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坐地分贓

。com

水鬼一案告破,讓秦慕白與李恪在荊襄之地聲名大躁,威風八面!

從前隋遺留下來的、爲禍漢江數十年的水鬼一黨被徹底擊破,杜成元與韋囂塵這兩個土霸王一夜之間轟然倒臺,段榮基與歐陽君這兩個本地巨紳被一招拿下,這一切似乎都只發生在一夜之間。

消息傳出時,荊襄轟然,震聾發饋!

於普通百姓而言,一個鄉間的保甲與里正,那都是“大人物”了,人家隨口的一句話,可能就要改變一家人的命運。至於縣令、軍隊的軍官都類吃皇糧的人物都不必說,那隻能是用來仰視的。長年以來,韋囂塵與杜成元等人,在荊襄民衆們的眼中,就是無冕之皇。許多百姓,竟然是隻知韋杜,不識天子。

就在他們都還沒有記熟李恪與秦慕白的姓名的時候,韋杜那些人都被二人拿下給一鍋燴掉了!

這般的疾速、果斷,猶如快刀斬麻烈火燎原,迅雷不及掩耳之下,令人猝不及防驚心動魄!

一夜之間,李恪與秦慕白的名字響徹荊襄。

國人的八卦之魂似乎來自於祖傳,此刻,荊襄人們的八卦之魂就熊熊的燃燒了起來。至從事發之日起,許多版本的故事就開始在民衆中間口耳相傳。在一些有才的八卦之王的演染之下,李恪與秦慕白智鬥水鬼的故事,被添油加醋大肆傳揚。在不同版本的傳說之中,李恪與秦慕白或化身爲諸葛亮一般“多智近乎妖”的神棍,或化身爲一個打一百個,砍遍十條街還面不改色氣不喘的加強版李逵,總之是極盡誇張之能事,就差把他們二人虛構成神魔般的人物了。

在酒肆曲坊那種消閒的地方,還出現了各類用來吟唱二人事蹟與功德的曲辭,述說他們誇大了一百倍不止的故事。也有一些閒得蛋疼的年輕仕人或是官方御用文人,從各種心態出發,寫下了無數歌功頌德、述事詠歎的詩句,或以墨寶形式流傳開來,或是直接題寫在風景勝地、名店豪肆之中的牆壁上,供人傳閱與觀瞻。

八卦之魂的力量是強大的,八卦者口耳相傳的效率,也不比現代高科技的傳媒效率差多少。沒過多久,李恪與秦慕白這兩個肉體凡胎的人物,儼然快要被荊襄民衆們神化,變成了一段輝煌的“傳奇”,達到了一個僅能仰視的高度。

更爲值得一提的是,多情的荊襄女子,從此多了兩個可供思念的春閨夢裡人。帥得一榻糊塗、血統與出身高貴無比的吳王李恪;同樣風流瀟灑智勇雙全的少年英雄秦慕白……也不知有多少婦人、少女,聞二人之名而芳心顫動;深夜輾轉春心蕩漾,更覺香閨寂寞。

此刻,身爲傳奇之一的秦慕白,卻過得和平常沒什麼兩樣。喧囂過後,他很享受目前的平靜。在軍營裡呆了數日,一直忙於整肅軍營料理軍務。

水鬼一案告破,襄州軍府裡受到牽連的人也不少了,大小有十餘名官將被革職問罪,左營水軍更是裁撤了半數有餘,全營上下風聲鶴唳,一片人心惶惶。

秦慕白知道,這時候纔是整頓軍府、豎立恩威的最好時機。破而後立,就相當於一切從頭來過。完全打破了舊有革局,對他來說最爲有利。

於是,秦慕白頒下了軍府令,下榜徵招府兵。對全府上下進行了一次重大的人事變革,實際就是將整個軍府的人事建制都給顛覆了,來的一次脫胎換骨的重建。從長安帶來的這批百騎,雖然出了一名害羣之馬,但並不影響他們的地位與能力,也沒影響秦慕白對他們的信任。餘下的三十人當中,除了早已任職果毅都尉的龐飛,其他有一多半人被委以隊正、旅帥、校尉這些基層直系軍官,或是掌管了騎曹、糧曹、胄曹這些核心機要部門的權秉。

