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換成自己,敢在葛老太師和一羣雖說絕不算位高權重,但至少能夠有一定機會和皇帝說得上話的皇室宗親面前,明明白白地表示,如果朝廷不重用自己,只打算將自己當成是一介無足輕重的小吏,那麼,自己爲朝廷做事也是有期限的,而這期限只有區區五年嗎?

閻禹錫在內,每個人都在悄悄問自己同樣的問題,而最終,顯然衆人的觀點就有分歧了。閻禹錫搖了搖頭,沉聲說道:“白沙先生能五年兢兢業業,但若是換成我,我只怕要說,哪怕曾經吃過廩生的廩米,也享受過身爲舉人的免賦稅田,可與其做小吏,我不如歸鄉教學。”

“因爲,我做小吏也許會對朝廷有些微的貢獻,但相比我教書育人來說,那卻實在是相差太遠,誰說教授學生就不是爲國出力?更何況,上官若是德行上佳,才能卓絕,那麼我自然心服口服,但若是上官大腹便便,尸位素餐,卻還要橫挑鼻子豎挑眼,我卻不能忍。”

“昔日陶五柳曾說,不爲五斗米折腰。我雖遠不如五柳先生高潔,卻也不願屈就區區小吏,因爲我若是去小吏,勢必不如那些世代操刀筆吏營生的吏員之家來得嫺熟。而日日埋首於案牘,荒疏了學業,無疑得不償失。”

對於閻禹錫這同樣言辭鋒利的表態,皇帝微微眯了眯眼睛,卻同樣沒有做任何評判,而是看向了另外三人。結果,三人的表態和陳獻章閻禹錫又有細微不同。

一個人表示,朝廷廩米也好,免一部分賦役也好,那是爲了養士。既然是養士,而不是讓天下生員去和文書小吏爭奪飯碗,那麼既然有重臣的舉薦,朝中皇帝和重臣卻不願意重視人才,卻只讓人做一個區區文書小吏,那就只能拂袖而去了。

另一個人則是表示,就算是滿腹經綸的名士,但在實際事務上既然沒有經驗,那麼,貿貿然要求過高的官職,以及上官的信任,那有些不切實際。昔日諸葛武侯的隆中對固然名揚千古,但事實證明,天下更多的是自詡諸葛武侯卻沒有諸葛武侯之才的人。

應該腳踏實地,熟悉了實際事務之後,再展望更高的官職和施政空間。

最後一個人的態度一樣很強硬,稱地方上縣尉縣丞通判府丞之類的佐貳官,朝廷中樞六部中那些照磨,檢校,全都是留給那些不入流吏員熬資格後入仕的,如若真正的讀書人被人舉薦之後還要屈就這樣的位子,那麼說出去不但是與吏爭位,更是把自己下降到了吏的層面。

而皇帝一個個聽完五個人一一表態,最終就瞥了一直老神在在的自家老師葛雍一眼,隨即因笑道:“老師看人的眼光果然是不同凡響。這五位曾經在公學講學的先生雖說性子不同,學問也不同,但都是敢言之人,更是敢說實言之人。”

面前這個問題尖刻的中年人,竟是突然直接叫葛雍老師,衆人登時貨真價實地大吃一驚。可是,還沒等這些終於意識到皇帝真實身份的名士有什麼反應,皇帝就笑呵呵地說:“今日此來着實不虛,朕也從各位的話裡有所收穫。驚擾了老師的客人,朕在此賠禮了。”

施施然抱拳拱了拱手,皇帝不慌不忙轉身就走,而那些最初充當馬前卒的宗室們,則是趕緊紛紛跟上——不然留下被人問東問西嗎?

而他們這一走,目瞪口呆的名士們這才終於恢復了正常思維能力,自然是齊刷刷地扭頭去看葛雍。這時候,剛剛一直都沒開口的葛雍方纔破口大罵道:“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丟下爛攤子給我收拾,天底下有你這麼不肖的學生嗎?”

雖說皇帝已經出了門,但閻禹錫很確定,就葛老太師這極大的嗓門,皇帝肯定能夠清清楚楚地聽見。

哪怕不至於覺得皇帝會因此怪罪葛雍,但他還是捏了一把汗,結果,他沒等到皇帝去而復返,反而等到了外頭一個小廝誠惶誠恐的聲音。

“老太爺,皇上說了,今天攪擾了您這裡的一場盛會,您罵他兩句也是應該的。作爲彌補,他回頭命人從古今通集庫裡挑五套新印本賜給今日應邀而來的諸位,只當是賠禮。”

說到這裡,那小廝頓了一頓,隨即又小聲說道:“皇上說,聽老太爺您這罵聲中氣十足,回頭就送一匣子羅漢果來,讓您好好泡茶潤潤嗓子。還說,廣東布政司那邊剛剛獻來了一批海外來的算學書,回頭不如先送來給您看看?要是覺得好,就讓通譯翻譯出來?”

