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

..

聖曆元年,突厥南下騷擾河北道劫掠百姓。女皇敕封狄仁傑爲河北道行軍總管兼河北道安撫使,敕封張昌宗爲河北道平邊將軍,協同狄仁傑總領諸武事。

“世茂。”

狄仁傑掀開馬車的布簾,朝驅馬過來的少年喊了一聲。他們從洛陽出來兩天,剛與折衝府的府兵匯合,十萬大軍這刻纔算成軍。

“狄公。”

張昌宗從馬背上跳下來,身手利落的翻上馬車,輕輕巧巧地,馬車都沒震動一下。跳上馬車,張昌宗一手抱着頭盔,身子板正的坐下:“狄公命昌宗來,不知有何事?”

狄仁傑道:“不忙,你且坐着,我們慢慢說。此次出征,世茂心中可有章程否?”

張昌宗點頭,面容嚴肅:“不瞞狄公,先頭想過,也大致訂過計劃,既然狄公動問,不如我們議一議?”

“可。世茂儘可道來便是。”

狄仁傑摸着鬍鬚道。張昌宗點點頭,從懷裡掏出一張紙來攤開,道:“狄公請看,這是我自己大致畫的地圖,不是特別精確,只是大致的地區和地形圖,我們現在在這裡,以現在的行軍速度,明天應該能到這裡。而突厥,現在應該大致在這一片活動,昌宗以爲,我們是否可以兵分兩路,與我三萬精兵與馬匹,其餘人馬狄公帶走,我負責追擊突厥,狄公負責安撫百姓,狄公意下如何?”

狄仁傑也是滿臉的嚴肅,看張昌宗連地圖都準備好了,看那地圖,比掛在陛下宮裡的那塊還清晰明瞭,一眼就能看明白,顯然,眼前這小子雖然年輕,但做事不是沒成算的,不是那種眼高手低的人。

狄仁傑領了敕後,這件事已在心中轉過千百回,聞言道:“三萬精兵……世茂何以覺得三萬就能敵住突厥兵呢?”

張昌宗道:“請狄公聽我分析,幫忙參詳參詳,看是昌宗推斷的可合理。”

“世茂請講。”

張昌宗點頭,侃侃把自己的一些分析和推斷講出來——

現在也沒個衛星什麼的,偵查工作不好做,消息傳遞的也慢,很多隻能是他的推斷。突厥兵之所以勝在機動。大家都是地球人,張昌宗不會以爲突厥兵就能一個打十個,不外乎就是他們熟悉馬性,騎術好,自然機動能力就好。

但是,突厥南下劫掠,不止搶財物,他們還搶了不少人,這些人只是普通老百姓,這些人的存在,肯定會影響到突厥兵的機動性,而這就是我軍的機會。

張昌宗道:“爲了抓住這個機會,也只能提高我軍的機動性,所以,帶的兵宜精不宜多,我帶着兵在前,狄公在後安撫收攏,還可隨時馳援,狄公以爲如何?”

狄仁傑沒急着表示意見,而是凝眉沉思了片刻,又問了些細節的地方,方纔道:“世茂的計策,老夫同意了,只是,如此一來,老夫在後方坐享其成,世茂可就危險了。”

張昌宗舔舔嘴脣,嘿嘿笑道:“既然出來打仗就沒想着要安穩,狄公與昌宗,各有所長,與其空耗才華,還不如各展所長,我們各自都做自己擅長的,一同爲陛下的敕令努力,求個好結果,將來回京也好有些臉面。嘿嘿。”

狄仁傑凝視着他,他雖老朽,然還不到老眼昏花的時候,這小子嘴裡說着好臉面,一副年輕氣盛的樣子,眼裡可沒有半分輕狂的神色,反而一派冷靜。

兩人又商議了一些細節問題,完善一下張昌宗的計劃。狄仁傑這老頭兒也妙,只問大方向,全然不問張昌宗打算怎麼帶兵、怎麼打仗,他老人家就只管問結果,以及想要張昌宗達成的目標,給了張昌宗極大的自主權。

張昌宗心裡感激他,做事起來,自然也願意與他配合。一老一少,竟然就這麼意外的合拍了,狄仁傑也不強迫張昌宗,張昌宗也不會蠻幹影響大事,一派和諧。

張昌宗自己從京裡帶來的兵只有三千,狄仁傑也帶了三千,其餘人馬皆是從就近的折衝府調派。武周承襲的是大唐的軍制,軍紀嚴明,倒也不擔心指揮不動,不過,彼此的磨合還是需要的。

折衝府調來的府兵,都是世代當兵的軍戶,相比起羽林衛裡的那些刺頭,這些世代當兵的,更懂得紀律與規則,調派、統領起來,更加的容易,自然,精銳程度也就比不上羽林衛的士卒。但是,這個時代,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水平,折衝府出來的士卒,也足夠了。

與狄仁傑商議完畢,張昌宗跨上自己的馬,回後面自己的隊伍裡去,剛過去,陳子昂就迎了上來,連忙問道:“如何?”