連杜成元與趙衝都被連根拔起了,誰還有能力在軍府與秦慕白叫板?因此,秦慕白幾乎是一人獨裁的在辦這所有的事情。或大筆一揮或嘴皮一動,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無人提出任何疑義。

大唐這個好武的國度,從來不愁兵源。榜文下達沒兩天,在秦慕白的威名號召之下,頃刻之間營滿爲患。由於投軍的人實在太多,只好挑了又挑選了又選,在精壯中挑精銳,同時還將軍府中的一批老幼殘弱的兵卒給打發走了,來了一次大換血。

脫胎換骨大換血之後的襄州軍府,瞬時變得生機勃勃虎虎生威。秦慕白下令,由於是進行了大混編,全營上下,不管是老兵還是新兵,越騎募兵還是普通府兵,全都開始重新操練。操練的科目,自然全是煥然一新的由秦慕白親自核定的。精銳的百騎將士滲透到了軍府的各個細節中去,將最大程度的發揮他們在技戰與軍事上的優勢,帶動整個軍府蓬蓬勃勃。

整頓軍府,秦慕白很下力。因爲他清楚,自己的本職就是一名將軍。軍事上不幹出點成績,其他的花樣整得太出色,那也都是說不過去。他沒指望將襄州軍府的這些普通民夫,都訓練得像百騎一樣。但至少,必須要讓他們成爲“府兵中的精銳”。

不求登峰造極曠古爍金,但是做什麼都比別人努力和出色那麼一點點,這一向就是秦慕白的習慣。

數日之後,忙碌了好長一段時間的秦慕白,總算可以在軍府局面穩定、一切步入正軌的前提下,偷偷懶躲個暇,出去蹓躂一下了。

昨日吳王派人送了信來說,鄭安順被救出來後一直沒露面,在荊州留了很長一段時間,在當地軍府與衙門的幫助之下,負責料理水鬼留下來的一個“大禍患”,近日總算忙完了,於是來了襄州。怎麼說,也得見他一面纔是。

而且這個“大禍患”,還真是讓秦慕白有些吃驚。那就是,水鬼一黨幾年來囤下的一筆數量極其巨大的官糧與官鹽。李恪請秦慕白前去相會,也有商量對策如何處理這一堆東西的意思。

秦慕白便將軍務交給了龐飛,簡單的收拾了一下,離開軍營前往刺史府。路上他尋思了一陣,想道,龐飛雖是忠心且聽話,交待的事情能夠辦妥,但總感覺目前還不夠能幹,要他獨擋一面心裡總覺得有點不放心。要是身邊再有個結實的左膀右臂就好了。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把薛仁貴給“借”到軍府裡來用上一用。反正他也是王府軍官,軍籍戶檔與官職告身與府兵建制的軍官沒區別,相互之間聽憑調動也是尋常之事。到了地方上,只要自己這個都尉與李恪這個刺史點了頭,象徵性的向兵部上告一聲,也就能成事了。

到了刺史府後院,遠遠就聽到李恪爽朗的大笑聲。他與鄭安順坐在廳中,不知在聊什麼,分外投機與開心。

“看,秦大英雄來了,哈哈!”二人都起身來相迎。

秦慕白快步走上前,笑道:“安敢勞煩吳王殿下與鄭大少爺出迎?折煞折煞!”

“呵!荊襄最著名的英雄人物大駕光臨了,誰還敢不迎接呢?”李恪大笑,“我這真是蓬蓽生輝了啊!”

“行了,就別挖苦我了。”秦慕白笑了一笑,轉頭對鄭安順拱了一下手,說道,“鄭兄,害得你受了一段囚獄之苦,在下真是慚愧!”

“無妨無妨。”鄭安順笑呵呵的擺手,“雖是被囚,倒也沒受什麼出格的虐待。好吃好喝有人伺候,只是沒有殿下與秦兄這樣的知己好友一同舉杯暢飲,甚是苦悶了一陣。”

“哈哈,那今日必要不醉不歸嘍!”李恪大笑,左右搭着二人的肩膀往廳堂裡走,說道,“話說,我盼今日也盼了一些時日了。水鬼一案告破後,我忙於料理政務整頓府衙,慕白回營重整軍營,鄭兄也在荊州收拾善後,這一盼就是半個多啊!今日,我們三人總算是齊集一堂了。沒說的,拼桌,用大觥!”

