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勸諫

太平公主並非不通世事之人,她爹是高宗,她娘是女皇,受最好的皇家教育出來的,若她願意,與人相談的時候,不需如何作態,只需稍微和氣些,便不會讓人有冷落之感,再加上還有張昌宗坐在一旁,更不會讓場面冷場。

從生理年齡上來說,姚元之覺得他是看着張昌宗長大的,換到張昌宗這個僞神童的角度看,他何嘗不是看着未來的一代名相成長起來的呢?

張昌宗的師父上官婉兒侍奉女皇御前,張昌宗又討女皇喜歡,常在御前廝混,這些在女皇朝被提拔成長起來的大臣,他幾乎眼看着他們從菜鳥慢慢長成能臣的,講真,這些大臣們,除了去世的狄相公,如姚元之等,在他面前還真裝不了逼,大家誰還不知道誰啊!

不過,張昌宗待姚元之倒真是親切和藹,不爲別的,就爲他還有幾分良心,在神龍政變之後,結局已定的情況下,願意爲年老的則天女皇求情,不失仁義的君子之風,勸中宗善待退位的女皇,甚至爲此,當天就被貶斥出京也不曾有半句後悔的話。

可見這人是真有操守的,不是那等見利忘義或是滿嘴堂皇之言的僞君子,相比起那所謂的五王,張昌宗更待見姚元之。

張昌宗這幾年的脾氣,沒以前年少時那麼頑皮了,前些年,還願意帶着京城裡的少年子弟們玩一下,自從被奪情起復歸京,他便深居簡出,鮮少出來交際了,難得遇到一個待見的,自是少不得敘敘舊,說說當年的京城舊事。

“……陳伯玉一代人傑,隨張郎出征之後,竟再不出仕,也無消息,不知近況如何?”

“我陳師嗎?多謝姚相問候,他老人家好着呢,兒子有了,近兩年靜極思動,跟着船隊出海遊歷海外諸國去了,待他回來,我定會轉告姚相公的問候之意。”

說起陳子昂來,姚元之面露驚愕之色,便是太平公主也是一臉訝異,她也不知陳子昂出海去了,看了張昌宗一眼,懷疑跟這小子有關係,不過,等下問也不遲,倒是姚元之驚歎道:“竟是隨船隊出海遊歷諸國去了?好一個陳伯玉,我不如也。”

張昌宗笑道:“姚相公過謙了,只是,我們還當實事求是,便是被罵大逆不道我也是要說的,我家陳師作詩爲人都是頂好的,他的詩作千百年後定還能光耀千古,只是,論做官理政的本事,卻不如姚相公,我陳師自己也是承認的,他沒什麼做官的本事。”

這埋汰陳子昂的話出來,不止姚元之,便是太平公主也樂了,不過,大家都知道,張昌宗說得是實情,陳子昂確實沒什麼當官的才能。

若叫張昌宗說,會做官的人裡,寫詩好的也有,但是,能寫頂好的詩的詩人裡,會做官的十分稀少,比如陳子昂同學,比如現在還是小屁孩兒的李白同學,以及還未出生的杜甫同學等等,文章憎命達,古人誠不欺我。

既然說起陳子昂,不免又說起些女皇時的舊事,談笑一陣後,太平公主道:“如今朝上,韋氏遺毒未清,值此百廢待興之時,姚卿擔子不輕,卻也正可大展拳腳,大有可爲。”

姚元之拱手道:“承蒙聖上和公主看重,臣定當盡力而爲。”

太平公主點點頭,臉還板着,語氣卻還算和藹:“我門下蕭卿與你同朝爲相,你剛到京城,待安頓好之後,我與你引見。”

姚元之並未立即答應,面上現出猶豫之色,略作猶豫後,拱手道:“既然殿下視臣爲門下之人,臣這裡有幾句肺腑之言欲諫於殿下,請殿下三思。”

太平公主手一頓,面上的笑容看似未變,隻眼神卻淡了幾分,難辨喜怒,淡然道:“姚卿有何話想說?儘可道來便是。”

“喏。”

姚元之一臉嚴肅,嚴肅的神情之下,隱隱帶着幾分恭敬與誠摯,道:“殿下協同太子平韋后亂政之禍,於國於民皆有大功,殿下居鎮國公主之尊位,如此尊榮,千古少有,看似盛極,然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方可無患,保身之道,殿下不可不思。”

這是個勇士啊!

張昌宗用敬佩的眼神看姚元之,這些話,他跟薛崇秀都想說,但是,兩人……薛崇秀是心軟不忍心說,張昌宗是沒勇氣說,姚元之居然說出來了——

勇士!希望他運氣好別變成烈士!