聽到皇帝送羅漢果“敗火”,葛雍自然爲之大怒。然而,當聽到有算學書,他這才臉色終於轉好,卻是哼了一聲,不再繼續剛剛那個話題,而是沒好氣地甩了一句下去吧,繼而就和顏悅色地看向了今天自己請來的五位。

“皇上爲人素來有些想着一出是一出,所以今日之事雖說定是他特意安排,你們卻也不必思慮過多。在我看來,你們都表現得很不錯,不枉我請你們第一批去公學講學。要知道,皇上不怕你語不驚人死不休,怕的卻是你附和他人,投其所好。”

原來剛剛自己決定說實話,卻原來是做對了?

閻禹錫和陳獻章同時苦笑了一聲,面色恢復了平淡。而另外三人當中,那表情卻截然不同,有人喜形於色,有人強忍懼意,也有人惋惜錯過了一個在皇帝面前暢談的機會。

然而,和這些名士不同,在出了葛府之後,皇帝就轉過身來,自己帶來的一大幫子宗室微微點了點頭:“今日辛苦各位了,剛剛他們說的這些話,想來你們都不會記錯,那就散佈出去,朕希望外頭那些舉子也好,其他名士也好,全都能知道這麼一件事。”

這種任務自然談不上什麼難度。然而,七八個宗室你眼看我眼,卻都有些摸不清楚皇帝的用意。人剛剛還在葛雍面前稱讚這五位名士坦坦蕩蕩,實話實說,現在轉頭來又要他們去外頭宣揚這些話,這是明着不在意,實際上卻不然?

“朕今天問的這個問題,並不僅僅是問他們的,也想想問問天下讀書人,所以當然希望聽一聽其他人怎麼討論。”

皇帝非常清楚宗室們的顧慮,索性就解釋得清清楚楚:“所以,朕剛剛說的話,你們也不妨一塊宣揚宣揚,以免讓人覺得,朕對他們有什麼不滿。”

有了天子這樣的話,這些宗室中最聰明的老老少少,自然是明白了,因而送別了天子,他們自是慌忙各忙各的,趕緊去散佈今天葛府的這件事。

於是,如皇帝所願,五位名士面對皇帝那尖刻的問題,各自有所堅持的不同態度,一時間以最快的速度散佈了開來。以至於陳獻章回去之後輕描淡寫,樑儲沒得知多少實質性消息,可上外頭轉了一圈吃午飯,各種版本的消息他卻聽說了一大堆。

可那些消息就算衆說紛紜,其中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在議論陳獻章在皇帝面前那匪夷所思的態度。有功名的讀書人,從朝廷那兒得到的廩米以及免一部分賦役等等特權,這不是應該的嗎?哪裡需要爲吏報效?自宋以來,國家養士,不就是一貫如此優厚嗎?

真正說起來,本朝進士的錄取額度,比起宋朝來已經少很多了!

匆匆回來的樑儲本來打算好好問一問老師此事,可當在門口張頭探腦之後,卻發現陳獻章竟然還能夠專心致志地看書,他思來想去,最終還是覺得自己就算進去,也只會被自家老師輕而易舉三言兩語給打發了走。

於是,這位如今也因爲老師陳獻章而在京城小有名氣的少年神童,竟是悄悄退了出去,隨即溜出了客棧,直奔張園投帖求見。然而,張壽這個忙人白天當然不在家,而朱瑩也去忙着女學第一批學生招生事宜了,他竟是撲了個空。

毫不氣餒的梁氏少年問清楚門房,張壽上午去慈慶宮講學了,下午應當是在公學,他就馬不停蹄又徑直出了城去,可到了公學之後,卻又撲了個空。中午慈慶宮中多半會留飯,而且張壽飯後往往還要陪太子說一會話纔會離開,至少要未初甚至未正時刻纔會到公學。

這一次,樑少年卻決心在這耐心等,既然張壽要上課,那至少絕不可能不回來。然而,就在這裡百無聊賴地空等,這位在鄉間早就揚名的神童卻也不願意。反正公學又不是國子監,並不禁人蔘觀,因此他就索性在門房那邊登記了名姓籍貫,隨即大搖大擺地進去。

他上次隨着講學的陳獻章來過一次,但那時候只顧着緊張了,再加上老師講得太艱深,哪怕有他在旁邊解說,三皇子走的時候依舊滿臉迷茫,所以他壓根沒注意到公學之中其他的景象,而今天他卻決定好好看一看。

