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參天巨樹,終不過天

秦慕白的奏摺之中,所敘三事。

一是請罪,說關山塞外路遙萬里,前方所歷何事來不及及時回報朝廷,因而造成的種種誤會與紛擾,秦慕白願一力承擔罪責。另,前方戰事曾經多有不利,導致敗撤大非川損兵折將喪權辱國,秦慕白也願一力承擔責任。

聽到這裡,滿朝盡是憤懣之聲!

“他不是死了麼?如今怎麼又活了,偏還跳出來承擔什麼責任?”

“大非川都丟了,吐蕃兵臨城下蘭州危急,河隴之地千里沃野盡將喪失,河西商道盡喪敵手!”

“真是罪莫大蔫!!”

一時嘈雜異常,導致褚遂良都念不下去了。

李世民卻是穩坐釣魚臺,臉一直掛着高深莫測的微笑,既不出聲阻止也不揭曉謎底,任由衆人議論紛紛。

因爲他自己的心情,方纔也正是經歷了這樣的“大起大落”。

“衆位同僚,請稍安勿躁。奏摺很長,這纔剛開始。”褚遂良有點看不下去了,只得出聲阻止。

衆人只得暫時按捺住激憤之情,繼續傾聽。

奏摺的第二部份,突現逆轉。就從秦慕白親率大軍與噶爾欽陵正面第一戰說起。戰後,噶爾欽陵派人送來了陣亡將士的骨灰等物,然後秦慕白洞查敵人暗有陰謀,於是將就就計設下奇謀妙計,演了一出以假亂真、誆騙天下的“詐死”大戲。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朝中多數人都已知曉——秦慕白“死後”,大非川羣龍無首,李道宗臨危受命,爲保存實力決定放棄大非川退守鄯州,實則這也是秦慕白預先做下的安排,目的,就是爲了麻痹敵人誘敵深入。

終於,這一場騙得天下人隨之亂舞的“詐死”大戲,騙過了噶爾欽陵。嚴冬將至,他率軍鳩佔鵲巢進駐大非川,並趁勝追擊襲取鄯州,以圖一鼓作氣拿下河隴!豈料,他派出的大軍,在幻月谷中伏,十五萬大軍灰飛煙滅、幾乎全軍覆沒!

幾乎是在幻月谷大戰的同時,秦慕白派人炸燬了大非川軍營附近的布哈河,水淹吐蕃主力,一舉成功!

隨即,秦慕白命侯君集率領大軍反攻大非川,抓捕俘虜收復失地,噶爾欽陵率領殘部倉皇而逃退守晴羅原!

兩場大捷,殲敵近十萬衆,俘獲五萬餘,剿獲馬匹器械無數。

而在起初,也就是秦慕白詐死之前,他早已派出一旅奇兵,轉道千里跋山涉水,奇蹟般的翻過了飛鳥不渡的崑崙雪山,奇襲格爾木成功!此一舉,端掉了噶爾欽陵的老巢、斷了他的糧道命脈!

現今,噶爾欽陵三十萬大軍折損過半糧草盡失困守晴羅原,已成苟延殘喘之勢!

……

褚遂良的聲音,本就洪亮通透,奏摺唸到此處,他亦是深受鼓舞、激動不已,字字鏗鏘,如鐵錘敲震、霹靂穿心!

滿朝文武,盡皆震撼。過半的人瞪大了眼睛面露極度不可思議之表情,愕然呆立。

全場,竟然詭異的鴉雀無聲。

在場許多人,感覺臉火辣辣的無地自容,彷彿被人狠狠的刷了幾耳刮子……因爲方纔,他們還在羣情激昂的破口大罵秦慕白“罪莫大蔫!”