太平公主面上本就不及眼底的笑,似乎沒變,似乎又變了,難辨喜怒:“姚卿的意思是……本宮有難?”

姚元之不愧是被張昌宗視爲勇士的男人,竟然耿直的道:“迎難而上看似大勇,然急流勇退方是大智,爲國爲民,請殿下三思。”

“大膽!”

太平公主一拍憑几,冷冷注視着姚元之:“何人許你膽子,膽敢如此對本宮說話?”

姚元之居然不懼,誠懇道:“殿下對臣有恩,又有舉薦之情,殿下的處境,臣無法視而不見,忠言逆耳利於行,懇請殿下三思。”

“夠了!”

太平公主厲聲喝止,目光森冷的看了姚元之一眼,徑直喝問道:“姚卿之意,不就是讓本宮向太子低頭,把所有的功勞、權勢拱手相讓於太子,對否?”

姚元之恭聲道:“不敢!然天下事總不過道義二字,太子乃國之儲君,未來牧守四方的天子,民心、道義從來二者相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請殿下三思而後行。”

“姚崇!”

幾乎一字一句,怒意凜然,瞪視着姚元之。姚元之躬身行禮,姿態恭謹,然對其所言所說卻半字也不肯改,只勸太平公主三思。

張昌宗對太平公主的脾氣還是能摸到幾分的,看她神情便知道她現在肯定滿腔怒火,再看姚元之居然還在勸,心裡默默嘆口氣,插言:“岳母大人……”

剛叫了一聲,還沒把話吐出來呢,已被太平公主喝止:“六郎你住口,不需你說,本宮再問姚元之,不是問你。”

然後,太平公主怒視着姚元之:“姚崇,本宮門下,你入是不入?”

姚元之恭聲道:“臣束髮讀詩書,初識禮儀,齊家治國平天下,臣雖不才,亦有此志”

第203章 蠢材回朝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371章 文會(下)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307章 暗計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316章 深藏的堅持第428章 進宮第318章 失望第409章 透底第277章 履約第225章 良心第173章 心第493章 試探第527章 添丁第二十一章 意決第527章 添丁第415章 難圓第330章 天下俊傑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354章 夫妻第441章 坑神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158章 報訊第395章 母喪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206章 經年第152章 開張大吉第128章 小發現第527章 添丁第九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231章 敘舊第二十六章 爲人母的小驕傲第248章 長大後第520章 安撫第395章 母喪第376章 馬腳第306章 意願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530章 來了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320章 敘別情第410章 展望第154章 臨門第十八章 影響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244章 不是花中偏愛菊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308章 喜訊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149章 期許第478章 議第四十七章 老實的張樑客第387章 新手爸爸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272章 銷假第105章 用心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六十三章 崇秀第228章 竹石第221章第503章 開懟第108章 出彩第249章 無奈第129章 鄭屹上門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十三章 重視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297章 獻策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271章 安慰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172章 顏即正義第133章 教誨第240章 過房州第112章 巍巍武氏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410章 展望第530章 來了第392章 擔憂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373章 經由第423章 傷懷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123章 打算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220章 蘋果臉第312章 長女第156章 入獄
第203章 蠢材回朝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371章 文會(下)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307章 暗計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316章 深藏的堅持第428章 進宮第318章 失望第409章 透底第277章 履約第225章 良心第173章 心第493章 試探第527章 添丁第二十一章 意決第527章 添丁第415章 難圓第330章 天下俊傑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354章 夫妻第441章 坑神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158章 報訊第395章 母喪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206章 經年第152章 開張大吉第128章 小發現第527章 添丁第九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231章 敘舊第二十六章 爲人母的小驕傲第248章 長大後第520章 安撫第395章 母喪第376章 馬腳第306章 意願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530章 來了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320章 敘別情第410章 展望第154章 臨門第十八章 影響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244章 不是花中偏愛菊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308章 喜訊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149章 期許第478章 議第四十七章 老實的張樑客第387章 新手爸爸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272章 銷假第105章 用心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六十三章 崇秀第228章 竹石第221章第503章 開懟第108章 出彩第249章 無奈第129章 鄭屹上門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十三章 重視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297章 獻策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271章 安慰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172章 顏即正義第133章 教誨第240章 過房州第112章 巍巍武氏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410章 展望第530章 來了第392章 擔憂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373章 經由第423章 傷懷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123章 打算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220章 蘋果臉第312章 長女第156章 入獄