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風雲變幻(大章)

“就叫,白寧寧吧!”白圖抱着女嬰,坐在夏侯涓牀頭說道。

“恩,以後寧寧一定是最好的劇作家。”夏侯涓一副要女兒“女承母業”的樣子。

至於“寧寧”這名字,是白圖早就想好的——如果是男孩,就叫“白寧”,如果是女孩,就叫“白寧寧”。

沒錯,正是爲了紀念……不,應該說是象徵着白圖對甘寧的“想念”,“紀念”有些不大吉利。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甘寧今年應該能夠返航,當然……實際上能不能回來,誰也不敢保證。

這絕對不是對甘寧說“我是你爹”的意思,而是很正常表達友誼,就像現在的孫策和周瑜,兩人的兒子就分別叫孫瑜、周策。

寧翁主的出生,令楚國朝堂,也多了些安寧……

雖說海寇不靖,但西川那邊,特別調查隊已經在調查,總體來說海軍也依然是優勢。

唯一令人稍有不安的,就是甘寧以及兩萬最精銳的海軍,還沒有回來。

至於寧翁主的冊封,白圖依舊遵守自己所制定的規則,只是封了“翁主”的頭銜,對楚國而言,並沒有做出什麼額外的封賞,也不會因爲多了個“翁主”,就有額外的撥款……所有贈與都是楚王宮內部的開銷。

白圖倒是也不擔心,小寧寧以後不像她二哥呂晏,還有曲阿侯的爵位可以繼承。

一來是兒孫自有兒孫福,也不需要什麼都安排妥當,二來……楚王一系投資的各種工坊,家大業大且不說,夏侯涓也有那麼多劇本不是?

按照《楚律》,創作者身後,還可以由繼承者再繼承五十年呢……夏侯涓的著作權,又沒有包給別人。

相比有了個妹妹,白清和呂晏更在意的,是今年開始,他們“無憂無慮”的童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兩兄弟今年四周歲,按照算虛歲的習慣的話,就是五歲,比白圖最初見到的鄧艾,還要小半歲。

要識字的話,還有些早,不過……最基本的數字概念,以及《切韻》中的基礎音,都應該可以開始入門!

當然,看在他們還是孩子的份兒上,白圖覺得一天兩個時辰就可以,額外加上一個時辰,不需要太注重教學成果的音律陶冶、邏輯辨識就可以。

特地請了禮部的特級蒙師——畢竟是基礎得不能更基礎的內容,也不需要什麼重臣來教。

雖說以白清和呂晏的身份,年紀上肯定不能讓一線重臣來教導,但二線和榮銜的臣子們,想來有不少願意做這個開蒙。

只是白圖覺得,不僅“浪費”,而且僅僅是開蒙的話,術業有專攻,他們做的未必能比特級蒙師更好。

大部分鄉縣蒙學,蒙師都是一人兼任,不過對於壕氣的楚王來說,自然可以每科請一位最拔尖兒的。

與他們同時進入楚王宮蒙學的,還有王朗的孫女王元元,以及……偶爾在課餘時間陪讀的鄧艾。

這些開蒙知識,對於鄧艾說來,自然已經沒什麼作用,與其說是陪讀,不如說是“班主任”。

相比於當年,鄧艾的祖安之心早就收了起來,整個人都成熟穩重了不少,而且已經成爲金陵、乃至楚國的“別人家的孩子”。

雖然現在的鄧艾,纔剛剛十一歲,年紀上是學習知識最快的時候,精神力也還在發育期,但去城姬處的話,覺醒官印、十拿九穩!

