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黃天姬的真實身份

發現白圖的神色不大對,于吉特地板着臉糾正了一句:“最初貧道和張角一同遊歷天下時,都是貧道在廣佈符水的!只是後來張角要用其名,貧道也未曾宣揚而已……至於黃巾之亂後,貧道對這些已經看淡。”

這也正是白圖心裡質疑的——別以爲我不知道,明明你只給有錢有勢的治病,給普通百姓的都是板藍根……

于吉和張角的佈道區別也在這裡,于吉完全是走“高檔路線”,在得遇明主之前,他也是許多江東名士大族的座上賓,對百姓的忽悠……只是順便和作爲敲門磚而已。

相比之下,黃巾軍的構成來看,張角當時的佈道,純粹是“草根路線”!

“咳咳,道長好修行,繼續請講。”白圖一副心裡並未質疑過的樣子。

“後來……貧道發現了一些張角的變化,只是以爲隨着繼續遊歷,他也會磨平棱角,所以未曾多顧慮,畢竟修行是自己的事情。再後來因爲結識了寧姑娘,寧姑娘又選擇了張角,貧道也想要與他們分道揚鑣的。

然而貧道卻犯下了一個大錯誤……那晚,當時還未和張角定終身的寧姑娘,來找貧道……”

白圖的耳朵,一下子支棱了起來。

“貧道將地卷借給了她!”于吉語氣中帶着悔恨的說道。

“本來寧姑娘告訴我,她是擔心沒有我之後,張角總愛管閒事的性子、還有那半吊子的符水,遲早被人打死,所以……提出她會自己離開,請我和張角繼續遊歷。

貧道自然不會答應,然而寧姑娘知道,張角將理想看得比人間情愛、甚至比自己的性命更重的性子,進而也認爲我比她更重要……

貧道也是鬼迷心竅,竟是一時感動與嫉忿交加之下,將已經參悟透徹的地卷,默寫給了她,並且提醒她絕不能讓張角知道上面的內容!

寧姑娘本就是杏林出身,家中父母死於匪禍,被我和張角所救。雖是女子,但從小就識字、也通醫理,要學地捲上和醫藥有關的內容,應該能做到。

而且當時的貧道,只以爲寧姑娘會將地卷,當做是令張角離不開自己的手段,不會將地卷給張角看纔對,何況有左慈師兄刺目一事,張角數年中也從未再想看過地卷!”

“但是後來張角也參悟了地捲上的內容?”白圖也明白過來,這應該也與黃天姬的出現有關。

“沒錯,也正是因爲如此,貧道也終於明白,師尊當時爲何不許我們相互參悟對方的道書。這三卷道書,我們只選擇自己擅長的方面還好,然而如果貪多的話,兩本結合,會有意想不到連鎖副作用,這不是修行不足的我們能夠承受。

張角得到了‘神而明之’的地卷,可以藉此輕易的收攏人心,而他自己‘請神接仙’的人卷,則是一種自我暗示,或者說是消耗極大的精神力,來爲自己暫時塑造一個僞人格的能力……

兩相結合之後,張角領悟了從旁人的崇拜中,汲取到精神力的能力,並且以此塑造了一個永久存在,與其本身人格糾纏、甚至壓制了他本身人格的‘真實人格’……也就是後來的‘天公將軍’。

我在黃巾起義後,暗中去與他見了一面,當時他的狀態已經十分糟糕,並且我懷疑……他的兩個弟弟,替他承擔了一部分分裂出去的真實人格,也就是‘地公將軍’、‘人公將軍’,否則他會更加喪失自我。

正是在‘真實人格’的影響下,張角的性情也越發偏激,天公將軍……可以說是當時世間信奉他的貧苦百姓,對漢室、對世道的憤恨的集合體。

張角本身的人格,也越發受此影響,最終開始策劃起義,首先起義要有‘異姬’,而他結合兩卷南華經,想到了將生人轉化爲異姬的辦法,但需要從‘先天’時就開始培育,而他選擇的,正是他的親生女兒……

當時得知寧姑娘兩次流產的時候,我曾想去救治,不過每次都和張角的遊歷路線擦肩而過,現在想來……多半是張角在故意躲着我!

那兩次流產,應該並不是寧姑娘的體質原因或是意外,而是因爲所懷的兒子,無法承受向城姬的轉化,所以導致流產。

第三次……終於寧姑娘懷的是女兒,並且女兒也順利出生,但是因爲之前兩次流產,寧姑娘體質十分虛弱,在生下女兒後沒多久便去世了……

張角將女兒取名張寧,我在寧姑娘去世後,也見過他們一次,不過當時張角還能夠控制‘天公將軍’,貧道也沒有看出什麼,只是覺得寧姑娘的女兒,雖然才四五歲,但果然已經很懂事,比她父親要強得多。

直到後來……張角起事之後,貧道才明白過來,張角是塑造了一個安樂富足的理想鄉,並將百姓對此的期待,轉化爲一種真實人格,在女兒沒有出生時,便將其作爲‘鼎’,所以張寧在出生之前,就是‘黃天’,本身人格與真實人格幾近一體!

