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狐狸尾巴

家中辦過紅白喜事,家屬前往賓客家專程去答禮,算是比較高規格的“禮貌”。在大唐的仕紳階層中,比較的流行。

於是今天,秦慕白領上了妹妹霜兒,去了皇宮叫上高陽公主,一起去諸多賓客家答禮。

到了皇宮,秦慕白先找到大哥秦通,問他魏王何在。秦通說魏王正和一幫子大學士們,在弘文館裡討論《括地誌》的修編,估計今天這一上午是不會離開皇宮了。秦慕白心道這正好,我先去別的幾家,最後再去魏王家好了。

順便,秦慕白再問了一下今日朝會時,可有商議蘭州之事。秦通說沒有,他說近幾日的朝會之上,都沒有公開討論這件事情。但是長孫無忌與褚遂良主持過兩次閣部宰相會議,商議了這件事情。由於有長孫無忌做主反對蘭州繼續用兵,因此,主和派佔了絕對優勢。但是,由於第二次會議時主戰派中有李勣這樣的重要人物發了話,表明立場說主張蘭州用兵,以戰謀和。長孫無忌與褚遂良也一時難以完全將他壓住,因此還有待再議。

秦慕白心中暗暗欣慰,李勣雖然一向低調謹慎,但這一回,他是難得的擺出了一回強硬的姿態。這或許多少有點出乎長孫無忌等人的意料之外。畢竟,李勣是當今大唐軍界的首席大佬,他的意見,就算是長孫無忌也不可能置之不理。

橫空裡殺出一個李勣,這多少有點打亂了長孫無忌的部署。

秦慕白現在想來,當初皇帝密調李勣回朝,除了鎮劾長安九門的長孫渙,還多少有點給長孫無忌“豎敵”的用意在。因爲李世民非常清楚,李勣一向是中立的立場,性情剛正絕不對任何人阿諛奉誠。早年李世民在與他的兄弟爭儲奪嫡時,李勣就保持中立,不與任何皇子沾邊,一心只管自己份內之事。他連皇帝的面子也不給,又何嘗會懼那長孫無忌,更不可能迫於壓力站在長孫無忌的陣營了。

李世民要放權給長孫無忌,試驗一下由他輔佐李治監國理政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可是,他絕不可能讓任何一人一家獨大,獨掌朝綱。放眼當今朝堂,夠資格夠能力與長孫無忌叫一叫板的,如果衛公李藥師不復出,估計也就只剩李勣了。

既然閣部的宰相們在這件事情上暫有分岐,秦慕白也就暗暗放了一些心。好在有李勣這顆頂樑柱撐着,軍方不會被長孫無忌這一夥文臣完全壓住。

秦通又說,由於蘭州一戰事情重大,朝廷發出了誥令,着令在外帶兵的重將段志玄、尉遲敬德、程知節等人召回來,舉行第三次重要會議,定奪此項軍國大事。據說,就連臥病在牀眼睛都快病瞎了的的魏徵也會被擡來,可能連與皇帝同臥一病室的房玄齡,也會請來。

這應該是近幾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會羣臣會議了。以往,這樣的會議一般都由皇帝主持,便是御前會議,帝國最高規模的會議。

可見,長孫無忌是有意淡化李勣一個人的作用。至從打完突厥之後,大唐鮮有戰事,文官集團漸漸佔據了朝堂的話語權。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三人,再加上新進倔起的褚遂良,四個人,足以壓住李勣一個人的聲音了。就算尉遲敬德與程知節等人會支持李勣主張,那也難以蓋過長孫無忌一夥人。再者,尉遲敬行署與程知節會否支持李勣,現在還很難說。雖然他們都是軍方的首腦,但歷年來各主一方井水河水不犯,彼此之間的團結程度遠不如文官集團的這幾位。

秦慕白想了一想,憑自己與程知節的關係,說服他應該不難;尉遲敬德那邊,沒有過多的把握;段志玄,不太熟。

算來算去,可以團結的也就只剩李勣、李道宗與程知節。李道宗雖是王爺,但受限於李世民皇戚不得過多幹政的約束,一般不出席這樣的會議。因此,他的作用還得大打折扣。不過,倒是可以讓他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去遊些將領,支持主戰。