只是鄧艾想要一鳴驚人,並且……想要在科舉上,獲得自己的官印,所以一直在積累之中,準備等十八歲的時候,也就是楚歷十三年的科舉時,再正式入仕。

……

或許是交州入楚後,對漢室、對輔漢諸侯的刺激。

雖然淮南一帶還算平靜,但是劉備經營的北海艦隊,卻頻頻出現在楚國控制的東萊西港和東萊東港附近。

東萊郡東部的陸上部分,也屢屢發生邊境衝突。

劉備因爲在佔據青州之初,東萊郡東部的兩個絕佳港口位置,就被甘寧出兵搶佔,所以吃了個啞巴虧。

最終東萊郡東部的幾個縣,被交由楚國實際控制,接連開發了“東萊西港”和“東萊東港”,也就是後世威海港和煙臺港的位置……

齊侯劉備之後這六七年裡,雖然也逐漸意識到海權的重要,但是奈何起步晚、基礎差,還沒有優勢地理條件,只在北海郡……後世濰坊港附近,開闢了一處港口,並且也建造了一些“戰船”。

不過從捕風衛的評估來看,齊軍自主建造的“戰艦”,最多也就是六七年前楚國的水平——比十年前的江東戰船,還要先進許多,但橫向與楚魏兩國對比,便就些“傷感情”。

另外最近齊軍“很可能”是從魏國購進了新式戰艦,雖然數量不多,但作爲主艦之後,也有些“像樣”。

之所以說“很可能”,是因爲捕風衛沒有查到什麼證據,所以才謹慎用詞,實際上也沒有其他可能……

甘寧離開青州後,這兩座港口和附近幾個縣,以及留守的海軍,就交給了呂蒙督率。

因爲屬於非本土的飛地,所以“楚東萊郡”也沒有進行州縣二級制的改革,而是依舊保持了當地太守的自主權。

楚東萊太守呂蒙,近幾年雖沒有什麼突出表現,但至少沒有給楚國失寸土、丟寸海。

不僅在海上,一直將所謂的大漢北海艦隊,壓在北海附近海域不敢太露頭,並且面對關羽多次施壓,也都表現得不卑不亢。

最艱險的時候,雙方在陸上的戰局,幾乎已經一觸即發,不過都被呂蒙卸力下來……

也就是說……不是很起眼!

沒錯,正是因爲“沒有發生什麼”,因此無論在楚國、齊侯府,亦或是在其他各方眼裡,大多數人看來,呂蒙存在感很低。

甚至還不如淩統……

尤其是最近兩年,淩統在渤海、黃海,屢屢與海寇交戰,至少有些叫得上名字的戰績,而呂蒙呢?

只能拿到“東萊無戰事”的穩定之功,甚至每年如果不是白圖在背後干預,吏部對呂蒙的評定,怕是都評不到“甲中”,最多隻是“甲下”、甚至是“乙上”。

可見即便楚國朝堂中,對呂蒙雖無不滿,但也並無太多讚賞,反而白圖時時以捕風衛傳達一些關切……

對此白圖也沒什麼辦法,只能自己這楚王殿下,每年親自下場“帶節奏”,給呂蒙刷刷分。

一來是旁人不知道,可白圖瞭解呂蒙,二來……旁人不夠了解,可白圖更明白關羽!

雖說白圖早就知道,當年自己求之不得的諸葛亮,說好只是旅旅遊,結果卻在劉備那“常住”,但在齊侯勢力中,關羽依舊是毫無爭議的“No.2”。

關羽可以說是目前,整個華夏文明中,唯一不是諸侯、卻依舊實權的“刺史”——青州刺史!

這不僅是劉備與關羽的兄弟之情,也是劉備對關羽能力的信任,纔將齊侯府麾下近乎三分之一的勢力、幾乎整個青州的軍政,悉以委之……

要知道在歷史上,劉備入蜀的時候,就是將襄陽以南的荊州、自己的幾乎全部班底,託付給了關羽。

而且“當時”劉備可是將荊州一線的軍隊,全都拉到了西川,與劉璋正式翻臉之後,諸葛亮、張飛又帶人從巫峽一路進軍益州。

劉璋剛剛投降,但劉備也又和曹魏槓在了漢中……

按說換個誰在荊州,都會以防守爲重——畢竟益州、漢中已經開闢了那麼大的戰場,拉走了那麼多軍隊,也是當時劉備勢力的主要戰略目標!