李世民看着這些人的表情,不露聲色,心中卻是解恨又痛快,卻又忍俊不禁!此時,他便在心中暗暗的罵着秦慕白:混小子,寫奏摺也敢耍心眼!先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成了個千刀萬剮的民族罪人,然後又開始海天胡地的吹噓功績!……大賣關子,先抑後揚,哈哈!他的性子還真是跟他那一板一眼、直來直去的父親,有着天差地別!——不過朕喜歡!這份奏摺這分明就是寫給滿朝文武看的,目的,就是要掌一些人的嘴,要讓朕揚眉吐氣!因爲朕一直都在力主武力解決兩國爭端。秦慕白贏了,就證明朕是對的,就是朕贏了;朝中那些主和派的人,就得閉嘴!……如此,有能力當然重要,但爲人處事,也的確是需要一些技巧。這一點,秦慕白當真比他耿直火烈的父親要強!但有一點他們父子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會設身處地的爲朕着想!……

奏摺的第三部份,是請求朝廷給出處理戰後事宜的方案,並請及時支援糧草、醫藥與各類軍事物資。幻月谷與大非川兩場大捷,殲敵近十萬衆,另有四五萬俘虜。歷來在中原的朝廷,尤其是大唐這種“以仁孝治邦國,以王道威天下”的朝廷,對待戰俘的問題都相當敏感。邊關將帥,都是不敢輕易妄自殺俘的,否則必定會被戴一頂類似現代的“反人類”的高帽子,遭到彈劾與處罰那是常有之事。

因此在侯君集領軍出行之前,秦慕白就鄭重叮囑他“不可妄殺無辜”。一來是爲了避免他殺俘而激起吐蕃民衆的激憤,爲平定高原增加阻力;二來,這些戰俘若能招降,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好騎兵;三來,秦慕白也是不想節外生枝、惹火燒身。

此外,水淹大非川這一條苦肉計,雖是大敗敵軍,但也毀了這一處經營多年的基業。如今大軍嚴重的缺糧少物,重建軍屯要塞也是勢在必行,因此秦慕白在奏摺中說得很清楚,請求朝廷儘快援助糧草物資,以備再戰、擴大戰果。

……

奏摺唸完了,滿堂皆靜。

“衆卿,爲何都不言語?”李世民說道。

百官這才各自省神,不少人尷尬的打了幾個哈哈,然後一起高呼“大唐萬歲、吾皇萬歲”以示慶賀此番大捷。

李世民安如磐石的坐在龍椅,如炬雙眼靜靜的掃過滿朝文武,衆生粉墨相,盡收眼底。

下首第一位大臣,他的大舅哥、司徒、宰相,長孫無忌,低頭垂手而立,正靜默無言。

“輔機,你有何看法?”李世民點名問道。

長孫無忌似已料到皇帝會點名發問,此時站將出來答道:“回陛下,微臣以爲蘭州大捷,可喜可賀!這是近年來少有的大勝仗,足以鼓舞仕民、揚威天下。朝廷應當論功行賞獎率三軍,另,戰前所需的物資,也應儘快備妥運送過去,以解前線將士燃眉之急!”

“嗯……”李世民應了一聲,眉頭微皺似有不悅,一些話到了嘴邊,也終究是忍了下來。此時他心道:他這說了等於沒說!現在他臉應該最是無光,因爲當初他可是極力阻止戰爭的……事到如今,朕也就不奚落他了。得饒人處且饒人,畢竟,他仍是我最得力最忠心的股肱之臣,大唐中樞也離不得他。不說別的,單指他最近編纂完工的新行律法,就比先帝朝的《武德律》要完善合宜的多,馬就可以實施頒佈了。這樣的事情,那可是十個秦慕白也幹不來的。

思忖至此,李世民莫名的心中一動:奇怪,朕何時開始,將秦慕白與長孫無忌相提並論了?……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突然一記高亢之音響起,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

李世民一看,是殿中侍御史劉洎。他專行負責朝廷議政之時的監督、矯正君王得失並記錄重大決議、還兼有檢舉彈劾在朝官員之權力。

貞觀一朝,李世民廣開言路善於納諫,因此造就了許多勇於進諫、敢於進諫的大臣。

而劉洎就是其中之一。他向來是以鐵膽剛正而聞名,不管是皇帝還是宰相將軍,仰或是他的私交好,只要犯了錯,他一律鐵面無私毫不留情的駁斥或彈劾。雖然他的才華功勞與名氣遠不及魏徵,但“進諫”這一點,他與魏徵大有相似之處,甚至過之而無不及。