張昌宗道:“陳師放心,大致成了,細節的等晚上紮營時我們再談。”

陳子昂點點頭,沒再多說什麼。行軍的隊伍,浩浩蕩蕩的繼續往北走,張昌宗抽空看了眼隊伍裡的文英——

這小子也不知怎麼弄的,硬是磨得大哥、大嫂同意他來隨軍不說,還能讓大哥寫信給他做說客。大哥難得開一次口,張昌宗也不好推託,他也有心培養侄兒,既然他自己都不怕苦、不怕危險,他也就同意了,不過,事先說過,不許暴露兩人的關係,他就是來了,也只能從個小兵做起。

一路行軍到天快黑紮營,張昌宗的軍帳裡,張昌宗把與狄仁傑商議後的策略大致與陳子昂說了說,道:“陳師,我打算帶着三萬兵馬急行軍先去追突厥,等追上突厥,先看看他們的實力,弱就打,強的話就換個策略。陳師的意思呢?是與我一起還是留下來幫狄相?”

陳子昂想也不想的道:“此事還用問嗎?自是將軍去哪裡,屬下就去哪裡,莫非將軍以爲我已老朽,騎不得馬,揮不動刀了?”

陳子昂是講究人,自入了營,便以下屬自居,對張昌宗以將軍喚之,言道不好上下尊卑不分,本來張昌宗就年輕,若是再在稱呼上亂了,怕損他威嚴。

張昌宗覺得如果威嚴只是因爲尊師重道的一聲稱呼就損了,那也不是真的威嚴,勸了幾回,看陳子昂沒改的意思,乾脆也就聽之任之了,反正他叫他的將軍,他喊他的陳師,兩不耽誤嘛。

與狄仁傑又商議了一下細節,有狄仁傑在後面給他打理後勤,張昌宗就放心的帶兵上路了,三萬人馬每天全速行軍,循着痕跡和消息一路追着突厥兵而去。

第478章 議第377章 鬼畜第524章 不幸自有因由第397章 敘舊第512章 分紅第423章 傷懷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173章 心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409章 透底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307章 暗計第五十九章 準備第十四章 事發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456章 言明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407章 貴在相知第392章 擔憂第320章 敘別情第108章 出彩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273章 察覺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520章 安撫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240章 過房州第389章 小人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350章 新婚第108章 出彩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331章 戰論第420章 兄弟第495章 勸諫第523章 議定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十一章 打賭第423章 傷懷第274章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361章 種子第223章 雙陸第249章 無奈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426章 決斷第206章 經年第175章 算計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393章 公主之怒第231章 敘舊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三十二章 上陣親兄弟第292章 兇名第399章 託付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530章 來了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八十章 進宮探視第176章 人望第467章 警告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154章 臨門第201章 張大將軍第435章 最好的方法是希望第472章 夜談第101章 登門第212章 告黑狀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338章 冬天第八十八章 試探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398章 撫慰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308章 喜訊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317章 驚變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148章 機遇第486章 伏擊第508章 良心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397章 敘舊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
第478章 議第377章 鬼畜第524章 不幸自有因由第397章 敘舊第512章 分紅第423章 傷懷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173章 心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409章 透底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307章 暗計第五十九章 準備第十四章 事發第109章 柳暗花明第456章 言明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407章 貴在相知第392章 擔憂第320章 敘別情第108章 出彩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273章 察覺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520章 安撫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240章 過房州第389章 小人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350章 新婚第108章 出彩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331章 戰論第420章 兄弟第495章 勸諫第523章 議定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十一章 打賭第423章 傷懷第274章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361章 種子第223章 雙陸第249章 無奈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426章 決斷第206章 經年第175章 算計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393章 公主之怒第231章 敘舊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三十二章 上陣親兄弟第292章 兇名第399章 託付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530章 來了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八十章 進宮探視第176章 人望第467章 警告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154章 臨門第201章 張大將軍第435章 最好的方法是希望第472章 夜談第101章 登門第212章 告黑狀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338章 冬天第八十八章 試探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398章 撫慰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308章 喜訊第457章 士不可不弘毅第317章 驚變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148章 機遇第486章 伏擊第508章 良心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397章 敘舊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