“謹聽鈞命!”秦慕白與鄭安順都大笑的應道。

拼桌,可不是簡單的將桌子拼起來吃飯就算了事。大唐重禮法,重尊卑。就算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那也是長幼尊卑有序,大家分桌飲食。到了皇家就更不用說了。誰該坐哪裡,那都是規規矩矩的,無人敢越雷池半步。於是,就有了“拼桌”這樣一個最爲客氣與尊貴的待人之道。比如,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兄弟“食則同桌寢則同榻”,就是典型的無分尊卑,彼此親密無間。

桌子拼起,很快好酒好菜都搬上來了。秦慕白肚子裡咕咕一叫,便笑道:“哈哈,在軍營裡吃了半個月的魚乾菜葉糙米飯,今天可算是打一場牙祭了。你府裡的廚子可以啊,殿下,這些可都是宮中才有的名菜珍餚!”

“那當然,你也不看看是招待誰!”李恪擠眉弄眼的笑,說道,“咱們可都是長安人,到了異鄉,這肚子該要想念長安的菜餚了吧?哈哈,來,動筷子,今天一定要吃飽喝好!”

“請!”

飯吃半飽酒過三巡,三人都痛呼過癮。

“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我在軍營裡有些日子沒飲酒了,今天就敞開了肚皮,陪二位好好喝一頓。”秦慕白舉着大杯觥就來敬酒。

“不忙急,別喝太快。不然一下醉翻在地,也不甚妙。”李恪一擺手,二人知道他有話說了,便放下了杯盞,聽他說話。

“今日趁着酒興,我也有些事情想找你商量。”李恪對秦慕白道,“方纔你沒來時,我已經和鄭兄議了一個大概,現在就想聽聽你的意見。”

“嗯,殿下請說。”

李恪便道:“水鬼一案雖是破了,但襄州其實也遭受了重創,尤其是商埠這一塊。首先,就是正昌糧號與永業鹽坊這兩個官派商肆倒了,糧鹽的轉運與分派,一時出現了問題,近段時間都由我親自派府吏在臨時管理。但是,官府畢竟不是商人,沒有他們那些成熟的管理方法與經營手段,所以效果不理想。再加上段榮基與歐陽君這兩個商界的領頭羊被扳倒,許多與之相關的襄州商人聞風喪膽,或關門停業以避風頭,或舉家外遷另謀生路。我屢屢派人安撫,收效也不甚大。如此下去,可是不妙。襄州的商埠與碼頭,一直就是最重要的財源。如不盡快儘早重頓商埠,全州上下的民生與稅收,定要陷入一個大麻煩當中。”

“因此,我方纔請教了鄭兄。原本我的意見,是想由鄭家接手襄州的官派糧號與鹽坊。”李恪說道,“以鄭家的威望與能力,想必定能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重整商埠恢復生機。”

“不錯,的確是沒有比鄭家更合適的人選了。”秦慕白點頭,“這還有什麼可商議的麼?”

“可是,鄭兄他拒絕了。”李恪搖頭苦笑,“你快幫我勸一勸他。”

鄭安順微笑道:“殿下,在下不是都給你解釋清楚了麼?秦兄,你還是免開尊口爲好。”

秦慕白疑惑的皺了皺眉頭:“那鄭兄可否說一下你拒絕的理由?”

“當然可以。”鄭安順爽快的點頭,說道,“歷來,商家有商家的規矩與習慣。我們鄭家雖是將生意做遍了大唐九成的州縣,但從來沒有染指過襄州這地方。至於原因,以前我也給二位解釋過了。一言以蔽之,就是襄州的商人,對我長安鄭家一直都把持一個牴觸與反感的態度。現在,雖然段榮基與歐陽君這兩個領頭人物被扳倒了,可是改變襄州商人們的陳念,卻不是那麼容易。經營官派商肆,最爲重要的就是渠道與人脈。如果本地的商紳對我們反感,生意將會很難做。賺不賺錢倒是其次,像糧鹽這種物質,都是耽擱不得了。萬一在轉運與分銷的過程當中有了遲誤與滯塞,那可能就意味着數萬人面臨饑荒與鹽荒,或是軍隊斷糧戰事堪虞。這種風險,不是任何人吃消得起的。”

“怎麼會呢?”李恪眉頭一擰,說道,“難道你拿到手上的官糧官鹽,還會出現分派分銷不出去的局面?各個渠道的商人,他們有錢都不賺了嗎?”

