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

春風如妙剪,裁出細柳雕得巧蕊,也將長河落日勾勒如詩畫般壯麗。

鄯州城外,二十四屯大軍營如金剛矗立,雄壯磅礴號角喧天。千百萬旌旗迎風勁舞如驚濤拍岸。刀如雪,劍帶霜,烈馬長嘶健兒威壯,百里地界浩氣四塞鬼神驚泣!

關西軍,大閱兵!

秦慕白一身標誌性的戎裝,黃金甲、麒麟袍,歸義刀雙翎冠,立於點將臺上。臺前司階執戟中侯行劊,頭頂龍旗飄揚,二十四色星宿牙旗分列左右,用以號令三軍。

與他並肩而立的,便是吳王李恪。今日,他穿上了正式的紫色鹿龍袍,頭頂三樑進賢冠,玉帶華氅腰懸寶劍,眯眼看着前方雄壯如虎的軍伍,心中熱血如浪濤翻騰。

不經意的側目一看,李恪正好與秦慕白四目相對。

二人相視一笑,又各自轉過頭去。

在他們身後,關西軍的四庭柱八軍臺除薛仁貴與蘇定方外,都在;此外還要剛剛統領十五萬朝廷大軍前來的,李大亮、李君羨和秦通三位大將軍,另有上將十餘員。

三十六面一人多高的大軍鼓隆隆敲震了三通罷後,秦慕白將手一揮,鼓聲罷去。

“今日,我關西軍在此誓師,挺進高原征討吐蕃!”秦慕白只說了一句,由近及遠山呼海嘯的歡呼與吼叫聲瘋狂響起,刀槍並舉旗幟翻滾,如同深海處爆發了火山,海面洶涌澎湃。

久久方纔停歇。

秦慕白說道:“有請關西軍行軍長史,吳王殿下,宣讀檄文!”

萬千將士山呼“吳王千歲”,震得整個地面都要顫動了。

李恪在幽州經略許久也是帶過兵的人,算不得是沒見過世面。但眼前此景,也讓他禁不住有些顫抖。

“關西軍,威武!”李恪大喝一聲上前三步。

只此一句,彷彿瞬間拉近了他與衆將士們的距離。三軍將士再一次發出了歡呼與高喊——“吳王千歲!”

李恪拱手,臉上帶着近乎虔誠的微笑,恭恭敬敬的環環向四周拜了一揖。衆軍這才安靜下來。

深吸了一口氣,李恪拿出一份玉軌黃面的厚厚聖旨——李世民親自起草的《討吐蕃檄文》,雙手展開來,大聲念道——

“大唐皇帝親詔天子檄文制曰:朕聞國之神器,惜之敬之;民之國本,育之愛之;妖魔亂世,仙神誅伐;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夫吐蕃戎蠻,悔恩忘報不服王化,歲犯我境殺虐子民,擄奪人畜海內怒驚……”

“今盡譴上將精兵弔民伐罪誅討胡逆,三軍上下以安西大都護領關西道行軍總管藍田侯秦慕白統領制約,全軍將士悉聽遵命!朕遙授秦慕白斧鉞兵符,即日起上至於天,將軍制之;下至於地,將軍制之!凡不服號令者,軍令制裁先斬後奏!”

……

“萬歲!萬歲!——”檄文罷後,三軍歡呼。

李恪代表皇帝,親自將代表軍中絕對權威的斧鉞交到秦慕白手中;爾後,皇帝派來的三員大將李大亮、李君羨、秦通,依次將調動三衛兵馬的兵符,一併交給了秦慕白。

至此,秦慕白手中正式掌握了整個關西三十餘萬大軍的所有兵權!

……

閱兵罷了衆將議定,略作三日休整之後,兵發大非川。在此之前,由宇文洪泰率領養精蓄銳良久的秦慕白舊部,帶領民夫押送糧草先行一步。待他到達大非川,便請江夏王李道宗率領他手下的五萬名蘭州新兵,依舊回鄯州坐鎮後方掌領民事總督後勤。前方大非川防務,在秦慕白親自到達大非川之前暫由薛仁貴執掌大權。

當晚,都督府上設宴,爲李恪、李大亮等人接風洗塵。

剛從長安新來的這些重要人物當中,秦通是秦慕白的親大哥,李君羨曾在百騎與之共事,李恪更不必提,都比較相熟。只有李大亮,秦慕白此前只有點頭之交。

但是,就算是穿越到大唐之前,秦慕白對這位李大將軍,也是熟悉得緊。

李大亮,大唐的功勳良將,開國功臣。曾經前世時,秦慕白去過幾次臺灣南部,知悉那裡的風土人情。李大亮,就是臺南敬奉的“五府王爺”,玉皇大帝敕封他代天巡狩駐守人間,擁坐王船巡狩四方,以驅疫除瘟,聖稱爲“大王李府千歲”。

也正因如此,來了大唐後秦慕白見到李大亮本人,就對他比較感興趣。通過多方瞭解,得知他沉默寡言近乎木訥,但是爲人勤謹刻苦、個性剛正義烈,爲官十分清正廉潔,又有孝悌美名遠播。

