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榮辱不驚

時間被無限的拉長了。【

短暫而漫長。

對許多人來說,倫敦石油價格從34美元到30美元的幾分鐘時間,與30美元到34美元的幾天時間一樣漫長。

雙方的交易員如同炮兵測距員似的,交錯的喊出最新數據。

“倫敦30.20美元。”

“倫敦下跌10美分。”

“紐約30.50美元。”

“東京30.30美元。”

“倫敦!倫敦29.6美元。倫敦跌破30美元!”

大廳內的交易員,極短暫的停了一下,短暫的幾乎令人無法察覺,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好像見證了一場戰役的終結。

聽到29.6美元的報價,朱恩波頹然坐回椅子,渾身癱軟。日前的意氣風發全都看不見了。

“朱處,銀行要求追加保證金,追加嗎?”副手盡職盡責,趴在朱恩波的耳邊大吼。不這樣不行,別墅已經吵的像是前線了。

市場是最殘酷的環境,它不在乎你的理想,不在乎的憧憬,不在乎你的未來……悲壯和犧牲得不到任何的同情,只能一個人舔舐傷口。

朱恩波是如此的自信“我是正確”的,因此,當崩盤來臨的時候,他也最早倒下了。

這可不是過家家。這是2500萬美元的國儲資金,是國家的錢。換成人民幣,它的價值超過兩億,能買下一家數千人的國企。短短兩天,敗光了一家相當於大型企業的家底,這種錯誤怎麼說都不過分!

“朱處!”副手幾乎貼着朱恩波的耳朵在喊了:“再不追加保證金,就要被爆倉了。”

朱恩波小眼睛顫動了一下,伴隨着長長的吐氣道:“追加吧。”

他沒有太多的選擇,追加了保證金,還有翻本的機會,假如油價重新上漲,他仍然是2億美元的盤子。如果不追加保證金。就意味着實質損失的出現,損失500萬還是損失2500萬,有什麼區別。他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到1000塊人民幣,祖孫三代也還不清。

副手讓他在文件上簽字,然後又跌跌撞撞的跑去找黃廳長其簽字。

黃廳長也呆立在當場,望着國儲中心和大華的交易員像是嗑藥的小白鼠似的瘋狂奔走……

然後,他的腦中回想起不久前對那四個年輕人說的話:“期貨市場風雲變幻,只有少數人才能抓住機會。我年輕的時候。想都不敢想這樣的好事!”

確實是風雲變幻。卻不是好事!

黃廳長認命似的在文件上簽字,像是簽了自己的病危通知書。

國儲的賬上還有幾百萬美元的現金,原本很充沛的資金。此時卻變的捉襟見肘,也不知能支撐多久。

嶽政宇等四個年輕人還保持着適才的興奮,甚至有點不明白髮生了什麼怎麼兩分鐘前。大家還有說有笑的。兩分鐘後,就像是颶風過境了!

看看滿地的資料和圖紙,看看這些傢伙們吼叫的樣子!

簡直像是動物園一樣!

一名國儲的交易員,像是哄小孩似的,問四人組是否增加保證金。隨着他的解釋,四人的臉色由紅轉白,由白轉紅,再由紅轉青又轉黑……

最終,高個兒年輕人一聲爆吼。無視衆位高官的存在,對那交易員飽以老拳。

交易員鼻血長流,還得接着解釋:再不增加保證金,就什麼都沒有了。50萬全沒了。增加保證金也不能保證50萬還在,只能吊着命,但如果繼續下跌,就要連50萬美元帶追加的保證金全數賠掉。

十倍的槓桿。就有十倍的利潤,同樣有十倍的虧損。

所謂艱難的決定,這就是了!

廳內狼奔豚突,好似戰敗轉移的指揮部。

蘇系重臣們們周圍衆星捧月的人消失了,說話湊趣的人消失了。看他們臉色的人也消失了

他們中最年輕的都有超過20年的從政經歷了,一生中經歷了無數的大事小事。這種下屬無力顧及領導的場面。他們也曾經歷過。戰爭、重大災害,特殊案件、政治運動……但是,發生的如此迅速,如此劇烈的卻少之又少。

大家不由的將目光轉向蘇城。

只見蘇城穩坐釣魚臺,姿勢動作與油價下跌時並無二致,彷彿早就預料到了似的,不急不躁的完成手邊的工作,才寫了一張紙條,命人交給蘇振國。

現場吵的要命,也不可能安靜。遞條子就是最適合的方式了。

蘇振國有點老花眼了,讓秘書讀條子。

後者捏着紙條,以儘可能大的聲音,對衆人道:“美聯社消息,美國總統布什批准動用美國戰略石油儲備。6億噸儲備,每天向市場投放112萬桶,首批投入500萬桶。”

這就是蘇城等待的利空消息。

大量的石油入場,加上沙特和阿聯酋的增產,意味着石油供應超過了石油產出,而且,明確的表達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態度。

20美元的油價是西方經濟體的最佳線,太高會引起通脹,太低有害於技術進步,傷害到石油公司的利益。30美元是一條警戒線,超過了它,經濟就會出現問題。

35美元,則是一條高壓線,意味着第三次石油危機的到來。

經過兩次石油危機以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再也不能承受第三次石油危機了。從大戰略的角度來講,美國寧可任由伊拉克佔領科威特,也不願引起新一輪的石油漲價。同時,蘇聯也越來越依賴石油外匯,以維持國內脆弱的經濟。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美國首先需要的是低油價,其次纔是公平正義和科威特王室的賄賂。

薩達姆正是看中了這兩點,才悍然發動了對科威特的入侵,並宣佈將它改爲“科威特省”。

用馬後炮的態度來看,老薩簡直是失心瘋了才這麼做,白白捱了一頓大揍。

但在事前,薩達姆的戰略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自70年代以來,中東戰爭每次都會影響到石油價格,石油危機更是令西方國家苦不堪言。小小的科威特,滅國也就滅國了,美國難道真的“毫無利己,一心爲人”?

