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德語

石化產業是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政治密集型的產業。政治是石化產業的基礎,資金是石化產業的根基,技術就是石化產業盈利的根本了。

政治資金和技術在現代能源產業中是密不可分的,最好的例子就是蘇聯。他們的石化公司是國企,又有銀行的大幅度貸款,政治和資金都不缺,但蘇聯石油的勞動生產率始終上不去,即使在他們最重視的巴庫地區和高加索地區,石油和石化產品的產量依然不高。自60年代以來,蘇聯的經濟日漸困難,每位蘇共總書記都對石油產業給予了相當的關注,但減產的事情仍然時有發生。

隨着時間的推移,石油和石化行業的高成本性質,對速度和效率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其實也就是對技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到了九十年代,國際市場上的石油公司,如果不能達到規模產量和規模效率,根本是活不下去的。就像是蘇城在阿聯酋的瑟坦油田,如今年產400萬噸並逼近500萬噸,這種高產量得到的就是超額利潤,但若是產量降低到100萬噸或者50萬噸的時候,盈利就沒那麼可觀了。若是算上給阿聯酋的稅費和競標油田的花銷,虧本也說不定。

人們都看到了石油的壟斷利潤,卻沒有看到石油企業背後的技術投入。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伊拉克。在伊拉克戰爭之前,伊拉克的石油產量是歐佩克中數一數二的。在全世界也是如此,而且幾乎全部是他們自己的石油公司採掘出來的。

戰爭結束以後,伊拉克的石油公司遭到了滅頂打擊,以至於不能自己生產石油。曾經的伊拉克經常被歐佩克批評超產石油,但在戰爭結束以後的伊拉克,石油產量想要達到比例也做不到,最終只能求助於外國石油公司。

即使如此。要恢復油田的產量,最少也需要兩三年的功夫。至於伊拉克自己的石油公司,想達到戰前的水平也許需要10年時間。當然。10年以後他們又遭遇了新一輪的打擊,於是恢復時間遙遙無期。

石化產業的技術要求比原油產業只高不低。中國的乙烯產量始終是個問題,成品油其實也不夠用。中國很早就有出售原油採購成品油的問題出現。有人覺得不可思議,爲什麼不自己煉油?

其實就是煉油廠不夠,煉油的噸位不夠罷了。如果國家一天需要100萬桶柴油和汽油,而國內的成品油產量只有60萬桶,那就毫無疑問的需要進口40萬桶成品油。無論石油產量是多少,大家使用的最終產品仍然是石化產品。

而要生產更多的成品油,並不光是資金投入的問題,還要不斷的提高技術和勞動生產率。

以國際通行的原則,生產一桶柴油,賺取1美元的工廠已經是很少的了。這其實只是百分之二三的利潤,換言之。如果技術不達標,生產成本比國際平均成本高了3個百分點,煉油就是白做工。煉油廠的成本也收不回來了。

如果煉油成本增加5個百分點,造不如買就是正確的答案。

在這種情況下。大華投入數千萬購買的煉油技術,對中石化等大型石油企業的吸引力就是非常實在的了。雙方的戰略衝突是一回事,來大華石化基地參觀考察又是另一回事。

事實上,到大華石化進行考察,已經成了各個公司的常例。一些分公司甚至出臺了輪換學習的章程。他們看重的不光是大華已經購買的設備技術,還包括了大華請來的國外技術員。以及負責培訓大華實業員工的巴斯夫公司的技師。

這些發達國家的技術工人往往掌握着一線最實在的技術,自然是提高水平的最直接手段,但國企僱傭外國工人的手續是非常複雜的,往往是要國家先出臺一系列的學習政策,然後才能進行這樣的培訓。要是沒有碰上有政策的時節,國企領導寧可等着也不會給自己挖陷阱。

大多數時間,國企要培訓員工,就把員工派往國外。

可想而知這樣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但諸如中石化、中海油這樣的企業,不可避免的需要派遣員工出國學習。否則技術跟不上是一方面,因爲技術匱乏而丟失訂單的麻煩更大。

蘇城自然沒有國企的各種限制和不安全感。大華石化公司兼收幷蓄,不僅有自己的培訓體系,也接受巴斯夫公司的培訓,同時又挖角國外的技術工人……

經過一年多兩年的時間,大華工人的水平上了一層之外,他們的培訓體系也顯露出了威力。

謝薇薇見到的就是一羣正在學習的工人。

90年代的工人,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的工人,對於學習的認識都是正面的。人們嘴上說着走後門,但有機會的時候,都會拼命的去學習。

謝薇薇就見到一個工人脖子仰的高高的,手上卻抓着筆記本,另一隻手在眼睛不看的情況下拼命的做記錄。

她輕輕的走過去,只見筆記本上寫着一堆奇怪的詞語:攢普林……偶單格……“

“這都是什麼?”謝薇薇彎着腰,鼻腔裡全是機油和潤滑油的味道,看了兩分鐘,腦袋就看暈了。

“噓。”工人低頭瞅了她一眼,似乎有點被謝薇薇的美色所吸引。不過,臺上的外國工程師又在說話了,工人遲疑片刻,還是擡起頭來,眼睛盯着他的動作看。

與此同時,更多莫名其妙的詞語出現在他的筆記本上:“派普蘭……弟可送拉客送哥拉門……”

然後,他還翻頁了。頗爲認真的繼續寫了下去。

謝薇薇等了好半天,終於臺上的工程師說完話了,她忙問:“你是在記筆記?記他說的話。”

“可不是。”這工人大概30歲前後的樣子。他不好意思與謝薇薇對視,於是小心的低下頭,一點都看不出剛纔“噓”的樣子。

“你寫的這些是什麼意思?攢普林是什麼?”