總的來說,傳聞中的李大亮是個人格近乎完美的將軍。他雖然身在軍方,但對朝中之事歷來保持中立並不捲入任何派系鬥爭,連長孫無忌等人也對李大亮十分敬重。在朝堂之上,他雖然位權不高,但卻是個左右逢源受人敬重的德高長者。在軍隊裡,他則是與秦叔寶同輩的開國名將星宿元老。

因此酒宴上,連李恪都不肯上首獨坐,與秦慕白一起,將李大亮請到了上首坐席。李大亮是個實誠厚道人哪裡肯僭越到主帥秦慕白與皇子李恪的前頭?三人相互推辭了一番,在衆將的懇請之下只好合榻並肩而坐。

席間推杯換盞熱鬧非凡,自不必說。除了同袍投緣,秦慕白還見到了久未蒙面的大哥秦通。這一席宴,足足吃了三個時辰,所有人薰醉而歸十分盡興。

散宴之後秦慕白急忙就將大哥秦通請到了後宅,帶着陳妍、小樓兒,一同來拜見大伯。

秦通是個典型的爽直火烈的武夫,加上喝了幾杯烈酒,十分歡喜的抱起小樓兒,先是暢快大笑,突然又放聲痛哭起來,都把小樓兒嚇壞了。

“父親大人!你若在世,我們一家在此團聚,那該多好啊!”秦通哭得撕心裂肺,秦慕白也禁不住眼圈紅了,連忙勸慰大哥。

稍後陳妍將小樓兒抱走,留得兄弟倆在此敘話。離家許久發生了很多的事情,父親歿去,秦慕白詐死,兄弟倆有說不完的話。說到動情處,秦通紅了眼指着秦慕白跳腳大罵:“三弟!在軍隊裡你是主帥,要殺要打我都聽由你!回了家裡,我是你大哥,長兄如父!——別的不說,你前番詐死弄得天下大亂我都不管,但卻讓母親大人肝腸寸斷昏厥數次,險些魂歸天外!你這不孝子,我真想痛打你一頓!”

“大哥要罵,要打,我都認了,動手吧!”秦慕白頭一次的,在自己大哥面前跪了下來,低着頭,任由處置。

“哎!——”秦通仰天長嘆,彎腰下身將秦慕白扶起來,“起來吧,三弟。你雖有不孝之舉,但並無不孝之心。你的難處,大哥明白。爲了打贏這一場仗,你什麼都豁出去了。大哥也就是虛長你幾歲纔敢厚顏無恥的斥責於你;其實,咱們老秦家現在可就全靠你撐着了!今後,大哥都聽你的!”

“多謝大哥……得知母親與妹妹無恙,我這心裡也就踏實多了。父親去後,秦家自然要以大哥爲尊。”秦慕白實打實的吁了一口氣。

“自家兄弟,打斷骨頭還連着筋;誰聽誰的,都無所謂了。”秦通說道,“不過,我倒有件家事,要與你商議。你至少跟我交個底,我到時也好應對。”

“何事?”秦慕白問。

“我聽聞,吳王從幽州回長安後只停留了半日,就馬上離京來追我們了。有可靠消息稱,他回長安後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肯求皇帝陛下與楊淑妃做主,要娶我家四丫兒!”

“哦?”秦慕白略爲驚疑,“他居然在這個當口,向皇帝陛下正式提起這件事情?”

“正是如此。”秦通說道,“也不知他的手下人,是出於有意還是無意,將消息透露給了我。告訴我說,當時皇帝與楊妃的意思是讓吳王先來蘭州監軍,至於婚姻之事,還得有他當面向你我二人下聘請準才行。”

秦慕白聽完後,沉吟了片刻,說道:“大哥,這件事情,你就當什麼也沒有聽到過,暫時按下不表。一切,等打完了仗再說。”

“哦?”秦通有點迷茫了,“怎麼你們,個個都是這種溫吞迷離的態度?我倒是覺得,吳王真情厚意值得霜兒託付。”

“大哥,現在我也一時沒有完全想透,爲什麼皇帝與楊妃要這樣做。其實,他們要成全這棕婚事是件相當容易的事情,皇帝陛下動動嘴皮子就行了。爲什麼要拿你我二人爲藉口,推辭吳王呢?”秦慕白挑了挑嘴角,說道,“那就是因爲,霜兒是我們的妹子。她嫁給誰、在什麼時候嫁,不再是她個人的事情了,而是一個重要的政治聯姻。皇帝陛下是要等仗打完之後,看朝堂的格局與風向如何,再決定是否準了這門婚事。所以,他說要吳王來問我們哥倆的意見,其實是一句客套話,你可千萬別當了真。當然,吳王也不會犯傻,當真來問我們的意見。所以,在仗打完之前,這件事情你對誰也不要再提。”

“好,我明白了,我聽你的。”秦通點頭道,“雖說是家事,卻也事關國事——哈哈哈!三弟能幹!咱們老秦家現在也是大唐天下一等一的名門望族了!咱們老秦家的妹子,也就不能囫圇就嫁了!”