在寧兒十六歲時,真實人格與其本身人格徹底融合並且成熟的時候,她也化身爲‘黃天姬’……”

“那在廣宗時,黃天姬失蹤,張角暴斃是因爲……”白圖有些瞭然,也有些不解。

“其中詳情,貧道亦不知。最後一次見到張角和寧兒時候,是黃巾軍氣勢正盛的時候,原本貧道是得知其中一些關竅之後,想要去找張角算賬,也想要制止、繼續利用寧姑娘的女兒。

不過……當時的貧道,完全不是張角、或者說不是天公將軍的對手。鬥法一番之後,還是張角本身的人格控制着手下留情,這才得以遁走。”于吉無奈的說道。

道門中人與謀士,雖然都精神力雄厚,但手段有所區別。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與真氣修煉中的沙場派與武道派之間的區別差不多。

沙場派與武道派,一是招式風格不同,二是在真氣修煉與運用上不同,前者重在實用、後者重在精妙,前者擅長沙場對敵,後者擅長江湖爭鋒……

兩者在頂峰是不謀而合的,呂布不穿戰甲、與任何江湖人士單挑,也能戳死對方,趙雲更是無可爭議的超脫神將、沙場名宿。

道門對精神力的運用,一般都是單對單的、亦或是重在以感染力的方式一對多。

也就是需要對方相信自己,營造出對自己有利的氛圍,在能夠逐漸“誤導”更多人,不可能真的憑藉道門手段大殺四方。

就像是給於吉足夠的準備,他能在無數信徒中,表演大變活人、甚至法天象地,令人感覺他猶如神祇,不過在兩軍對陣時,指望他迷惑敵軍?

敵人可不會給他循序漸進、逐漸加深暗示的機會!

相比之下,周瑜的修羅督軍,效果就更加直接,瞬間對己方與敵方同時生效……

當然,這並不代表,周瑜的精神力更強、運用更科學,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周瑜的前置準備,是在日常訓練時就生效的——修羅督軍正是對己方效果範圍更大、更強,而對敵軍的恐嚇效果,只是附帶的。

而且對敵軍的效果,也僅僅是更容易慌亂,實際上要單挑的話,周瑜肯定不是一羣士兵的對手,也就只有數量少的時候可以試試,能不能全都嚇散……

不過無論道門中人也好、謀士也好,精神力的作用層面一樣,一是在精神層面干擾其他人,比如周瑜的修羅督軍,比如於吉所說的精神暗示;

二是在精神層面加強自己——比如龐統的“行萬里路”,比如張角的“請神”;

三是暫時模糊某種規則、達到“神奇”的效果——比如陳宮的“明策”,比如於吉的“畫符”,比如魯肅的“觀地氣”。

共同點是,都無法直接殺傷,更無法來個意念移物什麼的……

之所以道門中人,和謀士顯得格格不入,而不像武將中武道派和沙場派那麼殊途同歸,主要是因爲……做武將的武道派武者,也都知道學兵法、讀兵書!

而道門中人,往往對施政、對兵策沒什麼興趣。

還有就像是龐統,以前用來思考戰略戰術的腦子,現在用來思考化學反應、物理變化,不也一樣好用?

只是其他人難以像龐統一樣,能夠迅速接受這麼多不同方面的知識而已,普通人能夠做好一方面,就已經足夠優秀……

雖然精神力有加強思維活躍程度的故有效果,但是……用這“活躍”來思考施政兵策,還是用來思考自然奧妙,效果區別還是很大的,只是因爲掌握的知識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于吉想不了什麼施政兵策,也不可能沉下心來去學習這方面。

周瑜、魯肅都自逞是真正的“萬人敵”,“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纔是他們要做的,肯定也不屑於去學什麼“旁門左道”。

張角倒是或許真的學過一些,甚至於吉懷疑,“天公將軍”人格很適合學這些!

如果是周瑜和魯肅打架,絕對是拔出劍來對砍效率更高,和精神力沒什麼關係。

不過對於吉和張角,兩個這種逼格的道門中人來說,用“鬥法”來形容他們的單挑,也不算誇張。

于吉那次無功而返後,就沒有再見過張角和張寧、或者說是黃天姬。

得知張角的結局之後,于吉懷疑是張寧本身的人格意識到了什麼,進而出現了一些混亂,不願意再協助張角,並且“天公將軍”的人格徹底失控……

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九十九章 埋伏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五百三十一章 終將不眠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五百五十八章 緣木求魚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二百零七章 清廉儉樸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三百四十章 兩軍陣前第八十七章 善良白圖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五百一十九章 風雲變幻(大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直播”大朝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五百五十二章 超脫vs超脫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斬首!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敵自潰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二百章 南陽軍情第二百章 南陽軍情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四百一十二章 殺猴儆雞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一百五十五章 龐士元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四百一十一章 絕戶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五百九十三章 長安驚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學得會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六十章 藺相如慘被黑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門,送仁德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三百六十一章 儀式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一百九十一章 焦仲卿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四十七章 約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詐城
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九十九章 埋伏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五百三十一章 終將不眠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五百五十八章 緣木求魚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二百零七章 清廉儉樸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三百四十章 兩軍陣前第八十七章 善良白圖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五百一十九章 風雲變幻(大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直播”大朝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五百五十二章 超脫vs超脫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斬首!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敵自潰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二百章 南陽軍情第二百章 南陽軍情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四百一十二章 殺猴儆雞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五百八十三章 團聚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一百五十五章 龐士元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四百一十一章 絕戶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五百九十三章 長安驚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學得會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六十章 藺相如慘被黑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門,送仁德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三百六十一章 儀式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一百九十一章 焦仲卿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四十七章 約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