難道爲了科威特,不惜造成第三次石油危機?當年的巴爾幹火藥桶,也不過是一支手槍點燃的。現在的中東油罐子,又能安全到哪裡去。

誰能猜得到,美國竟然有耐心用5個月佈局。從1990年8月。一直等到了1991年1月。

最難得的是,5個月的佈局,竟然真的讓他們消弭了戰爭帶來的石油供需壓力。

估計除了布什和戈爾巴喬夫以外。無人能預料到此點。

以結果論,這兩個人多半是姻親關係!真正“毫無利己,一心爲人”的英雄都是隱藏在幕後的。比如說蘇聯。後人只見美國如何如何厲害,幾乎忘掉了蘇聯的奉獻精神。伊拉克可是蘇聯前幾任領導人費盡心機插在中東的重要盟友。戈爾巴喬夫一句話不說的就給賣掉了。

當然,連東德都可以放棄,伊拉克又算得了什麼。

總的來說,由於冷戰的結束,整個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都是混亂的。包括各國政治家和企業家在內,大家都在適應兩極世界向單極世界的轉變。

海灣戰爭又將混亂給加劇了。

身在這段時間,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錯誤判斷,能夠做出正確判斷的人。要麼預知結果,要麼是狗運連天。

相比之下,前者當然沒有前者保險。

在油價上升階段,蘇城就非常擔心記憶錯誤,或者是什麼亂七八糟的蝴蝶效應。

在油價真正下跌之前,每購買100萬桶石油,蘇城的心跳都會加快一些。

3000多萬美元的商品。還是眼瞅着虧損購買的。哪怕明知道油價會跌,但面臨的卻是油價正在上漲的局面。每個小時都虧損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美元的狀態持續了整整兩天。

蘇城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專注再專注了。

紙條按照蘇東元,曹繼元、段遠光等人的順序,在蘇系重臣中傳遞。

一會兒。曹繼元才完全消化了這個消息,喟嘆的拍拍大腦殼。道:“猜不透啊。不是說11號的時候,國際能關機構也投放了200多萬桶石油嗎?當時沒事,怎麼美國投放了100多萬桶,就出事了?”

他說的是蘇城和戴教授的討論。當時,蘇城就提出了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向市場投放石油所產生的利空效應,戴教授就用國際能源機構的“投放”做反駁。

確實,11號的消息根本是波瀾不驚,市場連1美元的變化都未出現。當時想來也是理所當然的,1990年全球每天要消費3750萬桶原油,其中美國就要消費1765萬桶,投放250萬桶的存貨,又有什麼意義。

偏偏是今天的消息,引來了山崩地裂的效果。

段遠光是財政線上的人,遠遠的瞅着蘇城,道:“今天的事情,要讓我們深思對信息的分析啊,看起來好像相似的信息,卻產生了不一樣的效果……”

幾個人齊齊點頭。

經過今天的事情,他們也對海灣戰爭的種種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聯想。

說的總是沒有做的有用。

政策研究中心的專家教授,論點明晰論據清楚,也不能產生眼前的這等震撼。

一個決定,數以億計的資金異位。一個閃念,數千萬人創造的價值消失在風中……

再沒有比這樣的現實更明晰的論點,更清晰的論據了。

蘇振國突然笑了起來,沒頭沒腦的道:“行了,看到這裡,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你們怎麼想?”

段遠光毫不猶豫的道:“榮辱不驚,能成大事。”

“10億美元,已經是大事了。”曹繼元呵呵笑了,有趣的看看蘇東元,道:“我不反對。”

“那就行了。”蘇振國長身而起,大笑:“該回去睡覺了。”

……

第626章 有消息第103章 外戚第579章 初探井第96章 拉風第51章 酒宴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410章 天變了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235章 論戰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133章 炫耀第203章 併購案第302章 院士第592章 LNG訂單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209章 會場第123章 勘探隊第492章 脾胃第209章 會場第228章 爆發第78章 求包養第50章 專利費第546章 建房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548章 捐款第165章 約談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155章 共贏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362章 拜訪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59章 賭油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573章 疑探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22章 標的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398章 ……縫焊機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127章 井涌第489章 有關係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514章 挖空第149章 楔子第514章 挖空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458章 總統府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167章 祠堂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405章 窗戶紙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188章 壓價第83章 外方要求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19章 吉普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446章 主業第560章 公關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第184章 出國第82章 跑部進京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191章 接待第28章 電鍍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31章 丟骨頭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48章 外匯吶
第626章 有消息第103章 外戚第579章 初探井第96章 拉風第51章 酒宴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410章 天變了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235章 論戰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133章 炫耀第203章 併購案第302章 院士第592章 LNG訂單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209章 會場第123章 勘探隊第492章 脾胃第209章 會場第228章 爆發第78章 求包養第50章 專利費第546章 建房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548章 捐款第165章 約談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155章 共贏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362章 拜訪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59章 賭油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573章 疑探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22章 標的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398章 ……縫焊機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127章 井涌第489章 有關係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514章 挖空第149章 楔子第514章 挖空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458章 總統府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167章 祠堂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405章 窗戶紙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188章 壓價第83章 外方要求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19章 吉普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446章 主業第560章 公關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第184章 出國第82章 跑部進京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191章 接待第28章 電鍍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31章 丟骨頭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330章 猜謎時代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48章 外匯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