那時的曹操,經歷赤壁慘敗已經過去十年,元氣漸漸恢復,又在秣馬厲兵、準備南下。

首當其衝的便是在劉備手中的半個荊州,何況當時卡在關羽北方的,還是襄樊重鎮……

然而就在這但凡換了誰,都會“龜縮塔下”的時候,關羽卻毅然主動進攻,並且兩年之間,連戰連捷,在建安二十四年,趁着襄樊暴雨、水淹七軍,斬龐德、降於禁,威震華夏、中原驚怖!

加之曹魏在北荊州的積極備戰,始終是以剝削百姓爲動力源,荊州民心向南,關羽勢如破竹的同時,各地民間紛紛起兵南附關羽。

荊州戰場,甚至一度“搶鏡”了當時的漢中戰場,曹操當時已經受封魏公、常駐在魏都鄴城,不過漢室朝廷依舊被安頓在許都……

關羽取得的戰果,令曹操一度想要將漢室朝廷接到北方來,以免被關羽攻破。

如果真照這個情況發展,且不說關羽能夠順利收服中原的可能……但凡關羽能夠打下北荊州、再配上劉備在漢中大捷,後世蜀漢的局面都將不下於曹魏。

然而……

就在關羽戰績最是璀璨的時候,呂蒙率衆白衣渡江、背刺南郡,爲關羽鎮守後方的糜芳和傅士仁,毫無抵抗的投降。

而且呂蒙以攻心之策,善待荊州軍將領家屬,一切用度更勝往昔,並且將此宣傳出去,之後知道老巢被端、但家人無恙的將士們了無戰意,關羽也敗走麥城,最終被擒、被斬。

由此也可以想象,當時劉備、張飛,乃至於蜀漢臣僚們當時的心情。

先是原本沒有抱什麼期待的荊州戰場,出現了巨大的驚喜,然而還不等將歡喜發泄出來,便是驚天噩耗……

當然,這“結局”雖然很突然,但如果覆盤的話,卻並不突兀。

關羽在主力盡在益州的情況下,毅然北伐,本就與當時劉備勢力的大戰略格格不入。

“隆中對”的三足鼎立、聯吳抗曹,在關羽北伐中毫無體現,甚至與之相悖,可以說在戰術上無可置疑,但戰略層面卻並不明智。

以關羽的孤傲、自信的性情,在益州、漢中的捷報刺激下,加之又在北荊州看到了機會,會出兵倒是並不奇怪。

不過……東吳當時的出兵,也絕非出人預料。

哪怕當時的大都督不是呂蒙,而是與關羽有一定默契、力主與劉備保持聯盟的魯肅,也絕不可能坐視關羽北伐一路順利。

畢竟對荊州的歸屬,孫劉本就有所齟齬,再怎麼想,孫吳也不可能看着劉備一邊在益州大發利市,一邊將“聯吳抗曹”、變成“防吳攻曹”。

何況關羽還沒有做到“防吳”——糜芳的不戰而降,的確令人大跌眼鏡,不過關羽如果真有“防吳”的準備,再怎麼也不可能將向來被自己“輕慢”、甚至剛剛責罰過的糜芳,放在江陵如此緊要的位置。

可以想象,即使糜芳稍微有些節操,沒有立刻投降,而是堅守一二,關羽也勢必要退回來援救的,之後荊州的戰場,從聯吳抗曹、變成了同抗吳魏,依舊將是劣勢……

當然,糜芳的驚人之舉,直接連“劣勢”都省了。

由此劉備集團也錯過了一次“鼎盛”的機會,尤其是劉備在出於感性的,無視諸葛亮等重臣的勸阻,毅然發動了伐吳之戰,並且遭遇夷陵之敗後,“季漢”便基本已經註定只能是“蜀漢”。

然而就是如此自信與桀驁的關羽,如今在城姬世界,卻被呂蒙“逼”得同樣沒什麼建樹,已經足見呂蒙之能!