近年來魏徵年衰多症且患有眼疾,多半時候只能在家中養病。侍御史劉洎,漸漸成了朝最爲耀眼的——諫官。

劉洎這一站出來,包括李世民在內,所有人心裡都堵了一堵。這人一向善於雞蛋裡挑骨頭,而且是對事不對人,什麼都敢說、誰都敢彈劾。幾年前他一本奏章要彈劾兩人,就是江夏王李道宗與河間王李孝恭。這可是先帝與李世民都最爲親近與器重的兩位宗親,也是名傳宇內功高蓋世的兩位開國元勳。雖然最終未能成功,但劉洎從此一戰成名。誰見了他,心裡都會有點犯怵。

“思道劉洎的字有何話,講來。”李世民說道。

“微臣,要彈劾一人!”劉洎大嗓門高聲道。

好多人開始暗暗的額頭抹汗……又來了!

“何人?”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就是奏此份軍報的,關西道行軍總管,秦慕白!”劉洎語出驚人。

這下連長孫無忌都頭大了,但又只能在一旁苦笑連連。

李世民不動聲色的笑了一笑,“理由呢?”

“勞民傷財,窮兵黷武!欺君罔,惑亂天下!”劉洎一字一頓的說了十六個字,一如既往的氣勢洶涌、得理不饒人。

好多人哭笑不得,暗罵劉洎不識時務之餘,也報定了一顆看熱鬧的心思,靜觀其變。

其實大多數人心裡都想到了一點,皇帝已經在大張旗鼓的準備御駕親征了。歷來君無戲言,言必出行,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理由,一個君王自毀前諾總歸是失信之舉,有損君威,此其一。另外,長安城外渭水河邊,三十萬大軍整裝待發,磬盡國庫提出的物資堆積如山,連河洛糧倉裡的存糧都取出來了,另外還徵招了民夫騾馬不計其數,名符其實的便是“勞民傷財”。而且早前,李世民早已聖旨傳檄號令天下,舉國仕民無不響應,現在都眼巴巴的看着李世民,御駕親征呢!

如今,秦慕白一紙軍報送來,就讓皇帝改變了主意,讓熱情澎湃的三十萬大軍聞風卸甲,李世民此前的堅決與果斷,更顯得是一場鬧劇與諷刺了!

對皇帝來說,這的確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而緊張忙活了十來天的滿朝文武,更加會有被戲弄的感覺。朝臣無不注重君威臣格,此時有劉洎這樣的人跳出來彈劾,倒也在李世民的預料之中。

因此,李世民早有準備。此時面對滿朝文武的各色心思,他智珠在握八風不動的擺了一下手,“朕知道了,你且退下。”

劉洎愣了一愣,心忖“怎麼就叫我退下了,我還沒說完呢”,倒也無奈只得識趣的暫時退回班列。

“朕知道,劉洎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想法。”李世民朗朗而道,“衆所周知,朕已打算御駕親征,並一切準備妥當。十天之內渭水大營已聚集三十萬大軍現在朕突然自毀前言不親征了,平白耗費錢糧無數,朕和你們,以及天下仕民好像也都被戲耍了。這一切,好像都是因爲秦慕白的詐死而起。於是就有了劉洎列舉他的四大罪狀——勞民傷財,窮兵黷武!欺君罔,惑亂天下!”

衆皆無言,靜靜的傾聽。因爲他們聽出來了,皇帝肯定還有下文。劉洎倒是還想出來爭辯幾句,但被旁邊的長孫無忌狠狠的剜了幾眼,也只得生生的按捺了下來。

“其實,劉洎你弄錯了。最不該被彈劾的人,恰是秦慕白。就算你要彈劾,那也應該是彈劾江夏王,還有朕!”李世民也語出驚人了。

劉洎嚇了一跳,饒是他膽大包天,但也還沒有大到敢於彈劾皇帝的份。當下他就跪倒下來,惶惶道:“微臣不敢!”

“你起來,朕不是在責怪你。你身爲殿中侍御史不過是在盡職盡責,並無過錯。不過,朕要提醒你,先要弄清曲折情由再行彈劾不遲。”李世民說道,“衆愛卿心中,肯定多少有着和劉洎一樣的想法,那麼,就讓朕來替你們解開心結!”