“並非如此,殿下。”秦慕白說道,“我雖是個商道外人,但是和武媚娘在一起耳濡目染的,也多少知悉了一些這裡面的門道。常言道,同行相妒。商人之間除了合作共贏,也存在競爭與角逐。你賺了大錢,人家就嫉妒,就想比你賺得更多,或許還會使上一些陰損的招術還壞你的生意。就算不一定能讓自己賺更多,看到你賺得少些了,他們心裡就痛快。雖是少數,但世上不乏這樣的陰損之人。如果襄州的商人普通敵視長安鄭家,都境況就更難說了。正如鄭兄所說,賺不賺錢倒是其次,如果還因此而承擔着不可期遇的潛在風險,那的確是不值了。經商,尤其是像鄭家這種做大生意的人,最注重反而不是利潤是否豐沛了,反而是生意的風險與代價是否與贏利相稱。我說得對嗎,鄭兄?”

“誠然如此,秦兄還真是個同道中人。”鄭安順點頭微笑,說道,“並非是鄭某沒有信心在襄州將生意做下來,而是,確實無法達到殿下所說的效果。也就是說,我無不能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重整面臨癱瘓的襄州商埠。我建議,殿下應該選派一個有經驗、有實力、有潛質,而且又讓襄州本地商人陌生的大主,來接替段榮基與歐陽君留下的位置,擔任襄州商埠的領頭羊。這個人,最好是年輕一點,辦事雷厲風行果斷大力一點,並且,殿下要對其提供鼎力的官府支持,這樣,方纔最有效果。”

秦慕白點頭微笑,心道:鄭安順真是一個天才的商人。他說的這段話,聽着樸實無華,其中卻蘊涵了一個在21世紀廣爲人知的經營理念——鮎魚效應。

漁夫運送沙丁魚,但這種魚太嬌貴,運輸途中總是因缺氧而死亡率極高。顯而易見,死魚總不比活魚值錢,於是漁夫們千方百計的尋思對策,終於想到了一個妙方——在運輸沙丁魚的魚倉內,放養一條肉食的鮎魚!

這樣一來,在運輸的過程中,性格慵懶喜歡寧靜的沙丁魚,爲了逃避天敵的捕食不得不滿倉遊動逃逸。於是,魚兒缺氧而死的問題解決了。而且“生命在於運動”,在求生本能的刺激之下瘋狂運動的沙丁魚,反而比剛捕撈上來時更加鮮活!

從而,在企業與人事的管理當中,這條鮎魚效應被普遍應用。在一個死氣沉沉的羣體當中,引入一個強勢競爭的人物,從而刺激其他成員進行“反擊”,從而達到激活整個羣體的效果。實踐證明,這一招,遠比換湯不換藥的內部整頓、揚湯止沸的制度改革,更有實效。

秦慕白從長安帶來一批百騎,又裁汰舊員重招新兵注入軍府,其實也就是在應用“鮎魚效應”來重頓軍府。

鄭安順當然沒學過這種東西,但是他從家庭的薰陶與從商的經歷當中,領悟了這樣的道理。這樣的理念,對我們來講或許算是稀鬆平常,但是對崇尚中庸的古人來說,實在是非常之先進了,簡直可以說是超越時代。

要不然,長安鄭家怎麼就成了大唐首富呢?若非有一些出人之處,豈能如此。

“慕白,你的意見呢?”李恪聽完鄭安順的話,又問秦慕白。

“鄭兄說得非常之好,我舉雙手錶示贊成。”秦慕白點頭讚道,“鄭家人的見識,果然不同尋常,我佩服!”

“哪裡,秦兄謬讚了。”鄭安順謙虛的笑道,“和秦兄的大智大勇與恢弘雅量相比,鄭某這點伎倆實在是上不了檯面。”

李恪卻是苦惱上了,嘀咕道:“要一個有經驗、有實力、有潛質,還得是年輕有幹勁有魄力的商人,我一時去哪裡找?”

