糾纏在工商國策和道統真僞上。工商一方行文粗俗,以筆攪人心的技巧極度欠缺,而讀書人一方則是文風晦澀,語氣酸縐縐,更像是孤芳自賞,自娛自樂之物。

如果說李肆搞出來的兩篇文章如刀子一般直插人心,那麼工商界和讀書人弄出來的東西,也就勉強到了隔靴搔癢的程度,段雨悠撅着嘴,越想越覺得這李肆不正常,有這本事,用來誇自己多好啊。

佛山製造局,李肆面對漲紅着臉的關鳳生等人連連搖頭。

“你們定性太差,這還只是開始呢。”

第844章 西京諜影:茹喜的憤怒第890章 中場休息第266章 廣州血夜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45章 鍊鋼也試試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537章 血腥的勝利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627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156章 我們什麼都不怕,除了主子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14章 我爲消災而來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192章 四哥對四爺:忠誠與背叛第899章 天命之戰將臨第585章 好人就得有好報第990章 魔法師公會與商業神殿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95章 漿糊裡搗出金窩頭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508章 你就不是男人!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833章 獅虎黨爭:國泰平安艾尹真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685章 長江大決戰:叔侄對決第574章 李衛的腦子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921章 鬧劇與悲劇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813章 東洲記:我們需要這個親戚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607章 江南路,睡獅待醒第698章 長江大決戰:赤潮狂卷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601章 人民戰爭對人民戰爭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131章 頭疼和準備頭疼着第944章 仁義當先,各方齊動員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798章 辛亥,沸騰的大時代第647章 八面出擊!第214章 你到底要幹什麼?第456章 都是國將不國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六百四十八章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94章 閉關三折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446章 康熙真沒有五十七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第838章 獅虎黨爭:武人的戰場第511章 你們兩個,停薪留職第551章 一炮風雲變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616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
第844章 西京諜影:茹喜的憤怒第890章 中場休息第266章 廣州血夜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45章 鍊鋼也試試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537章 血腥的勝利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627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156章 我們什麼都不怕,除了主子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14章 我爲消災而來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192章 四哥對四爺:忠誠與背叛第899章 天命之戰將臨第585章 好人就得有好報第990章 魔法師公會與商業神殿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95章 漿糊裡搗出金窩頭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508章 你就不是男人!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833章 獅虎黨爭:國泰平安艾尹真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685章 長江大決戰:叔侄對決第574章 李衛的腦子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921章 鬧劇與悲劇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813章 東洲記:我們需要這個親戚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607章 江南路,睡獅待醒第698章 長江大決戰:赤潮狂卷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601章 人民戰爭對人民戰爭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131章 頭疼和準備頭疼着第944章 仁義當先,各方齊動員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798章 辛亥,沸騰的大時代第647章 八面出擊!第214章 你到底要幹什麼?第456章 都是國將不國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六百四十八章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94章 閉關三折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446章 康熙真沒有五十七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第838章 獅虎黨爭:武人的戰場第511章 你們兩個,停薪留職第551章 一炮風雲變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616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