“願聞陛下高見!”衆文武一同諾道。劉洎也站起身來,立於一旁靜聽。

“兵者詭道,兵不厭詐。兵無常勢水無常情,因此兵法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說的並非是將帥在外就藐視君王了,而是兩軍對陣風雲變幻戰機稍閃即逝,來不及向君王請旨允行。”李世民說道,“朕是個馬皇帝,對此深表贊同。遠在大非川的秦慕白在用計破敵之前,怎麼可能請旨問計於朕?這奏摺來、聖旨去,戰機肯定就白白貽誤了。因此,秦慕白詐死只是爲了誆騙吐蕃人中計,來不及及時告知於朕,這是情有可原。而且這樣的秘計,知道的人越少成功的希望就越大。秦慕白並未做錯。”

衆文武聞言後各自思忖,皇帝這話還的確是說得在情在理。

李世民在繼續說道:“而朕和你們也因此被誆騙戲弄了,一則要怪江夏王李道宗,提前奏誤報了前線軍情。他幾十歲的人瞭如此沉不住氣,朕定會面斥於他,但也不至於要遭到彈劾。因爲當時,連他也被騙了,深以爲秦慕白已死,關西軍逆處敗境蘭州河隴十萬危急。他提早請旨朝廷增援,也是職責所在。說到底,不管是朕、江夏王、衆愛卿以及天下仕民的被騙,這全都並非是秦慕白的初衷。他的目的,只是要破敵!不過這也恰恰佐證了,他這一手兵不厭詐的精妙之至——連朕都能騙了,吐蕃人蔫能不中計?於是,就有了幻月谷與大非川兩場大捷!”

“身爲君王,當今聖的確是有着異於常人的胸襟哪!”好多人開始唏噓感慨了,如此被戲耍了一回,換作是脾氣再好的人都會要惱火鬱悶,皇帝卻在極力爲秦慕白開脫,就連自己被戲耍的事情,都輕描淡寫的一抹而過了。

“如此說來,劉洎歷數秦慕白的罪狀之‘欺君罔,惑亂天下’,就顯得有點牽強附會了。至於窮兵黷武,這更賴不到秦慕白頭。”李世民說道,“是吐蕃人先行發難挑釁大唐,然後朕命他就地反擊保疆護土的,這也算窮兵黷武?如果算,那這罪狀頭一份該是算到朕的身。勞民傷財嘛,這更是無從說起了。秦慕白何時曾經說過一句要朕御駕親征點派三十萬大軍、帶無數錢糧去馳援?這一切全是是朕的主張,秦慕白至今都全然不知情。他何罪之有呢?”

說到這裡,李世民笑了一笑,語調輕鬆詼諧的道:“劉洎,朕給你打個比方來聽,就好比你十年前在某處地方種了一顆樹,十年後有人在這樹吊死了,那你是否應該受到律法的制裁或道德的譴責?”

“哈哈哈!”滿朝文武一片大笑,劉洎的臉都青了。

“褚遂良!”

“微臣在!”

“今天的朝議,想必你都已經記錄在冊了。接下來朕說的話,你要格外標註,朕將來要將它寫到《帝範》之中,用以告誡朕的子孫君王。”李世民說道,“爲君者,最重要的不是文武才能,也不是心術城府,而是胸懷器量!”

“微臣記下了!”

李世民面帶微笑點點頭,說道:“朕再拿樹打個比方,權當與衆愛卿談笑了。一顆樹,若是生長於荊棘巖縫之中,或是種植在狹小庭院之內,肯定長不高大;反之,若是生長在遼闊的原野與肥沃的土壤之中,就有可能長成參天巨樹。如果說臣子如樹,那君王的胸懷就是它生長的環境。朕不怕你們長作參天巨大,因爲朕的胸懷,如天高遠!參天巨樹,終不過天!——朕,何須庸人自擾!”

一席話,說得滿朝文武都深受感動歡欣鼓舞。這樣的君王,誰能不喜?

古往今來,能有幾個帝王像李世民這樣不忌功高震主、不殺開國功臣並優恤善待?能有幾個帝王能像李世民這樣恪守己身善於納諫,還鼓勵臣子不必顧忌他的君顏只管逆鱗諫的?本朝之前有哪個朝代,出過魏徵這樣敢於面唾君王的錚錚諫臣?又有幾個君王,與臣子親如家人平輩相交,數十年依舊?