這思來想去的,秦慕白覺得,現在軍方在朝堂之上的勢力,遠不如文官集團。這一次“準御前會議”的召開,多半已是凶多吉少。

除非,自己能再揮一次神來之筆,出一兩支奇兵,方能以弱勝強。

這奇兵怎麼出,秦慕白想了幾個法子。第一,他就想到了自己已經退隱的老恩師李靖。雖然他退隱朝堂已久,但在諸多將領之中的影響力是無人可及的。雖然他肯定不會出席這樣的會議,但可以讓他出面去勸說那些將領,達成統一戰線。有他出面,軍方將領要團結起來就容易多了。就連脾氣火爆一向連誰都不服的尉遲敬德,也賣李靖幾分面子。但是,李靖肯不肯,是個問題。

第二,就是魏王。如今,魏王在朝堂上的名望已是極高,而且他門下網羅了李大亮、張亮這樣的文臣武將,這些人也是要參加御前會議的。如果有魏王表明立場支持主戰,那麼,文武實力的對比將會發生一些改變,至少不會呈現一邊倒的局面了。

第三,秦慕白非常希望皇帝李世民能在這時候站出來,一錘定音支持主戰。畢竟,這是他早先就與秦慕白定下的大戰略,他應該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這時候又提出反對。不過,最讓秦慕白心裡沒底的,也就是李世民。都說君心難測,李世民能夠放任長孫無忌在這件事情上如此折騰,鬼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難道,他已經後悔了,又不好食言而肥,才借用長孫無忌之手,來推翻自己此前親自定下的國策?不是沒有這樣的可能!

總之,下一次的“準御前會議”,將會是大唐的一個歷史轉折點,也將是秦慕白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如果出兵,那麼秦慕白就有機會一飛沖天,在朝堂之上徹底站住腳,獲得與長孫無忌平等對話的權力;如果賜婚主和,那秦慕白就只能留在長安,乖乖的當他的清閒駙馬了。從此,就要漸漸的淡出大唐權力集團,長孫無忌若不將他排擠得遠遠的,打壓得慘慘的,那纔有鬼。很有可能,秦慕白就要步侯君集的後塵,滾到邊荒野地當個閒散小官去了。

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打響……

秦慕白騎了馬,護着高陽公主與霜兒的車了,駛出皇城。感覺,就像是全副披掛了要去上陣搏殺,心情沒有半點放鬆。

一行人先到了衛公李藥師的府第。妖兒葬禮時,腿腳不便的李靖並未出席,委派的弟子蘇定方爲代表。今日秦慕白到訪,門吏居然擋着不讓進,秦慕白左右說了多時,就是不讓進,說衛公偶感風寒身體不適而且還會傳染,實在不便見客。說得高陽公主都有些火了,若非秦慕白制止她,她就要發飆硬闖。

秦慕白無奈的搖了搖頭,帶着高陽公主與霜兒正準備走。這時府裡走出一人,正是蘇定方。

秦慕白急忙上前見過,問道:“恩師如何?”

蘇定方微微笑了一笑,說道:“師弟不必擔憂,恩師服了藥,已然睡下了。”

“嗯,那便好。”秦慕白也不便多說,只是點了點頭。

“師弟,我有話同你講。”蘇定方伸了下手,示意秦慕白跟他走到近處。站定之後,他說道:“恩師知道你爲何而來,可是,他不會在這時候見你的。”

“嗯,我懂了。”秦慕白輕嘆了一聲,點點頭道,“恩師有恩師的想法與本份,既已退隱,他就不便再管朝堂之事,這我理解。我也不強求他老人家了。”

“師弟是明理之人,能這樣想就不過了。”蘇定方微笑道,“恩師有句話讓我轉達給你。”

“師兄請講。”

“這句話你以前聽過,平常心,淡然。凡事,不必矯枉過正,一切順其自然便好。”蘇定方說道。

秦慕白聽完擰着眉頭尋思了半晌,不得其用意,於是問道:“師兄,恩師的意思是不是說,讓我不要四處奔波找人幫忙,順着事情任其自展便是?”

“恩師沒說。我一向資質駑鈍這你是知道的,也想不到那些東西。”蘇定方意味深長的笑道,“師弟天資過人悟性極佳,自能領會恩師深意,我就不瞎猜誤導你了。”

wωw¤ тт κan¤ C 〇

“嗯……多謝師兄。那我便告辭了。請代我向恩師問好,另外,師兄前番去往我府上吊過喪,今日師弟也是特意來還個禮。”

“好,你且去吧!”

離開了衛公府,高陽公主忿忿然的道:“李藥師那個大鬍子老頭兒,真是又臭又硬,居然關門不見我們,氣死我了!下回讓我見着他,非爬到他頭上拽他幾把鬍子下來!”