齊侯、甚至哪怕僅僅是青州,如果真的一心要拿回東萊,楚國僅靠海軍,最多也只能掌握住沿海一帶。

而能夠保全至今,其中固然有“楚國之威”爲主要原因,不過白圖可不會認爲,以關羽的性子,會完全被“楚國之威”震懾住。

但凡被關羽看到機會,能夠不給楚國談判、動用外交手段的時間,現在“楚東萊郡”都早就已經沒了……

可以說呂蒙的功績,就是令關羽也沒有太大功績!

不過現在形勢有變,在楚國日益強盛,儼然有不斷拉開與其他諸侯的距離的情況下,“交州入楚”成了最後的稻草……

齊侯開始與魏國合作,齊侯力主建立的大漢北海艦隊、魏國的渤海艦隊,以及……無人認領的民間海寇,在渤海、東海達成了某種共識。

加之“楚東萊郡”,甚至同時還要面對越發緊張的陸上衝突的壓力,東萊的海軍從去年開始,就已經無力完全鎖住渤海、東海的出入口——這也是爲什麼去年連州胡、夷州都出現了海寇!

北海艦隊今年得了新戰艦之後,更是開始在東萊附近海域橫晃,頗有要與陸上軍隊聯動的意思。

不用楚國的其他智囊分析,白圖也能看得出,現在東萊面對的,已經不僅僅是關羽,而是整個齊侯府,甚至背後是整個輔漢勢力的聯動。

在雍涼,已經收復、至少是震懾了西域,重建都護府的雍侯和翟侯,也開始將力量收攏回隴右,漸漸有攥緊拳頭的意思——而隴右的拳下,正是“面對關西我唯唯諾諾,面對劉璋我重拳出擊”的漢中張魯!

自從巴東之戰後,誰都知道,漢中是楚國罩着的……

至少是楚國不想失去的“罩門”。

然而現在楚國只靠“威嚴”,已經有些罩不住他。

淮南的前沿、以往的對外大都市壽春,因爲齊侯態度的“詭秘”,而開始日漸蕭條,甚至氣氛日益凝重。

並且相比於只是氣氛凝重的壽春,楚國在荊州的前沿重鎮宛城,在楚歷六年的年初,就已經切實的緊張起來……

“交州入楚”在令楚國聲威大震的同時,彷彿也觸動了什麼不得了的開關,“寧寧”出生的這一年,楚國卻並不安寧。

當然,如今楚國也好、魏國也好,其他輔漢諸侯也好,早就過了“動輒開戰”的時期,大家都是有大勢力包袱的諸侯……“開關”只是剛剛按下,漸漸開始預熱而已。

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五百三十九章 楚兵之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三百零七章 理想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四百一十五章 傻孩子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國海船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學得會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一百九十七章 醫學院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州胡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激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三十五章 我白圖只憑一顆真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三百二十六章 闖關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門,送仁德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九章 劉關張第九十九章 埋伏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八十七章 善良白圖第五百二十三章 啓蒙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十三章 沛郡太守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川歸降第五百七十九章 這是嘉最後的奇佐鬼謀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三百六十二章 只取萬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一百七十三章 珍寶第一百二十五章 誠實的迷惑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一百九十九章 質子與檢閱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一百三十二章 利弊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七十九章 項羽.冷漠.jpg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三百四十章 兩軍陣前第三十章 勸諫鬼才主簿閻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噠!(二合一大章)第四百零二章 出兵
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五百三十九章 楚兵之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三百零七章 理想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四百一十五章 傻孩子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國海船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學得會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一百九十七章 醫學院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州胡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激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三十五章 我白圖只憑一顆真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三百二十六章 闖關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門,送仁德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九章 劉關張第九十九章 埋伏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八十七章 善良白圖第五百二十三章 啓蒙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十三章 沛郡太守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川歸降第五百七十九章 這是嘉最後的奇佐鬼謀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三百六十二章 只取萬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一百七十三章 珍寶第一百二十五章 誠實的迷惑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一百九十九章 質子與檢閱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一百三十二章 利弊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四百五十五章?爭端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七十九章 項羽.冷漠.jpg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三百四十章 兩軍陣前第三十章 勸諫鬼才主簿閻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噠!(二合一大章)第四百零二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