還能有哪位君王,能有“參天巨樹,終不過天”的自信與豪邁?!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等得遇陛下,三生有幸!”

李世民放聲哈哈的大笑:“朕,得遇你們這樣的良臣,也是三生之幸!”

第417章 會戰晴羅原第376章 蘭州新主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46章 粉墨登場第59章 連鎖反應第346章 玲兒不死,慕白休亡第56章 大唐鋼琴師第452章 天殺之罪,何錯之有!第310章 突發事件第336章 襄陽過新年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124章 大開殺戒第335章 廟堂高遠第323章 臨家有子喚稚奴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502章 巍巍崑崙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321章 事有蹊蹺?第236章 坐地分贓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469章 玉門雄兵第91章 找尋第9章 御駕親臨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19章 異變鬥生第285章 秘密武器第15章 牆裡鞦韆第268章 高陽的決擇第65章 喜羊羊與灰太郎第475章 十三字遺言第421章 上兵伐謀第50章 兄弟聚首第521章 藍圖末筆第349章 妖星跋扈第233章 成人之美第519章 絕不姑息第313章 門庭若市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10章 技驚四座第281章 重新來過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28章 萬里挑一第486章 梟雄歸來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231章 暗渡陳倉第511章 新月女王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128章 情義無雙第504章 獨屬江山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266章 情與法第314章 狼多肉少第18章 喜事盈門第505章 西域真神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230章 明修棧道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250章 大腕駕到第222章 魔高一丈第35章 軍令如山第154章 葬兔第230章 明修棧道第506章 似曾相識第36章 殺雞儆猴第305章 天降神威第157章 賢內助第253章 故人重逢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75章 徹夜不歸第498章 瘋狂血戰第263章 大拯救行動第402章 勳門之戟,龍顏之怒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296章 小試牛刀第216章 完美一天第120章 龍門薛仁貴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11章 東閣祭酒第20章 同舟共濟第504章 獨屬江山第318章 蘭州鴻第384章 梧桐第392章 把酒奉陪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06章 英雄歸來萬人迷第43章 長孫無忌第517章 誰敢應戰第415章 兵不厭詐第146章 意氣相投第223章 寂寞煙花第167章 朝如青絲暮成雪
第417章 會戰晴羅原第376章 蘭州新主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46章 粉墨登場第59章 連鎖反應第346章 玲兒不死,慕白休亡第56章 大唐鋼琴師第452章 天殺之罪,何錯之有!第310章 突發事件第336章 襄陽過新年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124章 大開殺戒第335章 廟堂高遠第323章 臨家有子喚稚奴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502章 巍巍崑崙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321章 事有蹊蹺?第236章 坐地分贓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469章 玉門雄兵第91章 找尋第9章 御駕親臨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19章 異變鬥生第285章 秘密武器第15章 牆裡鞦韆第268章 高陽的決擇第65章 喜羊羊與灰太郎第475章 十三字遺言第421章 上兵伐謀第50章 兄弟聚首第521章 藍圖末筆第349章 妖星跋扈第233章 成人之美第519章 絕不姑息第313章 門庭若市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10章 技驚四座第281章 重新來過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28章 萬里挑一第486章 梟雄歸來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231章 暗渡陳倉第511章 新月女王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128章 情義無雙第504章 獨屬江山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266章 情與法第314章 狼多肉少第18章 喜事盈門第505章 西域真神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230章 明修棧道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250章 大腕駕到第222章 魔高一丈第35章 軍令如山第154章 葬兔第230章 明修棧道第506章 似曾相識第36章 殺雞儆猴第305章 天降神威第157章 賢內助第253章 故人重逢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75章 徹夜不歸第498章 瘋狂血戰第263章 大拯救行動第402章 勳門之戟,龍顏之怒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296章 小試牛刀第216章 完美一天第120章 龍門薛仁貴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11章 東閣祭酒第20章 同舟共濟第504章 獨屬江山第318章 蘭州鴻第384章 梧桐第392章 把酒奉陪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06章 英雄歸來萬人迷第43章 長孫無忌第517章 誰敢應戰第415章 兵不厭詐第146章 意氣相投第223章 寂寞煙花第167章 朝如青絲暮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