“嗯。”

“我是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我不知道。”工人很靦腆,尤其是在旁邊有人圍觀的情況下。

謝薇薇落落大方。此刻訝異的道:“你不知道什麼意思,記下來做什麼?”

“嗯。”

“嗯什麼?”

“嗯。”

“你只會說嗯嗎?”謝薇薇再有脾氣,也該沒脾氣了。

工人輕輕的說:“嗯。”

謝薇薇翻着白眼。有種要昏厥的意思,心想:幸虧外國工人不是這樣的,否則任務都不知道怎麼完成。

這時候。跟前圍觀的工人,有大膽的吆喝道:“不知道什麼意思的記下來,晚上找翻譯看看就明白了。老胡八竿子打不出一個屁來的人,你和他說不是對牛彈琴嘛。”

謝薇薇一陣無奈,道:“你們是聽不懂他們的話,然後用語音記筆記的?”

“是啊。”

“那爲什麼不讓聽的懂的人,比如翻譯整理一個筆記?”謝薇薇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好辦法,你們不是聽不懂德語嗎?找聽的懂的整理一份,大家一抄不就行了。

老胡此時卻悄悄的說了一句:“那怎麼自己學德語?”

謝薇薇登時愣住,問:“你在學德語?”

“嗯。”

“學會了嗎?”

“嗯。”

“學了多少?”

“嗯。”

對話再次進入死循環。謝薇薇求助的看向別人。

適才的工人高聲代答:“我們都學德語,德國工人都說德語,公司的設備也是德國的,不學德語學什麼。”

“那你們學會了嗎?”

“咱們對話一個?我們好幾個人,都能和德國工人聊天了。”高聲的工人很自豪。

謝薇薇有些驚訝的微微張嘴。90年代的外語是相當吃香的。小語種尤其能吸引人們的目光。大華的工人竟然能和德國人日常交流,那水平就很不差了。

她想了一下,搶過老胡的筆記本,翻到前面看過的一頁,問:“剛纔問的,攢普林是什麼?”

“取樣。”

“派普蘭。”

“油管。”

“這個……”謝薇薇很艱難的唸了下去:“弟可送拉客送哥拉門。”

唸完才發現。還挺順的。

老胡這時候低聲道:“分裂蒸餾塔。”

“什麼?”

“分裂蒸餾塔。”

謝薇薇看向其他人,見有人點頭,才扭頭道:“這麼長的你知道,那麼短的你就不知道了?知道的話,你記什麼。”

“我昨天剛背的,記得不清楚。”工人說的很實在。

謝薇薇心裡一動,舉起筆記本,對着光線看了一下。

原本巴掌厚的筆記本,已經膨脹到了拳頭厚,裡面的頁面全是鬆泡泡的,邊緣也黑了。翻到前面,就能見到不同顏色筆的註釋,全是中文語音的德語單詞,有的還有大段的說明。說明主人沒少進行翻閱背誦。

老胡突然有些扭捏,搶似的將筆記本給抓了回來,小聲道:“我腦子笨,記得慢,好多也聽不懂。”

“聽不懂的話,看他們講解,有用嗎?”

“把外國人的動作記下來,網上回去再對着做一遍,效果可好了。”工人說到技術,就放鬆了。

旁邊也有人說:“晚上回去,背兩個小時的單詞,學兩個小時的動作,掌握三五成沒問題。”

“聽不懂問人,看不懂也問人,羞啥。”這位一口地道的東北腔,語氣中帶着豪爽。

謝薇薇忽然有些感慨,作爲計委幹部,她見過無數坐辦公室的人,卻從未體會過這種濃烈而炙熱的學習情緒。圍繞在身邊的機油味,也很容易被忽略了。

……(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631章 統一思想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617章 保密工作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84章 直供產品第106章 漁政船第253章 請託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643章 收網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206章 暖流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156章 困難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115章 戶口第515章 登記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16章 化緣第302章 院士第387章 定性第560章 公關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51章 酒宴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62章 分包第555章 真相第363章 秋明市第104章 船廠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657章 投名狀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333章 來考察第188章 壓價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98章 紅燈綠燈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31章 丟骨頭第149章 楔子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281章 新觀點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376章 替噴法第457章 阿拉木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607章 備份第274章 炮灰第15章 靠山吃山第350章 遊行第140章 b計劃第42章 大領導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442章 聯合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472章 滿足誰?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511章 不行!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601章 射孔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104章 船廠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493章 碳纖維第454章 裂痕第636章 15美元第409章 大優勢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512章 小瞧嗎第528章 擊潰第276章 看大戲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456章 軟肋第361章 規模戰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127章 井涌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126章 壓力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127章 井涌第98章 紅燈綠燈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620章 封閉
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631章 統一思想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617章 保密工作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84章 直供產品第106章 漁政船第253章 請託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643章 收網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206章 暖流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156章 困難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115章 戶口第515章 登記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16章 化緣第302章 院士第387章 定性第560章 公關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51章 酒宴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62章 分包第555章 真相第363章 秋明市第104章 船廠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657章 投名狀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333章 來考察第188章 壓價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98章 紅燈綠燈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31章 丟骨頭第149章 楔子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281章 新觀點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376章 替噴法第457章 阿拉木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607章 備份第274章 炮灰第15章 靠山吃山第350章 遊行第140章 b計劃第42章 大領導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442章 聯合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472章 滿足誰?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511章 不行!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601章 射孔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104章 船廠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493章 碳纖維第454章 裂痕第636章 15美元第409章 大優勢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512章 小瞧嗎第528章 擊潰第276章 看大戲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456章 軟肋第361章 規模戰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127章 井涌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126章 壓力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127章 井涌第98章 紅燈綠燈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620章 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