鄭安順胸有成竹的微笑:“殿下何必苦苦追尋人選,眼前不就有一位麼?”

“我?”秦慕白頓時就笑了,“別逗了,怎麼可能!”

“對呀,他可是將軍,將軍如何經商!……等等!”李恪反應倒是快,眼睛突然變得賊亮,一拍拳哈哈的笑,“對、對極!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秦慕白咧了咧嘴:“我怎麼嗅到一絲陰謀的味道?”

“武媚娘!”鄭安順與秦慕白異口同聲的道,然後一起撫掌大笑。

“果然……”秦慕白嘖嘖的搖頭,“我就知道,你們叫我來沒安好心。這麼一個亂攤子,還是得攤到我頭上來,讓我收拾。”

“不必廢話,非你莫屬了。”李恪搓着手,奸計得逞的壞笑道,“武媚娘,有經驗、有實力、有潛質,那是連鄭家老爺子都讚不絕口的經商奇才。更重要的是,她年輕,有魄力,有一股子敢闖敢拼的狠勁,這一點最妙不過了。再加上到了襄州這地方,有本府君給她撐腰,有你這個威風八面受人敬仰的大將軍給她出力,還有什麼是幹不成的?就這麼定了!明天,我就派人去長安接武媚娘!”

秦慕白的嘴角抽動了幾下,喃喃道:“那她長安的生意怎麼辦?據我所知,年前他剛剛盤了店面搞了裝簧,手中都沒有餘錢了,如何還到襄州來|經商?——可別指望我,本將軍兩袖清風,是個窮得死的清官來的!”

“哈哈!”李恪與鄭安順都大笑起來。末了,李恪又說道:“秦仙閣不過是區區一酒肆,經營得再好,抵得過全州的上下的人吃糧吃鹽幫她賺錢麼?武家還有人,酒肆就交給其他人打理吧!至於來了襄州經商的本錢——鄭大公子在此,何愁錢?”

“那不好吧?”秦慕白道,“哪能拿着鄭家的錢,做自己的生意?”

“這麼跟你說吧,秦兄。”鄭安順笑道,“關於如何處理水鬼留下的這一大批糧鹽之事,殿下與鄭某商議許久,此前殿下還上書過皇帝,遵求聖意。結果聖意下達,說,這一批賊贓原本就是官家之物,理當充入公稟物歸原主。原本,理當是要運往長安、洛陽,屯於朝廷公倉貯存。但是數量實在太過龐大一時難以轉運與保管。因此,陛下決定將其中一半留於襄州,以官糧官鹽的形式就地銷賣出去。回本贏利之後,再陸續上繳糧稅與鹽稅。也就是說,這數十萬石的糧食與官鹽,現在有一半將無償的賒送給,將要接手官派糧行與鹽號的商人,先行售賣,待賣出了錢,再將稅款上繳。而且,出於獎勵與安撫,皇帝特旨鈞令,兩年之內,襄州的官派糧鹽大商只收半稅。秦兄,這恐怕是天下最好做的生意了。說白了,就是一項無本買賣,而且利潤巨大穩賺不賠。”

秦慕白哪能聽不明白,一時眼睛都有些瞪大了:“還有這種好事?敢情你們二人合着夥忽悠了大半天,其實就是給我嘗甜頭來了!”

“哈哈,你總算是明白了!”鄭安順大笑,然後又認真的說道,“秦兄立此大功,非但是殿下感激你輔佐之德,鄭某感激你救命之恩,連皇帝陛下也有意嘉獎。朝廷減稅,那不就是殿下的刺史府得益了麼?”

“不錯。”李恪笑道,“數十萬石糧鹽的一半稅收,如此巨利,我安敢一人獨吞?除了你秦慕白,還有誰有資格與我共享?”

“這麼說,今天說白了,就是我們三人在坐地分贓啊?”秦慕白笑道。

“哈哈,差不多吧!”李恪也笑了,說道,“一半的糧鹽由鄭兄負責運往關中,到時將經由鄭家經營分銷。鄭兄是個知足常樂的厚道人,賺了這一筆,他就沒心思搶我們手中的這一茬兒了。想什麼呢,慕白。錢可是好東西,還不叫你家媚娘過來幫忙分錢?”