“呵呵!”秦慕白笑了笑,說道,“大哥,其實皇帝陛下派你來關西,還有另一層用意,不知道你想到沒有?”

“什麼用意?”秦通眨巴着眼睛問道。

“父仇子報。”秦慕白說了簡單的四個字,秦通恍然大悟道,“對!父親之死,既是國仇也是家恨!我是秦家嫡長子,討伐吐蕃報仇血恨的戰役怎麼能沒了我?”

剛說完,秦通自覺語失,忙道:“三弟你別誤會,我不是刻意想說什麼……嫡庶!”

“沒關係。”秦慕白大度的笑了一笑,說道,“咱們兄弟之間自然沒有這層隔閡,但在君王大臣與仕民百姓們的觀念裡,嫡庶的差別還是很重大的。父仇不共戴天,但最好是嫡長子去報償。”

秦通知道秦慕白不是那麼小氣的人,會執着於嫡庶二字,他自然也不笨,當下一省神,低聲說道:“三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在暗指,吳王的身份?……經你這麼一點撥我還真就想通了,看來咱家四丫兒還真不能隨便嫁,這可是關係到我老秦家將來的興衰榮辱啊!——那我們還要不要應允他與霜兒的婚事呢?”

秦慕白只是笑得淡然,“咱們現在只管專心打仗,其他的,到時再說。”G!~!

第440章 將者,軍之魂第19章 異變鬥生第174章 媚孃的態度第534章 蛛絲馬跡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291章 弱冠執政官第143章 做客第477章 秦家添丁第401章 昏明難定,孰妖孰神第142章 王府赴約第132章 使命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298章 皇帝的家信第40章 親授曲藝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394章 挑燈把酒,共赴黃泉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324章 疑竇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155章 女諸葛第204章 階之下囚第14章 花開堪折第527章 長安風聲第83章 命運第16章 一紙婚約第156章 水漲船高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414章 “爲國爭光”第100章 新的去處第480章 輕狂依舊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447章 大反擊!十萬生靈助妖焰第123章 東宮來客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167章 朝如青絲暮成雪第565章 思念第444章 如煎如熬第313章 門庭若市第489章 孤狼之絕唱第298章 皇帝的家信第269章 人生如賭第508章 驚魂第51章 壯心不已第66章 小惡魔拜師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420章 驚豔火神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157章 賢內助第419章 血戰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116章 女劍客第198 皇族家宴第237章 趙衝的秘密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324章 疑竇第120章 龍門薛仁貴第338章 狼狽爲盟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435章 征服天堂第133章 熱鍋烹魚第467章 瘋狂的狼第464章 烈焰鳳舞,不死靈狐第20章 同舟共濟第406章 大漠鷹揚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100章 新的去處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161章 回長安(2)第400章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第157章 賢內助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341章 白衣勝雪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127章 欲擒故縱第154章 葬兔第381章 與刀爲伍第41章 媚娘東家第160章 回長安第132章 使命第155章 女諸葛第311章 帝心已老?第314章 狼多肉少第99章 天堂之音第260章 齊王有請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295章 戰事突起第376章 蘭州新主第138章 高陽的執着第394章 挑燈把酒,共赴黃泉第68章 英勇跳河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151章 羨煞旁人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168章 權宜之計第436章 無雙詐謀
第440章 將者,軍之魂第19章 異變鬥生第174章 媚孃的態度第534章 蛛絲馬跡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291章 弱冠執政官第143章 做客第477章 秦家添丁第401章 昏明難定,孰妖孰神第142章 王府赴約第132章 使命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298章 皇帝的家信第40章 親授曲藝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394章 挑燈把酒,共赴黃泉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324章 疑竇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155章 女諸葛第204章 階之下囚第14章 花開堪折第527章 長安風聲第83章 命運第16章 一紙婚約第156章 水漲船高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414章 “爲國爭光”第100章 新的去處第480章 輕狂依舊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447章 大反擊!十萬生靈助妖焰第123章 東宮來客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167章 朝如青絲暮成雪第565章 思念第444章 如煎如熬第313章 門庭若市第489章 孤狼之絕唱第298章 皇帝的家信第269章 人生如賭第508章 驚魂第51章 壯心不已第66章 小惡魔拜師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420章 驚豔火神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157章 賢內助第419章 血戰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116章 女劍客第198 皇族家宴第237章 趙衝的秘密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324章 疑竇第120章 龍門薛仁貴第338章 狼狽爲盟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435章 征服天堂第133章 熱鍋烹魚第467章 瘋狂的狼第464章 烈焰鳳舞,不死靈狐第20章 同舟共濟第406章 大漠鷹揚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100章 新的去處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161章 回長安(2)第400章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第157章 賢內助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341章 白衣勝雪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127章 欲擒故縱第154章 葬兔第381章 與刀爲伍第41章 媚娘東家第160章 回長安第132章 使命第155章 女諸葛第311章 帝心已老?第314章 狼多肉少第99章 天堂之音第260章 齊王有請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295章 戰事突起第376章 蘭州新主第138章 高陽的執着第394章 挑燈把酒,共赴黃泉第68章 英勇跳河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151章 羨煞旁人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168章 權宜之計第436章 無雙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