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這種手工縫製的一件衣服,都可以買工廠裡生產出來的三四件衣服。
在工業化的衝擊之下,她這種傳統的製衣店基本沒有競爭力,顧客越來越少。
中年婦女繼續:“我想把它轉讓出去,租個小點的門面。我這還有半個月到期,你要的話,我可以給你把房東找來。”
朱曉華打量着這個店鋪到景區的距離,這家制衣店處在路口,與石窟景區就隔着一條馬路,交通倒是極其便利。
朱曉燕、朱曉明見中年婦女如此說,都有點同情她,趕緊勸朱曉華說:“哥,要不就租這裡吧。”
朱曉華倒是不急,他對中年婦女說:“我們剛來這條街,再轉轉,對比對比。”
說完他繼續往前走去。
朱曉燕、朱曉明跟在後面,嘀咕着:“剛纔那老闆看着好慘啊,店裡一個顧客都沒有,我們應該幫幫她。”
兩人都巴巴地盼着朱曉華答應店老闆,租下她的商鋪。
朱曉華沒有吱聲。
對於這種事,他向來比較理智,特別是商業上的合作,更不能因爲同情、感動等個人情緒而影響了商業判斷。
根據以往的規律,通常必須要貨比三家,看了三家以上的店鋪,才能作出比較,得出結論。
他決定至少要再找兩家看看。
很快,三人到達第二間商鋪。
這是一間嶄新的店鋪,紅磚白牆、窗明几淨,絕對是這個年代最新潮的建築樣式。
店鋪約三十多個平米,房間裡收拾得乾乾淨淨。
店鋪門口掛着一小塊紙殼,上面寫着:“本間出租”。
一個穿白色汗衫的老大爺坐在門口,搖着扇子納涼。
朱曉華問:“這間商鋪怎麼租的?”
老大爺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他從椅子上站起來,說:“這間店鋪月租四塊,另外每個月的電費需要自己交。可月租,也可季租。”
弟弟、妹妹均對這間新潮的房屋大感興趣。弟弟朱曉明直接跑到房間裡,在裡面轉了一圈,還伸手在白色的牆壁上摸了摸。
老大爺見兩個小孩對店鋪很喜愛的樣子,繼續說:“我這店鋪是最近騰出來,新裝修的,還沒有對外出租過。放眼整條山景街,恐怕沒有比我這更新潮的房屋了。”
朱曉華又打量了店鋪的位置,店鋪恰好處在整條街中間的位置,左右兩側均是賣建材的。
左邊是一家四十多平米的店鋪,裡面賣景區石雕,小型石佛、石像,以及各類神話傳說中的石頭雕刻。
店鋪門前同樣散亂地擺放着石板,雕刻一半的石頭,以及尚未成型的石獅子等。
右邊是一家賣木頭傢俱的,木製條桌、方桌、圓桌,木製長椅、方椅、躺椅、太師椅,散亂在堆滿房間。
朱曉華很擔心這麼多木頭製品,堆積到一塊,都不怕突然着火嗎。
老大爺問:“你看我這房子怎麼樣,滿意不?”
朱曉華客氣地說:“房子挺好,不過我們剛來這裡,再轉轉,對比對比。”
老大爺略有點不高興:“你看你家的兩個小孩子多滿意,這條街上,你恐怕真的很難找到比我這裡好的房子了。”
朱曉明、朱曉燕也從商鋪裡跑出來,說:“哥,就租這間吧,這裡位置多好啊。”
朱曉華微微一笑,沒有回答,繼續往前走。
朱曉燕、朱曉明很快跟了上去。
兩人邊走,還忍不住回過頭去看那間店鋪,有點依依不捨,滿臉的惋惜之情。
朱曉華推着車,繼續往前走,很快到達街尾的第三家店鋪。
這是一家十多平米的理髮店,店鋪窗戶上靠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店主有事回老家,店鋪急轉,月租兩塊六。有意者進店諮詢。”
朱曉明看到招牌上的字,率先驚叫起來:“哇,這裡的月租只要兩塊六哇,比前面兩家便宜多了。”
朱曉燕也總結性地說:“看來,還是這家最好。”
朱曉華進店。
店主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正忙着給人理髮。
店裡的顧客,脖子上圍着白布,端坐在椅子上,頭髮剛理了一小半。
“理髮?”小夥子問。
朱曉華說:“我在門口看到你這店鋪轉讓,是真的嗎?”
小夥子說:“是真的,剛掛出來一天。其實我這理髮店生意挺好的,你看這店裡,顧客絡繹不絕。
“不過,家裡有事,我爹病了沒人照看,家裡的一家老小還等着我去照顧。只能轉讓先回去了。
“你要租的話,這個月還剩餘十天的租金都不用出了,直接從下個月交房租就行。”
朱曉燕、朱曉明被小夥子的話打動,兩人再次巴巴地望向朱曉華。
朱曉華掃視了一圈店鋪,很普通的裝修,很普通的房間。好在這裡位置絕佳,臨近西面的一個十字路口,而且附近民居極多,街上行人絡繹不絕。
這個店鋪,比剛纔第二家那個位置便利多了。
只是店鋪面積較小,離石窟景區稍微有點遠。
朱曉華詢問完店裡的情況後,再次離開這家店鋪,回到外面的大街上。
朱曉明、朱曉燕小聲嘀咕着,說:“第三家好,租金便宜。”
朱曉華微微一笑,問他倆:“如果讓你們選的話,這三家店鋪,你們選哪家?”
朱曉燕說:“比較的話,我選第三家,因這這裡的租金便宜。比前面兩家整整便宜了一半呢。”
朱曉華一笑,摸了摸她的頭,心想,這個妹妹果然是個勤儉持家的能手,會精打細算,賬算得比較清楚。
朱曉明說:“我選第二家。因爲那裡的裝修最好,正適合照相館,這種時髦的行業。而且別人看到店鋪裝修的好,也願意光顧。”
朱曉華點點頭,這個弟弟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
等兩人都選完之後,一齊問:“哥,你選哪家。該不會是第一家吧?”
朱曉華微微一笑,說:“聰明,猜對了。”
兩人都有點發蒙了,看過後兩家之後,都覺得第一家的布匹店太過普通,毫無特色。
兩人齊聲問:“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