“收到!”秦慕白打了一個響指,心裡那個樂啊!

這一趟,沒白忙活啊!

明目張膽坐地分贓,打從今天起,我秦某人就要變成爆發戶了!而且,用不了多久,武媚娘就會毫無懸念的成爲襄州這個財源滾滾之地的商界之王。

這樣反覆的折騰,真是想不家財萬貫也難哪!

.com??,!

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9章 御駕親臨第40章 親授曲藝第167章 朝如青絲暮成雪第91章 找尋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429章 商君願,梟雄志第48章 再見媚娘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556章 逍遙行第80章 四人相聚第312章 故地重遊,帝國不寧第351章 破東宮第342章 大英雄,大騙子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452章 天殺之罪,何錯之有!第556章 逍遙行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543章 棋局,棋子第31章 授印封官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338章 狼狽爲盟第66章 小惡魔拜師第434章 彌天大謊第387章 八方雷動(一)第508章 驚魂第206章 跟我走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420章 驚豔火神第390章 八方雷動(五)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348章 龍蛇出山,風雨欲來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229章 翻臉第291章 弱冠執政官第237章 趙衝的秘密第210章 強龍VS地頭蛇第527章 長安風聲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100章 新的去處第90章 失蹤的高陽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351章 破東宮第205章 水鬼之牢第529章 退而求其次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68章 英勇跳河第383章 瓊樓玉宇第559章 將我埋葬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18章 喜事盈門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303章 天雷待發第88章 小惡魔的眼淚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154章 葬兔第98章 引以爲戒第498章 瘋狂血戰第278章 領悟第160章 回長安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30章 智破鐵陣第531章 截殺第231章 暗渡陳倉第516章 神蹟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268章 高陽的決擇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529章 退而求其次第122章 勝南侯第508章 驚魂第392章 把酒奉陪第432章 天驚變第238章 挖牆角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441章 詭譎森森第114章 衝突火暴第148章 再見媚娘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190章 等酒香醇第344章 蘭州戰事第4章 秦府大院第544章 我命,卿命第92章 殃及池魚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305章 天降神威第253章 故人重逢第2章 霸王卸甲第532章 鹿手誰死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492章 龍泉,殘書,烈酒第390章 八方雷動(五)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311章 帝心已老?第411章 爲第534章 蛛絲馬跡第379章 無雙戰法
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9章 御駕親臨第40章 親授曲藝第167章 朝如青絲暮成雪第91章 找尋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429章 商君願,梟雄志第48章 再見媚娘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556章 逍遙行第80章 四人相聚第312章 故地重遊,帝國不寧第351章 破東宮第342章 大英雄,大騙子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452章 天殺之罪,何錯之有!第556章 逍遙行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543章 棋局,棋子第31章 授印封官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338章 狼狽爲盟第66章 小惡魔拜師第434章 彌天大謊第387章 八方雷動(一)第508章 驚魂第206章 跟我走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420章 驚豔火神第390章 八方雷動(五)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348章 龍蛇出山,風雨欲來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229章 翻臉第291章 弱冠執政官第237章 趙衝的秘密第210章 強龍VS地頭蛇第527章 長安風聲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100章 新的去處第90章 失蹤的高陽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351章 破東宮第205章 水鬼之牢第529章 退而求其次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68章 英勇跳河第383章 瓊樓玉宇第559章 將我埋葬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18章 喜事盈門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303章 天雷待發第88章 小惡魔的眼淚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154章 葬兔第98章 引以爲戒第498章 瘋狂血戰第278章 領悟第160章 回長安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30章 智破鐵陣第531章 截殺第231章 暗渡陳倉第516章 神蹟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268章 高陽的決擇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529章 退而求其次第122章 勝南侯第508章 驚魂第392章 把酒奉陪第432章 天驚變第238章 挖牆角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441章 詭譎森森第114章 衝突火暴第148章 再見媚娘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190章 等酒香醇第344章 蘭州戰事第4章 秦府大院第544章 我命,卿命第92章 殃及池魚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305章 天降神威第253章 故人重逢第2章 霸王卸甲第532章 鹿手誰死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492章 龍泉,殘書,烈酒第390章 八方雷動(五)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311章 帝心已老?第411章 爲第534章 蛛絲馬跡第379章 無雙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