秦慕白笑道:“你要真敢幹這樣的事情,我就服你。”

高陽公主嘿嘿的笑,說道:“我當然不敢啦,所以只好嘴上罵罵過一過癮嘍!我知道,他是你重的老師,我纔不敢對他無禮呢!若非如此,我管他什麼衛公衛母,拔光鬍子再說!”

“哈哈!”

三人又陸續去了幾家,長孫無忌與褚遂良家也都去到了。這兩人都不在家中,只是家屬接待了一下。秦慕白也是有意避開與這二人私下會晤,專程挑了他們不在家的時候纔去的。

這時,已是午時。

三人也既沒回宮也沒回家,便在一家酒肆裡解決了午飯稍作歇息,然後再專程前往魏王府還禮。

到去魏王府,高陽公主就沒好臉色,就連霜兒也不大樂意。高陽公主說,他的這麼多皇兄當中,就李泰最虛僞,雖然平常總是笑眯眯的,可他的笑能讓人心底裡發涼;霜兒就更不用說了,李泰素來對李恪沒好感,恨不能除之而後快,霜兒怎麼可能對他有好感?

秦慕白便勸她們說,只是去走個過場,又不與之套交情。一會進府了你們就當自己是泥胎菩薩吧,凡事由我來應付。

魏王李泰,彷彿專程在府裡等秦慕白似的,左右人等摒棄得乾乾淨淨,孤身一人坐在正堂等他前來。看到秦慕白等三人走來,他遠遠的就笑哈哈的起身出迎,站到了大廳屋檐下拱手而立。

“駙馬與皇妹一同來訪,愚兄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秦慕白微笑的與他還禮寒暄,霜兒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暗暗罵道:“虛僞,勢利!眼裡就只有我哥和公主,敢情我是死人!”

“噢,這不是霜兒姑娘嗎?多時不見,越發出落得漂亮了啊!哈哈,不愧是翼國公的女兒、慕白一母同胎的親妹子啊!父子是出了名的美男子,霜兒更是亭亭玉立標緻美麗,端的惹人喜愛啊!”李泰哈哈的笑道。

霜兒撇了撇嘴,道了聲‘多謝魏王’,心裡仍是罵個不停。秦慕白也有些好笑,心道這個李泰拍起馬屁來可不含糊,把我們秦家的基因都給誇上了。

寒暄已罷,李泰便請衆人入座,煮茶相待。二女坐了沒多大一會兒,李泰的正牌夫人魏王妃就出來相陪,將二女請去討教花繡賞些草卉,堂中只剩秦慕白與李泰二人。

李泰說,素聞慕白風雅,在音樂方面的造詣無人出其右,便請秦慕白去他的密閣欣賞一副最近纔到手的古曲樂譜。秦慕白推說已經發過誓再不奏樂,李泰忙說無妨無妨,只是欣賞曲譜,順便請他鑑個真僞高低。秦慕白知他是要與自己商議機要,便不再推脫,隨他來到一棟雕樓之上。

“此處清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但凡任何話語,出君之口入某之耳。”李泰一邊展開一副曲譜,一邊說道,“慕白,儘管賜教。”

“不敢當。”秦慕白笑了一笑,拿着那副古舊的曲譜作勢細看了幾眼,點頭,“原來是《高山流水》的箏曲,是真品沒錯,但應該是三國時留傳下來的,而非先秦時的版本。”

“我就說,慕白是大行家嘛!”李泰呵呵的笑,說道,“其實小王覺得,古曲未必就一定能勝得過今曲。慕白說從此不再奏樂,小王甚感遺憾。別的不說,小王實在是想聽一聽,那一日慕白在終南山上奏過的那一曲《蘭州鴻》。”

秦慕白的心中隱隱的抽痛了一下,眉頭微擰,說道:“那是妖兒的遺作。”

“哦?抱歉、抱歉!小王實則無意觸及慕白的傷心之事!只是聽聞,那一日凡是上了終南山的無不淚染衫襟,就是因爲聽了慕白彈的這首曲子的緣故。小王一時嚮往,因而才……”李泰急忙辯解。

秦慕白微笑的擺了擺手:“殿下不必在意,死者已矣,在下並非是放不下的人。”

“如此便好。慕白是真英雄,偉丈夫,自然不會因爲至愛的離去,而從此一撅不振。這也正是小王看得起你的地方。方今大唐天下多事朝堂不安,正有許多的大事,有待慕白區處啊!”李泰頗爲感慨的道。

秦慕白笑了笑,心忖你繞了大半天的彎子,總算說到正題了嗎?等的就是你這句話,我纔不會主動提起呢,非要你憋不住了最先挑起話題,後先制人,我反而能夠佔據主動。

“殿下所說的‘大事’,究竟有何所指?”秦慕白問道,“殿下也是知道的,在下官品低微又是外官,朝堂之上的事情,知道的並不太多。難道殿下所說的大事,與在下有關?”