於是,四書五經倒背如流的樑儲,並沒有嫌棄公學中初中高三級班中教授的東西對於他來說簡單直白得簡直不忍聽,而是每間課室都流連了一會兒。

他甚至還特意去看了保存校服的更衣室,得知是陸綰和劉志沅出去爭取的資助,張壽想出的校服和更衣室這名頭,他不禁百感交集。

明明只是一羣只比目不識丁者稍好一點的學生,就連高級班教授的內容,也只是童生試中最粗淺的知識,可是,如今那些學生和國子監監生一樣,穿上了屬於公學自己的整齊劃一的衣裳行頭,走出來那精氣神立刻就顯得不一樣了。

當然,樑儲最想看的絕不僅僅是這些實在太過於普通的學生到底是怎麼上課的,他更感興趣的是張壽的九章堂,以及半山堂。尤其是今天張壽不在的情況下,這兩個地方是會繼續上課,還是掛羊頭賣狗肉,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於是,他悄悄先閃去了貴介子弟雲集的半山堂。這纔剛在門外張望了一下,他卻發現臺上講課的中年人竟是極其眼尖地看到了他,甚至更是直截了當地喝道:“門外誰鬼鬼祟祟?”

瞧見一大堆人齊刷刷扭頭看他,樑儲不禁心裡咯噔一下,甚至有一種下一刻人就會一涌而出,和坊間惡少那般口出惡言,甚至揮拳相向的感覺,可是,他下一刻就意識到,自己那種淺薄的認識是錯誤的。

因爲回過頭來看了一眼的人中,竟是有人非常利眼地認出了他來。那是一個很大塊頭,年紀比他稍大的少年,人竟是直截了當地叫道:“先生,那是之前到公學來講學的白沙先生門下高足,今科廣東鄉試的舉人樑相公,不是什麼到這裡來找我們玩樂的狐朋狗友!”

“林先生,他大概是來參觀公學的。”

臺上講課的中年人發現說話的是張大塊頭這個齋長,不禁有些惱火地瞪了人一眼,卻沒有張口就罵。畢竟,在京城也算是宋史學界小有名氣的他,其實並不怎麼情願到公學來教一羣赫赫有名的紈絝子弟,奈何公學如今的名氣如日中天,這幫小子的名氣也與日俱增。

隨隨便便拒絕的話,回頭他被這些人的長輩惦記在心裡,那就真的是自討沒趣了。

此時讓他頗感欣慰的是,那位據說連太子都親自去聽講的白沙先生高足,竟然也會對自己的講學感興趣,這也讓他接下來打足精神,使出了渾身解數,將宋徽宗對待國政的輕佻和在書法繪畫等藝術上的卓絕天賦一一道來,卻是迥異於一般史家批駁玩物喪志的態度。

而樑儲發現自己的身份暴露之後,裡頭的師生反而都不理他了,講課的講課,聽課的聽課,他反而覺得自在,站在門口那是聽得津津有味。

可是,當聽到人聲稱宋徽宗若是不當皇帝,那麼勢必會是青史留名的一代賢王,而宋哲宗如若繼續在位,卻也未必不會有海上之盟時,他就終於忍不住在門外插了一句嘴。

“宋哲宗雖說未必就稱得上一代英主,而女真強大之後,宋朝君臣也未必就能夠抵抗得了收回燕雲的誘惑,宋金海上之盟未必就不會重演,我對先生這判斷深以爲然。但是,宋徽宗如果只是宗室,就憑他蹴鞠踢得好,書法畫畫也能算是一代宗師……”

“但僅僅是這些,了不起也就是個會頑的宗室,稱不上什麼賢王吧?”

他這話音剛落,身後就傳來了一個聲音:“對於宋朝的宗室來說,只要能安分守己,只要不管事,不論是把女人,還是把書畫蹴鞠金石等等玩出花來,那都是賢王。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林先生剛剛的解說,極其精到。”

第七百八十二章 誘之以利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七百八十五章 關心則亂,天子挑刺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五百零二章 正賓和陪客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八百四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八百六十七章 準女婿登門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客雲集興隆來第三百零六章 原來是他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話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四百章 臨行且諄諄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而已?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各有志不相同第三百三十三章 頂尖的吃貨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七十九章 務實的教育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涼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涼第一百八十二章 賜給你吧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月明亦是殺人夜第三百零九章 滾出去!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七百三十章 虛驚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三百七十九章 猶如陽光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涼第三百零六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七百二十七章 厲鬼過境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
第七百八十二章 誘之以利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七百八十五章 關心則亂,天子挑刺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五百零二章 正賓和陪客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八百四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八百六十七章 準女婿登門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客雲集興隆來第三百零六章 原來是他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話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四百章 臨行且諄諄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而已?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各有志不相同第三百三十三章 頂尖的吃貨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七十九章 務實的教育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涼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涼第一百八十二章 賜給你吧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月明亦是殺人夜第三百零九章 滾出去!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七百三十章 虛驚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三百七十九章 猶如陽光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涼第三百零六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七百二十七章 厲鬼過境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