“那是自然。”李泰眯着眼睛笑笑的點頭,說道,“長孫無忌召開閣部會議,商議蘭州戰和之事。你說,此事可曾與你有關?”

“哦?”秦慕白做驚訝狀,問道,“那可曾有了結果?”

“雖然還沒有最終的結果,但是主和派,已然佔據了絕對優勢。照這樣發展下去,蘭州是不會打仗了。朝堂會派出使者出使吐蕃議和賜婚。”李泰說道。

“哎……”秦慕白十分遺憾的搖頭,還用拳頭在桌上輕輕的砸了砸以示不甘與憤懣,嘆道,“如此,前次在蘭州的諸般努力與付出,皆成泡影!”

“是啊!此前陛下定下的河隴與西域全盤大計、軍國大策,也成一紙虛話!”李泰也跟着嘆息,搖頭道,“雖然現在我大唐朝堂頗多動盪,但是我們還是有那個實力與底氣,與吐蕃一較長短的。奈何,長孫無忌等人只看重眼前,忽視了百年大計。他們哪,謀事謀國只放眼一朝一夕,專爲自己的功名與政績着想,以爲國無大事便是大安,不圖長遠。這種做法,守成安國尚可,宏圖霸業,不行。”

“殿下此語,說到點子上了。”秦慕白點頭道,“原本,蘭州大計就是宏圖百年、事關國運與民族興衰的大業。雖然一時之間是會有些窮兵犢武勞民傷財,但是,站在歷史與民族的角度上看,卻是利大於弊的。此時,吐蕃聯合高昌與我對敵。我大唐若不給出強有力的反擊,西域諸國勢必跟着起訌。到那時,便形成席捲之浪潮,非但是西域盡失河隴危急,長相以往讓他們發展壯大,還會要威肋到中原。長孫無忌等人只因當前朝堂不寧就要放下這全局國策,我深感遺憾!”

“慕白,你光是遺憾,有何作用啊?你肩負蘭州大計的主要責任,這種時候,你難道不應該站出來,挑明立場堅持主戰?”李泰試探的道。

秦慕白苦笑的搖頭,說道,“殿下就休要再取笑秦某了。秦某向有自知之明。我不過就是個蘭州都督府轄下的別駕與威衛翊府中郎將,連參加御前會議的資格都沒有,談何立場、談何堅持?”

“什麼?”李泰驚訝道,“難道,長孫無忌與褚遂良,連參加會議的邀請也沒有給你?”

“沒有。”秦慕白挑了挑嘴角,冷笑的搖頭,“他們這麼做,也是應當吧!”

“哼!太可恨了!”李泰恨恨道,“最應該參加會議之人,因何排除在外?他們這明明就是不容異言獨掌朝綱!”

秦慕白暗自好笑,心忖你怎麼還不露點狐狸尾巴啊?你不露,我怎麼知道你是自己人,怎麼與你狼狽爲奸?

正思忖着,李泰桌子一拍,沉聲道:“慕白,這朝堂可不是他長孫無忌與褚遂良的朝堂。小王雖然不才,但也還能說上幾句話。沒得說,第三次的御前會議,必須有你參加!”

“哦?”秦慕白做驚喜狀,忙拱手道,“若得魏王成全,秦某感激不盡!”

“不必謝我。”李泰擺手道,“小王也是爲大局着想,可不能讓所有事情都讓長孫無忌他們說了算。如此,將置我等於何地?”

“嗯,殿下所言極是。眼下皇帝臥病,大小政務皆決於長孫無忌與褚遂良。長將以往,我們這些人都將沒有立錐之地。”秦慕白說道,“秦某雖然對長孫無忌與褚遂良並無反感,但是,針對蘭州戰和我是對事不對人,這種時候,我絕然不可以置之事外。不過,秦某就算能夠參加御前會議,畢竟也是人微言輕。若是魏王能挺身而出堅持主戰,那麼……”

“這個嘛……”李泰的屁股一抖,狐狸尾巴終於露了出來。他呵呵的輕笑兩聲,說道:“此事重大,小王雖然也有參政議政之權,但是……”

“怎麼,殿下有顧慮?”秦慕白問道。

“也不是顧慮。”李泰苦笑了兩聲,說道,“慕白,你也不是外人,小王不妨跟你明說。衆所皆知,長孫無忌是我親孃舅。他主張議和,我怎麼好面主張以戰謀和?這不是會然與他唱反調嗎?”

“哦……”秦慕白意味深長的一笑,“原來,殿下是怕得罪——長孫無忌啊!”

聽到這句話,李泰的臉色,當場就變了。

第227章 一樓棲雙鳳第139章 王爺的請柬第287章 新的挑戰第403章 陰謀如鬼,陽謀如洪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257章 打你屁股第30章 智破鐵陣第479章 峰迴路轉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76章 受人之託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479章 峰迴路轉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477章 秦家添丁第426章 懂第407章 神將鋒芒第46章 粉墨登場第236章 坐地分贓第563章 說好的一生一世第74章 私奔第212章 異鄉遇故知第102章 錦囊妙計第538章 英雄本色第127章 欲擒故縱第8章 吳王李恪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144章 回報第128章 情義無雙第543章 棋局,棋子第364章 何似在人間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350章 天子劍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58章 奶爸將軍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168章 權宜之計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174章 媚孃的態度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532章 鹿手誰死第37章 風波驟起第232章 天網恢恢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195章 挑戰命運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41章 媚娘東家第263章 大拯救行動第111章 騎虎難下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524章 彷徨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150章 不說分離第458章 參天巨樹,終不過天第74章 私奔第16章 一紙婚約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531章 截殺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521章 藍圖末筆第160章 回長安第246章 玉井之龍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550章 君心似鐵,父愛如山第217章 較量第90章 失蹤的高陽第100章 新的去處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304章 扼其喉第371章 終南山之巔第5章 將門虎子第89章 疏不間親第99章 天堂之音第463章 玉門除夕第442章 妖星,血光,天殤第206章 跟我走第484章 烈酒,花香,流氓第307章 駙馬難當第223章 寂寞煙花第76章 受人之託第484章 烈酒,花香,流氓第70章 高陽的糾纏第472章 當局者迷第122章 勝南侯第490章 不死不滅第64章 暗香浮動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48章 再見媚娘第166章 希望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67章 妖孽鬥法第180章 高陽VS媚娘第121章 池中非物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79章 不虛此行
第227章 一樓棲雙鳳第139章 王爺的請柬第287章 新的挑戰第403章 陰謀如鬼,陽謀如洪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257章 打你屁股第30章 智破鐵陣第479章 峰迴路轉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76章 受人之託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479章 峰迴路轉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477章 秦家添丁第426章 懂第407章 神將鋒芒第46章 粉墨登場第236章 坐地分贓第563章 說好的一生一世第74章 私奔第212章 異鄉遇故知第102章 錦囊妙計第538章 英雄本色第127章 欲擒故縱第8章 吳王李恪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144章 回報第128章 情義無雙第543章 棋局,棋子第364章 何似在人間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350章 天子劍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58章 奶爸將軍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168章 權宜之計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174章 媚孃的態度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532章 鹿手誰死第37章 風波驟起第232章 天網恢恢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195章 挑戰命運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41章 媚娘東家第263章 大拯救行動第111章 騎虎難下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524章 彷徨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150章 不說分離第458章 參天巨樹,終不過天第74章 私奔第16章 一紙婚約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531章 截殺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521章 藍圖末筆第160章 回長安第246章 玉井之龍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550章 君心似鐵,父愛如山第217章 較量第90章 失蹤的高陽第100章 新的去處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304章 扼其喉第371章 終南山之巔第5章 將門虎子第89章 疏不間親第99章 天堂之音第463章 玉門除夕第442章 妖星,血光,天殤第206章 跟我走第484章 烈酒,花香,流氓第307章 駙馬難當第223章 寂寞煙花第76章 受人之託第484章 烈酒,花香,流氓第70章 高陽的糾纏第472章 當局者迷第122章 勝南侯第490章 不死不滅第64章 暗香浮動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48章 再見媚娘第166章 希望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67章 妖孽鬥法第180章 高陽VS媚娘第121章 池中非物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79章 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